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隧道技术都有哪些技术应用

vpn隧道技术都有哪些技术应用,第1张

服务器是计算机的一种,它比普通计算机运行更快、负载更高、价格更贵。服务器在网络中为其它客户机(如PC机、智能手机、ATM等终端甚至是火车系统等大型设备)提供计算或者应用服务。服务器具有高速的CPU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I/O外部数据吞吐能力以及更好的扩展性。

根据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一般来说服务器都具备承担响应服务请求、承担服务、保障服务的能力。服务器作为电子设备,其内部的结构十分的复杂,但与普通的计算机内部结构相差不大,如:cpu、硬盘、内存,系统、系统总线等。

服务器的功能相对于PC机来说复杂许多,不仅指其硬件配置,更多的是指其软件系统配置。服务器要实现如此多的功能,没有全面的软件支持是无法想象的。

但是软件系统一多,又可能造成服务器的使用性能下降,管理人员无法有效 *** 纵。所以许多服务器厂商在进行服务器的设计时,除了在服务器的可用性、稳定性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外,还必须在服务器的易使用性方面下足功夫。

服务器的易使用性主要体现在服务器是不是容易 *** 作,用户导航系统是不是完善,机箱设计是不是人性化,是否有 *** 作系统备份,以及有没有足够的培训支持等方面。

参考: >□ 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 翟海生
  
  一、IP ***隧道协议
  
  目前IP网上较为常见的隧道协议大致有两类:第二层隧道协议(包括PPTP、L2F、L2TP)和第三层隧道协议(包括GRE、IPSec、MPLS)。二层和三层隧道协议的区别主要在于用户数据在网络协议栈的第几层被封装。第二层隧道技术的起始点在网络接入服务器(NAS),终点在用户网设备(CPE)上。另外,在隧道内整个PPP帧都封装在内,PPP会话要贯穿到CPE界内的网关或服务器上。第三层隧道技术的起点及终点均在ISP界内,PPP会话终止于NAS内,只携带第三层报文体,终接设备同时也作为CPE的网关。
  
  1.第二层隧道协议
  
  第二层隧道协议可以支持多种路由协议(如IP、IPX和AppleTalk),也可以支持多种广域网技术(如FR、ATM、X25或SDH/SONET),还可以支持任意局域网技术(如以太网、令牌环和FDDI等)。
  
  PPTP
  
  PPTP(点到点隧道协议)是由PPTP论坛开发的点到点的安全隧道协议,为使用电话上网的用户提供安全***业务,1996年成为IETF草案。PPTP是PPP协议的一种扩展,提供了在IP网上建立多协议的安全***的通信方式,远端用户能够通过任何支持PPTP的ISP访问企业的专用网络。PPTP提供PPTP客户机和PPTP服务器之间的保密通信。PPTP客户机是指运行该协议的PC机,PPTP服务器是指运行该协议的服务器。
  
  通过PPTP,客户可以采用拨号方式接入公共的IP网。拨号客户首先按常规方式拨号到ISP的接入服务器,建立PPP连接;在此基础上,客户进行二次拨号建立到PPTP服务器的连接,该连接称为PPTP隧道。PPTP隧道实质上是基于IP协议的另一个PPP连接,其中IP包可以封装多种协议数据,包括TCP/IP、IPX和NetBEUI。对于直接连接到IP网的客户则不需要第一次的PPP拨号连接,可以直接与PPTP服务器建立虚拟通路。
  
  PPTP的最大优势是Microsoft公司的支持。NT40已经包括了PPTP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功能,并且考虑了Windows95环境。另外一个优势是它支持流量控制,可保证客户机与服务器间不拥塞,改善通信性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包丢失和重发现象。PPTP把建立隧道的主动权交给了客户,但客户需要在其PC机上配置PPTP,这样做既会增加用户的工作量,又会造成网络的安全隐患。另外,PPTP仅工作于IP,不具有隧道终点的验证功能,需要依赖用户的验证。
  
  L2F
  
  L2F(Layer 2 Forwarding)是由Cisco公司提出的,可以在多种介质(如 ATM、FR、IP)上建立多协议的安全***的通信方式。它将链路层的协议(如 HDLC、PPP、ASYNC等)封装起来传送,因此网络的链路层完全独立于用户的链路层协议。该协议1998年提交给IETF,成为RFC2341。
  
  L2F远端用户能够通过任何拨号方式接入公共IP网络。首先,按常规方式拨号到ISP的接入服务器(NAS),建立PPP连接;NAS根据用户名等信息发起第二次连接,呼叫用户网络的服务器,这种方式下,隧道的配置和建立对用户是完全透明的。
  
  L2F允许拨号服务器发送PPP帧,并通过WAN连接到L2F服务器。L2F服务器将包去封装后,把它们接入到企业自己的网络中。与PPTP和L2F所不同的是,L2F没有定义客户。L2F的主要缺陷是没有把标准加密方法包括在内,因此它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隧道协议。
  
  L2TP
  
  L2TP协议是由Cisco、Ascend、Microsoft、3Com和Bay等厂商共同制订的,1999年8月公布了L2TP的标准RFC2661。上述厂商现有的***设备已具有L2TP的互 *** 作性。
  
  L2TP结合了L2F和PPTP的优点,可以让用户从客户端或接入服务器端发起***连接。L2TP定义了利用公共网络设施封装传输链路层PPP帧的方法。目前用户拨号访问因特网时,必须使用IP协议,并且其动态得到的IP地址也是合法的。L2TP的好处就在于支持多种协议,用户可以保留原来的IPX、AppleTalk等协议或企业原有的IP地址,企业在原来非IP网上的投资不致于浪费。另外,L2TP还解决了多个PPP链路的捆绑问题。
  
  L2TP主要由LAC(接入集中器)和LNS(L2TP网络服务器)构成。LAC支持客户端的L2TP,用于发起呼叫、接收呼叫和建立隧道。LNS是所有隧道的终点。在传统的PPP连接中,用户拨号连接的终点是LAC,L2TP使得PPP协议的终点延伸到LNS。
  
  在安全性考虑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8637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