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机或机房维护一般需要哪些工具和工具软件

装机或机房维护一般需要哪些工具和工具软件,第1张

装机需要硬件工具和软件工具两种:

硬件工具

1、十字螺丝刀

作用:用于机箱、硬盘、显卡等固定螺丝的拆卸

2、光盘和U盘

作用:用于系统的安装和维护,以及对硬件性能的检测

软件工具

包括系统安装包、内存硬盘的检测修复工具、硬盘分区工具等。

这些软件工具其实无需单独保存,在使用“大白菜”、“老毛桃”等软件制作启动U盘的时候,它们会被集成在WINPE系统的程序里面。

因此,装机的话,一把螺丝刀、一个U盘足矣。

机房维护需要以下工具:

1、测线仪

作用:用于检测网线的通断

2、水晶头

作用:用于网线与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物理连接

3、网线

作用:用于连接电脑、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并进行数据的交换

4、压线钳

作用:用于网线水晶头的压制

5、万用表

作用:用于线路板以及电子元件的功能是否正常。

一句话,是为了解决非分布式存储系统满足不了的存储瓶颈、性能瓶颈而产生的。
对了非分布式存储系统而言,数据量大、访问量大都会导致IO瓶颈,分布式存储通过把一个完整的数据集分片,存储到不同的节点中,每个节点都能对外提供服务来提高整个存储的存储能力、处理能力、快速响应能力。

建议使用XSKY星辰天合的分布式软件定义存储平台,它可以实现一套存储平台支持各业务应用数数据存储管理,而且有平台定制的方案,实现业务数据无缝连接,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更有效降低TCO。

连接服务器时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有:本地网络不通,登录账号或密码错误。

1、本地网络不通

本地网络不通是用户首先要检查的。如果本地网络不能访问互联网,那么肯定无法远程连接服务器

2、登录账号或密码错误

登录账号或密码错误是非常常见的无法登录服务器的原因,这种方式通常都有相应的错误提示。因为登录账号或者登录密码错误而不能登录服务器,可以通过找回密码或者直接找到服务器供应商帮忙解决。

连接服务器注意事项:

1、注意服务器的更新和维护

服务器的存储量都是可大可小的,而此时如果进行搭建网络时候选用的服务器的存储量不符合要求,那么就会导致服务器不够用或者网站无法搭建等问题。

即使一些深受顾客欢迎的服务器也无法避免这个问题出现,所以使用服务器就需要注意服务器的存储量,并由此来确定这款服务器是不是适合使用的类型。

2、注意服务器的安全性

服务器的安全性一直是很多使用方都比较关心的问题,这是因为很多网络病毒会入侵服务器而导致服务器不能运行或者信息篡改及泄露,这样就会威胁到人们的个人信息和利益,所以使用服务器更需要注意服务器的安全性,这样才能确保客户的利益和信息的安全。

三大网络存储: 

1、前端存储

所谓前端存储,是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如网络视频编码器或网络摄像机)中内置存储部件,由前端设备直接完成监控图像的本地录制和保存。

前端存储具有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可以通过分布式的存储部署,来减轻集中存储带来的容量压力;二是可以有效缓解集中存储带来的网络流量压力;三是可以避免集中存储在网络发生故障时的图像丢失。

对于前端存储,由于单个前端编码设备通常所带监控点路数不多,存储时间也不长,所以对存储容量要求不高,网络摄像机一般用CF卡或SD卡,视频服务器一般用内置硬盘。

这与以往单机存储相比,基本没有区别。

而与以往单机存储本质上不同的是,为了保证用户访问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所有前端存储除了要能够提供点对点的单机访问外,还要能够通过一个统一的接口提供所有内容的集 享。

为此,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通过中心业务平台对所有前端存储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并实现存储空间和存储内容的网络化。

这样,用户既可以直接登录单个前端设备进行录像资料的点播回放,也可以统一登录中心业务平台进行所有前端录像资料的集中检索和回放。

2、中心存储

在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部署得更多的是中心存储。

前端设备采集监控点图像并编码压缩处理成数字监控码流,然后通过网络传送到中心业务平台,由中心业务平台将码流分发给网络录像单元进行集中存储。

在很多大型的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中,也可采用多级分布的中心存储方式,即分中心存储,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一个中心点集中存储带来的存储容量和网络流量的压力,一方面可以大幅度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使用中心/分中心存储,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对于用户而言,检索和调用录像资源更为方便;二是存储内容的完整性更容易保证,不会因为某个前端设备失窃或损坏而导致重要内容的丢失;三是可以合理的进行资源调度,为前端设备按需分配存储空间,从而节约资源;四是有利于制定多样化的存储策略,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五是维护方便,便于集中检测和及时排查问题。

对于监控点路数比较少、存储时间要求不长的应用场合,中心/分中心存储可以采用服务器插硬盘或外接磁盘柜这种比较简单的方式进行部署,称为DAS(直接访问存储),与单机类似。

而随着网络视频监控的优势被广泛认可,现在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型甚至超大型视频监控系统,比如“平安城市”建设中的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正在全面推进的“全球眼”和“宽视界”这两大运营级视频监控系统,这些监控系统都面临着前端设备的大规模接入和大容量集中存储的需求。

以往的单机存储方式无法满足这些系统在容量灵活扩展方面的应用需求,必须采用更为先进的网络存储设备和存储技术,其中典型的就是SAN、NAS以及iSCSI。

SAN(存储区域网)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与DAS不同,SAN基于光纤通道技术,服务器和存储阵列之间通过光纤通道交换机连接,形成专用于数据存储的区域网络。

SAN采用了面向网络的存储结构,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分离,具有存储空间易于扩展、寻址灵活、可远距离传输数据、I/O性能高、存储设备利用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全新的存储体系结构。

与SAN基于专门的光纤通道协议不同,NAS(网络访问存储)基于IP网络实现服务器和存储阵列的互联,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以文件级的I/O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相比之下,NAS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管理更简单,部署成本也相对较低。

iSCSI是IETF一种新的标准协议,即透过IP网络,将SCSI区块数据转换成网络封包的一种传输标准,它和NAS一样透过IP网络来传输数据,但在数据存取方式上,则采用与NAS不同的,而与SAN相同的Block Protocol协议。

由此,iSCSI给用户带来的价值在于:第一,iSCSI使SCSI数据包在以太网中传输成为可能,使SAN摆脱了昂贵的光纤网络,通过IP网络即可实现原先的功能,既降低了管理复杂度又降低了成本;第二,由于用户应用需求的复杂性,往往会同时部署SAN和NAS两种存储网络,而iSCSI则可以将两者融合起来。

iSCSI的这些特点非常契合现在的视频监控发展的现状和方向,特别是在运营级视频监控领域,存储的规模大、投入高,基于目前成熟的IP网络进行中心/分中心存储系统的构建,iSCSI技术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3、混合型存储

对于视频监控网络比较复杂,对存储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又非常高的应用场合,可以采用既有集中存储也有前端存储的部署方式,兼有二者的优势,并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但会带来管理的复杂度和高昂的建设成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8040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