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围栏原理图及安装步骤

电子围栏原理图及安装步骤,第1张

一、电子围栏施工前准备

1、施工工具:施工必备手电钻、电锤、钢丝钳、剥线钳、螺丝刀、扳手(12-14‘10-12)、脚手架、安全带等常规施工工具,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遇到弱电井还需要穿线器。

2、施工材料:准备好RS485双绞线或者网线、双绞屏蔽线、护套线、20的PVC穿线管,电源密封胶带,扎带等材料。

3、安全准备:在施工现场需要悬挂施工安全警示灯及带有警告标语的安全警示牌。

整套电子围栏安装好以后实物图如下:

二、受力柱中间柱安装:

如果是实体围墙,那么先在围墙顶端用冲击钻打孔,安装底座的标准孔直径为8毫米,所以打孔的钻头应用12毫米,膨胀螺丝选择8毫米粗、7厘米长的即可使用。

固定受力柱示意图如下:

根据上图可知,欧脉电子围栏受力柱底座有左右俩个底座构成,采用80膨胀螺丝4孔固定,且角度可以万向无极调角度(可选择90度直立安装也可以选择如图的倾斜安装),中间添加圆形抱箍垫圈,外部添加螺帽和垫片,保证了围栏的整体强度。

另外底座的整个厚度达到3毫米以上且是热镀锌不上绣,使用寿命最低可达到5年以上。

固定中间柱示意图如下:

欧脉电子围栏中间柱采用单片底座,厚度同样也是采用3毫米以上的优质热镀锌底座。

安装角度同样是任意无极去调角度。

电子围栏安装底座实物图如下:

拿到电子围栏受力柱和中间柱以及固定底座,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倾斜安装或者直立安装。

如下图:

三、合金线安装

所有的底座和立柱安装好后,就是开始放合金线了。

穿孔安装的优势:整套系统绝缘,不会出现短路的情况发生,间距永远固定,不会出现绝缘子脱落造成的短路问题,同时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如果周界是几千米出现绝缘子脱落造成的短路,然后逐一排查非常浪费人力和财力。不能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同样由于短路造成的报警会成为误报。

四、紧线器的安装

直接把合金线穿过紧线器中间的孔(如下图),主要的作用是把合金线拉直,以免合金线太松影响总体美观,另外太松容易造成俩根线搭在一起照成短路。

先用手电钻在受力柱上面打孔(默认是打好的),然后用挂钩穿过黑色绝缘子,再挂在柱子上(如下图),线夹的作用就是把合金线给夹住,以免合金线脱落。

避雷器的安装

在空旷或有一定高度的地方,在雷电发生地区架设的电子围栏上,必须安装避雷器。避雷器应安装在电子围栏的始端,悬挂在电子围栏第一道合金线上即可,底部需要接入大地。 应按照避雷器的使用说明正确安装。

此外必须选用电子围栏专用避雷器,以便更好的保护脉冲主机,目前国内的避雷器都是氧化锌的且质量较差,如果过雷击后根本无法查看。采用上海欧脉专用的电子围栏(英国原装进口)避雷器可以肉眼看到是否遭受雷击,如下图。透明半圆形的避雷器,如果遭受雷击里面的芯就会变黑。

进口透明避雷器,遭受雷击以后变黑

警示牌的悬挂安装

警示牌的悬挂一定得按照规范进行悬挂,只固定两个孔是错误的悬挂方法,正确的悬挂方法是3个点同时用扎带固定(如图)欧脉公司称为“三点悬挂法”

固定警示牌

高压线和脉冲主机的机箱安装

一般脉冲电子围栏脉冲主机和防雨箱放在两个防区之间,俩如200米的周界分两个防区,那么脉冲主机和防雨箱就固定在100米的位置,也就是两个防区之间,通过高压线给左右两个防区供电。

此时,周界脉冲电子围栏前端已经全部安装完毕,脉冲主机和电子围栏连接大概示意图如下:

举例:通常我们看到的电子围栏都是4道合金线,那么末端的链接方法就是1和3跳接,2和4跳接。1和2,3和4进行跳接是错误的。(如下图)

电子围栏系统传输示意图

防区主机和电子围栏前端接好后,那就需要通上电进行测试了,主要是测试短路或者短路报警还是不报警。如果测试可以正常报警,最后和末端的报警主机进行对接。

扩展资料

安装电子围栏系统的组成部分:

1、电子围栏主机部分:

电子围栏主机包含:单、双防区脉冲主机、防雨箱、避雷器、接地系统、高压线

2、电子围栏前端部分:

受力柱(含固定件和装饰帽)、中间柱(含固定件和装饰帽)、合金线、线夹、紧线器、终端绝缘子(含挂钩)、膨胀螺丝、警示牌、声光报警器(含支架)

3、末端报警部分。

长周界用总线报警主机(含地址码模块),短周界用分线报警主机(不含地址码模块),报警控制键盘、声光报警器(室内)。

如果涉及标准豪华配置还有,控制服务器、 *** 作管理软件、串口模块、显示屏、联动模块(联动监控探头),手机APP,Wifi控制模块,OUM485D手拉手光端机(长距离传输需要2公里以上使用)。

交换机围栏指的是VLAN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把一个LAN划分成多个逻辑的LAN——VLAN,每个VLAN是一个广播域,VLAN内的主机间通信就和在一个LAN内一样,而VLAN间则不能直接互通,这样,广播报文被限制在一个VLAN内。
交换机(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交换是按照通信两端传输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设备自动完成的方法,把要传输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应路由上的技术的统称。交换机根据工作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广域的交换机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它应用在数据链路层。交换机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可以连接一个局域网或一台高性能服务器或工作站。实际上,交换机有时被称为多端口网桥。
网络交换机,是一个扩大网络的器材,能为子网络中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以便连接更多的计算机。随着通信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推进,网络交换机市场呈稳步上升态势。它具有性价比高、高度灵活、相对简单和易于实现等特点。以太网技术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一种局域网组网技术,网络交换机也就成为了最普及的交换机。

周界安电子围栏系统安装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分几个部分组成。周界安电子围栏的组成有:1、电子围栏主机部分:单、双防区脉冲主机、防雨箱、避雷器、接地系统、高压线2、电子围栏前端部分:受力柱(含固定件和装饰帽)、中间柱(含固定件和装饰帽)、合金线、终端绝缘子,承力杆绝缘子(含挂钩)、膨胀螺丝、警示牌、声光报警器(含支架)3、末端报警部分。

长周界用总线报警主机,短周界用分线报警主机,报警控制键盘、声光报警器。如果涉及标准豪华配置还有控制服务器、 *** 作管理软件、串口模块、显示屏、联动模块(联动监控探头),无线网络控制模块, RS485光端机(长距离传输需要2公里以上使用)。

以上是系统组成部分简单介绍。对整个系统有所了解后,那么下面就介绍施工安装。

周界安电子围栏施工前准备(非常重要)

1施工工具:施工必备手电钻、电锤、钢丝钳、剥线钳、螺丝刀、扳手(12-14‘10-12)、脚手架、安全带等常规施工工具,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遇到弱电井还需要穿线器。

2施工材料:准备好RS485双绞线或者网线、双绞屏蔽线、护套线、20的PVC穿线管,电源密封胶带,扎带等材料。

3安全准备:在施工现场需要悬挂施工安全警示灯及带有警告标语的安全警示牌。

安装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墙体倾斜式安装,一种是墙体90°垂直安装(可预埋在墙体里安装)

具体请看下图:

墙体倾斜式安装

墙体90°垂直安装

端绝缘子、线夹的安装

先用手电钻在受力柱上面打孔(默认是打好的),然后用挂钩穿过蓝色绝缘子,再挂在柱子上,线扣的作用就是把合金线给夹住,以免合金线脱落。

避雷器的安装

在空旷或有一定高度的地方,在雷电发生地区架设的电子围栏上,必须安装避雷器。避雷器应安装在电子围栏的始端,悬挂在电子围栏第一道合金线上即可,底部需要接入大地。 应按照避雷器的使用说明正确安装。

高压线和脉冲主机的机箱安装

一般脉冲电子围栏脉冲主机和防雨箱放在两个防区之间 假如200米的周界分两个防区,那么脉冲主机和防雨箱就固定在100米的位置,也就是两个防区之间,通过高压线给左右两个防区供电。

此时,周界安脉冲电子围栏前端已经全部安装完毕,脉冲主机和电子围栏连接大概示意图如下:

周界安电子围栏系统图

主机和电子围栏前端接好后,那就需要通上电进行测试了,主要是测试短路或者短路报警还是不报警。如果测试可以正常报警,最后和末端的报警主机进行对接。

安装需要注意的要点(非常重要):

1、请勿在易燃易爆周围使用脉冲电子围栏,特殊情况下使用时,请保持安全距离,符合当地的消防安全要求。请勿在雷雨天气安装。

2、脉冲主机的报警输出线对视频传输线有干扰,注意进行屏蔽。

3、脉冲主机不能放在温度过低或者过高的地方安装使用。

4、 围栏线应采用分段安装的方式固定,同一条直线或同一防区建议分为一段。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可以分几次安装。这样施工清晰明朗,循环有序。

5、展放合金线:采用放线架或适当方式放线,切莫任意放,以免出现打结和不平整现象。可以2根同时展放,但注意不要交叉。或者单独的每根线进行穿孔放线。

6、相邻两段电子围栏之间的连接线均必须使用额定耐压不低于20KV的专用电子围栏高压导线,切莫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其他绝缘线代替。

7、接地的原则,接地点一般选择在电子围栏的末端,但是,当防区加入避雷器时,避雷器的接地点应在电子围栏的始端。 强电及避雷器必须有良好接地,接地电阻<10Ω。强电与弱电接地必须分开并≥4m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8609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