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未来有可能超过华为吗?

H3C未来有可能超过华为吗?,第1张

首先,H3C和华为的竞争,主要是集中在数据通信领域,如果是和华为比无线、比传输,H3C连业务都没有,是肯定不会超过华为的。
H3C和华为实际上有点同源的意思,如果不是因为当年美国的反对,H3C早就被华为收购了,最早H3C和华为的命令行都是类似的,华为的路由器配套的就是H3C交换机,直到后来H3C被HP收购后,华为才开始做自己的高端交换机。
H3C和华为分家之后,H3C在企业网领域做的风生水起,而且自身也在逐步摆脱华为的影子。现在H3C和华为的在企业网竞争的很厉害,在紫光入主H3C后,H3C也逐步进入了三大运营商的集采,看起来好像H3C和华为在企业网分庭抗礼,并且H3C在逐步蚕食华为运营商的份额,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H3C在数据通信领域可以超过华为?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相对HW来说,H3C的短板太明显了。
首先华为在数据通信解决方案上的积累比H3C深厚的多,尤其是在高端路由器的积累。这点H3C远远不如华为,这个原因也是因为华为在路由器里的积累太深厚了,从芯片到功能,H3C的能力都远远不如华为,尤其在核心路由器领域,华为的核心路由器已经是全球第一了,H3C还有很长的道路才走。
这个原因和芯片有关系。最早H3C的交换机采用的是ASIC芯片,这在交换机没问题,H3C把交换机改个外观,直接换个名字当路由器卖也应该没有问题,毕竟企业的流量比较小。但是随着企业云化的发展,企业的流量越来越大,而且H3C已经介入运营商领域,ASIC架构已经不能在路由器使用了。H3C介入NP架构的路由器的时间比较短,因此这方面的能力不如华为也很正常。
其次就是华为在数通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也远超H3C。华为现在在企业领域越来越不靠单机,而是靠解决方案来打市场,这对H3C就很尴尬。因为在企业招标内,华为解决方案的能力作为技术参数写入,H3C就很难受,面临着无法满足行业客户需求,只能拼单机价格。
所以,H3C要真正重视行业的解决方案,利用自己的优势推动自身的行业解决方案的能力,避免仅作单机,发展一些领先技术自己的能力,这个对H3C是有利的。
最后,H3C要真正的重视产品,不能总是靠包装产品或者改改官网参数拿下项目,这个对H3C是不利的。H3C如果要超越华为,就一定要参与运营商的蛋糕,运营商都是要集采的,都是实打实的能力比拼。
过去H3C其实带坏了企业市场的风气。交换机包装一下换个名字就是路由器,为了投标官网的参数随便改,各种功能找一些恰饭的测试机构随便出报告,导致整个企业网都开始改参数作假,这点很不好。H3C需要正视自己的能力,未来才有可能超越华为。
H3C个人不认为能全面超越华为,但在部分领域倒是有可能赶超华为,前提是能持续研发和掌握核心技术。

1、先看看H3C的起源

H3C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华三,这家公司的起源其实就是华为,是当年华为和美国3Com合资组建的一家专门用来在海外市场和思科进行火拼的企业,其核心业务也就是华为之前的主营之一:通讯设备。最初的核心人员构成,包括一些专利技术也都来自于华为。

不过,后来由于各种因素华为将其出售了,之后华三先后归于3com、惠普,最终在2015年时被紫光收购,至此华三开始了新的征程。
2、华三近年来的整体发展

并入紫光后的华三(现在称为“新华三”)相当于拥有华为当年的底子,又有了紫光的国企背景,整体实力大增。紫光集团这些年来一直在布局 科技 产业,除了通讯领域的华三,还有半导体领域的展讯芯片、紫光存储、长江存储等厂商。这样一来,华三以及其他紫光的兄弟企业组合作战已经是相当于另一个华为。

目前华三的核心业务主攻的仍是通讯领域,其产品线有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存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等,以上这些业务大部分其实和华为处于正面竞争状态。业内有传言称,华为面对这一友商时,有时候也得绕着走,可见华三业务能力还是可以的。

因此,如果说华三能在这些核心业务上给力,那倒是有可能在这个领域追上华为。当然前提还是需要在研发上下功夫,有自研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3、不可能完全超越华为

至于超越华为显然是不可能,现在整个紫光都还不如华为,更不要紫光旗下的一个子公司。现在的华为拥有太多的技术力量了,不说8万件的授权专利,光说现在的业务体系就已经不是华三能比拟的。

从业务体系上来说,华为现在除了有运营商业务,还有消费业务,企业业务,而消费业务这块根本不是华三可以追赶的,全球销量第二的手机,各种智能终端设备,拥有各种自研芯片(麒麟、巴龙等),包括未来即将全面启用的 *** 作系统,以及领先5G技术等等。这些业务和产品线都是华三所不具备的,也根本不可能再短期内予以发展出来。

Lscssh 科技 官观点:

因此,华三想要全面赶超华为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至于紫光集团个人倒是希望未来能追赶上华为,毕竟这家集团已经进军半导体领域多年,其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整体实力。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呗,欢迎关注Lscssh 科技 官,谢谢~~
    在企业网领域,H3C有一定的优势,早在2003年,H3C就开始做企业网,华为当时还没有企业网,因为非竞争协议的限制,华为当时没有企业网,专攻运营商。后来,H3C被HP买去了,华为才开始发展企业网,所话说“姜还是老的辣”。
    H3C的“坎坷身世”
    可以看到,大东家依次是: 华为、3com、HP、紫光。
    H3C的优势
    华为在运营商领域做到了全球第一,特别是近些年来的5G网络,这些年来发展企业网、终端市场,获取了很大的成功。

    H3C的优势在于企业网 ,华为和H3C分家那年,签署了非竞争协议,华为不能涉足企业网,也就是说华为专攻运营商、H3C专攻企业网。后来,H3C被HP买去了,华为这才大力发展企业网,大概是2011年的时候,相比H3C要晚8年的时间,以前公安等国家部门的骨干网,基本上是清一色的H3C,这些年逐步更换称了华为的产品。
    总之,华三是不可能超过华为的,撇开终端市场不说,在运营商领域差距太大。在企业网领域,华为这些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很多企业、政府机关将H3C、思科的路由器、交换机换成了华为的数通产品。
我觉得不可能。原因如下:

H3C后面统一称华三

1、 华三的业务广度远不如华为

华三的核心业务一直都是围绕企业网展开的,而且起步比华为早很多,也势必在行业里树立起了自己的标杆形象,但是这几年华为也开始在企业网发力,且后来居上,同时华为还有几大华三不具备的业务板块,比如运营商业务,也就是我们常说到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这些,要知道这些都是大客户,每次招标都是百亿级的大胆,还有一块就是当今如火如荼的终端业务,最典型的就是手机,华为和荣耀目前是除三星外出货量最高的手机制造商。

2、公司文化

华为讲究狼性文化,内部管理和晋升机制都很严明,同时大家都有很强的奋斗精神和危险意识,华为的高薪高年终在业内也是人尽皆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华为恰好在这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管理逻辑和管理方法,这也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说说华三,华三目前被紫光收购了,可以说华三慢慢参杂了更多的国企化背景,企业危机意识会更淡泊一些,同时华三的薪资和人才吸引力方面也远不及华为。

综上,华三要追赶华为从目前来看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所谓的H3C,其实指的就是紫光集团下面的新华三,而这个新华三跟华为之间又颇有渊源,一会儿我们详细说。

先回到这个题目中来“H3C未来有可能超过华为吗?”,其实问题不能这么问,一个独角兽和一个巨无霸怎么比?如果说综合实力的话,新华三肯定是比不过华为啊,这个不用解释。

甚至在很多细分领域,两者也都是没有太大可比性的,比如手机、PC等硬件,以及芯片研发方面,不过如果说起网络服务这一块,二者可谓就是各分天下了,运营商这部分华为更厉害,企内网这部分却是新华三更具优势。

先说下华为和新华三的关系,两家公司光名字听起来就挺像的,long long ago~华为跟新华三之间有过非竞争协议,内容是华为一定时间内不涉足企业网,当时华为本身还就是新华三的控股方,华为占股51%,3COM占比49%,所以当时新华三还被称为华为3COM。

事情到了后来,华为跟3COM角色颠倒,华为占比49%,3COM占比51%,成了控股方,但是习惯上还是将其成为华为3COM,然后过了几年3COM完全收购了华为的那一部分股份,100%控股新华三,当然在名字上人们还是习惯的称之为华为3COM,再到后来3COM挂了,最终新华三随着3COM一同归入HP门下,这个时候才改名为华三,故事到了最后,华三全外资背景实在混不下去了,干脆最终被紫光集团收购了51%的股份,到此紫光成为华三的控股股东,这个时候华三也正式更名为新华三。

所以说起华为和新华三,二者还是有这么点渊源的,在业务方面,最开始因为她们签订了非竞争协议,所以很早一段时间,华为并没有涉足到企业网,把这一部分市场留给了新华为,因此在企业网方面,新华三相对华为还是有比较大的先发优势的。

应该是03年把,新华三就已经开始在做企业网这块的业务了,而华为一直到了11年才开始在企业网上面发力,自然二者的功底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

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哈,近几年华为在很多领域都在发力,什么芯片啊、智能家居啊、物联网等等很多领域都是如此,在企业网方面,华为也正在着力的布局自己的生态,女里跟他的网络服务、硬件设备能够起到更大的协同效应,因此二者的差距也正在进一步的缩小。

但是,话说回来,美国给华为这么一打压,而且还是联合起整个亲美势力一同给华为施压,这对华为的影响将会是持久性的,华为在未来还能不能继续保持目前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个还需要看华为的韧劲儿怎么样了。
有人说,H3C底蕴不足,毕竟成立于2003年;而华为这家1987年成立的公司,它的市场,底蕴,以及技术更足。

可是,你在2019年企业级存储市场IDC机构排名中可以看到。华为在2019年的企业级存储市场出货份额达到295%,排名第一,同比出货排在第二的是H3C 118%,同比增长38%,由第三位升至第二位。
它似乎以一种我们很难想象的进步,迅速成就了在它领域的成功。

但是,你也得知道的是——

H3C拥有全线路由器和以太网交换机产品,重点在于网络安全、云存储、云桌面、硬件服务器、WLAN、SOHO及软件管理系统等领域发展。

华为可不仅仅在这方面有发展,我们在2019年华为年报可以看到, 华为目前是三大业务:消费者业务,企业业务以及运营商业务。特别是在消费者业务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手机终端,华为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H3C它主攻的领域和华为所主攻的领域还是有不同的地方,华为的综合性更强,而且它每年的技术投入,就决定了它的发展,这方面确实是H3C所不能够比拟的。

能不能够达到华为的地位?我觉得难,但并不是没有机会。不过在现在 社会 ,企业发展迅速的阶段,是不是有更多的新兴企业来挑战它们呢?市场竞争激烈,可能也为它超越华为铸就了一道高墙。
认识一些曾经的华为3com一员,不可否认华为3com是个好公司,但是时光流逝,现在的新华三和老华三已经不是同一级别了。

华三呢,就是一个本分的农民,种好自己的地,果实成熟自然有人要吃。每年都是按照规则把该做的做好做完,这样也就有了生存的资本。

华三和华为的技术和产品,对大多数用户和企业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无非就是品牌的知名度有不一样罢了。

目前市场占比,华为40%左右(中高端市场),华三30%左右(中低端市场),目前市场的蛋糕被划分的比较有秩序,大家互不干扰。

最后总结,没有第三方强大实力的搅局,会持续几十年!

日前(4月1日)市场调研机构IDC公布了2019 Q4季度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市场份额数据。华为在2019年的企业级存储市场出货份额达到295%,排名第一;而出货排在第二的变是H3C。
H3C与华为的“渊源”
其实H3C早先是从华为独立出来,但现在是两个不同的公司。H3C的前身是华为+美国知名企业3com的合资公司。

后面的多次股权变更问题,3com也拿到了全部股权,从而更名为H3C,也就是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后面华为是打算收购H3C的,但失败告终。再后来H3C被惠普公司收购,从此与华为撇清关系。
H3C与华为“异同”。
H3C主要提供IT基础架构产品及方案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它和华为的竞争,主要是集中在数据通信领域。至于服务器、储存、安全等方面的业务,其实是在HP收购H3C之后新增的,但也没什么起色。

华为方面,许多人会更加熟悉。华为侧重于生产以及销售通信设备,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包含主要的三大业务模块。
说到这方面,H3C在企业网板块是有优势的。这要从H3C成立那会说起,一些说法是当时H3C和华为有竞争协议,也就是华为主要立足运营商业务,而H3C主要是企业网范畴。从那以后H3C在企业网领域也是弄得风生水起。在企业网和一些大型网络的接入层中,H3C的交换机设备还是挺常见的。

“本是同根生”,而H3C后面反而抢华为的市场,有点懊恼吧!但是综合而言,H3C除了企业网市场占有优势外,其它方面是比不上华为的。本身华为在数据通信解决方案上的积累比H3C深厚的多,华为现在在企业领域也不单纯单机打拼了,而是靠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来提升优势。

本身H3C要超越华为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整体上H3C的业务规模限制明显,只是需要坦诚的是H3C某些领域有所优势。未来还要取决于H3C整体的运营,战略规划和市场的变化把握…

华三很难超过华为,基本不可能

1东家更换太频繁了,企业文化不稳固

2并无太突出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产品线单一,而华为,除了企业网,运营商业务,个人产品,都很强大。到关键时候,企业网产品可以不赚钱,华三不敢。

3华为现在的爱国牌太厉害了,不仅是产品,就算是集成业务,拼几个运营商以及央企,都无压力,华三更不是对手。

但华为也有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隐患,就是末端腐败,尤其是企业网末端的销售团队,仗着华为的品牌和爱国这张牌,极其贪婪和张狂,如果任老不来一场内部革命,彻底消灭这帮蛀虫,华为必毁!

当前,我国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为领先的5G独立网络;同时,5G已经融入到工业、能源、医疗、金融、教育等各个行业,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开辟了新路径、提供了新引擎。在5G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作为赋能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5G控制中枢的核心网需要更加智能、高效、可靠的安全能力。

作为运营商可信赖的合作伙伴,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全面参与运营商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凭借云、网、安融合的全栈安全技术能力以及强大的交付运维能力,在运营商市场取得全面突破。针对5GC云网安全,新华三以电信级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全面助力三大运营商5GC网络安全建设。

5G走向云化,安全挑战全面升级

5GC即5G核心网,包含众多的5G核心网网元是5G网络的核心控制中枢及与外网连接的业务数据转发接口。随着5G云化技术的应用,核心网网元采用NFV化部署在云资源池中。三大运营商采用不同模式进行5GC云网安全建设:中国移动采用8大区模式建设,中国联通采用“6大区+2节点(北京、上海)“模式建设,中国电信采用分省建设模式。预计到2025年,运营商5GC资源池的服务器规模会达到40-50万台。

5G网络开放性高,不仅需要保障用户与网络自身安全,还需要为垂直行业应用提供安全能力。随着5G网络架构的演进,核心网形态从传统的专用设备向通用型云化基础设施演进,网元间的接口也在向服务化架构演进,从而引入了更多的安全挑战,从而导致系统漏洞需要及时发现并消除、版本升级补丁更加频繁、网络纵深防御挑战难度增大、管理合规要求更高等实际需求。

运营商5GC云化资源池内网络安全按照分区分域进行安全部署,安全防护工作包括互联网出口安全、专线出口安全、云基础设施安全、云内业务网络安全、和云内管理网安全等。按照一个中心三重防护的原则,又可分为安全管理中心、安全区域边界、安全通信网络和安全计算环境四大领域。5GC云化资源池面临着从云平台及租户侧的安全威胁,在出口边界,面临外界恶意入侵攻击的风险;资源池内部各安全域之间,面临着业务及租户的安全隔离问题;为了保障资源池内部安全的通信及计算环境,如何对流量进行有效的安全甄别、对病毒进行针对防范以及对全网的态势感知和风险预控等任务;除此之外,如何对整网的安全资产、安全服务链做统一的纳管、运维及编排,安全管理运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新华三为 5GC 云网安全 保驾护航

面对种种挑战,依托在网络安全领域的领先优势,新华三从安全区域边界、安全网络、安全云计算环境到安全管理中心,打造了电信级5GC云网安全方案,全面保障5G网络高性能和高可靠的业务需求。

安全区域边界: 在5GC资源池出口边界处部署外层防火墙和抗DDoS设备,对外界安全威胁进行防护;在资源池内部,部署管理防火墙和内层防火墙,对东西向流量进行安全域隔离。

安全网络及计算环境: 在关键链路上旁路分光部署入侵防御、全流量威胁探针、沙箱等安全设备,对相关流量按需实施安全监测;在各区域接入交换机旁挂漏洞扫描,对资源池内服务器系统定期做安全扫描,同时,在终端服务器上部署终端安全系统,对服务器进行安全加固。

安全管理中心: 在资源池管理域部署安全管理中心,远端联动态势感知中心及云安全管理中心,对整网的安全服务进行统一纳管运维,实现主动安全。

新华三电信级安全 产品 全面保障运营商 5GC 云网安全

新华三电信级网络安全产品具备支持5G网络高性能、高可靠业务需求的能力,在三大运营商集采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全面应用于三大运营商5GC网络安全建设。

在中国移动 ,新华三获得2020年高端防火墙、入侵防御集采第一名,超过300台高端防火墙、入侵防御产品应用于中国移动8大区超过30个5GC资源池。 在中国移动网络云项目中 :新华三防火墙承担EPC防火墙、外层防火墙、网管防火墙等多个角色,在5G核心网NFV化部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诸多项目的落地,进一步展现了新华三的电信级防火墙产品在运营商行业的领先地位。

在中国电信 ,新华三高端防火墙、入侵防御产品服务于全国近20个省会城市,保护5GC管理、计费、信令流量安全。 在某 电信 5GC NAT 防火墙项目中: 新华三M9010高端防火墙部署于电信5G核心网节点,承载近百万5G SA用户需求,实现该市两个重要局点的5G媒体流量的处理。

在中国联通 ,新华三获得2020年通信云防火墙集采第一名,上百台高端防火墙服务于全国近20个省市,承载包括5GC、vEPC、vBRAS等业务在内的通信云场景。 在联通某大区通信云防火墙项目中: 新华三在通信云出口部署高端防火墙M9000,保证客户5G业务稳定运行。此外,在该项目中新华三实现了网络、存储、服务器、安全等多产品的规模落地,成为联通5G通信云建设的主要合作伙伴。

经过在运营商5G核心云网充分的实践应用,新华三专门为运营商行业打造的M9000系列电信级多业务安全网关已经在性能和可靠性上的通过考验,为运营商5GC云化资源池网络安全保驾护航。新华三5GC云网安全产品的技术研发水平、运行稳定性、高品质服务能力得到了运营商的充分认可,展望未来,作为运营商云网安全产品核心供应商的新华三将为运营商的5G网络建设添砖加瓦,实现运营商5G在公众市场与政企行业市场的快速业务发展,助力“数字中国”与“网络强国”建设的蓬勃发展。

华新环保、新华三。截至2023年4月27日,服务器回收的上市公司有华新绿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集团等。上市公司,指经有关部门核准,公开发行股票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8857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