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视频会议终端升级的服务器地址怎么改

华为视频会议终端升级的服务器地址怎么改,第1张

第一阶段,“华为3Com”的诞生。
上世纪末,数据通信行业两大巨头思科和3Com进行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思科取得了胜利,成为了当时该行业的霸主,但就在两大巨头打的不可开交之时,华为悄然崛起,并成功进入美国市场。2003年,思科向美国法院起诉华为知识产权侵权,想借此手段将华为挤出美国市场。为了应对思科的起诉,争取美国网络通信市场,华为与美国的3Com公司联合成立了合资公司——“华为3Com”,当时华为控股 51%,3Com 控股 49%,总部位于杭州。
第二阶段,华为出售全部股权,H3C(华三)正式成立。
2006年-2007年,华为分两次将“华为3Com”2%和49%的股权出售给了3Com公司,并将全部企业网业务给了H3C,自此“华为3Com”成为 3Com 全资子公司,并正式更名为 “H3C”(华三),至于出售的原因并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
第三阶段,惠普收购华三,业务急剧下滑。
2008年3Com由于经营不善打算出售华三,华为当时一直专注于运营商市场,而华三在企业网市场位居前列,因此华为想要收购自己一手创建的华三以全面抗衡思科,但由于美国政府的干预未能成功,其中思科应该使了不少坏心眼,最终,3Com连同华三一同被惠普收购。
不过,华三在惠普的日子并不好过,先是自己的大量业务被惠普剥离,紧接着由于“斯诺登事件”引发的信息安全呼声越来越高,再加上阿里巴巴提出的“去IOE运动”(IOE即为IBM 、Oracle、EMC ,去IOE是使用国内产品替代上述三家公司的产品,目的是减少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因此当时抵制国外产品的情绪高涨,华三作为外资公司自然也不好过,业务大幅下滑。当然惠普更难,2014 年,因经营不善将公司分为 “惠普公司(HP Inc)”和“惠普企业(HP Enterprise)。
第四阶段,浴火重生,“新华三集团成立”。
经历了多年的煎熬后终于在2016年迎来曙光,紫光集团以25亿美元的价格从惠普手中收购了华三公司51%股权,惠普企业(HPE)持有另外49%的股权,紫光集团成为华三的控股股东,自此华三有了梦寐以求的国企背景和国内企业身份,并正式成立了“新华三集团”,之前失去的和被剥离的业务也开始慢慢回归。
现在新华三是紫光集团的核心企业,拥有芯片、计算、存储、网络、5G、安全、终端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整体能力,有9大产业和7个海外分支,50多个销售和服务机构,产品服务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数量超过12000件,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公司有大量的产品位居国内前列,其中企业级WLAN、以太网交换机、non-x86服务器、刀片服务器、云管理平台、国产品牌服务器虚拟化、SDN软件、IT统一运维软件等产品国内第一,X86服务器、存储、企业网路由器、超融合等产品国内第二,同时,新华三还是HPE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的中国独家提供商。
未来的“新华三集团”前景一片光明。

华为服务器可细分为:机架服务器、高密度服务器、刀片服务器,在不断创新和探索中,最新又为小型企业推出了KunLun开放架构小型机。型号众多,着实考虑到了大中小不同企业的需求。
服务器比较主流的型号有:
机架服务器系列:
RH1288H V3/RH2288 V3/RH2288H V3/RH5885 V3/RH5885H V3/RH8100 V3
刀片服务器系列:E9000/CH121l/CH140L/CH121/CH140/CH220/CH222/CH225/CH226/CH242
配置都可根据需求来更改的,详细可与我们华为售前工程师咨询。

国际服务器厂商惠普、戴尔、IBM继续把持中国市场,电信设备商华为、中兴也强势介入这一原本不属于他们的领域。内忧外患之下,国产服务器厂商谋求自救。 据1月份Gartner的统计报告显示, 2007年全球服务器总收入超过548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38%。整体来看,2007年服务器出货量超过880万台,比2006的820万台增长了74%。排名前5位的厂商分别是IBM、惠普、戴尔、Sun、Fujitsu/FSC,而国产品牌则无缘全球前十。
2007年中国的服务器市场并不平静。一种表现就是,销量增长较上年有所放缓,销售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尤其是随着国际巨头各种中低端产品的推出和扩大渠道办法的出台,使得原本份额就少得可怜的国内厂商变得束手无策; 而国内通信厂商华为、中兴强势介入服务器行业,更让他们感到惊慌。
但机会仍然存在。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互联网增值业务不断兴起,交通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网上银行及证券交易、农村信息化、城市应急系统等应用,正在为服务器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命悬一线的国产服务器厂商,能否临渊而立?

国际巨头的打压

据记者了解,在2007年全球服务器厂商营收方面,IBM以311%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导地位。后四位分别为惠普283%,戴尔114%,Sun 108%,以及Fujitsu/FSC 45% 。Fujitsu是前5大厂商当中惟一一家营收下降的。而最具增长力的戴尔,营收增加了132%。
而在出货量上,惠普却占据了298%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首位。其次是戴尔,占214%; IBM 145%; Sun 38%;Fujitsu/FSC 33%。其中,IBM和Sun出货量有所下滑。
对于出货量下滑的原因,部分分析机构认为,这与目前大型服务器更新换代放缓以及企业的IT开支削减有关。然而,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尽管在出货量或是营收额上前5位厂商有些许变化,但是其霸主地位仍然不可撼动; 相反,曾经好不容易跻身全球前十位的国内服务器厂商联想、浪潮,这次又被挤了出来。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服务器行业特别是低端服务器市场利润下滑明显,而国产服务器厂商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因此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
据业内人士介绍,今年以来, IBM、惠普和戴尔分别推出了价格低廉的低端服务器,以此来全线抢夺低端服务器市场,而国产服务器的价格战更加剧了利润的下滑。
面对国际巨头的打压,国产服务器厂商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某国内服务器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一台整机的价格很多情况下要受到别人核心产品成本的制约,利润本身就不大。”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尽管2007年由曙光、联想、浪潮、宝德等组成的国产服务器阵线大多在销售额上同比有一定的增长,但在整体市场份额上,却有较大幅的下降,业务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

来自电信业的变数

然而,对于传统国产服务器厂商来说,穷途末路的噩梦并没有止于国际巨头的不断挤压。
悄无声息地,原本平淡的PC服务器市场又闯进了2名新成员: 中兴和华为。如今,带有中兴标志的机架式服务器、刀片服务器和带有华为标志的刀片服务器已运行在电信运营商乃至网络游戏公司的机房。
据IDC统计,每年国内电信行业x86服务器的出货量接近6万台,其中通过中兴、华为的出货量就占到了40%左右(包括自有品牌和对各大服务器品牌的采购在内)。另外,据IBM一名销售人员透露,每年华为购买IBM服务器的金额就达数亿元人民币。
另一位电信业人士对中兴、华为的做法表示了肯定。他认为,由于运营商在网络游戏、SP增值服务等领域有很大的话语权,因此将来很有可能左右这些行业的采购行为。一旦形成这种局面,则华为、中兴在电信领域的天然优势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熟悉电信市场的烽火网络渠道市场总监钟瑾也表示,电信运营商挑选供应商“有很大的惯性”,更倾向于选择长期和自己合作、具有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供应商,所以,华为、中兴等非常有竞争优势。
对此,一些业内人士断言,电信行业原本是国际服务器巨头的强项,此次中兴、华为的介入将给他们带来冲击; 而从长期来看这无疑也将成为国内传统服务器厂商的内忧。

不言放弃

内忧外患之下,国产服务器厂商开始图谋自救。去年以来,国产服务器厂商们也都纷纷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转变。
曙光先是建立了天津产业基地,增加了数十倍产能,然后是巩固自己的服务策略,首次推出了5年免费维修计划,又建立了处理能力在十万亿次以上的用户体验中心。而去年年底,曙光开始在企业管理机构上做了很大的变化。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传统的中小渠道在发展上已经遭遇到了瓶颈,如果我们不马上改变,很可能就会被产业大潮遗弃。”曙光公司销售总监王成江说。所以从去年开始,曙光提出了“大渠道”和“宏计划”。“大渠道”就是曙光未来将更多的与大型的综合产品线的渠道合作,以期通过相关产品带动服务器的销售; 而“宏计划”则主要为曙光的核心业务高性能计算而生,该计划主要是在中国大城市中(集中在电子政务方面)推广高性能计算。
联想、浪潮则把注意力转向了高端服务器市场。在2007财年策略发布会上,联想服务器业务部总经理牛红也表示,2007年联想服务器的市场策略均围绕重点行业的高端市场而布局。
之所以聚焦高端市场,是因为“一直以来中低端是联想的优势所在”,这一策略则被联想称为“补短板”。牛红认为,中国的高性能市场很大,比如军工、海洋、气象等国家高端项目,都对高性能有突出需求,而这种形势对联想服务器的发展很有利。
从2007年以来,联想的“体育营销”已经初现成效。先是赞助了都灵冬季奥运会,又成为国际威廉姆斯F1车队的赞助商。今年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将为联想服务器带来更大的收获。
从整个服务器市场的布局来看,国产服务器厂商必须转变才能“逆市而上”。某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从行业市场看,虽然传统行业仍是服务器市场需求的主力军,但是细分行业市场,特别是互联网,已经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CDN、视频、网络游戏、搜索引擎等应用的迅速兴起,带动互联网与电信增值业务蓬勃发展,“如果国内服务器厂商能够开辟更多地类似新兴市场,从边缘的、非主流市场慢慢渗入也许会发现另一片天空。”

机架式和刀片式的区别不是一个横着,一个竖着,戴尔的刀是竖着插入,但hp和华为的刀片都是横着插的。

刀片式更多用于高密度堆叠,一把刀可以两路cpu,华为e9000为例,半刀可以插入16把,机笼高度12u,也就说,16x2=36颗处理器,而现在1u的服务器最多两路cpu,同样12U的高度仅仅能提供12x2=24颗处理器,你可以看到,同样的空间里面cpu的的数量多出50%;

刀片可以灵活更换背板,背板包括交换机板,12u的空间还包括了交换机,这个是机架式做不到的,还是上面的例子,同样12u,还有1u要用来安装交换机,考虑到这个因素,机架式1u只能安装11台;

电源冗余方案更加强大,机架式服务器1u的最多一个电源做冗余,而e9000的刀笼支持6个3000W/2000W AC或6个2500W DC热插拔电源模块,支持N+N或N+M冗余配置;

管理也更方便,网络上只需要针对刀笼开通一个端口就可以管理全部的刀片,而同样空间下,12台1u服务器,每台都需要配置一个;

这些仅仅是理论上,实际上使用并不是如此顺畅,比如说交换机模块,有些公司的网络工程师熟悉思科类的较多,而有些刀片服务器的交换机模块是博通做到,比如戴尔,而且,这对工程师的要求也高了很多,因为必须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都要熟练才可以,我曾经见过给我们上门的工程师因为不懂网络,将我们的网络打成了环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7863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