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邮箱的端口号是多少?

QQ邮箱的端口号是多少?,第1张

QQ邮箱POP3端口 QQ邮箱接收邮件服务器: popqqcom ,使用SSL,端口号995 QQ邮箱POP3的端口号995,SMTP的端口号是465或587。

为了保障用户邮箱的安全,QQ邮箱设置了POP3/SMTP/IMAP的开关。系统缺省设置是“关闭”,在用户需要这些功能时请“开启”才可以用客户端软件收发邮件。

参考资料:

百度百家号--QQ邮箱端口号QQ邮箱端口号

端口号:在网络技术中,端口(Port)包括逻辑端口和物理端口两种类型。物理端口指的是物理存在的端口,如ADSL Modem、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上用 于连接其他网络设备的接口,如RJ-45端口、SC端口等等。逻辑端口是指逻辑意义上用于区分服务的端口,如TCP/IP协议中的服务端口,端口号的范围从0到65535,比如用于浏览网页服务的80端口,用于FTP服务的21端口等。由于物理端口和逻辑端口数量较多,为了对端口进行区分,将每个端口进行了编号,这就是端口号。

1、打开foxmail邮箱,点击手动设置,如图。

2、接收邮件类型,默认,输入企业邮箱的账号和密码。

3、再输入pop服务器,和stmp服务器,我这里是163的企业邮箱,一般在网址前面加pop和stmp就可以了,端口默认不变。

4、完成后,点击下面创建,设置就成功了,如图。

5、点击完成后,就自动打开foxmail,第一次打开的时候,foxmail自动导入以前的右键。

6、导入完成,设置成功。

7、以后每次打开foxmail邮箱,点击接收就行了。

4、如何在outlook/foxmail中设置我的
139邮箱
账户?
139邮箱的PC客户端配置信息如下:
POP地址:pop139com
SMTP地址
:smtp139com
同时,SMTP需要
身份验证

您也可以通过查看以下两个向导协助您完成139邮箱在Outlook或者Foxmail的配置;
>QQ邮箱SMTP服务器地址为“smtpqqcom”
注意:
1、SMTP服务器需要身份验证。
2、如果是设置SMTP的SSL加密方式,则SMTP服务器端口为465或587。

一、手机端 *** 作步骤:
1、点击右下角的应用程序;
2、点击电子邮件;
3、选择其他;
4、设置电子邮件,输入电邮地址和密码(以Gmail为例),点手动设置;
5、选择微软Exchange ActiveSync帐户;
6、设置Exchange服务器(以Gmail为例:mgooglecom),下一步;
7、点确认等待一会,手机会联网自动获取电邮配置;
8、设置同步项目(联系人、日历等),下一步;
9、设置帐户名称(可选),点完成。
二、企业邮箱客户端设置:
1、POP3/SMTP协议:
1)、接收邮件服务器:popexmailqqcom ,使用SSL,端口号995;
2)、发送邮件服务器:smtpexmailqqcom ,使用SSL,端口号465。
2、海外邮件服务接收器:
1)、接收邮件服务器:hwpopexmailqqcom ,使用SSL,端口号995;
2)、发送邮件服务器:hwsmtpexmailqqcom ,使用SSL,端口号465。
2、IMAP协议:
1)、接收邮件服务器:imapexmailqqcom ,使用SSL,端口号993;
2)、发送邮件服务器:smtpexmailqqcom ,使用SSL,端口号465。
4、海外用户服务器:
1)、接收邮件服务器:hwimapexmailqqcom ,使用SSL,端口号993;
2)、发送邮件服务器:hwsmtpexmailqqcom ,使用SSL,端口号465。
5、账户名:企业邮箱账户名,账户名填写完整的邮件地址。
6、密码:企业邮箱密码。
7、电子邮件地址:企业邮箱的完整邮件地址。

25。

SMTP是一种提供可靠且有效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它是建立在FTP文件传输服务上的一种邮件服务,主要用于传输系统之间的邮件信息并提供来信有关的通知。

SMTP重要的特性之一是它能跨越网络传输邮件,也即“SMTP邮件中继”。使用SMTP,可实现相同网络上处理机之间的邮件传输,也可以通过中继器或网关实现某处理机与其它网络之间的邮件传输。具有域名服务系统(DNS)功能的邮件交换服务器还可以用来识别出传输邮件的下一跳IP地址。

扩展资料:


SMTP协议的工作过程可分为如下3个过程:

(1)建立连接:在这一阶段,SMTP客户请求与服务器的25端口建立一个TCP连接。一旦连接建立,SMTP服务器和客户就开始相互通告自己的域名,同时确认对方的域名。

(2)邮件传送:利用命令,SMTP客户将邮件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和邮件的具体内容传递给SMTP服务器,SMTP服务器进行相应的响应并接收邮件。

(3)连接释放:SMTP客户发出退出命令,服务器在处理命令后进行响应,随后关闭TCP连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8051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