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鼎互联2021年上半年净利0.60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通鼎互联2021年上半年净利0.60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第1张

(马秋月/文)8月27日消息,昨日通鼎互联发布2021年上半年财报,2021年上半年通鼎互联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同比减少21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060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2021年上半年,国内外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逐步形成常态化防控态势,通鼎互联继续坚持“聚焦主业,着眼长远”的发展战略,深度执行降本增效,坚定实施减负瘦身,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在通信领域深耕多年,通鼎互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光电通信、网络安全和移动互联网等主要业务板块。

光电通信业务板块

据介绍,通鼎互联光电通信业务板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涵盖光电线缆和光通信设备两大领域,光电线缆领域的具体产品包括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通信电缆、铁路信号缆、电力电缆等,通信设备领域的具体产品包括SDN设备、GPON/EPON、ODN设备、5G无线设备、无线专网设备、存储及服务器设备、大数据采集及分析设备、通信电源设备等。

目前,通鼎互联的光电通信业务板块主要分为光纤光缆业务、电缆业务和通信设备业务。

在光纤光缆业务方面,当前光纤光缆市场价格仍处于 历史 低位,在此行业背景下,2021年上半年,通鼎互联光纤光缆的销售收入为181亿元,较前期下降6890%。随着运营商网络的持续建设,未来光纤光缆供需关系预计将得到改善,光纤光缆价格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在电缆业务方面,2021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403亿元,总体保持稳定。特别是通信电缆业务市场拓展顺利,行业市场拓展迅速,成功与多家集成商建立稳定供应关系。受益于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的迅猛发展,铁路信号电缆和漏泄同轴电缆业务继续保持稳定的占有量。2021年上半年,通信电缆的销售收入为462亿元,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297%。

在通信设备业务方面,2021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217亿元,较前期增长1255%。在报告期内,通鼎互联坚定地推进光通信设备的研发、产业布局和市场拓展,逐步构建涵盖传输、接入和无线等领域的通信设备解决方案体系,抓住5G发展新机遇。无线设备领域,公司成功研发了多个频段的无线专网基站类产品,市场拓展工作稳步推进,同时积极开展面向5G的相关无线通信设备研发。

网络安全业务板块:营收799341万元 增长18225%

2021年上半年,通鼎互联网络安全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99341万元,较前期增长18225%,毛利率增加3998%。

如今,网络安全产业成为保障“新基建”安全的重要基石。“新基建”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开展,为网络安全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网络安全企业纷纷围绕“新基建”和“安全IT”进行了布局,切入点包括基础安全能力设施,行业应用安全设施及新型安全服务平台等方面。各个设备供应商更加重视国内市场,参与到每个细分领域,国内市场的竞争也有所加剧。

通鼎互联的网络安全业务由全资子公司百卓网络开展,主要从事网络安全和网络可视化领域的高性能软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客户为电信运营商、公安及其他政府部门等。

随着通鼎互联持续加强管理,网络安全业务已重回 健康 发展通道。2020年至今,百卓网络陆续完成了中国移动5G上网日志留存集采、中国电信统一DPI集采、2021年中国移动分流器集采二期、中移动2021年互联网DPI集采等订单的签订,对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且随着重点项目的推进,网络安全业务板块亏损大幅收窄,经营业绩持续好转。

移动互联网业务板块:营收782446万元

随着运营商加速5G业务的搭建,5G消息全面兼容短彩信、视频短信、智能短信等已有能力,流量业务将迎来新的风口、新的应用场景和新的商业模式;同时5G业务也为5G云 游戏 提供了很好的大环境, 游戏 头部厂商均有布局,多屏连通互动将会扩大 游戏 精准营销业务的市场容量和创造更多的营销业务机会。

据了解,通鼎互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由全资子公司瑞翼信息开展。瑞翼信息紧跟行业需求,围绕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基数,在流量运营和 游戏 行业深耕细作,积极开展互联网精准营销业务。

2021年瑞翼信息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82446万元,较前期下降3926%。瑞翼信息持续积极往上游推进,加深加强与上游客户的合作,实现流量变现转向 游戏 联合运营的增值服务模式。

技术研发是公司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通鼎互联一贯重视技术研发,视技术研发为公司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通鼎互联组建了专业研发团队,并在光通信材料、通信设备和网络安全等方向上不断投入研发资源,研究推出了多款新产品、新工艺、新系统,并成功地推向市场。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被 科技 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据悉,通鼎互联拥有4个国家级、6个省级研发平台,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光通信材料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通鼎互联大规模光子集成校企联合实验室等,与南京大学等十余所著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设计院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持续的研发投入形成了大量的专利成果,

截至2021年6月底,通鼎互联拥有授权专利822项,其中发明专利186项;获得授权新专利36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申请新专利55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先后参与起草相关标准150项,其中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30项、国家军用标准11项、行业标准108项,150项标准中已发布标准81项、在研标准69项。

联想此举意在进一步加强在x86服务器领域的攻势。目前服务器业务仅占联想总收入的不到3%,利润方面OPM(营业利润率)更是只有0%,但联想希望通过收购,再借助自己在商用PC的市场优势和在华的品牌号召力把服务器业务做成一个不大不小的利润源。

目前联想的服务器业务收入仅6亿美元,而收购的IBM的x86服务器部门,收入达到49亿美元,占据14%的全球市场份额(以收入计),收购后,联想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可达20%以上,超过Dell,成为中国市场第一。

市场份额图:

国际服务器厂商惠普、戴尔、IBM继续把持中国市场,电信设备商华为、中兴也强势介入这一原本不属于他们的领域。内忧外患之下,国产服务器厂商谋求自救。 据1月份Gartner的统计报告显示, 2007年全球服务器总收入超过548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38%。整体来看,2007年服务器出货量超过880万台,比2006的820万台增长了74%。排名前5位的厂商分别是IBM、惠普、戴尔、Sun、Fujitsu/FSC,而国产品牌则无缘全球前十。
2007年中国的服务器市场并不平静。一种表现就是,销量增长较上年有所放缓,销售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尤其是随着国际巨头各种中低端产品的推出和扩大渠道办法的出台,使得原本份额就少得可怜的国内厂商变得束手无策; 而国内通信厂商华为、中兴强势介入服务器行业,更让他们感到惊慌。
但机会仍然存在。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互联网增值业务不断兴起,交通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网上银行及证券交易、农村信息化、城市应急系统等应用,正在为服务器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命悬一线的国产服务器厂商,能否临渊而立?

国际巨头的打压

据记者了解,在2007年全球服务器厂商营收方面,IBM以311%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导地位。后四位分别为惠普283%,戴尔114%,Sun 108%,以及Fujitsu/FSC 45% 。Fujitsu是前5大厂商当中惟一一家营收下降的。而最具增长力的戴尔,营收增加了132%。
而在出货量上,惠普却占据了298%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首位。其次是戴尔,占214%; IBM 145%; Sun 38%;Fujitsu/FSC 33%。其中,IBM和Sun出货量有所下滑。
对于出货量下滑的原因,部分分析机构认为,这与目前大型服务器更新换代放缓以及企业的IT开支削减有关。然而,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尽管在出货量或是营收额上前5位厂商有些许变化,但是其霸主地位仍然不可撼动; 相反,曾经好不容易跻身全球前十位的国内服务器厂商联想、浪潮,这次又被挤了出来。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服务器行业特别是低端服务器市场利润下滑明显,而国产服务器厂商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因此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
据业内人士介绍,今年以来, IBM、惠普和戴尔分别推出了价格低廉的低端服务器,以此来全线抢夺低端服务器市场,而国产服务器的价格战更加剧了利润的下滑。
面对国际巨头的打压,国产服务器厂商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某国内服务器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一台整机的价格很多情况下要受到别人核心产品成本的制约,利润本身就不大。”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尽管2007年由曙光、联想、浪潮、宝德等组成的国产服务器阵线大多在销售额上同比有一定的增长,但在整体市场份额上,却有较大幅的下降,业务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

来自电信业的变数

然而,对于传统国产服务器厂商来说,穷途末路的噩梦并没有止于国际巨头的不断挤压。
悄无声息地,原本平淡的PC服务器市场又闯进了2名新成员: 中兴和华为。如今,带有中兴标志的机架式服务器、刀片服务器和带有华为标志的刀片服务器已运行在电信运营商乃至网络游戏公司的机房。
据IDC统计,每年国内电信行业x86服务器的出货量接近6万台,其中通过中兴、华为的出货量就占到了40%左右(包括自有品牌和对各大服务器品牌的采购在内)。另外,据IBM一名销售人员透露,每年华为购买IBM服务器的金额就达数亿元人民币。
另一位电信业人士对中兴、华为的做法表示了肯定。他认为,由于运营商在网络游戏、SP增值服务等领域有很大的话语权,因此将来很有可能左右这些行业的采购行为。一旦形成这种局面,则华为、中兴在电信领域的天然优势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熟悉电信市场的烽火网络渠道市场总监钟瑾也表示,电信运营商挑选供应商“有很大的惯性”,更倾向于选择长期和自己合作、具有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供应商,所以,华为、中兴等非常有竞争优势。
对此,一些业内人士断言,电信行业原本是国际服务器巨头的强项,此次中兴、华为的介入将给他们带来冲击; 而从长期来看这无疑也将成为国内传统服务器厂商的内忧。

不言放弃

内忧外患之下,国产服务器厂商开始图谋自救。去年以来,国产服务器厂商们也都纷纷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转变。
曙光先是建立了天津产业基地,增加了数十倍产能,然后是巩固自己的服务策略,首次推出了5年免费维修计划,又建立了处理能力在十万亿次以上的用户体验中心。而去年年底,曙光开始在企业管理机构上做了很大的变化。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传统的中小渠道在发展上已经遭遇到了瓶颈,如果我们不马上改变,很可能就会被产业大潮遗弃。”曙光公司销售总监王成江说。所以从去年开始,曙光提出了“大渠道”和“宏计划”。“大渠道”就是曙光未来将更多的与大型的综合产品线的渠道合作,以期通过相关产品带动服务器的销售; 而“宏计划”则主要为曙光的核心业务高性能计算而生,该计划主要是在中国大城市中(集中在电子政务方面)推广高性能计算。
联想、浪潮则把注意力转向了高端服务器市场。在2007财年策略发布会上,联想服务器业务部总经理牛红也表示,2007年联想服务器的市场策略均围绕重点行业的高端市场而布局。
之所以聚焦高端市场,是因为“一直以来中低端是联想的优势所在”,这一策略则被联想称为“补短板”。牛红认为,中国的高性能市场很大,比如军工、海洋、气象等国家高端项目,都对高性能有突出需求,而这种形势对联想服务器的发展很有利。
从2007年以来,联想的“体育营销”已经初现成效。先是赞助了都灵冬季奥运会,又成为国际威廉姆斯F1车队的赞助商。今年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将为联想服务器带来更大的收获。
从整个服务器市场的布局来看,国产服务器厂商必须转变才能“逆市而上”。某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从行业市场看,虽然传统行业仍是服务器市场需求的主力军,但是细分行业市场,特别是互联网,已经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CDN、视频、网络游戏、搜索引擎等应用的迅速兴起,带动互联网与电信增值业务蓬勃发展,“如果国内服务器厂商能够开辟更多地类似新兴市场,从边缘的、非主流市场慢慢渗入也许会发现另一片天空。”

品牌电脑:(不包括商用机和服务器)大概利润是价格的15%左右,组装电脑低端才是价格的5%最高也就是10%。由于网购冲击,现在电脑城的摊位已经开始大量萎缩,以后电商就可以垄断市场,以后电商就会联合起来赚购买人的钱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08764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