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信息,“囤货”风险泰山压顶

浪潮信息,“囤货”风险泰山压顶,第1张

近日,IDC和Gartner不约而同公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的报告,数据显示情况高度一致。IDC报告数据显示,本季度全球服务器厂商收入同比下降67%,为220亿美元,出货量同比下降3%,为307万台,相比上一季度,降幅收窄。全球服务器市场出货量和销售额的前三位依然是戴尔、HPE和浪潮,出货量份额分别为164%、109%和103%。戴尔、HPE出货量同比下降102%、93%,浪潮保持了稳健增长,同比增长111%。
IDC 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报告
转眼2019年已经结束,浪潮在过去一年的市场表现可圈可点。Gartner/IDC 2019Q3数据共同显示,浪潮服务器持续增长,出货量占全球份额超10%,中国份额超37%,稳居全球第三、中国第一。
浪潮信息副总裁、浪潮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沈荣
这两份报告除了显示全球服务器市场需求放缓、出货量整体下降之外,在厂商排名方面,浪潮的身影同时出现在了这两份报告中。在浪潮信息副总裁、浪潮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沈荣看来,云计算走过十年历程,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增长4倍以上,成为带动服务器市场的主要增长点。浪潮抓住契机,以远高于全球服务器市场平均增长水平的速度快速成长。
云计算十年下数据中心变革
从2009年到2019年,云计算正好历时十年。云计算是2009年开始萌芽,虚拟化支撑了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在过去十年,全球服务器市场规模翻了一倍。
这十年云计算对服务器市场结构的改变巨大,互联网行业的崛起以及多节点、定制化服务器的崛起,驱动服务器市场新格局。比如云是当前服务器市场的主体,IT基础设施云化,云基础设施超越传统,IDC预计云IT基础设施的支出到2022年占比将达到576%
全球在云化IT基础架构的支出不断增加,推动全球市场结构不断变化。IT基础架构的集中化,标准化,催生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发展;同时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发展也推动了OCP等开放计算的发展,软件定义技术的发展让融合趋势尽显。
同时,AI、云计算、边缘计算等需求要求革新IT基础设施,传统的数据中心和原有计算模式已无法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计算、存储和网络设备之间的关系需要被打破并重新定义,需要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完成架构变革。
从某种意义上看,云计算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而是产业整体变革。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变革使得人类社会加速迈向智慧时代。从传统信息社会到智慧社会,本质是信息社会的发育完善,是“计算社会”的发育完善,计算力已经像水电一样渗透到社会、文化、生产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传统计算正在被智慧计算取代。
浪潮的智慧计算解决之道
在智慧时代,面对全面数字化的世界,浪潮提出了解决之道,那就是融合、开放、敏捷和生态。
融合是未来计算基础设施架构核心形态。这表现为IT基础设施融合,计算、存储、网络在融合,硬件解耦池化再辅以软件定义,可以实现软件定义计算、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ICT融合,电信运营商通过“计算+NFV/SDN”推动ICT基础设施融合;IT/OT融合,管理信息的IT系统和管理生产的OT系统将进一步深入关联,互联互通,协同工作,大幅提升智慧时代的工业生产力。
在产品层面,浪潮的服务器平台从10走到20,通过连接、池化和重构的技术,将CPU和各种协处理器(GPU、FPGA和XPU)更紧密结合,利用全互联NVSwitch、PCIe 40、Open CAPI等新型超高速内部、外部互连技术,增加不同计算资源的协同能力,通过软件定义实现业务自动感知和资源自动重构,使计算的性能和效率实现大幅度的提升。
浪潮针对CSP公有云和传统企业用户的私有云两类应用需求细分为两个子系列,产品形态涵盖了高密度、刀片和整机柜等不同形态,及面向CSP的产品主要有天蝎整机柜系统SR 、OCP整机柜OR和高密度服务器i24、i48等。面向传统企业用户的主要包括整机柜系统InCloudRack、刀片系统I9000等。
OTII
沈荣表示,基于融合趋势,浪潮与产业合作伙伴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在ICT融合方面,浪潮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Intel等公司共同发布面向通信应用的开放 IT 基础设施项目——OTII(Open Telecom IT Infrastructure)标准,并发布了首款基于OTII标准的边缘计算服务器NE5260M5。此外,浪潮联合中国TOP通信运营商,开发针对性的边缘服务器及其解决方案。
毋庸置疑,我们处于一个开放的世界,而开源的力量无处不在。自2012年以来,开放计算的发展十分惊人。目前在服务器领域,全球有三大开放社区,中国的ODCC和美国的OCP、Open19。
沈荣说, 开放意味着透明化,同时开放基于开放标准,使得整个人类的效率得到极大提升。迄今为止,符合OCP标准的服务器已经部署超过100万节点,符合ODCC标准的服务器已经部署数十万节点。浪潮积极参加开放计算社区,发展开放计算生态。目前浪潮是ODCC和OCP、Open19的共同会员、ODCC技术委员会成员,并是ODCC天蝎服务器最大的供应商。
除了开放,现在前端高速变化的业务需求对后端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以更敏捷的方式创造计算力,为前端应用提供强大的源动力。浪潮以JDM模式为依托,实现计算力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紧耦合,通过与各方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以敏捷开发、制造、交付的能力,实现计算力生态一体化与多元化场景需求的紧耦合。
JDM
沈荣表示,JDM是浪潮为了适应互联网公司需求特性而进行的业务模式创新,本质是以客户需求为基点,构建敏捷的产业链,或者说对产业链进行互联网化改造。在JDM模式下,浪潮凭借对前沿技术的领先预研能力,以及平台化和模块化的技术策略,能够将创新的应用需求迅速转化具体产品,一款新品的研发周期从15年压缩到9个月,客户提出需求最快可以3个月交付样机,生产交付方面,浪潮订单交付周期从15天缩短至5-7天,在2019年百度春晚红包项目中,面对百度突发的大量需求,浪潮和百度创造了8小时交付10000节点的业内最快交付部署速度的纪录。
浪潮服务器产品部副总经理陈彦灵
浪潮服务器产品部副总经理陈彦灵也补充说,在浪潮的产品线里,未来可能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标准化产品,另外是面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JDM定制化产品。
除了济南智能工厂,浪潮苏州生产基地今年也正式开工,其不仅是浪潮服务器智能制造基地,也是服务器制造技术研发基地。该基地服务器板卡加工技术达业界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服务器智能制造水平上的又一次提升和增强。
在生态建设方面,浪潮融合全球生态圈,进行前沿研究和技术孵化,同时打造应用方案。比如百度ABC一体机就是百度与浪潮协同创新的典型。
沈荣表示,浪潮与互联网厂商有很紧密的合作,虽然在业务和客户有重合,但是大家知道自己的专长在哪里,每个人做自己专业的事情是效率最高的。默契与信任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根基。
陈彦灵说,浪潮与互联网厂商是一加一大于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长,浪潮专注于新技术开发、根据应用需求提供落地解决方案,以及供应链整合,而互联网厂商了解应用,在软硬件整合方面双方具备很强的互补性。
数据中心下一个十年
我们即将步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云计算变革还在深入发展,AI和边缘正在崛起。
全球互联网巨头纷纷自建数据中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数量仍在不断增长,他们更需要定制化设计的服务器,以优化工作负载性能,节省功耗。随着互联网巨头对硬件重构的探索越来越多,业界对数据中心硬件开源的呼声也越来越强,开放计算项目将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2019年被称为产业AI化元年,AI是未来市场增长的动力,AI服务器到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7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308%,占整个x86服务器市场的183%
浪潮服务器产品部副总经理陈彦灵
陈彦灵表示,浪潮早早就在AI层面展开了布局,目前浪潮硬件产品涵盖了GPU、FPGA和ASIC三大领域,产品线业界最全最丰富;开发了Caffe-MPI框架、AIStation等一系列AI平台软件,是具有全栈技术能力的AI平台方案提供商。根据IDC数据,自2018年至今,浪潮在中国AI基础架构市场的份额一直在50%以上。陈彦灵补充道:“未来AI会呈现巨大的增长,识别率大过训练,部署量远远大过50%以上,这方面浪潮也在布局。”
随着5G牌照的发放,边缘计算也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Gartner预测,到2020年,50%的大型企业将会把边缘计算列入规划,超过50%的工业物联网分析将在边缘进行,2017年不足10%;到2022年,50%以上的企业数据会在数据中心或者云之外产生或处理。这对于服务器市场结构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AI和边缘是服务器市场新的增长点。
沈荣表示,云计算十年带动了整个IT产业的发展变革,从产业分工到技术应用,到竞争格局。浪潮也随着产业的格局变革而积极变革。展望2020年,浪潮聚焦智慧计算,重点发展AI与边缘;坚持开放计算,进一步完善JDM互联网化敏捷模式;加速全球化战略,进一步加速国际化发展,继续扩展海外业务体系。
比如在技术创新方面,浪潮开展了高性能供电、液冷散热,大规模数据管理、面向不同应用服务器优化等基础研究,还包括与生态伙伴设计各种参考平台,提前布局下一个市场机会。
浪潮在不断打造JDM模式的同时,也发展融合架构、AI等平台方案,构筑深入行业市场的伙伴系统,抓住传统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AI等领域新需求,获得更大的份额。
除了健全边缘计算产品线外,浪潮还将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发针对性边缘服务器及其解决方案,如面向最早落地的通信运营商,开发通信边缘服务器,面向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等应用场景,将开发车载边缘计算服务器;面向视频应用,开发视频存储/视频处理边缘服务器;面向智能家居,将开发家庭服务器/家庭网关等等,赋能边缘计算,支持5G开启美好的智能世界。
目前,浪潮在北美、日韩、欧洲以及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都有了完整的伙伴系统和业务系统,2019年,浪潮的海外业务持续扩张,2020年将实现更快增长。(文/李祥敬)

一大早,浪潮就宣布:已收到英特尔公司的发货通知,自此英特尔已恢复对浪潮信息的CPU供应。但事情结束了吗?显然没有。

美国 科技 政策逆全球化后,英特尔似乎一直都不是那个积极的响应者。2019年,包括英特尔,高通和赛灵思公司在内的美国芯片制造商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对美国政府施压,以期放宽对华为的禁令,使自己的芯片产品在销售上不受损失。

不像谷歌在GMS限制上好像无所忌惮,英特尔为什么对中国市场如此上心,比如一天就办好对浪潮的出货手续。其实,这与英特尔这几年的发展一直不顺有很大关系。

巨头英特尔在美 科技 界有很强的话语权,比如可以获得对中国企业出口的特别许可证的申请,面子其实还是很大的。

在半导体行业,害怕被卡脖子的不止是中国公司,实力最强的美国也一样担心,因为除了x86处理器之外,苹果、AMD、NVIDIA、高通、赛灵思等公司的芯片也是海外公司代工的。为了解决这个心头大患,特朗普政府已经多次邀请台积电、三星等公司去美国建设晶圆厂。但台积电、三星终归不是美属企业。

Intel 有美国芯片制造技术和规模最大的芯片工厂。但英特尔一直奉行半导体加工行业的IDM模式: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销售一条龙。因为 Intel 拥有深厚的市场积累,所以自己的产能都不能完全保障,经常出现供货延误的情形。

特朗普政府非常希望 Intel 能走出自给自足的模式,发挥自己的技术和规模优势,为美国 科技 企业做芯片代工,尽管远在2018年底,因为几次代工订单完成得都不太理想,Intel 就低调退出代工市场了,等于放弃了与台积电、三星等公司争夺代工市场的努力。

Intel会不会重拾代工业务? 这真的不好说, Intel 自己的问题颇多,内外交困,这也是英特尔无论如何不能在中国市场出现闪失的原因。

苦之一,Intel CPU制程工艺一直没有进步

根据英特尔最新的产品开发路线图显示,直到2021年英特尔还会继续推14nm工艺的处理器。从五年前的五代酷睿,一直到如今的十代酷睿(Comet Lake-S),甚至几乎百分百还有明年的十一代酷睿(Rocket Lake-S),横跨至少七代产品,采用14nm工艺,英特尔的苦涩谁能懂?

根据Intel的雄心计划,10nm工艺本应该在2019年就量产。但根据英特尔19年Q1季度财报,因10nm产能爬坡就亏损53亿美元。再结合最近很多媒体传出,GPU部门可能寻找三星7nm或者5nm工艺代工的消息,可以得出结论:英特尔的10nm工艺问题比想象中还要难解。

苦之二,老对手Amd强势崛起

2020年被证明是AMD优秀的一年,积极的Q1财报显示比上一年提高了40%。在过去的十年里,AMD总是在老大哥的阴影下,被关注的焦点从来都是集中在价格而不是性能上。但这一切,随着台积电7纳米FinFET制造工艺的加持,不论是性能还是市场,局面已经彻底开始改变了。

AMD目前正处于其51年 历史 上最强势的位置。雄心勃勃的Zen项目并没有很快达到极限的迹象,公司凤凰般的重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过他们并没有到达山顶。尤其是在本文的重点产品数据中心业务上,英特尔已经开始全面落后AMD。

在这样的形势下,英特尔将不得不抵御复苏的AMD,这是痛苦的,尤其是在数据中心服务器领域,英特尔会不会迎来 历史 性的亏损呢?这取决于,2020年英特尔能否在工艺上形成突破。

苦之三,苹果对 Intel say good bye

在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苹果公司宣布将开始发售带有自己的定制Apple Silicon处理器而不是Intel芯片的Mac。

根据苹果公司的说法,离开英特尔就是要为产品的下一个时代赋予设计能力。多年来,苹果公司在其iPad和iPhone芯片中声称开发了世界上最具效率的芯片,它们消耗的功率更少,同时还提供更好的性能。它希望将这种效率及其其他高级功能应用于更多的苹果生态产品。

其实,这里面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出在英特尔身上,苹果改变其处理器供应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对英特尔的不满。近年来,英特尔的创新和改进速度似乎有所放缓,这可能促使苹果公司寻求其他解决方案。自定义产品重要组件,不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性能,还增强了Apple对未来产品的控制。

华为禁令伊始,包括英特尔,高通和赛灵思公司在内的美国芯片制造商一直在悄悄游说美国政府,以期放宽对华为的禁令。当然,这绝不是为华为或者浪潮着想。在华为2018年用于购买组件的700亿美元中,有110亿美元流向了包括高通、英特尔和美光 科技 公司在内的美国公司。

Intel 方面一直都无时无刻的想着供货给华为,首先,不仅仅能够保证自己的营收,同时还能够进一步避免华为找到“完美的替代品”,从而对自己在X86架构处理器的垄断地位,造成威胁。这样的损失几乎是英特尔不能承受的。

看看今天东华软件发布的一条信息,大家就能明白,英特尔最在意的是什么。

东华软件与华为联合宣布,基于鲲鹏处理器的鹏霄服务器产品在宁波国家高新区正式生产下线,年产量预计突破5万台。“鹏霄”DHC-NB920系列服务器是基于华为鲲鹏920处理器开发的2U双路机架服务器,运行效率上,相比同类产品均有大幅提升,可比肩国际主流品牌。未来,“鹏霄”服务器将被应用于银行、金融、数字媒体、 游戏 引擎等领域。公司将把该服务器作为全国范围内的唯一品牌。

我们的替代品早就准备好了。

其实英特尔的并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亦如苹果,为了产品和生态的控制力,都能大力推进核心组件的自主可控,不惜付出生态软件系统需要重构的重大代价。

这里面有多少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浪潮可以借着机会警醒一次,别学做联想一般的太平绅士,我们不能只有华为。

浪潮服务器拥有出色性能以及计算力,在新基建背景下,伴随着云计算产业的蓬勃发展,大型公有云厂商成为通用服务器和 AI 服务器需求的重要来源。在新基建如火如荼推进的背景下,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加码,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将再投入2000亿,用于云 *** 作系统、服务器、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和数据中心建设。腾讯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元用于新基建的进一步布局,重点投入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服务器、大型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作为上游供应商的浪潮信息自然受益,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一片大好。
像亿万克服务器,亿万克起源于中国企业500强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1996年所启动的“蛟云计划”,在获得当时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颁布的“科技进步”一等奖后,被列为“工业产品重点发展项目”。也正因为这次的脱颖而出,让亿万克“蛟龙得云雨,一跃便化龙”,成为行业内的新兴力量,成立研祥-中科院计算所龙芯CPU嵌入式应用联合实验室、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成为英特尔嵌入式联盟Associate级会员、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示范项目等一系列殊荣,最终在2021年,亿万克品牌正式以研祥旗下全资子公司的身份亮相。
感兴趣请点击此处,了解一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7838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