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最新开的服务器有哪些?哪些服务器人多?

魔兽世界最新开的服务器有哪些?哪些服务器人多?,第1张

官网公布:
10月17号,电信服务器——埃霍恩(PVP)、冬寒(PVP)以及网通服务器——祖达克(PVP)
9月29号,电信服务器——塔伦米尔(PVP)、双子峰(PVP)以及网通服务器——奥金顿(PVP)
不推荐去这几个fwq,因为可能得排队。

余干大塘乡和三塘乡合并了吗
余干县大塘乡没和三塘乡合并
余干县是江西省上饶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与万年接壤,西连南昌、进贤,南与余江、东乡毗邻,北邻鄱阳、都昌县。全县通行赣语。
余干县位于东经116°13′45〞-116°54′24〞,北纬28°21′36〞-29°3′24〞。县城余干镇位于余干县的中心,陆路距南昌56公里,景德镇市100公里,鹰潭68公里,位于三市之中;向东至上饶市167公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部丘陵向西北缓慢倾斜,过渡到湖滨平原。地形基本由低丘和湖滨平原组成。纵贯全境的信江分东西支流注入鄱阳湖。
余干,古称干越,秦始置县,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信江下游,处在南昌、景德镇、鹰潭三角区中心。余干县国土面积23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16万亩,水面965万亩,山林791万亩,草洲218万亩,余干县地貌以低丘和滨湖平原为主,基本构成为“四水三山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辖27个乡镇场,372个村委会,总人口10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16万人。县城驻玉亭镇。特产主要有余干辣椒、红毛鸭、卢家肉鸽、瑞洪乌鱼、瑞洪神口香猪等。[1]
目 录
1历史
第 2 页
2区位
3自然
31 气候
32 地形地貌
33 水文
34 地质
4资源
41 土地资源
42 水资源
43 能源
44 矿产资源
第 3 页
1历史
余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建县,讫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以
第 4 页
余干县政区图[1]
境处余水之干得名为余干县。西汉初名余汗县,属豫章郡,治所即今玉亭镇。公元9年(王莽始建国初年)改名治干县。三国吴称余汗县,改属鄱阳郡。南朝宋永初年间改名余干县。南齐又复名余汗县。
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又改称余干县,
第 5 页
属饶州。公元1296年(元元贞二年)升为余干州,属饶州路。明洪武初改为余干县,属饶州府。
民国时期,先后属浔阳道,江西省第四行政区,第六行政区。
1949年5月7日余干解放后,先后属鄱阳专区、乐平专区、浮梁专区。1952年改属上饶专区。1968年上饶专区改称上饶地区。2000年10月上饶地区撤区设市,余干县属上饶市管辖。[2]
2区位
余干县处南昌、景德镇、鹰潭三角区中心,素有“八省通衢”
第 6 页
余干
之称,是环鄱阳湖公路圈的“咽喉”地带。周边有南昌、景德镇两个机场以及在建的上饶三清山机场,有浙赣、皖赣、鹰厦、京九四条铁路,有上海至瑞丽、北京至福州、济南至广州、南昌至德兴四条高速,县境有206、320、昌万公路等国省道通过。余干县已基本形成铁路、高速、水运、出境通道与县乡公路配套健全的立体交通网络。县城至南昌、景德镇、鹰潭等
第 7 页
周边城市均在1小时车程之内。经南昌乘航班去北京、上海、厦门、广州等大城市2小时之内均可抵达。[1]
3自然
气候
(1)气温:本地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春暖、夏炎、秋爽、冬寒,气候平和,四季明显,水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多年平均气温为17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2℃,极端最低气温为-143℃, 最热月平均气温297℃,极端最高气温为40℃。近十余年,冬季气温逐渐变暖,大霜、大雪、大冰冻天气少见。[1]
第 8 页
(2)光照: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2小时,日照率42%,太阳辐射总量10029千卡/平方厘米,历年平均无霜期为256天。
(3)降水、蒸发:年平均降水量为15864毫米,4、5、6月为降雨集中季节,占全年降水量的40-50%,月平均降雨量都在200毫米以上,年平均蒸发量为15577毫米,7-11月的蒸发量均大于降雨量,有明显的伏旱和秋旱现象,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
(4)风:城区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主要风向为偏南风,年平均风速35米/秒, 本地属赣东北较多大风区,57%的大风出现在4、7、8三个月。1964年曾出
第 9 页
现过最大风速超过40米/秒(12级以上),对县城造成严重破坏。[1]
地形地貌
余干县地形地貌基本上由低丘和滨湖平原所构成,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部丘陵向西北缓慢倾斜,过渡到湖滨平原。海拨高度一般为150-250米左右,最高峰李梅岭海拨高度290米,最低点在北部皇帝帽,海拨13米左右。余干县辖区的中部为平原区,东南部为低丘区,西北部为湖区。地表结构大体分为四水、三山、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县城处于信江下游的河谷松平原上,除东山岭地势较高外,县城其他
第 10 页
地方地势都较为平坦低洼,湖泊众多,周围多为良田、菜地。
水文
信江为流经余干第一大河。源于浙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东北麓平家源,经玉山、上饶、贵溪、鹰潭、余江等县市,再由县东南炭埠入境,至潼江滩分两支。一支由东向北,经过县城马背咀入珠湖,称东大河,另一支向西经瑞洪入鄱阳湖,称西大河。另外县城边缘还有三塘河和互惠河,在大兴水利时被堵塞,今已成为无源之河。信河年平均流量888立方米/s,98年最高梅港水位为2984米(吴淞水位),70年最枯流量为60立方米/s,最低水位18
第 11 页
04米,81年最枯流量为508立方米/s,最低水位1793米。洪水频率为5%(以上数据来源于1993年余干县城总体规划设想)。
县城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在余干县内信江河谷的松散岩孔隙水区中部,即枫港——县城——保安山煤矿一带覆盖岩溶水,县城-杨港一带,含水层汇水面积达68106平方米,覆盖型裂隙水开采资源量为314万吨/日,地下水位3——6米,可做县城供水源地。地表水有信江东大河,流经县城,多年平均径流量1756亿立方,县城周围河段为二类水质。[1]
地质
第 12 页
余干县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其形成的构造特征可分为社庚至五雷复背斜,余干镇至枫港复向斜,瑞洪至康山坳陷带等构造带。
余干县城无沉陷、坍落、滑坡、风化等不良地质现象,根据《福建江西地震列度图》余干地震列度为6度。县城属二级阶地冲积平原区,地面土层较厚。城中心市湖一带结构不稳定,属山前冲积扇,有纵横交错沟塘,沉积时间短暂,土层大体分为:填土层、含淤泥轻亚粘土层、亚粘土层、细砂层,分层无明显界线,并有尖灭现象。填土层、含淤泥轻亚粘土层、亚粘土层的承载力低(5-10T/平方米),不能作为天然的地基持力层。县城外围干越
第 13 页
大道一带土层结构较稳定,大体为填土层,粉质粘土层,中砂层园砾层,粉质粘土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是较好的天然地基土。[1]
4资源
土地资源
余干县地域总面积为23363635公顷,其中耕地为6936025公顷,园地102965公顷,林地为3887104公顷,水面有6402367公顷。人均土地面积513亩,人均耕地093亩。余干县水域辽阔,适宜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1]
水资源
第 14 页
余干县地处鄱阳湖南岸,雨量充沛,湖泊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错,水量丰富,地表水径流量大,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79亿立方米,工程蓄水和天然湖塘蓄水可达1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蓄水量2300立方米,耕地亩平均占有量2086立方米,在全国排列中属丰水区,地下水位高,潜力大,能为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1]
能源
余干县自产能源有生物质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三种,理论蕴藏1495万吨标煤,人均占有量6175公斤标煤。[1]
矿产资源
第 15 页
勘探资料表明,能源矿有煤、石油;金属矿有钛、铁、砂金、岩、赤铁矿和锰矿;非金属矿有瓷土焦宝石、石英石、紫砂土、粘土。[1]
生物资源
水产
余干县可养殖水面349万亩,已养殖面积16万亩,这些水域水草丛生,浮游生物丰富,是发展水产生产的良好基地,余干县现共有鱼类25科113种,有鲤、鲫、鳊、鲶、青、草、鲢、鳗鲡、河豚等种类,还有甲鱼、湖虾、湖螺、天鹅、白鹤、大雁、银鱼、象形珍珠等珍贵的水生动物。水生植物有莲藕、菱角、芡实等,可充分
第 16 页
发挥水面优势,采取多品种,多层次,高密度养殖。[1]
草场
余干县各类草场理论产草量为6222万吨,可载畜202万黄牛单位,常见牧草品种有10科41种,为发展草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
森林
余干县森林资源覆盖率为205%,余干南部为低丘山区,林木种类属用材林地,主要有杉木、毛竹、马尾松等;余干中部地形起伏不平,属经济林地;余干北部为平原水网地区,属平原防护林地,有枫杨、水杉等。[1]
第 17 页
鸟类
余干县管辖的鄱阳湖地区是各种鸟类的良好栖息场所,被省列为候鸟保护区。[1]
5文化
名胜古迹
余干风光秀丽,独特的山水风景和动人的历史传说,构成了独具魅力的水乡风情。有“古代水上战场、今日候鸟天堂”的鄱阳湖景区,有松海环绕、碧波荡漾的木溪水库,有显庐山之秀的东山岭,兼西湖之美的琵琶湖等名胜景点,令众多慕名来访者倾倒陶醉,流连忘返。文物古迹有乘风亭、忠臣庙、昌谷寺、中桥、润溪大桥、下枫桥等七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
第 18 页
风土人情
据旧志载:余干县人民“汉民淳朴,俗尚道德,崇信义。”“唐民强悍,好勇喜利。”“宋民立名节,饬行谊,俗多礼鬼信巫。”“明民厚悫质朴,俗重道修礼。”“清民习俗我自重,然喜以议论相交。”近代较明清无何变异,惟有西北好斗,东南好讼之说。
衣着方面。过去惟富民较奢华,群众自纺棉纱织布,俗谓家机土布,以作衣被之用。国外机织布输入后,城乡居民多服洋布,有钱人则服绸缎毛皮。建国后,城乡居民衣着改穿国产咔叽、纱咔、线布、毛士林。尤为灯芯呢甚是喜欢。随着轻纺工
第 19 页
业大为发展,化纤、呢子、毛料充溢市场,绦咔、绦纶、的确良风化一时。至于服式,明清时不详。民国时期,城镇居民多穿便衣,读书人外加长衫,青年妇女喜穿短裙和旗袍,公务人员常穿中山装,号称制服。建国初,城乡居民无异样,但长衫旗袍逐步取消,妇女喜穿列宁装,尤其是女干部。七十年代,青年人爱穿黄军装,一般男人穿中山装、解放服,女人穿春秋装。颜色主要是灰、兰、黑、白。在引进了外式服装后,男人变化不大,不过青年改穿直筒裤为多,女人服装式样翻新,使人眼花缭乱,竞穿时髦服装的人越来越多。
饮食方面。每逢时节喜用秈米伴糯米磨米
第 20 页
果吃,又喜欢用米磨成细粉拌菜和猪肉,下放芋头、南瓜、白菜等用火蒸熟,农村请客时常用这种菜。此外自制各种酱菜,俗谓晒酱,还有腌菜、咸菜之类。
居住方面。一般用杉木构成平房,用土墙围成院落。以前豪富人家造成前后二进或三进,中开天井以透光。现多用砖和钢筋水泥建造楼房。室内摆设高低床、挂衣橱、沙发等新式家俱。
节日习俗。主要有: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建国前后,每逢这日,早起鸣鞭炮开门,供奉祖先,迎接天地之神。全家男女穿新衣,朋友亲邻踵门相互道贺,谓之“拜年”。在外遇着相识,也作揖说吉祥话。
第 21 页
从初二起,凡属亲戚各备果肉往来交拜,并招待饭点。如有丧家,戚友至初三日必具素烛、草纸,叫“拜大年”。初七俗称“上七”,各家具酒食相庆。十五日为上元日,又叫“元宵”。夜晚各家门前悬挂灯笼,在市镇上进行各种彩灯表演,商店居民以鞭炮迎接,俗称“闹元宵”。三月清明日,各家携香烛酒馔,到郊外祖坟上祭扫,并对坟土作一番修整,俗称“扫墓”。有的还合众具酒肴聚餐,谓之“吃清明酒”。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俗称“五节”。各家以艾叶、菖蒲挂门前以辟邪。这日合家设宴,饮雄黄酒,并吃面条、棕子、蛋、包子,还用雄黄酒涂小孩额以解毒。午饭后,男女老少结伴去河边看龙舟
第 22 页
竞赛,族戚处都要揭竿挂红布具礼相赠,谓之“赏标”。十三日为“关皇日”,是三国关羽的生日,各户家翻晒衣被,加餐设宴,这日也有龙舟竞赛。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这日午后,各家设酒馔于中堂,烧纸钱,享祀祖宗。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各户购买月饼和其它食品,中午合家设宴聚餐,月夜各家在堂前对月亮摆设月饼及其它果品,叫做“赏月”。儿童则搭瓦塔,用柴焚烧,谓之“烧塔”。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民家用糯米酿酒,叫“重阳酒”。有的读书人结伴登高闲游。十一月冬至日,各姓都到自己的宗祠内祭祀祖先,谓之“祭冬”。从这天起人们开始做酒、腌鱼、熬糖,以备春节之
第 23 页
用。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小年”,合家设宴,送灶神(来年元宵接回)。这日前后宰年猪,做年果,办年贷,到亲戚家送年。三十日或二十九日最后一天为除夕,家家打扫卫生,贴春联和门纤纸,中堂悬字画,晚上摆酒宴,鸣鞭炮,敬祖宗,献毕,合家团聚欢饮,谓之“吃年饭”。饭后,家长给小孩散压岁钱。事毕三更时放鞭炮关门,叫做“封门”。这夜,有些年老家长通夜不睡,叫做“坐岁”。阳历节日和全国一样,机关单位张灯结彩,开庆祝会,设宴鸣炮相庆。[4]

桑叶,(Mulberry Leaf),学名:Folium Mori。中药名,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是蚕的日常食物,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叶等,我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桑树,桑叶产量丰富。蚕的主要食物。完整叶片呈或宽卵形,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叶柄长约4厘米,叶片基部心脏形,顶端微尖,边缘有锯齿,叶脉密生白柔毛。老叶较厚暗绿色。嫩叶较薄,黄绿色。质脆易,握之扎手。气淡,味微苦涩。药用一般认为霜后采者质佳。到2014年,有人将桑叶的芽头做成了菜式,而使桑叶有了食疗的价值,因其桑叶的芽头营养价值丰富而被大众喜爱,被现代人称为桑芽菜。又以南浔辑里村,国丝文化园的桑树芽最为出众,考虑到穿珠湾水的灌溉,其桑叶芽的微量元素比一般桑芽的要高出很多。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而得,是一种发散风热药,既可内服,也可外敷。[2] 其性寒,味甘、苦,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病症。[3]
现代中、西医把桑叶和桑叶生物制剂作为改善糖尿病及其他各种疑难杂症的药物而使用,认为其药效极为广泛。有清肺润燥、止咳、去热、化痰、治盗汗;补肝、清肝明目、治疗头晕眼花、失眠、消除眼部疲劳;消肿、清血‘治疗痢疾、腹痛、减肥、除脚气、利大、小肠;抗应激、凉血、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心肌梗塞、脑溢血、祛头痛、长发;降血糖、抗糖病等。
抗凝血作用
桑叶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小鼠体内全血凝固时间和显著延长家兔血浆的激活部分凝血活酶(APTI)时间,凝血酶原(PT)时间和凝血酶(TT)时间。由于凝血过程启动环节份外源性和内源性两个环节,APTI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的活性,PT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活性,而TT反映的是两者共同途径即凝血酶活性,说明桑叶对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反应有直接抑制作用。
降血压作用
桑叶中的芸香苷、槲皮素、槲皮苷能增加离体及在位蛙心的收缩力与输出量,并减少心率。芸香苷使蟾蜍下肢及兔耳血管收缩,槲皮素可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循环。γ-氨基丁酸、芸香苷、槲皮素有降血压的作用。γ-氨基丁酸是神经传达物质,能促进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和恢复脑细胞功能,同时,能改善脑部血液流动,增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的活性,促使血压下降。
降血糖血脂、降胆固醇、抗血栓形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桑叶有抑制脂肪肝的形成、降低血清脂肪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活性成分包括DNJ、植物甾醇、黄酮类等。
桑叶中含有强化毛细血管、降低血液黏度的黄酮类成分,另外桑叶茶内含有抗体内LDL-脂蛋白氧化的成分,所以桑叶在减肥、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时,又有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溢血的作用。日本专家土井佳代证实,桑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血清脂质升高及动脉粥样硬化有抑制作用。桑叶茶可使高脂血症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HDL-C/TC明显升高(p<005),总胆固醇(TC)、LDL-C、三酰甘油(TG)明显降低(p<005),过氧化脂质(LPO)显著降低(p<0001),说明桑叶茶可降低血脂血糖、软化血管、清除体内过氧化物,从而对高脂血症血清脂质升高及动脉粥样硬化有抑制作用(黄代青等,1995)。
抑菌、抗炎作用
桑叶汁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部分酵母菌有良好的抑制生长作用(樊黎生,2001)。而且所需的抑菌浓度低、pH值范围为宽(4~9)、热稳定性强。桑中的芸香苷能显著抑制大鼠创伤性浮肿,并能阻止结膜炎、耳郭炎、肺水肿的发展。桑叶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与祛风、清热功效相符(陈福君等,1995)
抗病毒、抗肿瘤作用
桑叶能预防癌细胞生成,提高人体免疫力,主要功能成分是DNJ、类黄酮、桑素、γ-氨基丁酸及维生素,能抑制染色体突变和基因突变。DNJ有显著的抗逆转录酶病毒活性(Tierney,1995)。其IG30为12~25 μg/mL,且随DNJ剂量的增加,抑制力增强(欧阳臻,2003)。DNJ对肿瘤转移的抑制率是805%,其抑制机理可能是DNI通过抑制糖苷酶的活性在肿瘤细胞表面产生未成熟的碳水化合物链,削弱了肿瘤的转移能力。
朝鲜学者Kim(2000)发现桑叶中分离纯化的两种类黄酮槲皮素-3-β-D吡喃葡萄糖苷和槲皮素-3-7-二氧-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桑叶中的桑素具有抗癌活性,桑叶中的维生素具有抑制变异原效应。
抗衰老、抗疲劳作用
浙江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通过4年的实验(
桑叶(2张)
等,2004),证实桑叶具有类似于人参的补益和抗衰老作用。人参属于热补,而桑叶属于清补,无忌限,无论老幼均可使用,且四季皆宜。
另外,桑叶中所含的槲皮素、酚类化合物、维生素C等成分能通过抑制或清除自由基来防止氧化损伤。桑叶具有类似人参的补益与抗衰老、稳定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能缓解生理变化引起的情绪激动,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阻止体内有害物质的产生,减少或消除已经产生并积滞于体内的脂褐质(黄东等,2000)。桑叶能提高小鼠对高温刺激的耐受能力和防止由于应激刺激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分布功能低下,而当肾上腺功能低下时,桑叶可使之恢复正常。桑叶能延长小鼠游泳及转棒时间,具有增强机体耐力作用,能延长果蝇的寿命。能有效地清除生物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唐法娣等,2000)。
抗丝虫病作用
单味桑叶注射液有抗丝虫病的作用,桑叶片可用于治疗丝虫性象皮肿和乳糜尿(姚连初,1996;王培义,1999),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桑叶所含芸香苷、槲皮素、异槲皮素、香豆素、氯原酸等成分抗炎、消肿、软化组织及抗菌等作用的综合结果。
解痉、抗溃疡作用
桑叶中的槲皮素能降低肠、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其解痉作用强于芸香苷,芸香苷能降低大鼠的胃运动功能,并能解除氯化钡引起的小肠平滑肌痉挛,皮下注射芸香苷5~10 mg/kg能显著降低大鼠因结扎幽门引起胃溃疡的病灶数(徐爱良等,2005)。
药用配伍
(1)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咳嗽。本品甘寒质轻,轻清疏散,长于凉散风热,又能清肺止咳,故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常配菊花、连翘、杏仁等同用,如桑杏汤。
(2)用于肺热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轻者可配杏仁、沙参、贝母等同用,如桑杏汤;重者可配生石膏、麦冬、阿胶等同用,如清燥救肺汤。
(3)用于肝阳眩晕,目赤昏花。本品苦寒,兼入肝经,有平降肝阳之效,故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常配菊花、石决明、白芍等同用;本品技能疏散风热,又能清泻肝火,
益阴,凉血明目,故配菊花、夏枯草、车前子等清肝明目支配,可用治疗肝经风热,肝火上攻所致目赤、涩痛、流泪等实证;配合滋补精血之黑芝麻,即桑麻丸,又可用于肝阴不足,眼目昏花之虚证。
(4)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症。本品甘寒,尚有凉血止血之功效。可单用,或配伍其他止血药同用。
煎服5~10g;或入丸散嫩桑叶(去蒂洗净暴干为末)一斤,巨胜子(即黑芝麻,淘净)四两,白蜜一斤。(用量根据《医方集解》补入)将芝麻擂碎熬浓汁,和蜜炼至滴水成珠,入桑叶末为阿胶桑麻膏。早盐汤下,晚酒下。
外用煎水洗眼。该品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
(5)桑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4] 。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这些作用都与桑叶中含有的活性成分有关与桑叶。
桑叶茶的生产加工工艺需经采桑、洗晾、切叶、杀青、揉搓、解块、烘干、制香等工序[5] 。 传统桑叶茶都是通过热加工方法,如炒干,烘干等高温加工,会导致桑叶流失活性成分,无法达到降糖效果。为改善这个问题,糖尿病现代学者不断研究和尝试,发现在在低温下加工的冻干桑叶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桑叶中的多糖、黄酮和生物碱类DNJ成分,饮用后降糖效果明显。
美容作用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经霜树叶,中医药学认为,桑叶性味苦、甘、寒,有散风除热、清肝明目之功效。经研究证明,桑叶还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特别是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有比较好的疗效。
痤疮,俗称粉刺,是常见于青年人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男女青年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体内性激素水平增高,促使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腺分泌增多,导致皮脂淤积,堵塞了毛囊口,增多的皮脂不能及时排出就形成了痤疮。痤疮的产生,虽然主要是由于青春期内分泌改变,雄性激素比雌性激素分泌量相对的增多而引起。但是,高脂肪、高糖饮食、长期便秘等是诱发痤疮的重要原因。中医认为,过食油腻辛辣食物,脾胃积热生湿,外邪侵犯皮肤则生痤疮。由于桑叶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有人试用桑叶煎剂治疗痤疮二百五十八例,其收效达到百分之八十九以上。
具体办法是,每日取鲜桑叶五十克,煎水分三次服用,一般十五天见效。还有人用鲜桑叶适量,捣烂,敷痤疮处每日三十分钟,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解毒作用
桑叶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之功效。桑叶中含有的DNJ矿物质,能润肠通便、改善便秘,有效地缓解体内毒素堆积现象。
临床应用
1.桑叶能疏散风热,解表清热,养阴生津;桑椹能滋阴养血,补虚润燥;桑根白皮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桑枝能通经活络,除痹止痛;而桑树烧成的灰叫桑柴灰,也能用于治疗目赤肿痛、青盲、身面水肿,坐卧不得、白癜风、头风白屑、大麻风等病证。(于智敏:《糖尿病百药效用奇观——谈桑叶》)
2.《本草备要》:“代茶止消渴。”现代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的蜕皮甾酮具有
桑叶(3张)
降低血糖的作用。其实,我不大喜欢这个成份的药理作用。因为桑叶的降糖作用非常有限。我选择桑叶作为食物训练的材料,是喜欢桑叶的明目作用。(聂文涛:《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
3多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较轻的发热、咳嗽、眼赤(如感冒),常与菊花、连翘等配伍,如桑菊饮,为辛凉轻剂。
4用于治疗肺热和风热咳嗽,尤其适用于燥咳、干咳,常配枇杷叶、麦冬、沙参等。
5配黑芝麻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的头眩、眼花、头痛,可明目醒脑。再加配丹皮、丹参,用于治疗偏头痛。多为制丸服食。
禁忌
桑椹为桑树的果穗,可入药。桑椹含维生素、胡萝卜素、挥发油、胰蛋白酶抑制物等,
桑叶
后者为主要有毒成分。食用不当可致中毒。
毒性:桑椹所含的挥发油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肠道内的多种消化酶,特别是对胰蛋白酶活性抑制作用较强,使其不能破坏C型产气荚膜杆菌B毒素,可致出血性肠炎。
中毒表现:进食桑椹后出现恶心,呕吐,无力、剧烈腹痛和腹泻,可出现血性便、血压下降、休克等。严重者致死。
紧急处理:立即手法或药物催吐,催吐后可给患者口服活性炭50g。出现剧烈腹痛、腹泻,特别是有血性便者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中毒预防:少食生桑椹或盐渍后食用。
主治病症:
1
治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

2 治风眼下泪
3 洗天行赤眼,风热肿痛,目涩眩赤
4 治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咳久不愈,肌肤甲错,麻痹不仁
5 治吐血
6 治霍乱已吐利后,烦渴不止
7 治小儿渴
8 治大肠脱肛
9 治穿掌毒肿
10 治痈口不敛
11 治火烧及汤泡疮
12 治咽喉红肿,牙痛
13 治头目眩晕
14 治摇头风
15 治手足麻木 不知痛痒
16 治乳硬作痛
食疗作用
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清凉散降。
1.疏风清热。用于风热感冒,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桑叶甘凉轻清,善清肺热及在表之风热。
2.清肺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的肺热咳嗽,亦可配以润肺药治疗燥邪伤肺的咳嗽。
3.清肝明目。治疗风热引起的目赤涩痛。
该品轻清疏散,外能疏散风热,内能清肺、平肝、明目,常用治风热感冒、燥热伤肺、肝阳上亢及风热或肝火目赤感冒、燥热伤肺、肝阳上亢及风热或肝火目赤肿痛、肝阴不足之眼目昏花。此外,又能凉血止血。
桑叶做法指导:桑叶善于散风热而泄肺热,对外感风热、头痛、咳嗽等,常与菊花、银花、薄荷、前胡、桔梗等配合应用。桑叶不仅可用于风热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对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可与菊花、决明子、车前子等配合应用。至于肝阴不足,眼目昏花,桑叶还可配滋养肝肾的女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桑叶轻清发散,能散风热,但作用较弱。临床主要用于清泄肺肝,如风热袭肺、咳嗽多痰,或燥热伤肺、干咳无痰;以及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等症,为常用的药品。配牛蒡子、前胡,则散风清肺;配石膏、麦冬,则清燥润肺;配菊花、决明子,则清肝明目。
使用提示:内服:煎汤,6至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食用价值
编辑
现代桑叶从食疗到食用探究历程
桑叶的食用——桑芽菜是采摘桑树枝干上的芽头为辅料或者主料进行制作的一种菜的名字,是2013年流行的一种菜式。
于1981年卫生部公布的85版药食同源第二批(91)第45号文件中的桑叶可用于保健食品清单而开始引起大家的关注,第一次让大家知道桑叶是可以食用的。
在2002年3月6日,完善的一则桑叶正式成为卫生部公布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名单,再次引起人们对桑叶可作为食用的知识了解,再加上03年非典期间,桑叶可作为一种药材持续受到大家的关注,
又以03年于搜狐健康网论坛的一则热帖《现在流行吃桑叶》,而开始使人们将桑叶作为辅料做成桑叶菜饼,桑叶面点等食材,时隔6年,新华网报道在2009年5月中国确诊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桑叶又一次成为人们谈论的对象。
在2013年甲型H7N9流感的爆发,国家中医药局将对中医药诊疗方案微调,参考中就有桑叶[6] ,到2013年湖州晚报的一则报道——《桑叶上餐桌 价格比肉贵》,得知湖州辑里村人沈建栋已经开发出了桑叶菜,可以用于火锅连锁,养生美食馆,高级会所,星级酒店,农家乐等场所,于是桑叶正式成为各界社会人士的焦点,桑芽菜孕育而生。[7] 现在桑叶又成为健康菜[1]
2014年桑芽菜已经成为大部分地区的一个常见的菜式,以其营养价值丰富,又以绿色纯天然为特点而风靡中国大陆市场。
栽培技术
编辑
桑叶-原植物种植基地(2张)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老叶。栽培或野生。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尤以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桑区为多。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耐旱,不耐涝,耐贫瘠,对土壤适应性强。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临床上习惯认为经霜者质佳,称“霜桑叶”或“冬桑叶”,饮片名称桑叶、蜜炙桑叶。
桑叶是蚕的“粮食”。早在三千多年前从商代出土的甲骨文上,就有了“桑”与“蚕”的字样,可见“桑”历史悠久,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提高桑叶产量,是发展蚕桑丝绸事业的基础,而经营好桑园又是桑叶丰产的根本。我国的农学家们在桑树良种的选育、桑树用肥、桑树病虫害的防治和桑园管理等方面,不断地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经收集整理和新育成的桑品种已有千余个。如浙江和江苏有湖桑和火桑两个桑品种群。多数属中生和晚生品种。火桑有红皮火桑和白皮火桑,其新梢嫩叶呈紫红色,均属早生品种。
优良桑苗是桑园丰产的基础。繁育桑苗可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是用种子繁殖;无性繁殖有嫁接、扦插和压条等。用种子培育成的桑苗叫实生苗,成长后的桑树称实生桑或野桑。浙江称草桑,在广东称荆桑。桑树是异花授粉植物,很易自然杂交。因此,实生桑的生活力较强,可塑性也较大,根系发达,耐旱耐瘠,木质坚韧,木材优良,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比无性繁殖的苗木强。但实生桑往往性状不一,绝大多数叶形小,叶肉薄,花椹多,侧枝多。实生桑的桑苗大多作为嫁接用的砧木,少量用于直接定植,培育成乔木桑。
桑树通过嫁接方法,繁育出来的苗木称嫁接桑。桑树嫁接是把植株的枝或芽,移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根上,使它们愈合为一株共同生长发育的新个体。用于嫁接的枝条或芽称为接穗或接芽,被接植株的枝、干或根称为砧木。生产上以优良桑树品种的枝条或芽作接穗,一般实生桑作砧木。嫁接桑的优点是,既能保持嫁接良种桑的优良性状,又能借助实生桑发达的根系,增强植株的生命力。所以,嫁接法在繁育良种桑苗、更换品种、老树复壮更新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此外,还有用不同遗传基础的桑树品种杂交产生的杂交桑。由于遗传性状互补,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抗旱抗病,发芽早,成熟快,叶片较大,在珠江流域有利于增加养蚕批次,提高蚕茧产量。桑苗按照本性自然生长,只采叶不加人工修剪的是乔木桑,它的叶形小,产量低,叶质差,不能适应蚕桑生产的需要。但因乔木桑的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所以分布面广。又因其木质具有轻便、坚韧、耐用的优点,北方地区的农村常用来制作农具和生活用具。
桑苗栽植后,根据其品种特性、环境条件和生产要求,通过伐条、疏芽、整枝、摘芯等剪伐技术,培养成不同树型,称为养成阶段。根据桑树干的高低,一般把树形分成高干桑(150厘米以上),中干桑(70~150厘米),低干桑(70cm以下),地桑(又称无干桑、根刈桑)。栽桑的目的是采叶养蚕,而桑叶又是桑树的营养器官,在采叶的同时,要注意养树,以达到下期或来年得到更多桑叶的目的。采叶的基本方法有摘叶法、采芽法和剪条法三种:摘叶法在小蚕或夏、秋蚕期应用;采芽法在春蚕大蚕期应用;剪条法是连条带叶剪取条桑,直接饲蚕。秋末冬初,通过剪梢(剪去枝条梢部),能减少桑树冻害,提高发芽率和春叶产量。
桑叶在喂饲前应进行适当整理、切桑,以便于给桑。不良叶的选除,片叶的叠理,用桑的称量等工作称为调桑。蚁蚕到了三龄蚕的早期,因为蚕体小,为便于给桑均匀和容易取食,一般将桑叶切成正方形的方块叶,三龄中后期改成粗切,四龄用片叶,五龄用片叶和新梢叶,或者条桑。

基原:该品为桑科 Moraceae 植物桑 Morus alba L 的干燥叶。
别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霜叶霜、桑叶蜜、桑叶、冬桑叶,铁扇子,家桑叶,枯桑叶,荆桑叶,桑椹树叶,桑树叶,黄桑叶,霜桑叶,冬桑叶,白桑叶,鸡桑叶,子桑叶,山桑叶,金桑叶,晚桑叶,老桑叶,双叶,双桑叶,童桑叶,神仙叶。
性味:味苦、甘、性寒。
1《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2《纲目》:味苦甘,寒,有小毒。
3《医林纂要》:甘酸辛,寒。
归肺、肝经。
4《本草经解》:入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
5《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桑叶(6张)
6《本经》:除寒热,出汗。
7《唐本草》:水煎取浓汁,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
8《山东中药》:治喉痛,牙龈肿痛,头面浮肿。
9《本草拾遗》:主霍乱腹痛吐下,冬月用干者浓煮服之。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降糖。
10《日华子本草》:利五脏,通关节,下气,煎服;除风痛出汗,并补损瘀血,并蒸后罯;蛇虫蜈蚣咬,盐挼敷上。
主要成分
1.黄酮类
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占桑叶干重的1%~3%,是植物界中茎叶含量较高的一类植物。韩国和日本学者从桑叶中分离出9种类黄酮,主要是芸香苷(芦丁)、槲皮素、异槲皮苷、槲皮素-3-三葡糖苷等化合物。
2.生物碱
生物碱是桑叶的主要活性成份,日本学者Asano等(1994)从桑叶中分离出多种多羟基生物碱,包括DNJ(1-脱氧野尻霉素)、N-甲基-1-DNJ(N-Me-DNJ)、2-氧-α-D半乳吡喃糖苷-1-DNJ、fagomine、1,4-二脱氧-1,4-亚胺基-D-阿拉伯糖醇、1,4-二脱氧-1,4-亚胺基-(2-氧-β-D-吡喃葡萄糖苷)-D-阿拉伯糖醇和1α,2β,3α,4β-四羟基-去甲茛菪烷(去甲茛菪碱)等7种生物碱。其中DNJ(1-脱氧野尻霉素)在植物界中,唯桑叶独有。
3植物甾醇
桑叶中植物甾醇含量比一般植物高3~4倍。主要是β-谷甾
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β-sitolsterol β-D-glucoside)、蛇麻脂醇(羽扇豆醇,Lupeol)、内消旋肌醇(Myoinositol)、昆虫变态激素、牛膝甾酮(Inokosterone)、
蜕皮甾酮(Ecdysterone)等。
4.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桑叶中丰富的γ-氨基丁酸(平均含量为226 mg/100g)引人注目,γ-氨基丁酸由谷氨酸转化而来,而桑叶中γ-谷氨酸含量最高(2323 mg/100g)。
5.桑叶多糖
桑叶中富含桑叶多糖,具有显著的降血糖和抑制血脂升高的作用。

植物文化
编辑
《本草蒙筌》:采经霜者煮汤,洗眼去风泪殊胜。盐捣敷蛇虫蜈蚣咬毒,蒸捣罯扑损瘀血带凝。煎代茶,消水肿脚浮,下气令关节利;研作散,汤调。止霍乱吐泻,出汗除风痹疼。炙和桑衣煎浓,治痢诸伤止血。
《本草备要》:甘寒,手足阳明之药。大肠、胃。凉血刀斧伤者,为末,干贴之妙。燥湿,去风明目。采经霜者煎汤洗眼,去风泪;洗手足,去风痹。桑叶、黑芝麻等分,蜜丸、名扶桑丸,除湿去风,乌须明目。末服止盗汗,严州有僧,每就枕,汗出遍身,比旦,衣被皆透,二十年不能疗。监寺教采带露桑叶,焙干为末,空心米饮下二钱,数日而愈。代茶止消渴。
《本经逢原》:桑叶清肺胃,去风明目。取经霜者煎汤,洗风眼下泪。同黑芝麻蜜丸久服,须发不白,不老延年。《本经》言除寒热出汗,即《大明》蒸熟捣盦风痛出汗之谓。煎饮利五脏,通关节下气。煎酒服,治一切风。桑根烧灰淋汁,与石灰点面上风,灭痣,去恶肉。
《本草崇原》:《夷坚志》云:严州山寺有一游僧,形体羸瘦,饮食甚少,每夜就枕,遍身汗出,迨旦衣皆湿透,如此二十年无药能疗,期待尽耳。监寺僧曰:吾有药绝验,为汝治之,三日宿疾顿愈,其方单用桑叶一味,乘露采摘,焙干碾末,每用二钱,空腹温米饮调服。或值桑落时,干者亦堪用,
但力不如新采者,桑叶是止盗汗之药,非发汗药。《本经》盖谓桑叶主治能除寒热,并除出汗也。恐人误读作发汗解。故表而明之。
《本草求真》:清肺泻胃,凉血燥湿,去风明目,《圣济录》治吐血不止,晚桑叶焙研,凉茶服三钱,只一服止,后用补肝肺药。《千金方》治头发不长,用桑叶、麻叶煮泔水沐之,七次可长数尺。《集简》治风眼下泪,用腊月不落桑叶煎汤,日日温洗,或入芒硝。扶桑丸除风湿,乌须明目,用黑芝麻同桑叶等分为丸。震亨曰:经霜桑叶研末,米饮服,止盗汗。[8]
《得配本草》:甘,寒。入手足阳明经。清西方之燥,泻东方之实。去风热,利关节,疏肝,止汗。得生地、麦冬,治劳热。配生地、阿胶,治嗽血。肝燥者禁用。
《本草经解》:桑叶气寒,秉天冬寒之水
合并图册(4张)
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苦甘有小毒,得地中南火土之味,而有燥湿之性,入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太阳者,行身之表,而为一身之藩者也,太阳本寒标热,所以太阳病,则发寒热。桑叶入太阳,苦能清,甘能和,故降寒热。汁者,心之液,得膀胱气化而出者也,桑叶入膀胱而有燥湿之性,所以出汗也。”
《本草新编》:桑叶之功,更佳于桑皮,最善补骨中之髓、添肾中之精,止身中之汗,填脑明目,活血生津,种子安胎,调和血脉,通利关节,止霍乱吐泻,除风湿寒痹,消水肿脚浮,老男人可以扶衰却老,老妇人可以还少生儿。…桑叶采叶如茶,种大者第一,再大者次之,再小者又次之。与其小,无宁大也。过大,则止可煎汤以入药,有堪为丸散矣。洗目,宜取老桑叶,自落者无用矣。
《本草分经》:苦甘而凉。滋燥凉血,止血去风,清泄少阳之气热。
《新编中药志》:味苦、甘、性寒。有散风清热、清肺润燥、凉血明目功能。用于风热感冒、肺热咳嗽、头痛、头昏、目赤、眩晕、血热吐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7457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