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器ftp服务器怎么搭建

云服务器ftp服务器怎么搭建,第1张

你好,以Linux系统的云服务举例的话,搭建FTP服务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使用远程连接工具Xshell连接腾讯云服务器,执行命令,安装vsftpd。
2安装完后,执行systemctl start vsftpd命令,启动服务。
3运行vi /etc/vsftpd/vsftpdconf 打开vsftpd 配置文件。并按 “i” 或 “Insert” 切换至编辑模式,将文件中的anonymous_enable=YES改为anonymous_enable=NO。然后按 “Esc”,输入 “:wq”,保存文件并返回。
4运行useradd -m -d /home/ftpuser -s /sbin/nologin ftpuser命令,添加用户ftpuser。ftpuser可以自定义为自己需要的用户名。然后再运行passwd ftpuser命令,设置用户ftpuser 的密码。ftpuser为您上一步设置的用户名。
5创建用户,用户密码成功。

现在一聊到容器技术,大家就默认是指 Docker 了。但事实上,在 Docker 出现之前,PaaS社区早就有容器技术了,以 Cloud Foundry、OpenShift 为代表的就是当时的主流。

那为啥最终还是 Docker 火起来了呢?

因为传统的PaaS技术虽然也可以一键将本地应用部署到云上,并且也是采用隔离环境(容器)的形式去部署,但是其兼容性非常的不好。因为其主要原理就是将本地应用程序和启停脚本一同打包,然后上传到云服务器上,然后再在云服务器里通过脚本启动这个应用程序。

这样的做法,看起来很理想。但是在实际情况下,由于本地与云端的环境差异,导致上传到云端的应用经常各种报错、运行不起来,需要各种修改配置和参数来做兼容。甚至在项目迭代过程中不同的版本代码都需要重新去做适配,非常耗费精力。

然而 Docker 却通过一个小创新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 Docker 的方案中,它不仅打包了本地应用程序,而且还将本地环境( *** 作系统的一部分)也打包了,组成一个叫做「 Docker镜像 」的文件包。所以这个「 Docker镜像 」就包含了应用运行所需的全部依赖,我们可以直接基于这个「 Docker镜像 」在本地进行开发与测试,完成之后,再直接将这个「 Docker镜像 」一键上传到云端运行即可。

Docker 实现了本地与云端的环境完全一致,做到了真正的一次开发随处运行。

一、容器到底是什么?

容器到底是什么呢?也许对于容器不太了解,但我们对虚拟机熟悉啊,那么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容器与虚拟机的对比区别:
上图的左侧是虚拟机的原理,右侧是Docker容器的原理。

虚拟机是在宿主机上基于 Hypervisor 软件虚拟出一套 *** 作系统所需的硬件设备,再在这些虚拟硬件上安装 *** 作系统 Guest OS,然后不同的应用程序就可以运行在不同的 Guest OS 上,应用之间也就相互独立、资源隔离了,但是由于需要 Hypervisor 来创建虚拟机,且每个虚拟机里需要完整的运行一套 *** 作系统 Guest OS,因此这个方式会带来很多额外资源的开销。

而 Docker容器 中却没有 Hypervisor 这一层,虽然它需要在宿主机中运行 Docker Engine,但它的原理却完全不同于 Hypervisor,它并没有虚拟出硬件设备,更没有独立部署全套的 *** 作系统 Guest OS。

Docker容器没有那么复杂的实现原理,它其实就是一个普通进程而已,只不过它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过的普通进程。

我们启动容器的时候(docker run …),Docker Engine 只不过是启动了一个进程,这个进程就运行着我们容器里的应用。但 Docker Engine 对这个进程做了一些特殊处理,通过这些特殊处理之后,这个进程所看到的外部环境就不再是宿主机的那个环境了(它看不到宿主机中的其它进程了,以为自己是当前 *** 作系统唯一一个进程),并且 Docker Engine 还对这个进程所使用得资源进行了限制,防止它对宿主机资源的无限使用。

那 Docker Engine 具体是做了哪些特殊处理才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呢?

二、容器是如何做到资源隔离和限制的?

Docker容器对这个进程的隔离主要采用2个技术点:

弄清楚了这两个技术点对理解容器的原理非常重要,它们是容器技术的核心。
下面来详细解释一下:

三、容器的镜像是什么?

一个基础的容器镜像其实就是一个 rootfs,它包含 *** 作系统的文件系统(文件和目录),但并不包含 *** 作系统的内核。

rootfs 是在容器里根目录上挂载的一个全新的文件系统,此文件系统与宿主机的文件系统无关,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用于给容器进行提供环境的文件系统。

对于一个Docker容器而言,需要基于 pivot_root 指令,将容器内的系统根目录切换到rootfs上,这样,有了这个 rootfs,容器就能够为进程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文件系统,且实现了与宿主机的环境隔离,也正是有了rootfs,才能实现基于容器的本地应用与云端应用运行环境的一致。

另外,为了方便镜像的复用,Docker 在镜像中引入了层(Layer)的概念,可以将不同的镜像一层一层的迭在一起。这样,如果我们要做一个新的镜像,就可以基于之前已经做好的某个镜像的基础上继续做。
如上图,这个例子中最底层是 *** 作系统引导,往上一层就是基础镜像层(Linux的文件系统),再往上就是我们需要的各种应用镜像,Docker 会把这些镜像联合挂载在一个挂载点上,这些镜像层都是只读的。只有最上面的容器层是可读可写的。

这种分层的方案其实是基于 联合文件系统UnionFS(Union File System)的技术实现的。它可以将不同的目录全部挂载在同一个目录下。举个例子,假如有文件夹 test1 和 test2 ,这两个文件夹里面的文件 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然后我们可以采用联合挂载的方式,将这两个文件夹挂载到 test3 上,那么 test3 目录里就有了 test1 和 test2 的所有文件(相同的文件有去重,不同的文件都保留)。

这个原理应用在Docker镜像中,比如有2个同学,同学A已经做好了一个基于Linux的Java环境的镜像,同学S想搭建一个Java Web环境,那么他就不必再去做Java环境的镜像了,可以直接基于同学A的镜像在上面增加Tomcat后生成新镜像即可。

以上,就是对微服务架构之「 容器技术 」的一些思考。

码字不易啊,喜欢的话不妨转发朋友,或点击文章右下角的“在看”吧。

很多站长在购买云服务器的时候,会根据云主机 *** 作系统搭建服务,其中最常见的就是window和Linux不同版本 *** 作。选择 *** 作系统决定如何搭建云服务器,在window2003 系统来看IIS目前还是使用最广的一款互联网服务了,当然这也是基于 *** 作系统的垄断。以前没有实际使用过IIS,这次在IIS的配置方便也是新手,通过这次的搭建,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如何搭建云服务器之IIS的配置
主要从window云主机IIS服务的安装与配置,网站的搭建与配置等这几个方便综合讲解。
如何搭建云服务器之IIS的配置第一、IIS的安装与配置
针对IIS的安装方法,没有什么具体的难点。Window系统一般默认没有安装这个IIS组件。只要在程序/卸载中将IIS组件安装上皆可。以window2003系统的云主机为参考,大家可以借鉴。
确定之后,会让你浏览加载I386的一些系统文件,这个一般在系统安装盘里就有,如果你是ghost系统,一般都会默认安装IIS。
如何搭建云服务器之IIS的配置第二、网站搭建与配置
使用IIS搭建网站还是比较简单的,不需要太多的负责配置,也不需要懂代码,只要将需要配置的参数和权限做好就可以了。本人以帮选网>

快速配置云服务器的具体步骤取决于您使用的具体云计算平台和 *** 作系统。一般来说,以下步骤可以帮助您快速配置一个云服务器:

选择云服务提供商: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云服务提供商。常见的云服务提供商有 Amazon Web Services (AW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 Platform (GCP)、阿里云等。

选择服务器实例类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实例类型,通常可以根据 CPU 核数、内存、存储等配置进行选择。

配置安全组:设置安全组规则以允许需要访问该服务器的网络流量通过,并禁止非授权的流量访问。

选择 *** 作系统:选择合适的 *** 作系统,通常可选 Linux 或 Windows *** 作系统,并购买相应的授权。

启动服务器:按照向导创建服务实例并启动服务器,获取并保存服务器登录信息和 IP 地址等重要信息。

至于免费云服务器的使用,一些云服务提供商如 AWS、GCP 和阿里云等都提供了一定的免费额度或试用期,您可以在其官网注册并使用这些免费资源。在使用免费云服务器时,建议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并遵守相关的使用规则和使用条款。

请注意,快速配置云服务器所需要的相关技能和经验取决于您的实际情况,如果您在 *** 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建议查阅相关的文档和社区资源或者联系云服务提供商的技术支持人员以获取帮助。

1、用云服务器账号登录后,点击云服务管理。

2、先设置好云空间密码。

3、设置完成后就可以进入腾讯云服务控制中心了,这里有:CEE、CVM、CMEM、CDB、CDN等云服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8127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