维旺迪到底有多可怕,育碧怎样逃过他的魔爪。

维旺迪到底有多可怕,育碧怎样逃过他的魔爪。,第1张

2015年底,维旺迪宣布对育碧进行持续性收购,也就是开始了对育碧的恶意收购。育碧创始人Guillemot兄弟回忆起与维旺迪的“战争”时表示,他们感受到了维旺迪的“全面入侵”,他们不愿意放弃,便与之展开了拉锯战。在最后2018年,通过多方支援终于从维旺迪手中抢回了育碧。那么究竟是怎样的过程,接下来一起来看。
维旺迪,相信喜欢 游戏 的人都听说过这公司,也是臭名昭著的一个“ 游戏 公司”。维旺迪前身是成立于1853年的通用水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水务公司之一。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拿破仑三世,亲自签署法令成立了这个公司,目的是恢复自二月革命动乱之后,一直处在半瘫痪的城市水务职能。
从1980年开始,当时的CEO Guy Dejouany 开始通过大肆收购其他企业,进军能源、运输等其他行业。1998年后通用水务公司收购了摩洛哥电信、哈瓦斯通讯社等多家公司,正式进军数字媒体领域,并正式更名。令 游戏 公司们谈虎色变的“维旺迪”就此诞生。

在说这两个公司之前,先来说一下他们两个是怎样与维旺迪扯上关系的。

1994年,暴雪被美国著名发行公司Davidson & Associates收购

1996年,雪乐山和Davidson & Associates被CUC International收购

1998年,雪乐山和Davidson & Associates被卖给了哈瓦斯通讯社

同年,哈瓦斯通讯社被维旺迪收购

维旺迪看上了数字媒体行业,便收购了哈瓦斯通讯社,暴雪与雪乐山也就成了维旺迪的小弟了。雪乐山与暴雪当时都是非常有实力的公司,却都落入了维旺迪之手。

说起雪乐山现在可能很少有人记得,但你一定听说过一个 游戏 叫《半条命》,当时的雪乐山发行了《半条命》实力大增。暴雪更是出名,当时已经制作了《魔兽争霸》与《暗黑破坏神》两个大热的 游戏 系列。

正是因为这些公司的强劲,维旺迪的强硬手腕也开始初现端倪。维旺迪的策略就是收购 游戏 公司,更换管理层人员,快速开发热门 游戏 续集,等这个公司的价值被榨干了,就低价卖出。
所以在2003年,因与维旺迪意见不合,北方暴雪四位创始人集体离职,引发业界轩然大波。这四位创始人也是“暗黑破坏神”系列 游戏 的核心主创,因此也被称作“暗黑四巨头”。四位创始人的离开使得北方暴雪内部人心涣散,同年共有30多位员工离开了北方暴雪。2005年暴雪公司宣布关闭北方暴雪。

雪乐山在维旺迪更是难过,收购的第二年,雪乐山的所有开发工作室就都被维旺迪关闭了,只保留了发行业务,并发行了《家园》、《半条命》、《霹雳小组》以及暴雪《暗黑破坏神:地狱火》等经典 游戏 。最后在2004年雪乐山的业务部门被解散,一家20多年的 游戏 公司被维旺迪搞得名存实亡。

2000年,维旺迪收购了好莱坞八大公司之一的环球影业,成立维旺迪环球,雪乐山和暴雪被并入这个新的集团公司。2004年,维旺迪环球重组为维旺迪 游戏 ,暴雪被并入维旺迪 游戏 。

雪乐山已经名存实亡,暴雪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2007年维旺迪 游戏 和动视合并成为动视暴雪,《魔兽世界》和《使命召唤》两大支柱支撑动视暴雪股价走高,但到了2013年动视暴雪已经开始步履维艰。而维旺迪当时也是正缺钱的时候,所以开始出售动视暴雪的股份。
深受维旺迪之苦的动视暴雪也在计划赎身,最后动视暴雪与ASAS II LP投资集团一起回购了大部分股权,维旺迪的占股大大下降,退出了动视暴雪的董事会。

而在动视暴雪独立之后,随着《炉石传说》与《守望先锋》的大热,动视暴雪的股价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上涨了4倍。这完全打脸了维旺迪,因为维旺迪不重视 游戏 的内容,只想着捞金。

动视暴雪的飞速成长让维旺迪后悔莫及,维旺迪不得不寻找新的猎物。考虑到育碧是欧洲最大的 游戏 厂商之一,且同为法国企业,无疑就成为了维旺迪的最佳目标。

育碧2013财年亏损四千多万欧元,到了2014年发售《刺客信条:大革命》、《看门狗》等大作使得育碧在2014年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1127亿欧元。但这两款大作本身的优化、bug与服务器等问题让育碧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刺客信条:枭雄》和《看门狗2》的销量大大下滑,育碧在这几年中深受“预告片大厂”、“土豆服务器”等诸多嘲讽。

这就使得维旺迪有了可乘之机,在2015年突然宣布对育碧进行持续性收购,这也为长达三年的拉锯战拉开了序幕。

根据法国法律,如果维旺迪在育碧的持股超过30%,他们就可以发起收购。维旺迪为了这场收购售出了其手中剩余的动视暴雪股份,换取了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
维旺迪首先把目光投向了育碧子公司,曾经凭借高画质等优势在手游发展初期风光无限的Gamelof。2016年中旬完成了对其的收购,Gameloft创始人兼CEO Michel Guillemot与全体董事会集体离职,公司彻底落入他人之手。

让育碧创始人Guillemot兄弟头痛的不只有Gameloft被收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维旺迪在育碧的持股已经超过20%,Guillemot兄弟即将丧失控制权。期间育碧于2016年9月收购了曾风靡全球的《2048》的发行商Ketchapp,并在法国投资银行Bpifrance的帮助下,用122亿欧元回购了400万股约32%的公司股票,从而保住了董事会免受维旺迪染指。此后育碧寻求了加拿大等各国的资方与维旺迪对抗。
育碧CEO Yves Guillemot也多次公开反对维旺迪对育碧的收购。Guillemot称,维旺迪根本不懂 游戏 ,如果维旺迪收购育碧,将破坏公司创作 游戏 的根基。对于拥有大量海外工作室的育碧来说,一旦被收购,第一个动刀的必然是他们。育碧同时也计划通过发放员工股份的方式来对抗维旺迪,对于员工数量破万的育碧来说,员工股将成为这场恶意收购的绊脚石,但是当时维旺迪已经拥有了超过20%的投票权,这一计划最终流产。

在出现收购危机之后,育碧的 游戏 开发效率确有提高,相继推出了许多佳作。育碧对抗维旺迪恶意收购逐渐变为一场玩家意志与资本家的大对抗。但仅仅靠卖 游戏 根本不足以与强大的维旺迪对抗。

到了2018年,3月育碧发布公告,宣布原股东维旺迪集团已将手中全部育碧的股份出售给包括腾讯在内的买家。出售股份后,维旺迪承诺包括今年至少 5 年内不再购买育碧股份。

到此,这场拉锯战以育碧成功保护了自己而结束。

“土豆博士”是一个网络流行语,源于2000年的时候,一名名为弗瑞德·怀特的男子制造了一台以五个马铃薯为动力的服务器,但是处理单个页面请求的时长大约是5秒。这个服务器被称为“土豆服务器”,因为它的速度慢得像土豆一样。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个梗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一些游戏使用了土豆作为服务器,比如《我的世界》。

玩家们各种负面的评价,让这种一流的游戏厂商,备受差评。那么,育碧,究竟是否像键盘侠、喷子嘴中说的那么的糟糕么?接下来的时间,请交给爆哥~

“土豆服务器”、“买BUG送游戏”,确有此事

育碧的官方Twitter曾经发过上图的配图,并大方承认自家的服务器就是用土豆搭的。(手动滑稽)

育碧可以联机对抗的游戏不在少数,拆迁6,全境封锁,荒野等等等等。在上下行网速稳定的情况下,育碧的游戏不断的出现“无法连接服务器”谁希望在酣畅淋漓的对抗之中掉线呢?

所以育碧不被讨好的一部分原因,是服务器问题那么有些游戏并没有联机模式,为什么玩家们还会吐槽呢?接下来就要说“买BUG送游戏”这个梗了。

讲真,爆哥觉得育碧出品,真的是必出精品(这句话不吹不黑,因为育碧游戏质量都很赞)。

无论是看门狗、刺客信条,还是波斯猴子,哪个游戏拉出来,都是有千千万万个玩家声援的。咱们该声援该声援,该打CALL该打CALL,但是游戏的糟糕一面,玩家们还是会指责的。

人物的变异,各种模型的鬼畜,卡BUG钻地底墙面,虽说对游戏的整体流程无伤大雅,但是一款名门之作居然有低劣的BUG,相信所有的玩家都是不能接受的。

爆哥玩拆迁6的时候,就会经常遇到人物死后模型卡到墙壁里,无脑鬼畜的情况,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包括在玩育碧旗下其他游戏的时候,亦是如此。

评价不差,日常吹水

时间久了,玩家们对育碧肯定是又爱又恨的。你说育碧的游戏差么?绝对不差,可以秒掉全世界90%的游戏厂商,育碧作品也是三四年磨一剑,推出作品。

玩家们对游戏肯定是打心底喜欢的,爱玩的。至于网络上的绝大部分的差评,无非是大家日常娱乐吹牛逼罢了~

好比老友,在一起久了,大家都知道你我的关系,就没必要互相吹捧,于是拿各种梗来闲聊而已。

爆哥总结:

无论是日常跳票、游戏BUG、土豆服务器,育碧在爆哥的心目中是无法撼动的,无论他再怎么样,他也是用心在做游戏,在做情怀的游戏,爆哥仍会为各种情怀买单的。

最后,记得关注一波爆哥,游戏,我是认真的!

玩儿了这么多年游戏,对育碧也有些感情了,那我就说明一下我的观点(自己观点,不同意提一下即可)

首先说缺点,就是服务器差,bug多,以大革命为例,经常出现鬼畜现象,还时常会出现什么刀悬在头上的现象。

但育碧优点还是挺多的。

育碧的cg就可以说是顶尖水平,无论哪款游戏,都能以炫酷的动作、绚丽的场景大放光彩。

而且,育碧单机游戏的人物都有血有肉,艾吉奥、艾登、阿泰尔、谢伊等这些,他们特点想必也在玩家心中烙下了印象,对其特点着力的刻画也是育碧单机游戏的一大亮点。

育碧游戏的玩法较为新颖(仅自己观点),例如:刺客信条的玩法=格斗+冒险+跑酷,彩虹六号是FPS+人物技能,看门狗的奇葩招数更是增加了游戏的可玩度。

育碧还有一点就是知错能改,大革命的失败使育碧吸取教训,制作出了枭雄,放弃了年货式发行,最近的起源也算是精品了,育碧最近也在改善服务器。

最重要的是:你只需要买下游戏,就可以不用强制氪金(腾讯做不到),氪金不影响平衡且单机也用不着氪金(EA做不到,前者也不行),不把游戏搞死(暴雪别提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7231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