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服务器的简介

存储服务器的简介,第1张

在配置web站点时,需要把设计好的网页文件复制到Web服务器的根目录下,也就是Web服务器的网站根目录。这个根目录通常被称为“网站根目录”或“网站目录”,它是Web服务器上存储网站文件的主要目录。在这个目录下,您可以创建子目录来组织和管理您的网站文件。
在将网页文件复制到Web服务器的根目录下之前,您需要确保您已经正确地配置了Web服务器,并且已经将您的域名或IP地址与Web服务器关联起来。这样,当用户访问您的网站时,Web服务器就能够正确地找到并提供您的网页文件。
在将网页文件复制到Web服务器的根目录下之后,您需要测试您的网站,确保它能够正常运行并且用户可以访问您的网页。如果您遇到了任何问题,您可以检查您的网页文件和Web服务器配置,以确保它们都正确无误。

通常情况下我们说的web服务器是指前端提供web服务的服务器,如IIS,tomcat等;而应用服务器是提供业务应用的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是存储数据的服务器,把应用和数据分开,体现了业务和数据分离的思想,这样有利于数据的安全和业务的均衡。在实际运行时,应用服务器中的业务访问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并对返回的结果进行处理,而web服务器提供web服务,并对页面进行展现

可以
定义:原始意义是指访问速度比一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快的一种高速存储器,通常它不像系统主存那样使用DRAM技术,而使用昂贵但较快速的SRAM技术。缓存的设置是所有现代计算机系统发挥高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原理:缓存的工作原理是当CPU要读取一个数据时,首先从CPU缓存中查找,找到就立即读取并送给CPU处理;没有找到,就从速率相对较慢的内存中读取并送给CPU处理,同时把这个数据所在的数据块调入缓存中,可以使得以后对整块数据的读取都从缓存中进行,不必再调用内存。正是这样的读取机制使CPU读取缓存的命中率非常高(大多数CPU可达90%左右),也就是说CPU下一次要读取的数据90%都在CPU缓存中,只有大约10%需要从内存读取。这大大节省了CPU直接读取内存的时间,也使CPU读取数据时基本无需等待。总的来说,CPU读取数据的顺序是先缓存后内存。
2 web缓存
扯了这么多,其实web缓存的产生和原理跟上面一样一样的:客户端浏览器在显示一个完整网页前,需要去服务器获取一些必要的数据(js,css,image等),因为浏览器的数据处理和渲染速度很快,而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去服务器取数据的过程却很慢(虽然现在网速还算比较快,下载1M的文件都用不了1s,但相较于处理器,这就非常慢了),所以页面显示出来前都有一段时间的白屏,如果每次打开相同的页面,获取相同的资源都要等待一段时间的白屏,作为用户,岂能忍。如果把已经获取过的资源存在本地,下次用的时候就不用从服务器去取了,这样速度就要快很多了。这种机制便是web缓存。
其实web缓存的优点还有很多: - 减轻服务器压力 - 减少数据传输,节省网络带宽和流量 - 缩短页面加载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二、web缓存分类
了解了缓存的由来和原理,下面针对web缓存(以下统一简称缓存)具体介绍一下。缓存是一个抽象的代名词,用以提高访问效率而临时存储副本的机制都可以称之为缓存。我们常说的缓存,根据资源存放位置、具体用途和运行机制不同,一般可以分为:
数据库缓存
服务器缓存
客户端缓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7911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