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的i系列CPU比E系列架构有什么区别?

Intel的i系列CPU比E系列架构有什么区别?,第1张

E系列CPU有酷睿2、奔腾E和赛扬E,酷睿2阉割后得到奔腾E,多阉割点成赛扬E。I系列CPU是新工艺产品,部分高端采用32纳米工艺,发热量控制的更好了,集成了显示核心,内存控制器,使用了QPI总线替代老迈的FSB,超线程技术回归,出现了三级缓存,使用了睿频技术(相当于智能小超频)。总之,I系列性能已经和上代酷睿2有了30%以上性能差距。

英特尔奔腾双核架构AMD的“真伪双核论”虽无法立足,但它点出的英特尔双核处理器可能出现前端总线资源争抢的问题是否真是实情呢?对此,英特尔表示:AMD并不了解我们的产品和我们将来产品的技术走向,对自己的竞争对手及其产品妄加猜测和评论的行为是不值得赞赏的。AMD曾经指出奔腾至尊版是两个核心共享一个二级缓存,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事实上,奔腾至尊版和奔腾D都是每个核心配有独享的一级和二级缓存,不同的是英特尔将双核争用前端总线的任务仲裁功能放在了芯片组的北桥芯片中按照“离得越近、走得越快”的集成电路设计原则,把这些功能组件集成在处理器中确实可以提高效率,减少延迟。不过,在台式机还不可能在短期内就支持4个内核和更多内核的现实情况下,只要有高带宽的前端系统总线,就算把这些任务仲裁组件外置,对于双核处理器的台式机来说带来的延迟和性能损失也是微乎其微的。 英特尔945和955系列芯片组目前可提供800MHz(用于目前的奔腾D)和1066MHz(用于奔腾至尊版)前端总线,如果是供一个四核处理器使用,那肯定会造成资源争抢,但对于双核来说,这个带宽已经足够了。英特尔认为目前双核系统中的主要瓶颈还是内存、I/O总线和硬盘系统,提升这些模块的速度才能使整个系统的计算平台更加均衡。基于这种设计思路,英特尔在945和955系列芯片组中加强了对PCI-Express总线的支持,增加了对更高速DDR2内存的支持,对SATA(串行ATA)的支持速度增加了一倍由15Gb/s升级3Gb/s,进一步增加了磁盘阵列RAID 5 和 RAID 10的支持。

SNB和IVB都称为Bridge,是因为它们都是环形架构。只是IVB是22nm加3d三栅极晶体管工艺技术,SNB是平面的32nm工艺技术。另外,IVB原生支持USB30以及PCI Express 30,核心显卡性能更好;但是,IVB的内存控制器跟SNB是一样的。SNB、IVB是指一代平台,主要指CPU,也包括用于这一代CPU的主板。
“推土机”是AMD全新一代处理器微架构,将采用32nm SOI工艺,采用了全新的“模块化”设计,这让“推土机”相比上一代的“马尼库尔”皓龙处理器可以在不增加功耗的前提下增加33%的核心数量、增加50%的吞吐量。面向桌面市场的AMD“推土机”处理器将代号为“Zambezi”,面向服务器市场的代号分别为“Valencia”和“Interlagos”,它们分别面向入门级双路和高端四路服务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7324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