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讯IM系统开发

即时通讯IM系统开发,第1张

我于2014年开启即时通讯的开发之路,历经从服务端到客户端,从第三方到自研,经历过诸多的研发难题,都一一破解。现将经验总结如下,希望对行业内从事IM开发的程序员有所帮助。

①P2P方式

P2P方式多用于局域网内聊天,这种方式在有种种限制和不便。一方面它只适合在线的点对点消息传输,对离线,群组等支持不够。另一方面由于 NAT 的存在,使得不同局域网内机器互联难度大大上升,在某些网络类型(对称NAT)下无法建立连接。使用P2P方式的软件在启动后一般做两件事情:

1、进行UDP广播:发送自己信息和接受同局域网内其他端信息。

2、开启TCP监听:等待其他端进行连接。

服务器中转方式

大部分的互联网IM产品都采用服务器中转这种方式进行消息传输,相对于P2P的方式,具有有以下的优点:

1、支持更多P2P无法支持或支持不好的业务,如离线消息,群组,聊天室。

2、方便业务逻辑的拓展和新旧版本的兼容,当然它也有自己的问题,就是服务器架构复杂,并发要求高。

通过以上的比较,建议我们在开发IM系统的时候使用服务器中转的方式。


IM的网络连接方式有基于TCP的长连接和基于>

By 紫韵: 最近对 IM 系统产生了兴趣,就看了些博客,现希望通过一个系列的文章对其稍作总结与记录,如有不对,还望指正。

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讯,是一个允许两人或多人通过网络实时传输文字、语音、视频等的终端服务,如现在常用的 QQ、微信、百度 Hi 等。IM 完全基于 TCP/IP 网络协议族实现,而 TCP/IP 协议族则是整个互联网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

典型的 IM 通讯方式有如下四种:

P2P && 服务器中转
一般常用的 IM 通讯方式就是 P2P 和服务器中转这两种,下面简要对比分析这两者的区别。

P2P:
P2P 多见于局域网内聊天工具,典型的应用有:飞鸽传书、天网 Maze 等。这类软件在启动后一般做两件事情:
进行 UDP 广播:发送自己信息和接受同局域网内其他端信息;
开启 TCP 监听:等待其他端进行连接。

限制和不便:
只适合 在线 的 点对点 消息传输,对离线、群组等业务支持不够;
由于 NAT 的存在,使得不同局域网内机器互联难度大大上升,在某些网络类型(对称 NAT)下无法建立连接。

服务器中转
几乎所有互联网 IM 产品都采用服务器中转这种方式进行消息传输,相比于 P2P 的方式,它的优劣如下:

典型的 IM 工作方式如下:
客户端登陆 IM 通讯中心(IM 通讯服务器),获取好友列表,获取离线消息,将自身标志为在线状态,与聊天对象建立聊天通道,进行文字、语音等通信。

一个典型的 IM 系统的选型过程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

IM 系统架构分层:

一个典型的 IM 系统可能由如下及部分组成:

功能点分析:

技术点分析:

移动端 IM 客户端难点

移动端架构设计的难点

stantMessaging(即时通讯,实时传讯)的缩写是IM,这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上建立某种私人聊天室(chatroom)的实时通讯服务。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状态信息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及能否与联络人交谈。目前在互联网上受欢迎的即时通讯软件包括百度hi、QQ、MSN Messenger、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NET Messenger Service、Jabber、ICQ等。
天互数据 为您解答,希望能帮到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7638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