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IP还有端口怎么访问该服务器

知道IP还有端口怎么访问该服务器,第1张

要知道服务器是什么系统的。
还有,你说的访问是访问里面的文件。还是要连接到服务器上。
收到你的留言了。
假如那台服务器里只有一 个网站,你可以通过IP和文件夹路径访问。
还有你说的帐号和密码,如果是FTP的帐号和密码 ,那你用FTP软件如CUTEFTP,连接就可以看。
如果 你有的是服务器登录的用户名和密码 ,那就更简单了,直接登录到服务器里看。

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 英语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是IP Address的缩写。IP地址是 IP协议 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MAC(Media Access Control或者Medium Access Control)地址,意译为媒体访问控制,或称为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用来定义 网络设备 的位置。在 OSI模型 中,第三层 网络层 负责 IP地址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 MAC地址。因此一个主机会有一个MAC地址,而每个 网络位置 会有一个专属于它的IP地址。 [1]

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的根据。最为简单的理解就是两台计算机各自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and运算后,得出的结果是相同的,则说明这两台计算机是处于同一个子网络上的,可以进行直接的通讯 。

那么网关到底是什么呢?网关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 IP地址 。比如有网络A和网络B,网络A的 IP 地址范围为“19216811~192 1681254”, 子网掩码 为2552552550;网络B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821~192168225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在没有 路由器 的情况下,两个网络之间是不能进行TCP/IP通信的,即使是两个网络连接在同一台 交换机 (或 集线器 )上,TCP/IP协议也会根据 子网掩码 (2552552550)判定两个网络中的主机处在不同的网络里。而要实现这两个网络之间的通信,则必须通过网关。如果网络A中的主机发现 数据包 的目的主机不在本地网络中,就把数据包转发给它自己的网关,再由网关转发给网络B的网关,网络B的网关再转发给网络B的某个主机(如附图所示)。网络A向网络B转发数据包的过程。

所以说,只有设置好网关的IP地址,TCP/IP协议才能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相互通信。那么这个IP地址是哪台机器的IP地址呢?网关的IP地址是具有 路由 功能的设备的IP地址,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有 路由器 、启用了 路由协议 的服务器(实质上相当于一台路由器)、 代理服务器 (也相当于一台路由器)。

在和 Novell NetWare 网络交互 *** 作的上下文中,网关在 Windows 网络中使用的服务器信息块 (SMB) 协议以及 NetWare 网络使用的 NetWare 核心协议 (NCP) 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网关也被称为 IP路由器。

DNS 是指: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在Internet上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域名虽然便于人们记忆,但机器之间只能互相认识IP地址,它们之间的转换工作称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DNS就是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 。

OSI模型 把网络工作分为七层,IP地址在OSI模型的第三层,MAC地址在第二层,彼此不直接打交道。在通过 以太网 发送IP数据包时,需要先封装第三层(32位IP地址)、第二层(48位MAC地址)的报头,但由于发送时只知道目标IP地址,不知道其MAC地址,又不能跨第二、三层,所以需要使用地址解析协议。使用地址解析协议,可根据网络层IP数据包包头中的IP地址信息解析出目标硬件地址(MAC地址)信息,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ISO制定的OSI参考模型的过于庞大、复杂招致了许多批评。与此对照,由技术人员自己开发的TCP/IP协议栈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如图所示,是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的对比示意图。

在TCP/IP参考模型中,去掉了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这两层的功能被合并到应用层实现)。同时将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合并为主机到网络层。下面,分别介绍各层的主要功能。

实际上TCP/IP参考模型没有真正描述这一层的实现,只是要求能够提供给其上层-网络互连层一个访问接口,以便在其上传递IP分组。由于这一层次未被定义,所以其具体的实现方法将随着网络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网络互连层是整个TCP/IP协议栈的核心。它的功能是把分组发往目标网络或主机。同时,为了尽快地发送分组,可能需要沿不同的路径同时进行分组传递。因此,分组到达的顺序和发送的顺序可能不同,这就需要上层必须对分组进行排序。
网络互连层定义了分组格式和协议,即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
网络互连层除了需要完成路由的功能外,也可以完成将不同类型的网络(异构网)互连的任务。除此之外,网络互连层还需要完成拥塞控制的功能。

在TCP/IP模型中,传输层的功能是使源端主机和目标端主机上的对等实体可以进行会话。
在传输层定义了两种服务质量不同的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TCP协议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它将一台主机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互联网上的其他主机。在发送端,它负责把上层传送下来的字节流分成报文段并传递给下层。在接收端,它负责把收到的报文进行重组后递交给上层。TCP协议还要处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以避免缓慢接收的接收方没有足够的缓冲区接收发送方发送的大量数据。
UDP协议是一个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协议,主要适用于不需要对报文进行排序和流量控制的场合。

TCP/IP模型将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的功能合并到应用层实现。
应用层面向不同的网络应用引入了不同的应用层协议。
其中,有基于TCP协议的,如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虚拟终端协议(TELNET)、超文本链接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8619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