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Server2008:终端服务攻略指南

WindowsServer2008:终端服务攻略指南,第1张

在如今这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传统介质的单机产品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多的软件商已经意识到了网络带给它们的便利与挑战,以微软为例,无论是网络补丁分发,还是基于网络的正版增值计划都体现了微软对于网络的利用,而对于企业用户来讲,这一点则主要体现在终端服务这方面。

一、概念篇

Windows Server 中的终端服务可以提高企业在各种应用情境下的软件部署能力,并且允许在应用程序和管理基础结构中融入更多的灵活性。当用户在终端服务器上运行应用程序时,应用程序实际上在服务器端执行,因此仅需要在网络上传输键盘、鼠标和显示信息。每位用户均只能看到他自己的会话,会话由服务器 *** 作系统透明的进行管理,并且独立于其它任何客户端会话。终端服务提供了在 Windows Server 上承载多个并发客户端会话的能力。基于 Windows 的标准应用程序无需做任何修改便可在终端服务器上运行,而且可以使用所有标准的 Windows Server 管理基础结构和技术来管理客户端桌面系统。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能够从当今 Windows *** 作系统环境提供的丰富应用程序和工具选择中做出适合自己需要的选择。

面对如此贴近企业的应用,微软自然会不断的对其进行增强,在今年即将上市的Windows Server 2008中,终端服务器方面性能的改进就非常的令人欣慰。用户可以自主的决定那些程序可以远程接入。同时用户通过新的远程程序和终端服务网关能够使用Citrix公司的程序。用户还可以接入该程序,配置该程序,虚拟化以及实现随时安全接入的功能。下面我们就来逐一介绍微软终端服务的魅力所在:

终端服务网关(Terminal Services gateway)

在Windows Server 2008中终端服务的一个重大改进就是终端服务网关(Terminal Services Gateway),通过这个功能,用户可以在世界各地通过Internet上的一个门户来访问终端服务程序。所有的处理过程都是通过安全加密的>基于RBAC模型的权限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0 引言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人机交互系统,其中每个具体环节都可能受到安全威胁。构建强健的权限管理系统,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权限管理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中可代码重用性最高的模块之一。任何多用户的系统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相同的权限需求,都需要解决实体鉴别、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防抵赖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服务(据ISO7498-2)。例如,访问控制服务要求系统根据 *** 作者已经设定的 *** 作权限,控制 *** 作者可以访问哪些资源,以及确定对资源如何进行 *** 作。目前,权限管理系统也是重复开发率最高的模块之一。在企业中,不同的应用系统都拥有一套独立的权限管理系统。每套权限管理系统只满足自身系统的权限管理需要,无论在数据存储、权限访问和权限控制机制等方面都可能不一样,这种不一致性存在如下弊端:a系统管理员需要维护多套权限管理系统,重复劳动。b用户管理、组织机构等数据重复维护,数据一致性、完整性得不到保证。c由于权限管理系统的设计不同,概念解释不同,采用的技术有差异,权限管理系统之间的集成存在问题,实现单点登录难度十分大,也给企业构建企业门户带来困难。采用统一的安全管理设计思想,规范化设计和先进的技术架构体系,构建一个通用的、完善的、安全的、易于管理的、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扩展性的权限管理系统,使得权限管理系统真正成为权限控制的核心,在维护系统安全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介绍一种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Role-Based policies Access Control)模型的权限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系统采用基于J2EE架构技术实现。并以讨论了应用系统如何进行权限的访问和控制。 1 采用J2EE架构设计采用J2EE企业平台架构构建权限管理系统。J2EE架构集成了先进的软件体系架构思想,具有采用多层分布式应用模型、基于组件并能重用组件、统一完全模型和灵活的事务处理控制等特点。系统逻辑上分为四层:客户层、Web层、业务层和资源层。a 客户层主要负责人机交互。可以使系统管理员通过Web浏览器访问,也可以提供不同业务系统的API、Web Service调用。b Web层封装了用来提供通过Web访问本系统的客户端的表示层逻辑的服务。c 业务层提供业务服务,包括业务数据和业务逻辑,集中了系统业务处理。主要的业务管理模块包括组织机构管理、用户管理、资源管理、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几个部分。d 资源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组织和管理等。资源层提供了两种实现方式:大型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和LDAP(L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目录服务器(如微软的活动目录)。2 RBAC模型访问控制是针对越权使用资源的防御措施。基本目标是为了限制访问主体(用户、进程、服务等)对访问客体(文件、系统等)的访问权限,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在合法范围内使用;决定用户能做什么,也决定代表一定用户利益的程序能做什么[1]。企业环境中的访问控制策略一般有三种:自主型访问控制方法、强制型访问控制方法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方法(RBAC)。其中,自主式太弱,强制式太强,二者工作量大,不便于管理[1]。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方法是目前公认的解决大型企业的统一资源访问控制的有效方法。其显著的两大特征是:1减小授权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管理开销;2灵活地支持企业的安全策略,并对企业的变化有很大的伸缩性。NIST(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标准RBAC模型由4个部件模型组成,这4个部件模型分别是基本模型RBAC0(Core RBAC)、角色分级模型RBAC1(Hierarchal RBAC)、角色限制模型RBAC2(Constraint RBAC)和统一模型RBAC3(Combines RBAC)[1]。 a RBAC0定义了能构成一个RBAC控制系统的最小的元素集合。在RBAC之中,包含用户users(USERS)、角色roles(ROLES)、目标objects(OBS)、 *** 作operations(OPS)、许可权permissions(PRMS)五个基本数据元素,权限被赋予角色,而不是用户,当一个角色被指定给一个用户时,此用户就拥有了该角色所包含的权限。会话sessions是用户与激活的角色集合之间的映射。RBAC0与传统访问控制的差别在于增加一层间接性带来了灵活性,RBAC1、RBAC2、RBAC3都是先后在RBAC0上的扩展。b RBAC1引入角色间的继承关系,角色间的继承关系可分为一般继承关系和受限继承关系。一般继承关系仅要求角色继承关系是一个绝对偏序关系,允许角色间的多继承。而受限继承关系则进一步要求角色继承关系是一个树结构。c RBAC2模型中添加了责任分离关系。RBAC2的约束规定了权限被赋予角色时,或角色被赋予用户时,以及当用户在某一时刻激活一个角色时所应遵循的强制性规则。责任分离包括静态责任分离和动态责任分离。约束与用户-角色-权限关系一起决定了RBAC2模型中用户的访问许可。d RBAC3包含了RBAC1和RBAC2,既提供了角色间的继承关系,又提供了责任分离关系。3核心对象模型设计根据RBAC模型的权限设计思想,建立权限管理系统的核心对象模型。对象模型中包含的基本元素主要有:用户(Users)、用户组(Group)、角色(Role)、目标(Objects)、访问模式(Access Mode)、 *** 作(Operator)。主要的关系有:分配角色权限PA(Permission Assignment)、分配用户角色UA(Users Assignmen描述如下:a 控制对象:是系统所要保护的资源(Resource),可以被访问的对象。资源的定义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资源具有层次关系和包含关系。例如,网页是资源,网页上的按钮、文本框等对象也是资源,是网页节点的子节点,如可以访问按钮,则必须能够访问页面。2这里提及的资源概念是指资源的类别(Resource Class),不是某个特定资源的实例(Resource Instance)。资源的类别和资源的实例的区分,以及资源的粒度的细分,有利于确定权限管理系统和应用系统之间的管理边界,权限管理系统需要对于资源的类别进行权限管理,而应用系统需要对特定资源的实例进行权限管理。两者的区分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方面,资源实例的权限常具有资源的相关性。即根据资源实例和访问资源的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才可能进行资源的实例权限判断。例如,在管理信息系统中,需要按照营业区域划分不同部门的客户,A区和B区都具有修改客户资料这一受控的资源,这里“客户档案资料”是属于资源的类别的范畴。如果规定A区只能修改A区管理的客户资料,就必须要区分出资料的归属,这里的资源是属于资源实例的范畴。客户档案(资源)本身应该有其使用者的信息(客户资料可能就含有营业区域这一属性),才能区分特定资源的实例 *** 作,可以修改属于自己管辖的信息内容。另一方面,资源的实例权限常具有相当大的业务逻辑相关性。对不同的业务逻辑,常常意味着完全不同的权限判定原则和策略。b权限:对受保护的资源 *** 作的访问许可(Access Permission),是绑定在特定的资源实例上的。对应地,访问策略(Access Strategy)和资源类别相关,不同的资源类别可能采用不同的访问模式(Access Mode)。例如,页面具有能打开、不能打开的访问模式,按钮具有可用、不可用的访问模式,文本编辑框具有可编辑、不可编辑的访问模式。同一资源的访问策略可能存在排斥和包含关系。例如,某个数据集的可修改访问模式就包含了可查询访问模式。c用户:是权限的拥有者或主体。用户和权限实现分离,通过授权管理进行绑定。d用户组:一组用户的集合。在业务逻辑的判断中,可以实现基于个人身份或组的身份进行判断。系统弱化了用户组的概念,主要实现用户(个人的身份)的方式。e角色:权限分配的单位与载体。角色通过继承关系支持分级的权限实现。例如,科长角色同时具有科长角色、科内不同业务人员角色。f *** 作:完成资源的类别和访问策略之间的绑定。g分配角色权限PA:实现 *** 作和角色之间的关联关系映射。h分配用户角色UA:实现用户和角色之间的关联关系映射。该对象模型最终将访问控制模型转化为访问矩阵形式。访问矩阵中的行对应于用户,列对应于 *** 作,每个矩阵元素规定了相应的角色,对应于相应的目标被准予的访问许可、实施行为。按访问矩阵中的行看,是访问能力表CL(Access Capabilities)的内容;按访问矩阵中的列看,是访问控制表ACL(Access Control Lists)的内容。4 权限访问机制权限管理系统端:提供集中管理权限的服务,负责提供用户的鉴别、用户信息、组织结构信息,以及权限关系表的计算。系统根据用户,角色、 *** 作、访问策略和控制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同时考虑权限的正负向授予,计算出用户的最小权限。在业务逻辑层采用Session Bean实现此服务,也可以发布成Web Service。采用代理Proxy模式,集中控制来自应用系统的所要访问的权限计算服务,并返回权限关系表,即二元组{ObjectId,OperatorId}。应用系统端:可以通过访问能力表CL和访问控制表ACL两种可选的访问方式访问权限管理系统。以基于J2EE框架的应用系统为例,说明访问过程:a首先采用基于表单的验证,利用Servlet方式集中处理登录请求[2]。考虑到需要鉴别的实体是用户,采用基于ACL访问方式。用户登录时调用权限管理系统的用户鉴别服务,如果验证成功,调用权限计算服务,并返回权限关系表,以HashMap的方式存放到登录用户的全局Session中;如果没有全局的Session或者过期,则被导向到登录页面,重新获取权限。b直接URL资源采用基于CL访问方式进行的访问控制。如果用户直接输入URL地址访问页面,有两种方法控制访问:1通过权限标签读取CL进行控制;2采取Filter模式,进行权限控制,如果没有权限,则重定向到登录页面。5 权限控制机制权限所要控制的资源类别是根据应用系统的需要而定义的,具有的语义和控制规则也是应用系统提供的,对于权限管理系统来说是透明的,权限将不同应用系统的资源和 *** 作统一对待。应用系统调用权限管理系统所获得的权限关系表,也是需要应用系统来解释的。按此设计,权限管理系统的通用性较强,权限的控制机制则由应用系统负责处理。由于应用系统的权限控制与特定的技术环境有关,以基于J2EE架构的应用系统为例来说明,系统主要的展示组件是JSP页面,采用标记库和权限控制组件共同来实现。a 权限标识:利用标签来标识不同级别资源,页面权限标签将标识页面对象。b 权限注册:遍历JSP页面上的权限控制标签,读取JSP的控制权限。通过权限注册组件将JSP页面上的权限控制对象以及规则注册到权限管理信息系统中。c 权限控制:应用系统用户登录系统时,从权限管理系统获得权限关系表之后,一方面,权限标签控制页面展示;另一方面,利用权限控制组件在业务逻辑中进行相应的权限控制,尤其是和业务逻辑紧密联系的控制对象实例的权限控制。6 权限存储机制权限管理系统采用了两种可选的存储机制: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目录服务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存储用户信息、组织结构、角色、 *** 作、访问模式等信息。其中,目录服务系统基于LDAP标准,具有广泛的数据整合和共享能力。元目录(Meta-Directory)功能允许快速、简洁的与企业现存基础结构进行集成,解决基于传统RDBMS等用户数据库与LDAP用户数据库的同步问题。7 结语本文论述了一种基于RBAC模型的权限管理系统的实现技术方案。该权限管理系统已成功应用于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实践,与应用系统具有很好的集成。实践表明,采用基于RBAC模型的权限具有以下优势:权限分配直观、容易理解,便于使用;扩展性好,支持岗位、权限多变的需求;分级权限适合分层的组织结构形式;重用性强。

1 C/S结构是一种客户端/服务器结构,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是主从关系,是一种一对多的模式。它的信息和数据需要保存在服务器上,若用户要浏览和下载信息,必须先访问服务器,才能浏览和下载信息,而且客户机之间没有交互的能力。相反,P2P模式不分提供信息服务器和索取信息的客户端,每一台电脑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和索取者,对等点之间能交互,无需使用服务器。

2 C/S模式中信息的存储和管理比较集中、稳定,服务器只公布用户想公布的信息,并且会在服务器中稳定地保存一段时间,该服务器通常也不间断的运行在网络间。而P2P缺乏安全机制,P2P是能给用户带来方便,但也会带来大量垃圾信息,而且各个对等点可以随便进入或者退出网络,会造成网络的不稳定。

3 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因为系统会出现漏洞,而C/S模式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客户端只能被动地从服务器获取信息,所以一旦客户端出了差错,并不会影响整个系统。

4 C/S模式的管理软件更新的较快,要跟上技术,必须花费大量精力和金钱在软件的更新换代上,而且工作人员要维护服务器和数据库,也要耗费大量资金。相反的P2P不需要服务器,也就不必耗费大量资金,而且每个对等点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和分享信息,这使得闲散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

c/s

p2p

这是Windows DHCP最佳实践和技巧的最终指南。

如果您有任何最佳做法或技巧,请在下面的评论中发布它们。

在本指南(一)中,我将分享以下 DHCP最佳实践和技巧

一般建议不要在域控制器上运行除DNS以外的任何其他角色。您的域控制器应该是域控制器/ DNS,就是这样。小型组织通常会在其域控制器上安装其他角色和第三方软件。建议您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

有什么问题

在DC上安装其他服务会增加攻击面,使其难以管理,并可能导致性能问题。

安装了多个角色的域控制器很难管理。这通常会导致不稳定和服务中断。

例如,假设您在使用DHCP时遇到问题,或者安装了需要重新启动的安全补丁。重新引导具有Active Directory域服务角色的服务器可能会对组织造成重大破坏。这可能会影响身份验证,复制,组策略和DNS。如果DNS关闭,您的用户将无法访问任何内容。

如果您有多个域控制器并且配置正确,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但是为什么要冒险呢?

如果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安装了DHCP,则可以重新启动DCHP服务器,而不必担心会影响域控制器上的服务。

在自己的成员服务器上安装DHCP将减少DC的攻击面。

通常,我已经看到DHCP服务器运行非常高效,并且不需要大量系统资源(例如CPU或内存)。

但是,假设您刚刚了解了新的DHCP选项(例如冲突检测),然后将其打开了所有作用域。现在,CPU使用率激增,域服务变慢,用户无法登录,DNS请求也变慢。

也许您安装了IPAM来跟踪可用的IP地址,并且占用了CPU和内存,从而再次占用了域服务的资源。

我可以继续假设很多情况,但是要指出的是,您在域控制器上安装的软件/服务越多,对性能的影响就越大,并导致服务中断。

DHCP故障转移是用于确保DHCP服务器的高可用性的功能。通过DHCP故障转移,两台DHCP服务器共享DHCP信息,因此,如果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另一台服务器仍可以为客户端提供DHCP租约。

DHCP故障转移选项内置在Windows服务器 *** 作系统中。下图显示了两个配置有负载平衡故障模式的DHCP服务器的设置。如果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另一台服务器仍处于活动状态并接管所有DCHP请求。

有两种故障转移设计选项:

使用热备用模式时,一台服务器是活动服务器,另一台是备用服务器。活动服务器是主服务器,并处理所有DHCP请求。如果活动服务器关闭,则备用服务器将接管DHCP请求。

该选项通常与备用单元位于与主用单元不同的位置时使用。

在负载平衡模式下,两台服务器均以双活模式工作以处理DHCP请求。请求是负载平衡的,并在两个DHCP服务器之间共享。如果其中一台服务器与其故障转移伙伴失去联系,它将开始向所有DHCP客户端授予租约。

资料来源

>摄像机图像接在DVR上,客户端通过集中管理平台和流媒体服务访问DVR上的图像,流媒体服务器是指安装集中管理平台的硬件服务器,当然,一个集中管理平台上不只包括流媒体服务,还包括网络管理服务、存储服务、云台管理、电视墙管理、报警管理等,把这些服务装在一台服务器上,然后再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安装客户端软件,就可以访问添加在平台上的图像通道。

1、什么是KVM切换器?
答:KVM切换器是计算机中心机房管理设备,通过它可实现用一套或多套键盘\鼠标\显示器来控制两台以上计算机或相关设备。其中KVM是Keyboard键盘、Video显示器、Mouse鼠标的缩写。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机房环境和服务水平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原有机房条件已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一大瓶颈。国内很多机房运营状况存在几个共同的问题:
  · 机器密度越来越大,房地产成本越来越高;
· 机器数量和种类繁多, *** 作手段复杂;
· 消耗加大,运营成本增加;
· 管理繁杂,安全系数低。
因此,各企业急需一个能集中控制、减轻机房管理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并消除各种人为的安全隐患的 *** 作管理系统。因此,KVM切换器产品应运而生,其核心思想是: 通过恰当的键盘、鼠标和显示器的配置及其在不同主机之间多种方式的切换连接。
你可以想象一下,可以不必再花钱买如此多键盘\鼠标\显示器,可以节省多少空间和能源,可以不必在车间、噪杂的现场和机房重地走来走去。
2、KVM切换器有什么用?
答:KVM切换器广泛应用于
1)IDC中心机房(电信、移动、联通等数据管理中心机房设备的集中控制)
2)呼叫中心(控制多台呼叫中心服务器)
3)证券/金融交易系统(证券公司数据中心机房)
4)银行数据中心(银行数据机房)
5)工业控制环境(一套键盘鼠标显示器控制多台工业控制计算机)
6)教学环境(老师指导学生 *** 作电脑,学校信息中心机房,管理计费、接入、邮件、数据库等服务器)
7)测试中心含软件开发中心(软件的测试或 *** 作平台)
8)所有多服务器或多计算机工作环境

实现计算机连网需要硬件和软件,其中负责管理整个网络各种资源、协调各种 *** 作的软件叫做网络 *** 作系统。

网络 *** 作系统 ,是一种能代替 *** 作系统的软件程序,是网络的心脏和灵魂,是向网络计算机提供服务的特殊的 *** 作系统。借由网络达到互相传递数据与各种消息,分为服务器(Server)及客户端(Client)。

而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管理服务器和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网络设备的共用,加以统合并控管流量,避免有瘫痪的可能性,而客户端就是有着能接收服务器所传递的数据来运用的功能,好让客户端可以清楚的搜索所需的资源。

扩展资料

网络 *** 作系统模式分类:

(1)集中模式

集中式网络 *** 作系统是由分时 *** 作系统加上网络功能演变的。系统的基本单元是由一台主机和若干台与主机相连的终端构成,信息的处理和控制是集中的。UNIX就是这类系统的典型。

(2)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这种模式是最流行的网络工作模式。服务器是网络的控制中心,并向客户提供服务。客户是用于本地处理和访问服务器的站点。

(3)对等模式

采用这种模式的站点都是对等的,既可以作为客户访问其它站点,又可以作为服务器向其他站点提供服务。这种模式具有分布处理和分布控制的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网络 *** 作系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7887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