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是否有必要一定是SSD硬盘?使用SSD又有什么优缺点?

服务器是否有必要一定是SSD硬盘?使用SSD又有什么优缺点?,第1张

你好,同学

千万别!ssd的数据丢失了就找不回了!sdd速度快,但是丢失的数据是找不回的,这对于服务器来说是致命打击。服务器主要用于存储数据,为客户提供服务。你想你的数据要是删了或者崩了,这么办?无疑是从山上往下跳。

而且机械硬盘的成本比ssd低很多。别想啦,用机械硬盘啦。我们的生活在不断进步,以后肯定有比机械硬盘和ssd更好的设配。

云储SSD销售量非常高,从各个销售电商平台看到用户对该产品评价还不错。

云储,深圳市云储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成立于深圳,是一家高新科技企业。

云储主要从事SSD固态硬盘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推出全新的Shine M,Shine S系列产品,采用SandForce主控, SiliconMotion主控,JMicron主控,并依据实际需要使用MLC或SLC闪存颗粒分列消费级和工业级配置,在产品研发测试生产上严格把关,并已逐步成为固态存储领域的领导者。“云储”以及“ShineDisk”商标是深圳云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固态硬盘产品品牌。

小鸟云纯SSD架构云服务器,是一种可d性伸缩的云计算基础服务,其中包括CPU、内存、磁盘、 *** 作系统、网络等计算机基础组件。可d性扩展资源用量的同时,还能为您节约计算成本,简化IT运维。
至强硬件
小鸟云至强硬件计算能力,纯物理集群组合可用性高达999999999%
CPU:采用高端 Intel Haswell CPU
内存:采用高频DDR4内存
SSD硬盘:采用全固态硬盘,支持高达160,000IOPS和18,000IOPS的随机读写速度
高可用网络
小鸟云采用动态BGP网络,其拥可用性高达9995%,数据中心分布在全国五大区域,覆盖面广。
动态BGP根据设定的寻路协议第一时间自动优化网络结构,以保持客户使用的网络持续稳定、高效。
动态BGP有如下特点:
智能选路:服务器只需要设置一个IP地址,最佳访问路由是由核心路由器根据路由跳数与其它技术指标来确定的,不会占用服务器的任何系统资源。服务器的上行路由与下行路由都能选择最优的路径。
链路冗余:由于BGP协议本身具有冗余备份、消除环路的特点,所以当云服务商有多条BGP互联线路时可以实现路由的相互备份,在一条线路出现故障时路由会自动切换到其它线路。
无限扩展:使用BGP协议还可以使网络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可以将网络与其他运营商互联,轻松实现单IP多线路,做到所有互联运营商的用户访问都很快。
安全
小鸟云为云服务器提供了多种安全保障,分钟级响应速度应对高要求的场景。
全面监控及告警机制
提供7×24小时专业安全服务
免费提供5G-20G的DDoS攻击流量清洗
稳定可靠
小鸟云通过可信云认证,保障服务器稳定运行,更有故障百倍赔偿。
服务可用性(SLA)达到9999%
数据持久性达到99999%
网络可用性达到9995%
T3+ 数据中心,保障运行环境的可靠性
拥有完备的冗余保护、灾难防护机制

IT168 评测三星在3D NAND上算得上先行者,其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消费级市场中首款应用3D闪存的SSD——850 PRO/EVO。时隔近4年之后,三星终于拿出了850 PRO/EVO的升级产品——860 PRO/EVO,闪存颗粒的堆叠层数也进化到了64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512GB的860 PRO。
一、外观/内部解析
860 PRO在包装上依然延续了三星SSD一贯的设计风格,正面右侧是产品图,左侧下方印有860 PRO的产品型号、SATA 6Gb/s的接口速度以及V-NAND的字样,右上角标有512GB的容量。
860 PRO的本体,外形是我们非常熟悉的25英寸大小,正面只有三星和SSD的全称字样,并没有产品型号,下面有一个红色的方块,右侧还有一个箭头用来指明接口方向。
SSD的背面,这里和产品相关的信息就比较多了,型号、容量、生产日期、工作电压电流等都非常详细。我们手上的这块512GB的860 PRO是在2017年11月生产的。
一般来说SSD背面的固定螺丝孔都是和背面一体的(也就是在背面挖个孔),而860 PRO背面的螺丝孔是和侧面的螺丝孔一体成型的,并且在表面进行了抛光处理。这种固定方式显然比在背面直接开孔更加稳固,当然这对SSD正面壳体的强度也有更高的要求。
硬盘接口部分,左侧7针的是SATA 30接口,理论带宽6Gb/s,右侧15针的是供电接口。
860 PRO的顺序读写速度最高可达560MB/s和530MB/s,随机读写速度最高可以达到100K IOPS和90K IOPS,这个速度放在SATA硬盘里也并不出众,毕竟SATA 30的接口带宽摆在那里。
小心拧下背面的三颗螺丝就可以把背面取下了(有两颗在铭牌贴纸下面),需要注意的是860 PRO的固定螺丝是不太常见的五角梅花螺丝,如果没有合适的螺丝头可以用一字代替。
取下背面之后你会发现860 PRO的PCB居然这么小,大约只有25英寸硬盘面积的1/3,说实话笔者在拆开后也被震惊了。
PCB正面由一颗主控+一颗缓存+一颗闪存颗粒组成,还有许多密密麻麻的电容。
PCB背面只有一颗闪存颗粒,加上正面的一颗,两颗一共组成512GB。在这么小的PCB上竟然可以装下500GB的文件,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主控颗粒是三星自家的MJX控制器,关于这颗主控的核心数量、制造工艺等信息目前还不清楚,只知道它增加了对LPDDR4缓存的支持。
缓存颗粒为512MB的LPDDR4。
闪存颗粒为三星自家64层堆栈的3D MLC V-NAND,这也是三星的第四代3D NAND,单颗容量256GB,写入寿命600TBW,也就是约1200次全盘写入。
去年就已经有一些厂商推出了应用64层闪存颗粒的SSD了,比如西数的蓝盘3D NAND SSD、东芝的TR200,860 PRO和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使用了MLC的闪存颗粒。
二、基准性能测试
测试平台如下表:
测试环境、软件如下表:
测试平台是英特尔的第八代酷睿i7-8700K,搭配微星的Z370主板,两条金士顿骇客神条内存,主硬盘是英睿达的MX300 750GB,其余配置请看上表。
测试软件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AS SSD、ATTO、CDI、CDM、TxBENCH、PCMark 8以及三星自家的魔术师软件。
首先用CrystalDiskInfo看一下硬盘信息,确认当前的传输模式为SATA 30(6Gb/s),另外可以看到硬盘的通电次数只有2次,非常新。
熟悉AS SSD的朋友都知道,在所有硬盘跑分软件中它的分数是最低的,和官方标称值差距最大,我们手上的这块860 PRO 512GB的顺序读写速度分别能够达到524MB/s和488MB/s,单线程下的4K随机读写速度为45MB/s和119MB/s。
在切换到IOPS后,64线程下的读写速度分别可以达到97K IOPS和87K IOPS,和标称值有一些差距,但也在合理的范围内。
在ATTO的测试中,860 PRO 512GB的最高顺序读写速度分别有559MB/s和524MB/s,和官方值很接近了。
再来看CDM的测试,Q32T1下的顺序读写速度分别有558 MB/s和518MB/s,读取速度和ATTO的成绩基本一致。Q1T1下的随机读写速度为48MB/s和139MB/s。
在TxBENCH的测试中,554MB/s、510MB/s的顺序读写速度同样很接近官方标称值,单队列深度下的随机读写速度为47MB/s和122MB/s,这和前几款测试软件的成绩也是相符的。
再来看PCMark 8的存储测试,总分4979分,带宽28535MB/s,这个成绩在SATA SSD中算比较高的了,但是如果你仔细对比过下面的每一个测试项的话,你会发现SATA SSD之间只有在进行重度Photoshop处理的时候才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其余测试项的差距基本都在一两秒以内。
最后再来看看三星自家魔术师软件的测试成绩,顺序读写分别有557MB/s和523MB/s,随机读写分别有96K IOPS和85K IOPS,顺序读写速度和ATTO的非常接近。
三、评测总结
在西数、东芝相继推出64层3D闪存颗粒的SSD之后,三星也终于拿出了同属64层堆栈的3D NAND SSD——860 PRO/EVO,新品正是基于自家V-NAND技术的第四代3D NAND,两者之间就是MLC和TLC的区别。
经过我们的测试,860 PRO 512GB的顺序读写速度基本在550MB/s和510MB/s以上,单线程下的4K随机读写速度基本在45MB/s和120MB/s以上。尽管SATA SSD之间的速度相差不大,但是凭借600TBW的总写入量(1200次的全盘写入次数),860 PRO无疑有着更加可靠的品质。

IT168 评测电脑速度慢了怎么办?在以前,我可能会告诉你,加个内存吧;但是现在我肯定会首先告诉你:换成SSD吧!实际上,通过这几年硬盘的发展,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电脑都在逐渐采用固态硬盘,而大家对固态硬盘的接受和使用也是普遍高涨。SATA接口的硬盘在数据读写速度上几乎没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反而是固态硬盘在数据的读取上不断刷新纪录。另外,笔记本、平板电脑等超轻薄数码设备,无论是体积上,还是续航时间上,SATA的传统硬盘也已经无法胜任,显然SSD具有更大的优势。

三星公司今年9月份在韩国首尔的2015全球峰会上,原以为会再续850前作发布860系列,却毫无征兆的发布了今年的重磅存储产品——三星950 PRO SSD。而另一个没想到的是,虽然SATA发展到30,但SSD大多还一直沿用这种接口,至少在兼容性上我们无需改变硬件。但此次发布的950 PRO却直接进阶到M2接口,支持PCI Express Gen 3 x4 通道接口,并且支持基于V-NAND的NVMe协议。这个改变是非常大的,因为全新的三星950 PRO SSD已经抛弃了传统的SATA接口,我们不得不用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来重新定义电脑。

全新的M2接口950 Pro优势有哪些?

1、M2意味着笔记本可以做的更薄;或者更加节省你的台式机位置;

2、领先的存储耐久性、可靠性和高能效;

3、凭借配备NVMe接口的增强带宽,950 PRO可承载高密集型工作负载的存储;

4、性能优于三星SATA SSD,连续读取速度快了45倍(2,500 MB/s),连续写入速度快了25倍 (1,500 MB/s)。

此次发布的三星950 PRO SSD共有两款存储规格,分别是256GB和512GB,售价分别是,950 PRO 256GB版本售19999美元,512GB版本售价为34999美元,和当初850 PRO刚上市时售价差不多(我也很期待它很快能降到更低的价格~)。此外,根据官方介绍,950 PRO 256GB对比512GB,性能方面略弱,由于我们目前手上没有512GB款,暂时也没有对比数据,但对比前作的850 PRO还是有着很大提升。质保方面,此次发布的950 Pro硬盘的质保期为5年,并不像850 PRO 提供十年质保,这点还是有所缩水了,但通过三星之前的SSD情况来看,其质量还是很有保障的。

另外,关于此前大家熟悉的3D V-NAND这次取消了3D更名为V-NAND,但是其本质变化不大。三星是最先提出并生产3D闪存的厂商,其优势主要有三点,一、单位存储密度大;二、提供比2D闪存更出色的效能;三、在稳定性与可靠性上有所提升。950PRO系列采用了三星第二代3D V-NAND 1xnm MLC闪存,这与850 PRO上使用的闪存是一样的,没有期待中的第三代3D-VNAND闪存。

接口改变了就一定会有这么大的优势变化吗?没错,M2不仅仅是外形的变化,950 PRO此次采用了NVMe协议和PCIe总线,加上性能极其强悍的PCIe原生主控、第二代3D MLC闪存,后者具备企业级闪存的P/E耐久度,使得这款全新的SSD可以轻松达到2GB/秒级别的读写速度。如果你有条件,或者正打算更换硬盘,那950 PRO,你值得拥有!

点击此处前往三星中国官网查看详情和购买

三星950 PRO SSD的外观

可能是基于成本的考虑,这次三星没有发布1TB或者更高存储容量的版本,仅仅发布了256GB和512GB两款,我们拿到的只有一款256GB SSD。接下来就给大家展示一下其全貌。


▲外包装盒正面


▲外包装盒侧面

非常简单的包装盒,拿在手里也十分的轻薄。但是通过外包装盒,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SSD的型号,尤其是V-NAND和M2,以及NVM Express的字样,说明了这款SSD的重要变化。


▲外包装盒背面

整个外包装以黑色为主要背景,背面是一些注意和验证信息。打开包装后,是一个塑料的存储盒,内有类似于内存条大小的950 PRO SSD,仅仅是外观的变化,就让我们感受到与传统的硬盘已经大相径庭,也终于可以明白现在的笔记本原来真的可以如此轻薄。


▲三星 950 PRO SSD 256GB

黑色的PCB版,属于2280规格,外形尺寸8015×2215×238mm。这里需要了解的是,M2 SSD之间也有不同的规格,包括2242、2260、2280三种规格,分别对应三种不用的长度,方便扩充存储容量。以三星950 PRO M2 2280为例,22宽度是22mm,80长度就是80mm。

闪存颗粒和所有元器件位于正面,由于这个是256GB的,所有只有2颗。闪存采用第二代3D V-NAND 1xnm MLC单颗128GB容量。32层柱状细胞结构,可以垂直堆叠更多个细胞层,从而提高密度,降低碳足迹,提供更出色的效能表现以及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接口端

背面只有一个标贴。


▲背面

作为全新的接口规范,M2保留了SATA与PCIe之间切换的灵活性,通过金手指缺口定义“Socket2”接口,运行PCI-E 2X传输模式同时可兼容SATA模式。也可以是“Socket3”接口运行PCI-E 4X传输模式,三星950 PRO系列采用的是后者。


▲接口细节

三星950 PRO SSD在安装上更为简单,最大的优势就是节省了空间,而且抗震性能更强、数据保护方面也更安全。

三星950 PRO 256GB SSD 性能测试

这次我们选用了最新的Skylake Z170平台作为测试平台作为全面支持DDR4与PCIe-NVMe M2接口的平台,只有这样的顶级配置才能配得上这样强大的950Pro,使其能够发挥出完全的性能。

▲拥有当今最高速率M2接口与最强CPUI7-6700K支持的测试平台才能完全发挥950 Pro的性能

▲测试机型配置,我们选用了SATA接口的英瑞达M500来与950Pro进行对比

CrystalDiskMark 软件性能测试

▲ CrystalDiskMark对比中,写入速度快2倍,读取速度快了55倍,SSD的发展真的很快

官方标称的最大读取速度为2200/900 MB/S,这里通过CrystalDiskMark测试,三星950PRO 256G的持续读写速度居然达到了2286MB/s及963MB/s,甚至高于官方参数。当然这个数据相对SATA的M500还是高出3-4倍的。如果是更大容量的版本,可能数据上会更加强大。

Samsung Magician

这是最新版本的三星SSD硬盘优化工具,既然是优化维护,当然也具有硬盘性能检测的功能,通过性能基准测试可以看出,这款950 PRO SSD在Intel NUC5i7RYH 平台上的读写速度是2300MB/S和985MB/S,数据上与CrystalDiskMark测检测也比较一致。

此外,在随机读写速度方面,达到了134644 IOPS和81393 IOPS。这当然也是得益于NVMe协议支持,不是传统的SATA传输速度所能媲美的。


▲英睿达的测试结果,总体还是被秒杀的


▲测试结果与CrystalDiskMark无大异


▲即使是随机成绩,依旧是碾压级的胜利,这就是技术的进步啊

评测总结:三星 950 PRO 的发布可以说是一次大的变革,M2接口、PCIe-NVMe 的优势不仅将要抛弃传统硬盘,也为SATA接口的SSD所受的瓶颈带来了新机。尽管我们没有按照最为苛刻的测试对比,但950 PRO SSD依然令我们刮目相看。另一方面,目前由于新品上市,对于国内用户来说其价格并不低,我们当然更加期望,在目前SSD看好的市场前景里,三星SSD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国外云服务器的一大特点就是不用备案,一般适用于海外业务。国外云服务器你可以看看小鸟云的,云服务器有10个海外节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

选择美国云服务器时,需要考虑所有方面,例如机房线路,带宽资源,空间大小,系统磁盘和数据磁盘的配置方式,安装成本等。接下来,rak部落详细介绍了美国云服务器租用的诀窍。

一、美国云服务器对群体化的考虑是有优先级的

在租用美国云服务器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云主机的用户群体有哪些,一般来说,云主机的用户群体主要关心的是成本效益,而云主机比独立服务器便宜,扩展升级却更为容易,因此受到许多小公司的青睐。


其次,美国云服务器数据备份非常重要

与传统服务器不同,美国的云服务器没有真正的所有权归属,而云服务器与虚拟主机有些相似,通过虚拟技术提供服务,因此我们必须在租用结束前备份好了主机数据。

第三,美国云服务器带宽首先要确认


BGP线路和国际带宽是两种速度完全不同的带宽,价格完全不同。比如像AquanxIDC云服务器商,因此,在选择美国云服务器之前,首先确认它是哪个带宽,然后确认带宽大小,美国云服务器配置灵活性非常高,可以修改服务后期的升级或增长。但是,如果选择了机房线,则无法更改。因此,必须首先确定机房线。其次,当确定配置时,需要对其进行定制,并且用户流量很大。您可以适当增加带宽,并且有许多网站页面,这可以增加CPU核心。

云服务器优势:

1管理方便,价格实惠:云主机和传统的服务器对比,云主机不用购买那些昂贵的硬件设备,管理方便,易上手,且价格较亲民。

2安全稳定,有保障:云主机是个集群主机,不像虚拟空间一样,其他网站受到攻击时会波及自身网站,云主机的数据备份功能,即使硬件出现了问题,数据都不会受到影响或丢失,数据安全得到很大保障。

3d性好,随时升级:bluehost云主机可根据自身需求随时升级CPU、内存、硬盘,不需要对系统和环境以及数据做出任何的变换,灵活快捷。

4响应速度快:资源池里面设置了多种 *** 作系统和应用标准镜像能快速供应,无论需求是一台或者一百台,Windows还是Linux都可以实现瞬间供应和部署。

你可以了解一下美国主机侦探这个网站,上面主要提供主机、服务器等品牌商介绍、评测、教程、优惠码的信息,比较全面和方便。

主机侦探来回答一下:

RAKsmart美国云服务器位于美国硅谷机房,提供大陆优化、精品网和CN2三种线路,配置灵活,带宽资源丰富,支持快照以及备份功能。

Hostwinds美国云服务器位于西雅图和达拉斯两大机房,均采用SSD固态硬盘存储,支持快照备份功能和免费网站转移,配置企业级防火墙,快速一键应用程序安装。

这两家都是口碑非常不错,选择的站长非常多的服务器商家,现在上主机侦探通过专属链接加购更享超值~

国内的服务器厂商都不错啊,为什么要选择国外的云服务器啊?像华为在国外都有节点,有自建机房,安全和稳定性都不错的,如果是准备做国外的网站和项目,可以选择的节点也很多啊!

国外云服务器推荐Vultr,一家知名的海外云服务器提供商,已部署超过四千万个云服务器实例,共有17个数据中心,分布在北美、欧洲、亚洲、澳大利亚等地区,无论用户在哪里都可以享受到快速的网络体验。Vultr主要提供基于KVM架构的国外云服务器产品,采用SSD固态硬盘存储,支持按小时计费。Vultr云服务器带有强大的控制面板工具,支持一键式部署流行应用程序和 *** 作系统等,管理简单。

国外的云服务器还是有很多的,有听说过Aquanx的云服务器,不过没有使用过,具体性能情况就不知道了。不过除了那个云服务器之外,还有不少优秀云服务器。一般国外云服务器都是免备案的。

选择云服务器的话,最好是选择美国云服务,效果以及速度方面都是很不错的。具体的 美国云服务的优势:

1 免备案。所有美国云服务器都不需要备案,即开即用,网站最快速度上线。

2 资源丰富。美国服务器的带宽、IP等资源比较丰富。

3 高d性。用户租用美国云服务器可随时根据需求快速扩容和升级主机配置。

4 安全性高。美国云服务器采用先进的集群技术,实现多节点备份和恢复。

5 性价比高。美国云服务器市场成熟稳定,是所有海外服务商中性价比最高的。

美国云服务器哪家好?

一般中小企业选择云服务器能有效降低综合成本,那有哪些比较优质的美国云服务器值得推荐呢目前在国内比较活跃的像BlueHost美国云服务器就很是不错,依靠高端硬件和低密度的服务器,同时采用全球CDN缓存技术,因此国内外访问速度快。

BlueHost美国云服务器支持Linux系统环境,采用简单易用cPanel面板,支持一键安装WordPress等多种常见应用程序,可以帮助用户方便 *** 作。

目前 BlueHost中文站 共提供Starter SSD、Performance SSD和Business SSD等三款美国云主机方案,其所在服务器均采用多核CPU和高I/O极速SSD固态硬盘,不限空间和流量,整体硬件配置较高,性价比很高,而且首年赠送免费com域名、免费SSL证书和网络云备份。

当下,固态硬盘已经成为DIY玩家装机及笔记本用户升级的常规硬件,其中支持NVMe协议的M2接口固态硬盘凭借着强大的性能和小巧的体积,成为选购的热点。在众多品牌中,东芝存储更名后的KIOXIA铠侠凭借出色的做工及原厂颗粒的优势,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关注。

2019年10月,东芝存储正式更名KIOXIA铠侠,根据官方介绍,“Kioxia铠侠”一词由日语中“Kioku记忆”和希腊语“Axia价值”两个单词组合而成,一个词融合了“记忆”与“价值”的双重含义。虽然中文名称虽然没有来自官方的解释,不过“铠侠“这个略带英雄气的名字应该很好记。

此次,我们评测的KIOXIA铠侠EXCERIA极至瞬速M2 NVMe固态硬盘,就是一款针对传统HDD硬盘和SATA固态硬盘升级市场的主力产品。

外观设计

KIOXIA铠侠在新的产品线上引入了颜色分级系统,不同档次的产品有不同的标识颜色,在目前推出的三款SSD新品中,代表强劲性能的EXCERIA PLUS是天蓝色,针对升级换代市场的EXCERIA M2是橙色,主打性价比的EXCERIA SATA是绿色。

此次我们评测的EXCERIA极至瞬速M2 NVMe固态硬盘在外包装上基本采用橙色搭配黑色,色调鲜明容易辨识。整个设计趋于简约,只有品牌型号和容量标识,没有太多复杂的信息。

KIOXIA铠侠EXCERIA极至瞬速采用M2 2280外形尺寸,可应用于大部分台式机和笔记本主板,即插即用,满足扩容需求。接口处采用NVMe 13协议,实现PCIE Gen3X4的带宽,有效保证了读写速度。

在保修上的话,KIOXIA铠侠EXCERIA极至瞬速拥有5年的有效质保,用户基本不需要担心产品的售后问题。

 

 性能测试

KIOXIA铠侠EXCERIA极至瞬速采用了先进的BiCS FLASH闪存技术,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可以获得更大的容量和更快的读写速度。官方宣称顺序读写速度可达1700/1600 MB/s,随机读取成绩高达350,000 IOPS。下面我们通过实际的软件测试来看看这款产品的性能表现。

首先的测试项目是ATTO Disk Benchmark。经过我们实际的测试:顺序读取成绩为1759MB/s,顺序写入成绩为1632MB/s,性能表现出色,完全达到了官方对外的宣传数据。

其次是我们比较熟悉的CrystalDiskMark,KIOXIA铠侠EXCERIA极至瞬速的顺序读取成绩为1758MB/s,顺序写入成绩为1627MB/s,再一次印证了之前测试的结果。

评测总结

全新的KIOXIA铠侠EXCERIA极至瞬速SSD在性能上带来了一轮新的冲击。稳定高速的读写速度能够给电脑升级用户带来全新的感受。随着KIOXIA铠侠主导的BiCS FLASH技术的日趋成熟,SSD产品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硬盘已经不再是限制电脑性能的硬件。目前这款产品在京东商城的报价为539元,我们可以用更实惠的价格体验到性能更加出色的产品。

现在装新机首选肯定是M2接口的固态了,不论是现在主流的PCIe 30 SSD,还是性能更强的PCIe 40 SSD,它们都采用了M2接口(NVMe协议)。至于SATS接口的固态,现在基本上已经处于淘汰边缘了,只适合老旧电脑升级,或者是作为从盘来使用。其实用SATS接口的固态作从盘,有时还不如机械硬盘实用呢。毕竟在安全性方面,机械硬盘要更靠谱一些。

现在的主板都带有M2接口,那怕是最低端的,也肯定带有M2接口的,只是随着主板的价位不同,接口数量不同罢了。其实我个人更喜欢M2接口,除了性能方面这个优势之外,就是可以省掉SATA数据线和电源线,走线时会方便不少。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产品是,金百达(KINGBANK)1000GB SSD固态硬盘,它采用了M2接口(NVMe协议) ,属于KP230系列。其实这款SSD,就是英睿达P2 SSD系列的马甲版,本质上它们是同一款产品,包括主控、颗粒这些都是一模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品牌不同。大家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英睿达P2 1000GB SSD的贴牌代工产品,它不仅拥有了英睿达的原厂品质,同时也拥有了金百达的超高性价比,不得不说金百达的神 *** 作真多。

包装方面,相对比较简约,采用了透明窗口设计,用户不用打开包装,就能看到产品的实体,而不是产品的渲染片。这样的设计,可以让用户对产品外观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在包装左下角处,印有全国联保,三年质保的图标。

包装盒背面是产品的特色介绍,这款产品具有耐久、防震、低发热、快速、静音、低电耗的优点。它的工作温度为0 -70 ,存储温度为-40 -85 ,抗震强度为1500G。

产品及其附件展示,其中附件方面包含有说明书、散热片,导热硅脂片,固定螺丝。不得不说,国产品牌在附件方面都比较大方,不像某些国外品牌,连个固定螺丝都舍不得送。

金百达K230 1000G SSD正面是贴纸,在它下面是SSD的主控和NAND闪存颗粒。

它的背面只有PCB板,非常简洁。

轻轻撕开贴纸,就可以看到SSD的主控和NAND闪存颗粒了。这里友情提示一下,用户自行撕开这张贴纸会影响产品质保,一般是直接失去售后服务。所以建议普通用户就不要去撕了,以免失去质保,给个人造成损失。我这里是做体验评测的,所以必须得撕开才行。

金百达K230 1000G SSD采用了群联PS5013-E13-31主控,它与群联PS5013-E13T公版主控非常相似,属于群联定制的主控。它采用4闪存通道、PCIE 30 x4设计,兼容TLC和QLC闪存,最大容量2TB,无缓存设计,具备SLC动态缓存加速技术。这个主控与英睿达P2 SSD所用的主控是一模一样的。

至于NAND闪存颗粒则是,采用了美光原厂的IMB22 NX893,256GB 96层堆叠3D QLC NAND颗粒,由4颗组成1TB,其中有24GB作为后备磨损补充区块,实际可用容量为931GB(1024进制)左右。至于产品名称中的1000G,则是1000GB(1000进制)的缘故。

测试平台展示:

处理器:英特尔(Intel)I5-12600K(盒装)

散热器:威刚(ADATA)霜盾炫彩36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主板:微星(MSI)MAG B660M MORTAR WIFI DDR4 迫击炮

硬盘:金百达(KINGBANK)KP230 1000GB SSD M2接口(NVMe协议)

内存条:金百达(KINGBANK)8GB DDR4 2666 台式机内存条(二根)

显卡:核显

机箱:无

电源:微星(MSI)MPG A850GF 额定850W全模组电脑电源

显示器:微星(MSI)MAG274QRF-QD 27英寸电竞显示器

主板使用了微星(MSI)MAG B660M MORTAR WIFI DDR4 迫击炮,作为一款知名度非常高的产品,B660M迫击炮还是很不错的,首先它支持DDR4内存条,消费者不用再购买昂贵的DDR5内存条了。

主板供电方面采用了12路60A CPU智能供电,ISL99360的DrMOS,钛金电感。以及双8-Pin供电接口,可以轻松支持I9级非K系列处理器。

主板设计有两个PCIe Gen4 x4通道的2280 M2接口,支持PCIe 40 X4规范。其中靠近CPU位置的那个M2 SSD接口是CPU直连的,另一个是连南桥的。两个M2 SSD接口,都配备了扩展型散热片,可以进一步降低温度,保证SSD的稳定。

主板在IO接口方面,从左到右依次是四个传统的USB20接口、一个DP接口、一个HDMI接口、三个USB 32 Gen 2 10Gbps Type-A接口、一个USB32 Gen2x2 20Gbps Type-C接口、以及25G有线Lan口、WiFi天线插座接口和音频接口。

威刚(ADATA)霜盾炫彩36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散热产品。这款水冷采用了无限镜像LED幻彩灯效水冷头设计,支持PWM智能温控散热,支持12代酷睿处理器,以及自带灯光效果遥控器。

产品自带的来福Rifle轴承风扇,拥有803CFM风量及269mmH20风压,支持3Pin ARGB Daisy Chain串联,支持主板光效控制软件。

产品的冷排采用了铝质散热片材质,水冷头与CPU接触面采用了铜质材质,水管采用了编织塑料材质。这些材质使产品拥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可以轻松压制不同的处理器平台。

又一款采用国产长鑫颗粒的产品,金百达的8GB DDR4 2666 台式机内存条,不论是产品的名字,还是外观,都非常低调。但是它却是货真价实的长鑫原厂颗粒产品,而且XMP也达到了3200MHz,可以直接当3200MHz内存条来使用,并且还有着不错的超频潜力,能轻松超至3600MHz。

这款内存条为单面颗粒设计,上面有8内存颗粒,每颗容量为1G,加起来容量为8G。单面颗粒的优点,就是散热会更好一些,超频方面,据说也会更好超些一些。内存颗粒上面标注有cxmt的字样,是真正的原厂颗粒。在XMP 3200MHz下,它的时序为16-20-20-38。

电源方面,是微星的MPG A850GF全模组电脑电源,它的额定功率为850W,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用料方面很出色,采用了全日系电容,支持十年质保。模组线方面,采用了黑色扁平化模组线,线材很柔软,非常适合走线,布线。

这款电源属于微星电源系列中的旗舰级产品,专为30系显卡打造。不过通过转接线,它也能轻松支持未来的40系显卡。电源的噪音非常的低,由于采用14cm FDB轴承风扇,所以运行时噪音仅为22dB,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

从电源铭牌信息来看,它采用了四路12V输出,支持12V智能单轨联合输出,12V显卡输出为480W,12V CPU输出为300W,完全可以满足高端显卡和高端CPU的需求。

显示器采用了MAG274QRF-QD电竞显示器,这是一款27英寸的产品,大小适中,很适合 游戏 用户。

特色方面,这款显示器支持2K(2560 1440)分辨率,165Hz刷新率,1ms GTG 快速响应,147%sRGB超广色域,HDR Ready技术,NVIDIA G-Sync Compatible防撕裂,暗部动态提升等功能。面板方面,采用了Rapid IPS 快速液晶面板,支持原彩量子点技术。

如果你觉得颜色不正的可以在专业模式里调整色域,官网有固件更新软件,建议更新一下。微星显示器现在做的很不错,质量也没问题。

显示器侧面展示,支持自由升降,支持九十度旋转,各种角度可调。其中支持俯仰(-5度~20度),升降(0~100mm),左右(-75度~75度)和旋转(-90度~90度)的调整。用户可以方面的把它改为竖屏模式,从而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

搭建好的测试平台,由于只是测试SSD的性能,所以没有安装独立显卡。如果3060Ti降至1999的话,估计不少人早就换显卡了。

首先对金百达K230 1000G SSD进行从盘性能测试,这个M2接口是直连南桥芯片的。

通过CrystalDiskInfo软件,可以看到金百达K230 1000G SSD,传输模式处于PCIe 30 x4状态。通电次数为1次,通电时间为0小时,说明这是一块全新的SSD,还没有用过。

在CrystalDiskMark软件测试中,金百达K230 1000G SSD为从盘时,它读取速度为245320MB/s,写入速度为193940MB/s,性能方面虽然与旗舰级产品有一些差距,但是作为入门级产品,完全可以作为主盘来使用了。

AS SSD Benchmark软件测试,金百达K230 1000G SSD为从盘时,它的读取速度为213007MB/s,写入速度为174034MB/s,总得分为4188。

接下来是对金百达K230 1000G SSD进行主盘性能测试,这个M2接口是直连CPU的。

通过CrystalDiskInfo软件,可以看到金百达K230 1000G SSD已经是C盘了,也就是主盘状态。它的通电次数,通电时间,以及主机总计读取与写入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得不说,频繁使SSD性能测试软件,还是很费SSD的。

鲁大师测出的硬件信息,可以看到主硬盘识别出来是CT1000P2SSD8,与英睿达P2 1000G SSD识别出来的信息是一模一样的。

在鲁大师核心硬件评测中,硬盘的得分为183492。

在CrystalDiskMark软件测试中,金百达K230 1000G SSD为主盘时,它读取速度为241913MB/s,写入速度为193579MB/s,性能方面有所降价,但并不明显。

AS SSD Benchmark软件测试,金百达K230 1000G SSD为主盘时,它的读取速度为195928MB/s,写入速度为167288MB/s,总得分为4110,性能方面也是略有下降。毕竟从盘是空盘测试,主盘已经占用了一定的空间。不过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对于入门级SSD而言,不论是M2接口直连CPU,还是直连南桥芯片,对它的性能并没有影响。

通过HD Tune Pro软件测试,对金百达K230 1000G SSD进行测试。其中文件长度设置为200G,进行200G随机写入和读取测试。可以看到金百达K230 1000G SSD这款产品,性能方面基本上没有变化,说明它肯定拥有超过200G的模拟SLC缓存。通过多次测试,原发现它的SLC模拟缓存大小在250G左右,这样的这个动态SLC Cache的空间真的很大,足以覆盖日常使用场景。

最后就是对金百达K230 1000G SSD进行温度测试,运行CrystalDiskMark软件,用鲁大师记录它的温度情况。在测试过程中,金百达K230 1000G SSD的温度始终没有超过55度,温控表现非常不错。

总结:金百达K230 1000G SSD就是英睿达P2 1000G SSD的马甲版,它们不论是主控,颗粒,还是软件识别出来的产品名称,都是一模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产品的品牌和包装了。而且金百达K230 1000G SSD,也可使用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的工具箱软件,可以识别出的金百达KP230 1000G SSD的SMART信息,并且支持固件更新检测和Momentum Cache内存加速等等功能。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要比英睿达P2 1000G SSD便宜,它最大的不足就是仅支持三年质保,不过另一方面1000G的质保为600TBW,比英睿达P2 1000G SSD的300TBW要高一倍,所以售后方面,只能说各有所长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7562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