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集群

负载均衡集群,第1张

1、集群是什么?
① 集群(cluster)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技术,通过集群技术,可以在付出较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在性能、可靠性、灵活性方面的相对较高的收益,其任务调度则是集群系统中的核心技术。
② 集群是一组相互独立的、通过高速网络互联的计算机,它们构成了一个组,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一个客户与集群相互作用时,集群像是一个独立的服务器
③ 集群组成后,可以利用多个计算机和组合进行海量请求处理( 负载均衡 ),从而获得很高的处理效率,也可以用多个计算机做备份(高可用),使得任何一个机器坏了整个系统还是能正常运行。集群在目前互联网公司是必备的技术,极大提高互联网业务的可用性和可缩放性。
2、负载均衡集群技术
①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负载均衡集群为企业需求提供了可解决容量问题的有效方案。负载均衡集群使负载可以在计算机集群中尽可能平均地分摊处理。
② 负载通常包括应用程序处理负载和网络流量负载。这样的系统非常适合向使用同一组应用程序的大量用户提供服务。每个节点都可以承担一定的处理负载,并且可以实现处理负载在节点之间的动态分配,以实现负载均衡。对于网络流量负载,当网络服务程序接受了高入网流量,以致无法迅速处理,这时,网络流量就会发送给在其它节点上运行的网络服务程序。也可根据服务器的承载能力,进行服务请求的分发,从而使用户的请求得到更快速的处理。
3、负载均衡集群技术的实现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
负载均衡技术类型:基于 4 层负载均衡技术和基于 7 层负载均衡技术
负载均衡实现方式:硬件负载均衡设备或者软件负载均衡
硬件负载均衡产品: F5 BIG-IP 、Citrix Netscaler  、深信服 、Array 、Radware
软件负载均衡产品: LVS (Linux Virtual Server)、 Haproxy、Nginx、Ats(apache traffic server)
4、实现效果如图

5、负载均衡分类
负载均衡根据所采用的设备对象( 软/硬件负载均衡 ),应用的OSI网络层次( 网络层次上的负载均衡 ),及应用的地理结构( 本地/全局负载均衡 )等来分类。本文着重介绍的是根据应用的 OSI 网络层次来分类的两个负载均衡类型。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相信很多同学对这张图都不陌生,这是一张网络模型图,包含了 OSI 模型及 TCP/IP 模型,两个模型虽然有一点点区别,但主要的目的是一样的,模型图描述了通信是怎么进行的。它解决了实现有效通信所需要的所有过程,并将这些过程划分为逻辑上的层。层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数据通信需要的步骤。

根据负载均衡所作用在 OSI 模型的位置不同,负载均衡可以大概分为以下几类:
二层负载均衡(mac)
根据OSI模型分的二层负载,一般是用虚拟mac地址方式,外部对虚拟MAC地址请求,负载均衡接收后分配后端实际的MAC地址响应。
三层负载均衡(ip)
一般采用虚拟IP地址方式,外部对虚拟的ip地址请求,负载均衡接收后分配后端实际的IP地址响应。
四层负载均衡(tcp)
在三层负载均衡的基础上,用ip+port接收请求,再转发到对应的机器。
七层负载均衡(>随着用户访问的增多,一个应用服务器不能满足需求了,就需要部署多台应用服务器,通过负载均衡,将数据分发到不同的应用服务器。
从作用来看,和缓存集群的分发很相似,但是有不同。缓存需要发送到特定的服务器。但是,由于应用服务器是无状态的,因此,负载均衡不用根据请求分发到特定服务器,发送到哪个应用服务器都可以。
因此,负载均衡关注的技术焦点有两个,分别是:网络通信、路由选择

网络通信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负载均衡服务器什么都不做,重定向响应

这种方法优点是简单,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由于这些问题,这种方法,在现实中几乎没有人使用。

每次请求DNS解析到IP地址不同,从而访问到不同到应用服务器。
这种方法,性能方面没有问题,虽然,还是2次>其实LVS进行动态负载均衡,根据客户端访问节点的ip进行分流隔离或者负载均衡,是有问题的。原因是实际上无法分辨客户端源ip是真实ip还是代理IP。另外一般情况下客户端过来的访问都是经过我们这边服务端的反向代理的,此时更需要知道真实的ip。反向代理的例子比如,我访问一下Yahoo Finance查看Tesla的股价:
所以,自己公司DevOps搭建负载均衡服务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个问题,如何获得发起请求的客户端的真实IP,这个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获得;但是如果没有,就是伪负载均衡,只是对反向代理最前面一层进行了负载均衡,并没有对源ip进行负载均衡。
从上面看到实际上 Remote Address 就是反向代理服务器的地址, 是>

1、负载均衡是一种技术,指通过某种算法实现负载分担的方法。、

通俗的讲就是统一分配请求的设备,负载均衡会统一接收全部请求,然后按照设定好的算法将这些请求分配给这个负载均衡组中的所有成员,以此来实现请求(负载)的均衡分配。

2、F5是负载均衡产品的一个品牌,其地位类似于诺基亚在手机品牌中的位置。除了F5以外,Radware、Array、A10、Cisco、深信服和华夏创新都是负载均衡的牌子,因为F5在这类产品中影响最大,所以经常说F5负载均衡。

扩展资料

负载均衡的主要应用:

1、DNS负载均衡最早的负载均衡技术是通过DNS来实现的,在DNS中为多个地址配置同一个名字,因而查询这个名字的客户机将得到其中一个地址,从而使得不同的客户访问不同的服务器,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DNS负载均衡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是它不能区分服务器的差异,也不能反映服务器的当前运行状态。

2、代理服务器负载均衡 使用代理服务器,可以将请求转发给内部的服务器,使用这种加速模式显然可以提升静态网页的访问速度。

3、地址转换网关负载均衡 支持负载均衡的地址转换网关,可以将一个外部IP地址映射为多个内部IP地址,对每次TCP连接请求动态使用其中一个内部地址,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4、协议内部支持负载均衡除了这三种负载均衡方式之外,有的协议内部支持与负载均衡相关的功能,例如>

5、NAT负载均衡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简单地说就是将一个IP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地址,一般用于未经注册的内部地址与合法的、已获注册的Internet IP地址间进行转换。

集群和负载均衡的区别如下:
1、集群(Cluster)
所谓集群是指一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构成的一个松耦合的多处理器系统,它们之间通过网络实现进程间的通信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内存进行消息传送,实现分布式计算机
2、负载均衡(Load Balance)
网络的负载均衡是一种动态均衡技术,通过一些工具实时地分析数据包,掌握网络中的数据流量状况,把任务合理均衡地分配出去这种技术基于现有网络结构,提供了一种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服务器吞吐量的廉价有效的方法,加强了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3、特点
(1)高可靠性(HA)利用集群管理软件,当主服务器故障时,备份服务器能够自动接管主服务器的工作,并及时切换过去,以实现对用户的不间断服务
(2)高性能计算(HP)即充分利用集群中的每一台计算机的资源,实现复杂运算的并行处理,通常用于科学计算领域,比如基因分析化学分析等
(3)负载平衡即把负载压力根据某种算法合理分配到集群中的每一台计算机上,以减轻主服务器的压力,降低对主服务器的硬件和软件要求
LVS系统结构与特点
1 Linux Virtual Server:简称LVS是由中国一个Linux程序员章文嵩博士发起和领导的,基于Linux系统的服务器集群解决方案,其实现目标是创建一个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高可靠性高性能和高可用性的体系许多商业的集群产品,比如RedHat的Piranha Turbo Linux公司的Turbo Cluster等,都是基于LVS的核心代码的
2 体系结构:使用LVS架设的服务器集群系统从体系结构上看是透明的,最终用户只感觉到一个虚拟服务器物理服务器之间可以通过高速的 LAN或分布在各地的WAN相连最前端是负载均衡器,它负责将各种服务请求分发给后面的物理服务器,让整个集群表现得像一个服务于同一IP地址的虚拟服务器
3 LVS的三种模式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Linux Virtual Server主要是在负载均衡器上实现的,负载均衡器是一台加了 LVS Patch的22x版内核的Linux系统LVS Patch可以通过重新编译内核的方法加入内核,也可以当作一个动态的模块插入现在的内核中

服务器集群:
服务器集群就是指将很多服务器集中起来一起进行同一种服务,在客户端看来就像是只有一个服务器。集群可以利用多个计算机进行并行计算从而获得很高的计算速度,也可以用多个计算机做备份,从而使得任何一个机器坏了整个系统还是能正常运行。
服务器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
(Load
Balancing)
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它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透明的方法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分布式服务器:
所谓分布式资源共享服务器就是指数据和程序可以不位于一个服务器上,而是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以网络上分散分布的地理信息数据及受其影响的数据库 *** 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理论计算模型服务器形式。分布式有利于任务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分配与优化,克服了传统集中式系统会导致中心主机资源紧张与响应瓶颈的缺陷,解决了网络GIS
中存在的数据异构、数据共享、运算复杂等问题,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一大进步。
这个三种架构都是常见的服务器架构,集群的主要是IT公司在做,可以保障重要数据安全;负载均衡主要是为了分担访问量,避免临时的网络堵塞,主要用于电子商务类型的网站;分布式服务器主要是解决跨区域,多个单个节点达到高速访问的目前,一般是类似CDN的用途的话,会采用分布式服务器。
纯手工打字,希望可以帮的到你!

负载均衡是指把负载平均分配到集群中的各个节点 从而提高整体性能 Oracle RAC提供两种方式实现负载均衡 以下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Oracle RAC提供两种方式实现负载均衡 第一种是纯技术手段 即在用户连接时 根据系统当前的负载情况决定由哪个节点处理用户请求 第二种是面向业务 人为的把应用切分成很多service 通过某个service过来的连接请求都由某个节点处理 下面来具体看看这两种手段

纯技术手段 (面向连接的负载均衡)

客户端负载均衡 配置方法是在客户端tnsnames ora文件中设置LOAD_BALANCE=YES 当客户端发起连接时 会从地址列表中随机选取一个 把连接请求随机分散给各个实例 这个技术的最大缺点在于不能根据各个实例的真实负载情况来分散请求 太过粗糙 因此很少使用

服务器端负载均衡 服务器端负载均衡依赖于Listener收集的负载信息 在数据库运行过程 中 pmon进程会收集系统的负载信息 定期更新至Listener中 如果你配置了Remote_listener参数 pmon进程不但能把负载信息 注册到本地Listener 也可以注册到其它实例的Listener 这样有了pmon自动注册机制后 集群的每个节点的Listener都掌握了所有 节点的负载信息 当收到客户端请求时 会把连接分配给负载最小的实例

lishixinzhi/Article/program/Oracle/201311/1902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8008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