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p机房什么意思?bgp机房相对其他机房有什么优势?

bgp机房什么意思?bgp机房相对其他机房有什么优势?,第1张

BGP(边界网关协议)主要用于互联网AS(自治系统)之间的互联,BGP的最主要功能在于 控制路由的传播和选择最好的路由。中国网通 、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和一些大的民营IDC 运营商都具有AS号,全国各大网络运营商多数都是通过BGP协议与自身的AS号来实现多线 互联的。使用此方案来实现多线路互联,IDC需要在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或 APNIC(亚太网络信息中心)申请自己的IP地址段和AS号(目前网宿科技同时是APNIC和 CNNIC的会员单位),然后通过BGP协议将此段IP地址广播到其它的网络运营商的网络中。 使用BGP协议互联后,网络运营商的所有骨干路由设备将会判断到IDC机房IP段的最佳路由 ,以保证不同网络运营商用户的高速访问。
bgp相对其他机房的优势是:
1、机房支持多线路,这样电信、联通、移动等终端网民访问速度快,不存在跨线路跳转 ;其中一个线路出现故障如移动光缆出问题,可以自动将移动用户切换到其他线路,不会 出现移动用户访问不了服务器。
2、大一些IDC公司如景安网络、广州新一代BGP多线机房都是自建,服务优势显著,如 724服务器故障维护,比较灵活如增加带宽、ip资源、使用备用服务器/备用硬件及时替 换用户宕机服务器或故障硬件,最主要就是不用走那些官僚手续,办理个业务拖好久,速 度都非常快。也算是实实在在为客户做点事。
3、不好的地方就是BGP线路贵,同样的机器和带宽比单线高出很多,带宽越大比例越大, 一般用千兆以上带宽的公司基本没有用BGP多线的。再就是BGP多线机房出口带宽没有单线 充足,一把的攻击能扛住,大流量如20G的网络就会丢包。
单线
优势就是大带宽成本低,机房出口带宽充足。反过来BGP的优势就是单线机房的劣势,最 忍受不了的就是晚上、节假日机器故障维护问题,慢的要死,当然在单线机房一般都是大 客户比如360啦、百度啦,一两台机器故障不影响有集群有分布式嘛,再者服务器都有远 程控制卡。
如果你的用户群体比较集中,流量非常大,比如基本都是北方用户或者某一个城市,可以 考虑放在单线机房,便宜省钱。如果业务是服务全国用户或者当地电信联通市场占比各半 ,流量在百兆以内就放在BGP多线,速度快,服务器有保障。
群英服务器租用为您诚意解答

说明:Git,Github,GitLab三者关系。

Git - 是一款自由和开源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用于敏捷高效地处理任何或小或大的项目。是 Linus Torvalds 为了帮助管理 Linux 内核开发而开发的一个开放源码的版本控制软件。(svn是集中化的版本控制系统)。

GitHub - 是一个面向开源及私有软件项目的托管平台(也就一个网站),提供给用户空间创建git仓储,保存用户的一些数据文档或者代码等。它可以托管各种git库,并提供一个web界面。被戏称为“全世界最大的同性交流社区”。

GitLab - 基于Git的项目管理软件。使用Git作为代码管理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搭建起来的web服务。

当然啦国内开源中国出的“码云”,第一次听得人还以为是“马云”。我酱紫。它跟Github功能差不多,都能建立公有和私有的仓库。不过嘛感觉有点封闭,社区没有Github热闹。

有的人就说啦,我完全可以在Github或者GitLab上做远端代码仓库,为啥还要倒腾GitLab自建代码托管系统?就一个字: “代码安全性”(公司保密规定)。 对于公司来说,GitLab让开发团队对他们的代码仓库拥有更多的控制,相比于GitHub,它有不少的特色:

一、自建代码托管系统都需要做些什么工作?

1 选择开源软件

Git 大家族的 GitLab ,它提供了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除了涵盖 Git 所有的功能,同时又提供方便的后台管理。分别有CE(社区版)、EE(企业版)、OM(RPM 包完整版)三个版本,目前市面上开发者们的普遍选择是使用 CE 版的源码,成本较低且相对方便。

2 硬件设施方面

如果是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自建机房一般成本较高,所以除非是大型集团企业。现在市面上存在太多的云服务器厂商,平均价格多在 5000元/年以上,都是不错的选择。

可能遇到的坑:

3由于个人眼界以及信息不对称,目前大部分公司都是在公司局域网内自行用GitLab搭建代码托管系统。部署Gitlab 是对服务器有配置要求的建议是CPU两核,内存4G以上。个人经验,勿喷啦。

二、搭建过程(这里仅是作者接触的,其实还有很多更高级的盘法)

Gitlab的服务构成

1搭建方法分为:传统方式安装GitLab和Docker安装(推荐)。

2传统安装过程(平台使用centos7安装)

安装和配置必要的依赖项:

安装Postfix以发送通知邮件:

在安装Postfix期间,可能会出现配置屏幕。选择“Internet Site”并按enter键。使用您的服务器的外部DNS以“mail name”并按enter。如果出现额外的屏幕,继续按enter键接受默认值。

添加GitLab镜像源并安装gitlab服务器:

注意这里设置的端口不能被占用,默认是8080端口,如果8080已经使用,请自定义其它端口,并在防火墙设置开放相对应得端口。

重置并启动GitLab:

访问 GitLab页面:如果没有域名,直接输入服务器ip和指定端口进行访问

获取/修改超级管理员root的密码:

最后我们使用默认的账号:root 和刚刚设置好的密码12345678进行登录。

后面的步骤配置SSH key,git Bash的global config等初始化设置跟GitHub一样。可是还有一点就是“汉化”。(英文不好的小伙伴)但是有一定风险,后面我打开报502错误。有两种方法:用git比对出英文与中文的补丁,将英文打补丁。第二是直接下载中文版,替换英文。

3Docker安装(推荐)

(1)配置docker镜像

直接从 docker hub 获取的话速度非常慢,所以需要配置一个镜像。我使用的是 daocloudio提供的加速,速度很快。

(2)获取 GitLab 镜像

下载完成后,查看镜像列表

(3)启动容器

3个--publish指定容器与主机的端口映射,分别是 >

阿里云服务器ECS如何选择?很多新手用户并不知道PTS是什么,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阿里云服务器ECS产品,性能测试PTS可以很好的帮助你快速对云服务器进行压力测试,从而助你选择适合自己的阿里云服务器ECS,下面是性能测试PTS详解!

阿里云开发者社区最近推出了一个“ ECS 选款利器!PTS助您快速上云 ”活动,PTS性能压测包仅需099/月起,真实模拟,免去繁琐的搭建和维护成本!现在您可以只支付10块钱不到的试用成本,即可体验使用 PTS 来帮助 ECS 进行容量规划选择合适规格的整个流程!
完成动手实验的同学,即可参与抽奖活动,小米手环 6、蓝牙键盘、掌上游戏机、笔记本支架、 数据线、优惠券等丰富奖品等您来拿!限量 1500 份,抽奖即得,百分百中奖哦!

性能测试PTS(Performance Testing Service)是具备强大的分布式压测能力的SaaS压测平台,可模拟海量用户的真实业务场景,全方位验证业务站点的性能、容量和稳定性。

PTS旨在简化性能压测本身的工作。
PTS目标是将性能压测本身的工作持续简化,使您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回归到关注业务和性能问题本身。在PTS平台上,您可以用较低的人力和资源成本,构造出最接近真实业务场景的复杂交互式流量,快速衡量系统的业务性能状况,为性能问题定位、容量配比、全链路压测的流量构造提供最好的帮助。进而提升用户体验,促进业务发展,最大程度实现企业的商业价值。

业务场景
PTS广泛应用于各种压力测试和性能测试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景:

PTS孵化于服务阿里巴巴全生态五年以上的单链路、全链路压测平台,是阿里巴巴内部最佳实践的输出。该平台对内除了支持日常的外部流量压测之外,同时支持了大大小小的促销活动,如天猫双11、双12和年货节等。

压测流程
PTS提供全面高效的压测流程:

压测流程说明:
1在PTS控制台上,准备压测API数据,构造压测场景,定义压测模式、量级等;支持随时启停压测,压测过程中可调速。
2压测启动后,PTS后台的压测控制中心将自动调度压测数据、压测任务和压测引擎。
3通过随机调度全国上百个城市和运营商的内容分发网络CD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节点,发起压测流量。保证从虚拟用户并发量、压测流量的分散度等维度都接近真正的用户行为,压测结果更加全面和真实可信。
4通过压测引擎向您指定的业务站点发起压测。
5压测过程中,通过集成云监控、ARMS(应用实时监控服务)产品,结合PTS自有的监控指标,实时采集压测数据。
6在PTS控制台,实时展现压测数据,进行过程监控;压测结束后,生成压测报告。基于整个压测场景的性能表现,定位性能问题、发现系统瓶颈。

压测创建方式
PTS支持以下4种方式创建压测场景(或称压测用例),如下图所示:

说明:
方式一:PTS自研零编码可视化编排,使用自研强大引擎压测。
方式二: 使用PTS自研云端录制器,零侵入录制业务请求并导入1中的自研交互中进行进一步设置。
方式三: 将导入脚本压测 1中的PTS自研交互中,使用PTS自研引擎。
方式四:JMeter压测并使用原生JMeter引擎进行压测,PTS提供自定义的压力构造和监控数据汇聚等产品服务。
其中,方式一、二、三由于使用了PTS的自研引擎,具备RPS(Requests per Second)吞吐量压测模式、秒级启动、实时控制、定时压测和流量遍布全国运营商网络的差异化能力。
方式一是PTS最核心的一种压测场景创建方式,所有资源包均可使用。其他几种创建方式面向不同规格资源包开放。

适用于多业务场景
不论您处于哪个行业,在以下业务场景(但不限于),PTS都是您值得信赖的性能测试工具。

适用行业广泛
PTS应用行业广泛,涉及电商、多媒体、金融保险、物流快递、广告营销、社交等等。
PTS服务阿里巴巴全生态多年,支持了天猫双11、双12、年货节等大促活动。植根于电商行业的PTS,对电商的典型业务模型支持得更友好,压测来源更广泛,脉冲能力和流量掌控能力更强。
PTS自商业版发布以来,吸引了来自多媒体、金融保险、政务等众多行业的用户,以其强大的压测场景编排能力和报表能力,帮助用户快速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调优,提升了系统承压能力。

适用于多种网络环境
不论您的业务位于公有云、专有云、混合云或者自建IDC中,只要能够通过公网访问,PTS都能够通过遍布全国上百个城市和各运营商的CDN节点发起压测流量,最大程度地模拟真实业务场景。

适用于使用>时间戳(timestamp),通常是一个字符序列,唯一地标识某一刻的时间。数字时间戳技术是数字签名技术一种变种的应用。
定义
时间戳是指格林威治时间1970年01月01日00时00分00秒(北京时间1970年01月01日08时00分00秒)起至现在的总秒数。
分类
1自建时间戳:此类时间戳是通过时间接收设备(如GPS,CDMA,北斗卫星)来获取时间到时间戳服务器上,并通过时间戳服务器签发时间戳证书。此种时间戳可用来企业内部责任认定,在法庭认证时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因其在通过时间接收设备接收时间时存在被篡改的可能,故此不能做为法律依据。
2具有法律的效力的时间戳:它是由我国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与北京联合信任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的我国第三方可信时间戳认证服务。由国家授时中心负责时间的授时与守时监测。因其守时监测功能而保障时间戳证书中的时间的准确性和不被篡改。获取时间戳平台有“大众版权保护平台”,可与我国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间同步。
数据库系统中时间戳
数据库中自动生成的唯一二进制数字,与时间和日期无关的, 通常用作给表行加版本戳的机制。存储大小为 8个字节。
每个数据库都有一个计数器,当对数据库中包含 timestamp 列的表执行插入或更新 *** 作时,该计数器值就会增加。该计数器是数据库时间戳。这可以跟踪数据库内的相对时间,而不是时钟相关联的实际时间。一个表只能有一个 timestamp 列。每次修改或插入包含 timestamp 列的行时,就会在 timestamp 列中插入增量数据库时间戳值。这一属性使 timestamp 列不适合作为键使用,尤其是不能作为主键使用。对行的任何更新都会更改 timestamp 值,从而更改键值。如果该列属于主键,那么旧的键值将无效,进而引用该旧值的外键也将不再有效。如果该表在动态游标中引用,则所有更新均会更改游标中行的位置。如果该列属于索引键,则对数据行的所有更新还将导致索引更新。
使用某一行中的 timestamp 列可以很容易地确定该行中的任何值自上次读取以后是否发生了更改。如果对行进行了更改,就会更新该时间戳值。如果没有对行进行更改,则该时间戳值将与以前读取该行时的时间戳值一致。若要返回数据库的当前时间戳值,请使用 @@DBTS。
在控制并发时起到作用
用户A/B同时打开某条记录开始编辑,保存是可以判断时间戳,因为记录每次被更新时,系统都会自动维护时间戳,所以如果保存时发现取出来的时间戳与数据库中的时间戳如果不相等,说明在这个过程中记录被更新过,这样的话可以防止别人的更新被覆盖。

国内云服务器较为著名的商家有: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天翼云、金山云、UCloud、青云QingCloud、百度云、盛大云、世纪互联蓝云。

1、阿里云

2009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在十周年庆典上宣布成立子公司“阿里云”,该公司将专注于云计算领域的研究和研发。“阿里云”也成为继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阿里软件、中国雅虎之后的阿里巴巴集团第八家子公司。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10日,在杭州、北京和硅谷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和运营机构。阿里云的目标是打造互联网数据分享第一平台,成为以数据为中心的云计算服务公司。

2、腾讯云

腾讯公司倾力打造的面向广大企业和个人的互联网+服务平台,高质量的公有云服务平台,提供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DN和域名注册等基础云计算服务。

腾讯云-腾讯公司倾力打造的面向广大企业和个人的公有云平台;提供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存储和CDN等基础云计算服务,以及提供微信、游戏、移动应用等行业解决方案。

3、华为云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内大型云服务与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为企业/政府/创新创业群体提供安全/中立/可靠的IT基础设施云服务。

华为企业云贯彻华为公司 云、管、端 的战略方针,聚焦I层,使能P层,聚合S层,为广大企业、政府和创新创业群体提供安全、中立的IT基础设施云服务。愿景是让企业像用水用电一样使用ICT服务。

4、天翼云

中国电信旗下,集市场营销/运营/产品研发于一体,专业从事云计算业务和大数据服务的云计算基础服务提供商。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分公司(以下简称天翼云)是中国电信旗下直属专业公司,集市场营销、运营服务、产品研发于一体,专注于成为亚太云计算基础服务提供商。2016年,天翼云推出了“2+31+x”资源池战略布局,依托自主研发的云平台和5s安全体系,以及运营商央企底蕴与互联网创新机制,为用户提供安全云服务。

天翼云为用户提供云主机、云存储、云备份、桌面云、专享云、混合云、CDN、大数据等全线产品,同时为政府、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打造定制化云解决方案。天翼云还为“互联网+”在各行业落地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坚实的承载。

5、金山云

金山云是金山集团旗下控股公司,依托金山集团26年的深厚技术积累,以业内领先的用户体验和服务端技术,为用户和企业提供国内领军级云服务产品。

公司拥有云主机、海量云存储、负载均衡、云关系型数据库等多项核心业务。其中,"天蝎"云主机以其高性能为特点,为客户带来极速体验,轻松应对高负荷业务;RDS产品的高可扩展性可帮助客户实现动态配置资源,以应对业务的剧烈变化;负载均衡产品能够帮助客户应对高峰流量和单点故障,大大提升业务的稳定性。

6、UCloud

致力于研发并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企业必需的基础IT架构服务,专注于基础云计算产品研发与运营的综合性企业。

UCloud (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前沿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坚持中立,不涉足客户业务领域,专注于打造一个安全、可信赖的云计算服务平台。

自主研发IaaS、PaaS、AI服务平台、大数据流通平台等一系列云计算产品,并深入了解互联网、传统企业不同场景下的业务需求,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专有云在内的综合性行业解决方案。

依托国内北、上、广、深、杭等11地线下服务站,以及在全球各地部署的29大节能绿色数据中心,包括莫斯科、圣保罗、拉各斯、伦敦等,UCloud已为8万多个用户提供了优质服务,间接服务用户数量超过10亿,部署在UCloud平台上的客户业务总产值逾千亿人民币。

7、青云QingCloud

企业级全栈云 ICT 服务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基于云模式的综合企业服务平台,实现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托管云的一致化交付与统一管理。

青云QingCloud 是一家企业级全栈云 ICT 服务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一个基于云模式的综合企业服务平台。青云QingCloud 专注于为企业用户提供安全、性能出众、按需、实时的 ICT 资源与管理服务,并携手众多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云端综合企业服务交付平台。

8、百度云

百度推出的公有云平台,覆盖云计算、大数据、O2O等热点技术领域,向开发者共享百度核心技术、数据和资源等的高性能云计算产品的品牌。

百度开放云是百度在多年技术积累、汇集上万名国内外技术专家的基础上,通过开放百度核心基础架构技术,为广大公有云需求者提供的全系列易用的高性能云计算产品。

9、盛大云

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盛大云,盛大集团旗下,国内较早推出按需计费的云主机,基于Key-Value的云存储,致力于提供定制云服务和园区综合云方案的科技型企业

盛大云(>

10、世纪互联蓝云

上海蓝云母公司世纪互联(NASDAQ: VNET)是中国较大的中立电信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并于2011 年4月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世纪互联向客户提供业界服务器及网络设备托管服务、管理式网络服务、内容分发网络及云计算服务。世纪互联在全国40多个城市运营80多家分布式数据中心,拥有超过2000家多样化的稳定客户群体。

2012年11月,微软、世纪互联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宣布战略合作伙伴协议,由微软向世纪互联授权技术,世纪互联成立全资子公司在中国运营并向中国客户提供 Office 365 和 Windows Azure 的服务。

选购要点

一、云服务器商的机房实力

通常国内的很多IDC服务商所运营的机房也不一样,根据机房环境不同,云服务质量也差异很大。小机房易出问题,稳定性差,带宽规模小。电信级大机房标准化设计,设备品质高。

二、云服务器的带宽质量

云服务器虽建立在集群服务器之上,但性能受带宽直接影响,购买租用之前,我们需要测试一下其网络的ping值速度,看看带宽是否充足。

三、云服务器硬件配置

云服务器通常可自选CPU、内存、硬盘等配置,搭载这些配置的硬件资源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云服务器的响应速度、稳定运行的速度。

四、云服务器租用价格

大家有时候不要看某些云服务商提供的云主机价格比较低,可能其技术能力和售后水平也低,出现问题难以及时处理。因此,我们在比对价格的同时,也要特别关注服务商的技术服务能力以及客服响应速度。

11月11日-15日,Web30中国峰会暨分布式存储行业大会(以下简称“峰会”)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峰会作为2020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汇聚了众多、企业代表、专家学者、权威媒体人等,同时共享高交会来自智能 科技 、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新基建等行业超40万名专业观众。

深圳麦客存储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客存储”)作为分布式存储十强企业及区块链二十强,荣幸受邀参会。麦客存储首席商务官朱颂先生出席峰会,发表“铸就存储产业新生态,加速新动能崛起”主题演讲,并参与“区块链分布式存储之生态路在何方”圆桌论坛。


铸就存储产业新生态


朱颂表示,数据时代即将到来。以后的人类 社会 ,数据是如同当今石油等一般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势必会被各利益集团所争夺。在未来, 算力是能源,算法是法则,而存储就是土壤


区块链被公认为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可以大幅拓展人类协作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变迁。它也被认为是未来发展数字经济、构建新型信任体系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而区块链分布式存储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未来区块链分布式存储将在数据管理、保护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成为大国重器和数字产业生态的系统构建与新基建的重要引擎。


麦客存储牢记使命,坚守担当,在推动传统存储产业革新的同时,积极与不同领域企业携手创新,加快落实区块链分布式存储在产业链中的实际应用、融合应用,发挥新技术先进优势,形成产业新生态。


主题演讲完毕,朱颂接受多家行业权威媒体采访,以下为问答实录:

区块链分布式存储相较于其它存储技术有何创新之处?都有哪些优势?行业现状如何?

区块链分布式存储结合了区块链技术的优势,相较于传统中心化存储技术,有下载速度快、数据安全性高、存储成本低廉、数据留存时间长、可溯源、消除冗余文件等众多优势,被广泛认可为构筑Web30的基石。

新基建和“十四五”对于区块链分布式存储行业发展都是利好政策,国家也多次颁发相关政策引导尽快培育数据市场。现在的行业正在快速发展期,整体欣欣向荣,麦客存储积极推动应用落地与生态建设,为行业做出实际的贡献。

麦客存储广东分布式存储数据中心部署情况如何?麦客存储推出“麦客星际中国”计划,并在推动“2+1”上市规划,现在进展如何?

麦客存储将斥资25亿元人民币收购广东分布式存储数据中心,目前部署顺利,已启用。

截至11月13日,麦客存储已成立多家银河系公司、太阳系公司、地月系公司。九月以来,“麦客星际中国”全国巡回峰会成功召开了36站。11月7日,麦客存储正式启动新加坡上市工作。

麦客存储在行业内处于什么地位?核心优势有哪些?

麦客存储持续处于业内领先地位。

麦客存储在区块链分布式存储行业最大的优势是集合全产业链于一体,深度融合供应链上下游,拥有多个数据中心、自建存储服务器生产工厂,且非常注重自主技术的研发,并在行业内深耕多年。无论是在存储服务器的硬件质量控制、性价比、数据中心运维、降低经营成本、合作渠道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优势,也是麦客存储核心竞争力所在。


构筑Web30


“互联网+”的魅力毋庸置疑,电子商务与各种云平台、云服务大行其道,精彩纷呈的网络世界无疑已成为人类 社会 的重要部分。但是,现行网络已经愈发难堪当今 社会 的实际需求, 数据确权、隐私保护、权益保护如同三座大山一般横亘在互联网上

站在千禧年后第一个二十年末,我们发现互联网亟需进化,刻不容缓。首先,要改造一样事物,了解它的发展历程非常有必要,现在的专家学者们普遍认同将互联网分为三个时代,我们或将进入Web30时代。

Web10

以静态、单向阅读为主,网站内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网站信息进行交互,能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时对多家网站信息进行整合使用。代表为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

Web20

以分享为特征的实时网络,用户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不同的网站上使用。(即现行网络)

Web30

将以网络化和个性化为特征,提供更多人工智能服务,完全基于Web,用浏览器即可实现复杂的系统程序才具有的功能。

Web30尚未正式诞生,现处于初级阶段,难以完全准确定义,但公认可以实现万物互联的美好畅想,代表着下一个时代的需求。 在Web30中,信息自由交互,价值自由流通。数据和价值都属于用户,而不是提供服务的公司。


分布式存储成刚需

无论是Web 10还是Web 20,因为运营服务的中心化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来透明度和信任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数据权益通证化、数据确权与授权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来得到解决,这个过程完成之后,Web30时代也将来临。在这个实现的过程中,区块链分布式存储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分布式相对于中心化来说,更稳定、抗风险能力更强、消耗更低、更公平、更透明、更简单。


事实上,分布式思想已经在我们的工业、科学等众多方面应用非常广阔。

去中心化的准确描述应该是多中心,或者说是没有唯一的中心控制的弱中心,去中心不代表着没有中心,而是把机会拉平,每个寻常的节点都有可能成为中心,如同每个普通美国人,都有可能成为美国总统。

加速新动能崛起


因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蓬勃发展,数据存储需求爆炸式上升,区块链结合分布式存储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想象,一种突破传统的海量数据存储模型,是一次革命性的颠覆浪潮。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印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区块链技术应用系列白皮书的通知》。白皮书中多次提及IPFS、区块链分布式存储,肯定了IPFS的应用价值与技术优势,并就如何利用IPFS等新技术打造融媒体中心等做出详细介绍。区块链分布式存储的重大价值显露无疑。


麦客存储作为区块链分布式存储领域先驱引领者,重视技术协同、生态融合,推动多项技术的构建,致力于区块链分布式存储与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助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为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做出贡献。

RDS是阿里云提供的即开即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服务,兼容了MySQL和SQL Server两种数据库引擎。在传统数据库的基础上,阿里云RDS提供了强大丰富的功能从而保证了高可用性、高安全性以及高性能。此外,RDS还提供了诸多便利功能提升了RDS的易用性。
★高可用:
采用主从热备的架构。主机down机或者出现故障后,备机秒级完成无缝切换,服务可用性承诺:9995%
提供自动多重备份的机制。用户可以自行选择备份周期,也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随时进行临时备份,数据可靠性承诺:999999%
数据回溯到任意时间点。用户可以选择7天内的任意时间点创建一个临时实例,临时实例生成后验证数据无误,即可将数据迁移到RDS实例,从而完成数据回溯 *** 作。
★高安全
提供白名单访问策略。可自行设置允许访问的IP及IP段,有效防止黑客扫描端口进行服务器攻击。
提供阈值报警的功能。支持实例锁定报警、连接数报警、IOPS报警、磁盘空间使用报警、CPU报警等。
提供SQL注入告警。将对发往RDS的疑似SQL注入的语句进行记录并展示,供用户进行程序调整,杜绝SQL注入的发生。
SQL审计。记录所有发往RDS的SQL语句,系统将记录SQL语句相关的连接IP、访问数据库的名称、执行语句的账号、执行时间、返回记录数等信息。供用户对RDS安全性进行排查。
控制台 *** 作日志。记录所有在控制台上进行的修改类 *** 作,便于管理员查看并管理RDS。

2311 分布式数据源技术

所谓分布式数据源是相对于单一集中数据源提出的,在以往网络程序开发中,一般都是采用单一数据源,程序和数据库是部署在一台机器上或局域网内的不同机器上,相当于一个程序对应一个数据接口。但在现代的网络应用中,产生了新的需求,例如,网上送货,送货单位为了查询客户需要的产品,他们可能自己建立了商品信息数据库,以其应用程序在自己的数据库中检索,同时又想利用其他相同性质公司的数据库。如何使一个程序能跨过局域网去访问其他公司的数据库就成了技术难题,由于相似的种种应用,从而产生了分布式数据源技术。

分布式数据源技术可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不同的服务器发布数据,通过相应的网络协议和安全验证机制,使有权限的用户通过他们的程序利用这些网上分布的数据源的一种技术。

在 GIS 领域,由于地理信息的本质特征是区域分布性,具有明显的地理参考系统。可以根据行政区划、自然地理区域等来组织地理数据。采集、管理和维护这些不同区域的数据并没有因果从属关系,而是相对独立和平行的。因此,高效的系统应该是当地数据的采集、管理、存储由当地完成,但各部门都可以在网络上各个节点调用其他区域的数据(欧阳,2004)。由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特征,地理数据库的分布和更新也应该是分布式的。这就需要现在的 GIS 软件系统可以建立分布式的 GIS 数据源,供远程的用户访问。

2312 分布式数据源类型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 WebGIS 应用的普及,现在网上发布的分布式 GIS 数据源越来越多,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基于文件形式的数据源、基于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源和基于 Web 服务方式的数据源。

23121 基于文件形式的数据源

基于文件形式的 GIS 数据源一般都是以 XML(可扩展标识语言)为基础的纯文本文件形式的地理数据,利用这些文件可以存储和发布各种特征的地理信息,并控制地理信息在 Web 浏览器或其他特定浏览器中的显示,这种形式的数据有利于网络传输,并且由于XML 的可扩展性,使得此种形式的数据文件的扩展性良好。此种形式的文件包括 GML、KML 等数据文件类型。其中 GML(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即地理标识语言,它由OGC(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于 1999 年提出,并得到了许多公司的大力支持,如Oracle、Galdos、MapInfo、CubeWerx 等。GML 的特点(卢娟,2004; 于雪芹,2005):

(1)封装的地理数据和图形解释是清楚分离的;

(2)GML 基于文本表示地理信息;

(3)GML 封装了地理信息及其属性;

(4)GML 封装了空间地理参考系统;

(5)GML 可以实现地理数据的分布式存储 。

GML 作为一个 “开放的” 标准,并没有强制采用它的用户使用确定的 XML 标识,而是提供了一套基本的几何对象 tag、公共的数据模型,以及采用自建和共享应用 Schema 的机制。所有兼容 GML 的系统,必须使用 GML 提供的几何地物 tag 来表示地物特征的几何属性,但可以通过限制、扩展等机制来创建自己的应用 Schema。

而 KML 数据,是 Keyhole Markup Language,是一个基于 XML 语法和文件格式的文件形式 GIS 数据源,用来描述和保存地理信息如点、线、图像、多边形和模型等,可以被Google Earth 和 Google Maps 识别并显示。可以使用 KML 来与其他 Google Earth 或 GoogleMaps 用户分享地标与信息。Google Earth 和 Google Maps 处理 KML 文件的方式与网页浏览器处理 HTML 和 XML 文件的方式类似。像 HTML 一样,KML 使用包含名称、属性的标签(tag)来确定显示方式。

随着 Google Earth 的发展,KML 被更多的浏览器所支持,如微软的 Virtual Earth 支持基本的 KML 和 KML 搜索,ArcGlobe 也开始支持 KML 的浏览显示,ArcGIS Server 支持KML 服务的发布。另外,为了支持 KML 的开发,Google 还开发了一个函数库供用户使用,更加扩大了 KML 作为地理信息共享数据的前景。

KML 提供以下功能:

(1)指定一个地点的图标和标注来区分每一个地点;

(2)为每一个视图指定明确的视角来创建不同的特写镜头;

(3)使用指定到屏幕或地理位置的标注;

(4)为特定种类的标注定义显示样式;

(5)为标注指定基于简单 HTML 语法的描述,支持超级链接和的显示;

(6)使用目录对标注进行树形的分类管理;

(7)基于时间戳记的标注可以用来进行动态的播放;

(8)从本地或远程的网络地址动态的加载 KML 文件;

(9)当 Google Earth 客户端视图变化时,自动将视图信息发送给指定的源服务器并从服务器获取相关的标注信息。表 21 是 KML 文件的示例。

表 21 KML 文件的示例

23122 基于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源

分布式空间数据库是计算机网络把面向物理上分散,而管理和控制又需要不同程度集中的空间数据库连接起来,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数据库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可以简单地把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看成是空间数据库 + 计算机网络(易晓峰,2005)。它是把物理上分散的空间数据库组织成为一个逻辑上统一的空间数据库系统; 同时,又保持了单个物理空间数据库的自治性。分布式空间数据库中的数据分布在网络中不同节点的数据库中,各个节点具有对本节点数据的最高控制权限,可以使用本地节点数据执行局部应用; 同时,各个节点又接受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统一控制。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级别,根据权限级别,各个用户利用分布式空间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执行不同的全局应用。

可以将分布式的空间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在网络上发布供用户使用,这样的数据源服务ArcGIS Server 已经提供,可将 ESRI 的 GeoDataBase 发布到网络上,由用户来访问。这种数据源的应用不如基于文件和基于 Web 服务的方式方便,因为一般的数据库系统都会有很复杂的安全性管理和访问权限的管理,不会让一般的 Web 用户随便的访问,只是面向具体的单位应用。

23123 基于 Web 服务方式的数据源

基于 Web 服务方式的数据源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两方面技术的推动,一是计算机软件领域中 Web 服务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二是网络地理空间信息应用方面的发展(陈荦,2005)。

Web 服务是一种部署在 Web 上的组件对象,以支持 Web 上的分布式应用。它通过一系列标准的协议来构建对象间通信机制,关注的是对象显露出来的属性、方法及其调用方式,而不定义对象具体的实现细节与支持环境。

在地理空间信息的网络应用方面,众多网络地理空间信息系统采用了不同的数据框架、运行平台和开发维护方法,这使得它们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功能性互 *** 作难以施行,同时引起了与网络地理空间信息系统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矛盾。

Web 服务的突出优点使之适合于解决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和互 *** 作方面的矛盾。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211)和开放地理信息联合会(OGC)开始致力于研究基于 Web 服务体系架构的网络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技术与标准规范,构成网络上分布的 Web 空间数据服务数据源。OGC 推出的三种标准的基于 Web 服务的空间数据服务是 WMS、WFS、WCS。

其中 WMS 数据源服务,是一种客户端请求地图图像的方式和标准,它利用具有地理空间位置信息的数据制作地图。WMS 返回的不是地图数据,而是地图图像(黄向等,2007)。WMS 服务定义了三个 *** 作:

(1)GetCapabilities: 返回服务元数据,服务元数据必须是能被用户或机器识别的,采用 XML 文件表示,是对服务信息内容和请求参数的一种描述。

(2)GetMap: 返回一幅具有正确的地理空间和维数参数的地图图像,图像可以是GIF、JPEG、PNG 格式。

(3)GetFeaturelnfo: 根据用户所请求的 X、Y 坐标或感兴趣的图层,返回地图上某些特征的信息。

在 WMS 的三个 *** 作中,GetCapabilities 和 GetMap 是必须要实现的,而 GetFeaturelnfo是可选的。

下面介绍这三种 *** 作的具体实现过程:

用户使用普通的浏览器(如 IE)或定制的应用系统通过 >

2313 WFS 数据源服务

WFS 服务提供了在 Web 环境下使用 >

WFS 分为两个级别: 基本 WFS 和事务 WFS。基本 WFS 的用户不能修改服务端地理数据源的数据; 事务 WFS 允许用户创建、更新和删除远程数据源的特征数据。

WFS 定义了 5 个 *** 作:

(1)GetCapabilities: 返回服务元数据。元数据必须描述服务所能支持的数据类型和每个数据所能支持的 *** 作。

(2)DescribeFeatureType: 描述服务支持的所有特征数据的类型结构。

(3)GetFeature: 根据请求返回特征数据实例。

(4)Transaction: 事务 WFS 支持这个 *** 作。用于修改特征,包括对地理特征的创建、更新和删除。

(5)LockFeature: 事务 WFS 支持这个 *** 作。用于在连续事务处理期间,锁定特定的要素或要素集。

上述5 个 *** 作的工作流程为: 用户首先发出 GetCapabilities 请求,服务端返回 WFS 服务级别描述、所有命名空间的数据源及其特征类型(图层)列表和相关的坐标系、支持的 Filter 运算集和事务 *** 作等信息; 然后用户选择某种特征类型,发出 DescribeFeature-Type 请求,获取此特征类型的 GML 应用 Schema,该 Schema 包含此特征引用和扩展的GML Schema 和所有属性的几何与非几何的类型描述; 最后用户再发送 GetFeature 请求获得符合该 Schema 的 GML 特征实例数据。同时也可发送 Transaction 或者 LockFeature 请求来 *** 纵特征数据(马庆等,2006; 程飞,2007)。

2314 WCS 数据源服务

WCS 服务 面 向 空 间 影 像数据,它 将 包 含 地 理 位置 值 的地 理 空 间数据 作 为 “覆盖(Coverage)”在网上相互交换。Covergae 是代表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的地理空间数据类型,例如遥感影像、DEM 数据等。WCS 服务提供详细而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客户端可以展示和描绘这些信息,也可以应用这些数据作为科学模型和其他客户端的输入数据。

2315 WMS、WFS、WCS 的区别

WCS、WMS 和 WFS 相同的地方是,都允许客户端选择某一部分服务器上的基于空间约束和其他标准的数据。WCS 与 WMS 不同的是,WMS 通过过滤空间数据,返回的是静态的地图(它们在服务器上以形式存放),类似对数据进行一次快照,而 WCS 提供真正的空间数据以及这些数据详细的描述,允许对这些数据进行复杂的查询,返回的是带有原始语义的数据,这些数据能够被解译、推广,而不仅仅是一次数据的快照; WCS 与WFS 不同的是,WFS 返回离散的地理空间特征(矢量数据),而 WCS 返回的是连续的代表时空变化数据(可能是多维)的一系列空间特征(栅格数据)。

除了这些标准的 Web 服务方式的 GIS 数据源之外,各个商用软件厂商业推出了自己的符合 Web 服务标准的 Web 数据源,如 ESRI 的 ArcGIS Server 和 ArcIMS 的 Map Service、SuperMap 公司的 SuperMap Web Service 等。

2316 数据服务需求

网格环境下,海洋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与传统方式的海洋数据的组织管理是不同的,基于网格环境的数据组织管理更强调一体化,或者说数据组织管理的协同性,目标是建立海洋数据的虚拟的单一系统映射,使得用户能够透过门户网站透明地访问所有的共享数据,而不需要在千百万个网站上搜索自己想要的海洋数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8909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