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医院网络

设计医院网络,第1张

你在网上问,不会有人理你的,这种工程方案要么找人做花钱,要么自己做你有大量的money赚,,按我做过的本地中医院网络来看,所有医务系统,单独连成一个局域网,如果要确保各个医务大楼通信在发生故障时最短时间内恢复,每栋大楼布置2条光缆,一条使用,一条备用,光缆施工必须避开车辆行驶路线和容易重新动工维护的地方,埋地1米
四栋大楼间隔5公里左右,埋地不现实的情况下找电信,给你做专线连接

医院信息化系统包括:1PACS系统: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全称为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贮、传送和管理的综合系统。 PACS在医院影像科室中迅速普及开来。

2电子病历(EMR):电子病历(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也叫计算机化的病案系统或称基于计算机的病人记录(CPR,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它是用电子设备(计算机、健康卡等)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的病人的医疗记录,取代手写纸张病历。它的内容包括纸张病历的所有信息。

3区域医疗系统:随着中国新医改的推进,医疗卫生行业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医疗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 IT 市场的热点之一。实现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体系,是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的目标。发展区域医疗,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整合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工作。

4移动护理系统:移动护理(Mobile Nursing)系统以无线网络为依托,使用手持数据终端(PDA),将医院各种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无线网络与PDA 连接,实现护理人员在病床边实时输入、查询、修改病人的基本信息、医嘱信息、生命体征等功能。可快速检索病人的护理、营养、检查、化验等临床检查报告信息。

5临床路径系统: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的概念源自美国工业管理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医学界后,并逐渐成为既能贯彻医院质量管理标准,又能节约资源的医疗标准化模式。

6供应室追溯系统:供应室追溯管理系统通过RFID射频(或条码)技术结合院内无线网络以及PDA终端实时监控包盘状态,使包盘每个环节可控,并将目前市场主流的物流管理思想加入到系统中,能够实时跟踪包盘状态,方便查询问题包盘及相关责任人

7体检软件系统:体检管理系统对医院体检中心进行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大大提高体检中心的综合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我们的系统从业务数据的采集、输入、处理、加工和输出全由计算机来引领整个体检过程。为体检中心进一步实施客户健康管理服务和体检中心业务及行政管理的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持。

8LIS系统:LIS系统配合医生工作站,完成检验过程管理功能,包括检验申请、标本采集管理、标本核收、标本重做、无主标本处理、结果填写及报告审核等功能,以及各类检验数据的分析统计,同时还能完成对病人费用的查询和补充等。

医院信息化系统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对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及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随着全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在国际学术界,已公认为新兴的医学信息学的重要分支。医院信息化系统只是一个统称,本质是将医院各科室的系统进行整合,使其互联互通,共同织成一张能够覆盖整个医院的信息大网。通过系统间的信息共享,避免了信息孤岛,方便其他科室进行信息调用,提高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不仅优化了流程还减少了人为的误 *** 作,有效的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就医院综合布线与机房等基础建设的不足,对规划设计后综合布线的规划与实施、网络交换机的选择、机房重要设备的调试与安装进行了介绍,带来的就医快速、便捷、安全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对下一步基础工程建设的努力方向进行探讨。
1信息化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改革,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医院的深入发展已势在必行,信息化程度在医院求发展的道路上显的更加重要。医院的网络规划、机房的综合管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电子病历(EMR)、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检验信息系统(LIS)、远程医疗、OA办公都在向我们展现着数字化的魅力及信息化带来的无形价值。
2信息化工程基础建设
21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
综合布线旧状:楼宇之间使用架空多模光纤,通过光纤收发器连接至中心机房;楼层之间使用五类双绞线,通过百兆非网管型二层交换机或集线器连接;规划设计与综合布线:本着“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指导思想,对全院的网络进行了系统的、详细的、全面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最后选择并实施了楼宇之间使用单模光纤布线,楼层使用6类双绞线,核心机房布置在医院中心位置的门诊楼六楼,各光纤通过光纤交换机的光纤模块汇聚到机房的核心交换机。并且光纤全部入地,并预留管道井,便于以后检修(见图1、2、3)。
22机房规划、投入与实施
221机房基础实施根据机房安全要求,统一进行了机房接地、避雷,地面防水、防潮,安装了门禁和监控,配备了防火防烟警报装置。配备了山特3C20KS型号的不间断电源。鉴于成本考虑,配置了1台普通精密空调来调节机房温度和湿度。鉴于电力的重要性,选择了2路市电供应。
222服务器实施经过综合考虑服务器统一选购了IBM厂商的3850和3650两款型号,其中HIS服务器贯穿于病人就医的全过程,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非常高,最后选择了2台IBM3850并做了双机热备。PACS数据库服务器和社保前置机也分别使用1台IBM3850。其他域控服务器、LIS服务器、PACS应用服务器、EMR服务器、OA服务器、杀毒软件服务器等统一使用IBM3650。其中数据库服务器统一使用红旗 *** 作系统。其他的服务器使用windows2008R2 *** 作系统。
223存储方式选择:SAN技术随着医院网络数据的不断增加和数据交换的频繁,医院也意识到原来的DAS(直接连接存储)方式已很难满足日益提升的数据存储性能要求。综合考虑,选择和使用了热门的数据存储网络就是SAN(StorageArea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把整个存储当做一个单独的网络与服务器所在企业局域网连接。其中光纤交换机型号为IBMSAN24B和存储型号为IBMDS5020,并且都实现了双机热备功能。性能和安全性大大提高。
224存储和光纤交换机配置存储LUN划分,光纤交换机ZONE划分。存储空间的具体划分需按照医院信息系统需求进行了划分,两台存储之间配置同步复制功能,光纤交换机与存储两个控制器之间交叉互联,ZONE划分让服务器与存储之间一一对应。
225核心交换机配置两台H3C7506E-V核心交换机利用IRF技术,通过万兆模块进行堆叠,虚拟化成一台设备来使用,每台接入交换机通过两条上连线路,分别同两台核心交换机互联,两条上连线路通过链路聚合功能聚合成一个Portgroup,核心端也通过链路聚合功能聚合成一个Portgroup,这样可以保证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不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3基础建设后使用情况
基础建设完成后,基本实现了医院现代化、信息化、安全、高效、节能的等人文办公环境需求的要求。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医院网络实行了内外网物理隔离方案,结合防火墙、网络版杀毒软件的防护,对数据的安全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对重要设备实现了冗余管理,大大提高了网络与数据安全的系数。网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单模光纤传输距离远、传输带宽高、误码率低、稳定性高的特点,再加上通过交换机的光纤模块连接使得网络传输更加高效、安全与便捷。
网络的易管理性与可扩展性:核心交换机使用2台H3C7506E-V,接入层交换机全部使用H3C5120,实现了对交换机的远程维护,并提高了网络的易管理性与安全性,为网络的扩展提供了基础。其中8芯的单模光纤,除了内网使用了4芯(一对收发、一对冗余)、外网使用2芯外,还剩2芯可以用于应急与冗余。网络的高效性、便捷性:原来网络客户端查询或者写入病人就医数据要等几分钟,现在只需几秒钟,大大缩短了就医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卓有成效的分类、分析医疗数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及时的预警服务,使统计系统变得更高效、便捷,其产生的无形价值为医院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4信息化建设不足
机房所使用的普通精密空调的性能和稳定性比较差,空调硬件故障可导致机房温度升高,服务器宕机,网络瘫痪,问题的严重性可想而知。建议空调使用2台,实施双机同时工作,提高机房的安全运转。未安装入侵检测系统,比如掌上医院、预约挂号、远程会诊直接调用内网PACS图像及其它系统资料都不能实现,建议购买。机房各类数据库、应用服务器超过15台, *** 作复杂,不易管理,只有重要服务器实现冗余,总体安全性也不能得到保障,建议使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人员技术水平层次不齐,建议加强人员的技术水平的学习和考核。
5结语
虽然青岛市传染病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要求、距离其它综合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深入研究和学习,加强硬件的投入,完善软件系统功能,努力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促进医院快速健康发展。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6867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