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的多模和单模怎么区分

光模块的多模和单模怎么区分,第1张

模块单模与多模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波长不同:多模光模块的工作波长一般是850nm,单模光模块的工作波长一般是1310nm、1550nm。

传输距离不同:单模光模块常用于远距离传输,传输距离可达150至200km。多模光模块则多用于短距离传输中,传输距离2km以下都可使用多模光模块。

光纤类型不同:按照光模块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多模光纤(MMF)纤径一般为50/125μm或者625/125μm,单模光纤(SMF)纤径为9/125μm

光源不同:单模光模块的光源是LD或光谱线较窄的LED,多模光模块的光源是发光二极管或激光器。

应用范围不同:单模光模块多用于传输速率相对较高距离相对较远的线路中,如城域网建设。

多模光模块多用于短距离的传输中,网络节点和接头较多的传输也非常适合多模光模块的应用。

此外,多模设备只能在多模光纤上有效运行,而单模设备在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上都可以运行,但是单模设备在多模光纤上不能保障效果。

拓展:

光模块(optical module)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简单的说,光模块的作用就是光电转换,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光模块,主要分为:GBIC、SFP、SFP+、XFP、SFF、CFP等,光接口类型包括SC和LC等。不过现在常用的是SFP、SFP+、XFP,而不是GBIC。原因在于GBIC体积大,并且容易坏。而“”现在常用的SFP则体积小,并且便宜。

以下是dell可选的网卡

Broadcom 5719 QP 1GB网络接口卡 [RMB1,43676]
Broadcom 5720 DP 1GB网络接口卡 [RMB96291]
Broadcom 5720 DP 1GB网络接口卡, 半高 [RMB96291]
Broadcom 57810 DP 10Gb SR/SFP+ 聚合网络适配器, 含SR 光模块 [RMB5,40306]
Broadcom 57810 DP 10Gb DA/SFP+ 聚合网络适配器, 半高 [RMB3,32982]
Broadcom 57810 DP 10Gb DA/SFP+ 聚合网络适配器 [RMB2,99286]
Broadcom 57810 双端口10Gb Base-T 网络适配器 [RMB5,35860]
英特尔以太网 I350 DP 1Gb 服务器适配器 [RMB1,68129]
英特尔以太网 I350 QP 1Gb 服务器适配器 [RMB3,84345]
英特尔以太网 I350 DP 1Gb 服务器适配器, 半高 [RMB1,68129]
英特尔以太网 I350 QP 1Gb 服务器适配器, 半高 [RMB3,84345]
英特尔以太网X540 DP 10GBASE-T服务器适配器 [RMB6,55785]
英特尔以太网X540 DP 10GBASE-T服务器适配器, 半高 [RMB6,55785]
Mellanox Connect X3 双端口 40Gb 直连/QSFP 半高以太网适配器, 含 SR 光模块 [RMB24,32313]
Mellanox Connect X3 双端口 40Gb 直连/QSFP 以太网网络适配器, 含SR 光模块 [RMB24,32313]
Mellanox Connect X3 双端口 10Gb 直连/SFP+ 半高网络适配器, 含 SR Optics [RMB9,18216]
Mellanox Connect X3 双端口 10Gb 直连/SFP+ 服务器以太网适配器, 含 SR 光模块 [RMB9,18216]
Mellanox ConnectX-3 双端口10Gb Direct Attach/SFP+ Server 网络适配器 [RMB4,92804]
Mellanox ConnectX-3 双端口40Gb 直连/QSFP 服务器 网络适配器 [RMB9,85725]
Mellanox ConnectX-3 双端口 10Gb 直连/SFP+ 半高网络适配器 [RMB4,92804]
Mellanox ConnectX-3 双端口 40Gb 直连/QSFP 半高网络适配器 [RMB9,85725]
Emulex OCe14102-N1-D 双端口 10Gb 以太网适配器含 Trial FCoE 和 iSCSI, FH [RMB8,86392]
Emulex OCe14102-N1-D 双端口 10Gb 以太网适配器含 Trial FCoE 和 iSCSI, LP [RMB8,86392]
英特尔 X520 DP 10Gb DA/SFP+ 服务器适配器 [RMB4,87656]
英特尔 X520 DP 10Gb DA/SFP+ 服务器适配器, 含 SR光模块 [RMB7,28676]
英特尔 X520 DP 10Gb DA/SFP+ 服务器适配器, 半高 [RMB4,87656]
英特尔 X520 DP 10Gb DA/SFP+ 服务器适配器, 半高, 含 SR光模块 [RMB7,28676]

怎么连接都可以,路由-交换-服务器。目前的需求一台交换机就够,是否需要光纤模块根据端口的带宽。比如路由器可以用两个光口,交换机也用光口与路由器连接,用电口与服务器相连。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光纤收发器与光模块在很多光纤传输项目中都有用到,二者都是光电转换设备,通过光模块与光纤收发器的灵活搭配,可以构建多样化的网络结构。

光模块属于配件,一般只有在交换机和带光模块插槽的设备里使用,光纤收发器属于设备可以单独使用。

光纤收发器作为独立的光电转换设备,其作用在于将短距离的双绞线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其自身带有电源,可上机架工作。

光模块作为传输交换设备的配件,需要在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设备上才能工作,不能单独使用。支持热插拔,可以与光纤收发器互连。

扩展资料:

光纤模块和光纤收发器连接时要注意几点:

波长和传输距离必须一致,比如波长同时为1310nm或者850nm,传输距离都是10km。

光纤跳线或者尾纤必须是相同接口才能够连接,一般光纤收发器采用的SC口,光模块采用的是LC口。这一点在采购时会有提示接口类型的选择。

同时,光纤收发器与光模块的速率必须一样,比如千兆收发器对应125G光模块,百兆连百兆,千兆连千兆;光模块的光纤类型必须相同,单纤对单纤,双纤对双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纤收发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模块

光模块是光通信设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光世界与电世界的互连通道。光模块也叫光纤收发器,主要用于信号的光电转换,在发射端将设备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在接收端将光信号还原成电信号。
光模块由发射端激光器、接收端探测器、数据编/解码的电子器件组成。光模块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各有线网络连接领域。
光模块向大带宽小型化硅光集成方向演进。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对光模块的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高,数据速率、传输距离、功耗、体积成为重要的考量指标。
光模块技术不断演进,不断出现新的应用类型,在400G以上高速率光模块的应用场景中,硅光集成的比例将越来越大,成为未来主流技术方向。
光模块市场仍处于行业初期,不同类型产品可满足多样化需求。按光模块封装可分为QSFP、QSFP28、CFP、CFP2、CFP4、CXP、SFP、CSFP、SFP+、GBIC、XFP、XENPAK、X2、SFF等多个类型。SFP、QSFP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优势,成为目前大规模使用的产品,对100G/400G高数据速率光模块的需求不断增长,将带动QSFP、QSFP-DD、OSFP光模块市场的增长。
按光模块速率可分为1Gbps、25Gbps、10Gbps、25Gbps、40Gbps、50Gbps、100Gbps、200Gbps、400Gbps等主流型号。
按速率市场分层,低速率光模块需求量最大,可用于宽带用户、服务器、企业网络接入;越高速率光模块需求量越小,主要用于运营商、数据中心的长距离通信。
按光纤接入类型分为单模光模块和多模光模块。多模光模块的传输距离较短,通常在500米至2000米,单模光模块的传输距离较远,通常在10千米至160 千米。

一共三种连接方式:SAS、iSCSI、FC(光纤),都需要安装在服务器上HBA(连接主机I/O总线和计算机内存系统的I/O适配器)卡,通过相对应的线缆连接盘柜。

1、SAS连接方式:服务器需要安装SAS HBA卡,通过SAS线连接到盘柜上的SAS接口。速率3Gb/S,可以通过SAS交换机(此类SAN交换机相对其它SAN交换机较少)扩展成SAS SAN存储区域网络 ,如 Powervault MD3000 用的是SAS连接方式

2、iSCSI连接方式:服务器需要安装iSCSI HBA卡,通过以太网线连接盘柜上的iSCSI接口,速率1Gb/S,可以通过以太网交换机扩展成iSCSI(IP) SAN存储区域网络 如:Powervault MD3000 i

3、FC连接方式:服务器需要安装FC HBA卡,通过FC线连接到盘柜上的FC接口(接口上必须安装短波光模块)。速率4/8/10Gb/S,可以通过FC交换机(需要安装短波光模块)扩展成FC SAN存储区域网络

目前企业数据存储的主流是FC SAN 和IP SAN,前者吞吐量高、性能最好,后者经济实惠、扩展方便。SAS接口的存储一般都用于入门级直连存储,少有扩展成SAS SAN的。传输速率ISCSI < SAS < FC

扩展资料:

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在1988年,发表的文章:“A Case for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文章中,谈到了RAID这个词汇,而且定义了RAID的5层级。伯克利大学研究目的是反映当时CPU快速的性能。

CPU效能每年大约成长30~50%,而硬磁机只能成长约7%。研究小组希望能找出一种新的技术,在短期内,立即提升效能来平衡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在当时,柏克莱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效能与成本。

另外,研究小组也设计出容错(fault-tolerance),逻辑数据备份(logical data redundancy),而产生了RAID理论。研究初期,便宜(Inexpensive)的磁盘也是主要的重点,但后来发现,大量便宜磁盘组合并不能适用于现实的生产环境,后来Inexpensive被改为independent,许多独立的磁盘组。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是把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的不同的地方(因此,冗余地)的方法。通过把数据放在多个硬盘上,输入输出 *** 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叠,改良性能。因为多个硬盘增加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储存冗余数据也增加了容错。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磁盘阵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8115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