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一台电脑做服务器共享上网

如何使用一台电脑做服务器共享上网,第1张

您好,这个问题有很多途径可以了解到的,参考资料也有很多本身宽带猫接交换机加点设置就可以的,很简单那么我就两台电脑共享上网给你点资料:
两台电脑共享上网设置系统是WINDOWS XP的在设置共享的时候非常简单,右键点击“网上邻居”,选择“属性”,就看到了“网络连接”界面,在这个界面的左栏最上方,有一个“网络任务”的小窗口,在这个窗口下有“设置家庭或小型办公网络”,我们的网络设置就从这里开始。在进行网络设置之前,我们首先要把两台电脑的网卡都装好,并且确认驱动程序已经安装,当然,网线也要先连上,而且两台电脑都要打开,进入 *** 作系统,为什么网络还没有设置就先连网线呢?等会儿大家就明白了。
两台机器通过交叉网线连接好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网络设置了,首先我们要设置的是主机,也就是所谓的“服务器”。点击“设置家庭或小型办公网络”,会出现“网络安装向导”提示窗口,里面都是一些网络安装向导的注意事项,点击两次“下一步”按钮后会出现“网络安装向导”提示窗口。由于我们配置的是主机,所以在这里选择第一个选项(另一台客户机在这里应选择第二项),也就是“这台计算机直接连到Internet,我的网络上的其它计算机通过这台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然后继续点击“下一步”,出现选择窗口,选择一个正确的Internet连接,因为主机中有两块网卡,因此相对应也有两个Internet连接,一个连接到ADSL网络,另一个连接到家庭局域网,如果实在分不清楚的话,可以先到“控制面板/网络连接”下看一看便知。另外,如果您的ADSL MODEM是USB接口的话,这里应该只有一个连接,会省去您选择的麻烦。下面的几个步骤可以不去管它,一路按“下一步”就可以了,直到岀现完成该向导窗口。
到这里,就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在配置之前就把两台机器先用网线连接起来了,如果没有先把两台电脑连接的话,您就需要选择第一个“创建网络安装磁盘”选项了,而且还需要在客户机上运行“网络安装磁盘”里面的程序,很麻烦;如果事先先把网线连好,我们就可以选择“完成该向导。我不需要在其它计算机上运行改向导”选项。点击下一步,就可以等待结束了。
★你做的网线顺序对么?如果是2台电脑对连,应该是交叉连接法:一端按T568B标准,即按“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顺序排列。另一端按T568A标准,“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如果你中间有个HUB或者交换机,应该是直连法: 按T568B标准,即按“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顺序排列。不知道你是否理解?
★两台电脑一个MODEM上网,也应该是个局域网了吧。
现在架设局域网比较流行的有两种方式:
1主机双网卡代理上网,拿一台电脑做主机,主机双网卡,一网卡连接MODEM(外网),一网卡连接交换机或者集线器(内网),局域网内的电脑连接交换机集线器上,实现共享上网,优点是比较稳定,不容易掉线,缺点是:主机死机或者系统出故障,局域网内其他电脑就不能上网。
2路由器上网。MODEM连接路由器(如果你的MODEM带路由功能就不用再买路由器),路由器连接交换机或者集线器,局域网内的电脑连接交换机或者集线器上,比较合适小型局域网,楼主就可以用这个办法,比较简单。
另外,每台电脑必须设置TCP/IP等协议,设置好网关,子掩码,DNS,IP地址(另外一台可以设置成指定IP地址)。

在使用Windows 10工作时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比如设置共享文件夹的访问权限。那么如何进行 *** 作呢?下面我与你分享具体步骤和方法。

工具/材料

Windows 10 *** 作系统

01

启动Windows 10 *** 作系统,如图所示。点击任务栏"开始"按钮,d出开始菜单选择"Windows 系统→文件资源管理器"项。

02

如图所示,展开"资源管理器"左侧树形目录。右击"此电脑→下载→实验报表"文件夹,d出快捷菜单选择"属性"项。

03

d出文件夹"属性"对话框,如图所示。选择"安全"标签,点击"组或用户名→编辑"按钮。

04

如图所示,d出"安全权限"对话框。选择"组或用户名"选项,点击"添加"按钮。

05

d出"选择用户或组"对话框,如图所示。"输入对象名称来选择"文本框输入Everyone,设置完成点击"确定"按钮。

06

如图所示,返回"安全权限"对话框。选择"组或用户名→Everyone"项,勾选"Everyone的权限→权限"复选框设置权限。

07

完成设置系统账号Everyone权限的 *** 作,如图所示。本例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单击“添加角色和功能”,进入到“选择服务器角色”界面,勾选“文件服务器”与“文件服务器资源管理器”,在d出的对话框中单击“添加功能”按钮,最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2安装文件服务器后,在服务器管理器中单击“文件和存储服务”选项,在出现的界面中单击“共享”选项,然后选择“任务”>“新建共享”命令。

3打开“为此共享选择配置文件”界面,本例我们选择“SMB共享-高级“单选钮,单击“下一步”按钮。

4打开“选择服务器和此共享的路径”界面,选择“键入自定义路径”单选钮,然后单击右侧的“浏览”按钮,在d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共享的文件夹,设置好共享路径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5打开“指定共享名称”界面,设置文件夹共享名称,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配置共享设置”界面,参照图中所示进行设置,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6打开“test的高级安全设置”对话框,这里我们先禁用继承的权限,再手动添加权限。首先单击“禁用继承”按钮,在d出的对话框中单击“从此对象中删除所有已继承的权限”按钮。

7打开“test的权限项目”界面,单击“选择主体”选项,在d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设置权限的用户,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在“test的权限项目”界面中勾选用户对应的权限。

8打开“将配额应用到文件夹或卷”界面,选择“不应用配额”单选钮,暂时不启用配额,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确认选择”界面,确认配置信息无误后,单击“创建”按钮即可。

扩展资料:

在Windows XP或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中,对于设置为共享属性的文件夹而言,默认情况下可以被所有拥有访问权限的用户在“网上邻居”窗口中看到。其实可以将这些共享文件夹隐藏起来,从而只能通过UNC路径访问这些共享文件夹。

实现这一目的比较简单,只需在文件夹的共享名后加上$符号即可。例如将文件夹“文档”的共享名设置为“文档$”,则在“网上邻居”窗口中是看不到被隐藏的共享文件夹的,只有通过UNC路径才能看到。这样一来,共享文件夹的安全性则多了一份保障。

德国政府发言人斯蒂芬·赛贝特表示,媒体披露的“天堂文件”曝光了“避税天堂”的税收结构、 *** 作模式和服务对象,德国政府对此表示欢迎。他说,此举将为全球税收改革提供动力,以增加税收透明度、打击“避税天堂”。

国际调查记者联盟5日曝光了大量“天堂文件”。据悉,近百家媒体通过调查金融服务公司和离岸公司注册机构的1340万份文件,披露了数百个知名公司、政客和名流的离岸利益,以及通过专业律师帮助避税的行为。

德国财政部和内政部表示,希望已获得“天堂文件”的媒体与政府共享信息,以帮助政府完善税制,调查德国的非法逃税者。

德国司法部长海科·马斯则要求欧盟惩治“天堂文件”所披露的公司和个人,采取更多措施打击“避税天堂”。

可以创建权限不同用户,然后共享文件设置权限就可以了。
具体如下(以XP为例):
1、点击工具栏底部“开始”~控制面板,出现窗口~选“用户帐户”,出现窗口~选第二个“创建一个新帐户”,出现窗口~键入 帐户名称~选择用户组,点击“创建”。
2、在"用户帐户"窗口中,点击刚创建的用户,出现窗口~选 创建我的密码~按提示完成密码的创建。
3、双击“我的电脑”~菜单栏上“工具”~文件夹选项(出现文件夹选项窗口)~选“查看”选项卡,在下部“高级设置”~将“使用简单文件共享(推荐)”前勾去掉,不使用~确定,退出。
4、右键将要共享的文件夹或硬盘,出现菜单,选“属性”出现属性窗口~选“共享”选项卡,点选 “共享此文件夹”~并点击下部“权限(P)”,出现权限窗口~在“共享权限”选项卡中,在上部窗口“组或用户名称”中选你刚建的用户,然后在下部权限窗口中选择不同的权限。
5、别的电脑连接此文件夹或硬盘时,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选用不同的用户名就有对此文件夹或硬盘不同的 *** 作权限。

1
首先,在电脑右下角点击无线网络的图标,“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
2
选择“更改适配器设置”。
3
选择已连接网络的网卡,就是已经可以上网的那张网卡,右键->属性
4
在“无线网络连接属性”对话框选择“共享”,然后勾选“允许其他网络用户通过此计算机的Internet连接来连接”
5
设置有线网卡IP地址,选择网卡->右键->属性->"Internet协议版本4"->属性,输入IP地址
6
DNS最好输入当地网络的一个DNS地址,否则无法打开网页
7
设置另一台台式机或笔记本有线网卡的地址,打开设置界面步骤同上一步,设置IP地址是关键的一步,要把共享的那张网卡的IP地址设置为另一台电脑或笔记本的IP地址的网关,IP地址需要在同一网段,任意设置一个其他ip地址即可
8
最后,两台电脑通过网线连接起来,另一台电脑也可以上网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6189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