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 abb ac800m 的数组如何定义 如何调用?

工控 abb ac800m 的数组如何定义 如何调用?,第1张

摘 要本文初步探讨了火电厂信息化中厂级实时监测系统(SIS)作用和定位问题。结合实际应用对SIS的各个功能模块和硬件方案进行了介绍,分析了SIS系统应用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监测系统;功能模块;控制系统
引言
随着我国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特点的电力市场的起步和发展,电厂、电力集团逐渐成为独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原有的“生产型”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的需求。
有了科学化的管理思想,必须辅以科学化、系统化的目标实现手段,建立先进实用的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当前的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以发电生产为中心,以发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将主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汇总,并进行加工处理,通过软件实现生产管理、资产管理、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并辅助各级领导根据企业内外的各种信息进行决策,及时对市场的需求做出响应,帮助企业从传统的计划生产,逐步过渡到基于科学调度和竞价决策的市场化生产。
为了适应新的变革环境,突出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实时监控信息系统(简称SIS)的概念和规划应用而生。
如果说DCS等控制系统解放了运行生产人员的生产力的话,那么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是实现解放管理、决策人员的生产力。是电厂实时监视控制系统(分散控制系统、辅助车间监控系统等)的上一级自动化系统。
1 厂级实时监测系统(SIS)作用和定位问题
随着火电厂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各种监视控制系统层出不穷,600MW机组监视控制系统至少包括:分散控制系统、辅控水、煤、灰、烟气在线监测、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电能量抄表系统等。这些系统大大提高了机组的自动化程度,但是各个系统间相互独立,数据不能共享,形成一个个的数据孤岛。SIS系统则可以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2 厂级监控控信息系统(SIS)的构成
SIS系统易于组态、易于使用、易于扩展。合适的网络配置和完善的自诊断功能,使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系统内任一部件发生故障均不应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系统的各项功能由各种功能软件以实时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完成。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以防止各类计算机病毒的侵害、人为的破坏和SIS实时信息数据库的数据丢失。
21 软件部分:SIS包含厂级生产过程监视(过程图形、定制趋势、点信息、生产数据字典)、生产过程回放(全仿真)、报警管理、趋势曲线、 *** 作指导(配合生产运行知识库)、厂级性能计算和分析、热力试验平台、指标考核系统、生产报表系统、报警管理和 *** 作员事件管理系统、负荷管理系统、主要辅机状态管理、设备可靠性管理、参数超限统计、分析数据手工输入和管理模块等功能并向管理信息系统(MIS)提供过程数据和计算、分析结果以满足电厂对于生产过程的管理要求,确保机组安全、高效运行。
22 硬件部分:SIS系统主干网至少采用1000Mbps的以太网或其它开放性高速网络作为信息传递和数据传输的媒体,网络连接设备选用网络交换机。由相应的网络设备、接口设备、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计算机终端设备和过程管理软件包等来完成全厂主、辅生产过程的统一协调、管理。SIS硬件应安全、可靠、先进。
与下层控制网络(各单元机组DCS、NCS系统、远动RTU、关口电量系统等)的数据接口设备,这些接口设备对于下层控制网络数据的读取不应影响其本身的控制功能。SIS不应对下层控制网络进行修改、组态或对工艺过程进行直接控制。
过程实时信息数据库服务器需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和先进的数据压缩方式,用于保存所有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和SIS系统对这些数据的计算、分析结果,使全厂的运行管理和经营管理建立在统一的过程数据基础上。
实时数据服务器是全厂生产实时数据的集中管理中心,它的选择直接影响对数据的管理和 *** 作,要求该服务器具有很强的处理能力、很高的可靠性和响应速度,采取有效的压缩方式保证电厂所有生产过程实时信息和计算、分析结果数据(2×600MW火力发电厂工程数据点按5万点设置)的保存时间至少达到4年(一个大修期),经压缩的数据恢复的扫描时间应不大于15毫秒。实时数据库系统应有和与其联网的数据源系统的标准接口,它们至少应包括目前国内主流DCS系统和Siemens、Modicon 、AB、Citect等PLC系统以及其它通用或专用网络等。
SIS系统的终端设备安放于使用部门,采用普通办公电脑,它们可访问数据库服务器以Web方式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也可以画面、曲线、棒状图等形式显示锅炉、汽机、发电机及其辅机和全厂各辅助系统的运行状态、参数、系统图等,并按要求生成各种生产、经济指标统计报表。根据职能不同,它们对于网络的访问权限也不同,普通用户只能了解权限范围以内的信息,高级用户不但可了解生产过程的所有信息,还可在网络上对值长下达管理指令。软件管理维护用户可对SIS系统的各种功能软件进行管理和二次开发,使之正常工作并更加适合电厂的实际情况。客户机终端需设置软件保护密码,以防一般人员擅自改变程序。
3 SIS系统应用的综合效益。
强化制度:所有投运系统都“甩手工”运行,必须按照流程工作;
提高效率:工程联系单等流程限时办理、值班领导必须按时在系统签到;
小指标、大指标、技术经济统计自动计算;
利用SIS接口实现运行日志自动填写,降低运行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数据及时性和准确性;
有效降低库存数量,控制仓库维护费用;
实时了解燃料质量信息、成本信息;
管理流程化、制度化、高效化;
工作标准化;
工作可追溯;
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
SIS系统通过统一的编码体系(包括KKS编码)为纽带,从设备、设备位置和设备类型三维角度建立电厂全部设备的整体框架和各类设备管理方式,对设备的基础信息、检修历史、成本信息、零件清单等信息进行综合管理。通过设备数据库形成设备知识库,可以快速地查询、显示有关设备的运行状况、检修历史、异动状况等信息,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正常安全生产,从而使设备管理达到自动化、信息化,信息共享化,以满足工作多方需求。
作者简介:
李海文(198102-),男,山西省大同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6943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