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网站进行渗透测试和漏洞扫描?

如何对网站进行渗透测试和漏洞扫描?,第1张

漏洞扫描

是指基于漏洞数据库,通过扫描等手段对指定的远程或者本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进行检测,发现可利用漏洞的一种安全检测(渗透攻击)行为。

在网络设备中发现已经存在的漏洞,比如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各种应用等等,该过程是自动化的,主要针对的是网络或应用层上潜在的及已知漏洞。漏洞的扫描过程中是不涉及到漏洞的利用的。

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服务(黑盒测试)是指在客户授权许可的情况下,利用各种主流的攻击技术对网络做模拟攻击测试,以发现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和风险点,提前发现系统潜在的各种高危漏洞和安全威胁。

渗透测试员不仅要针对应用层或网络层等进行测试,还需要出具完整的渗透测试报告。一般的报告都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渗透测试过程中发现可被利用的漏洞,出现的原因,解决方法等详细文字化的描述。

无论如何,数据泄露总是破坏性的;但更糟的是,要怎么向受影响的用户、投资人和证监会交代呢一家公司上千万用户的个人数据,总不会自己长脚跑到黑市上躺着被卖吧于是,在各种监管机构找上门来问一些很难堪的问题之前,北大青鸟带大家还是来看看这几个最常见的数据库安全漏洞吧。

数据库安全重要性上升

只要存储了任何人士的任意个人数据,无论是用户还是公司员工,数据库安全都是重中之重。然而,随着黑市对数据需求的上升,成功数据泄露利润的上涨,数据库安全解决方案也就变得比以往更为重要了。尤其是考虑到2016年堪称创纪录的数据泄露年的情况下。

身份盗窃资源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2016年的数据泄露事件比上一年增长了40%,高达1,093起。商业领域是重灾区,紧随其后的是医疗保健行业。政府和教育机构也是常见目标。

常见数据库漏洞

1部署问题

这就是数据库安全版的博尔特一蹬出起跑器就被鞋带绊倒。数据库经过广泛测试以确保能胜任应该做的所有工作,但有几家公司肯花时间保证数据库不干点儿什么不应该干的事儿呢

解决办法: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十分明显:部署前做更多的测试,找出可被攻击者利用的非预期 *** 作。

2离线服务器数据泄露

公司数据库可能会托管在不接入互联网的服务器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基于互联网的威胁完全免疫。无论有没有互联网连接,数据库都有可供黑客切入的网络接口。

解决办法:首先,将数据库服务器当成联网服务器一样看待,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其次,用SSL或TSL加密通信平台加密其上数据。

3错误配置的数据库

有太多太多的数据库都是被老旧未补的漏洞或默认账户配置参数出卖的。个中原因可能是管理员手头工作太多忙不过来,或者因为业务关键系统实在承受不住停机检查数据库的损失。无论原因为何,结果就是这么令人唏嘘。

解决办法:在整个公司中树立起数据库安全是首要任务的氛围,让数据库管理员有底气去花时间恰当配置和修复数据库。

4SQL注入

SQL注入不仅仅是最常见的数据库漏洞,还是开放网页应用安全计划(OWASP)应用安全威胁列表上的头号威胁。该漏洞可使攻击者将SQL查询注入到数据库中,达成读取敏感数据、修改数据、执行管理 *** 作乃至向 *** 作系统发出指令等目的。

解决办法:开发过程中,对输入变量进行SQL注入测试。开发完成后,用防火墙保护好面向Web的数据库。

渗透测试在未得到被测试方授权之前依据某些地区法律规定是违法行为。这里我们提供的所有渗透测试方法均为(假设为)合法的评估服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道德黑客行为(Ethicalhacking),因此我们这里的所有读者应当都是EthicalHackers,如果您还不是,那么我希望您到过这里后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这里,我还想对大家说一些话:渗透测试重在实践,您需要一颗永不言败的心和一个有着活跃思维的大脑。不是说您将这一份文档COPY到您网站上或者保存到本地电脑您就会了,即使您将它打印出来沾点辣椒酱吃了也不行,您一定要根据文档一步一步练习才行。而且测试重在用脑,千万别拿上一两个本文中提到的工具一阵乱搞,我敢保证:互联网的安全不为因为这样而更安全。祝您好运。。。

一、简介

什么叫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最简单直接的解释就是:完全站在攻击者角度对目标系统进行的安全性测试过程。

进行渗透测试的目的?

了解当前系统的安全性、了解攻击者可能利用的途径。它能够让管理人员非常直观的了解当前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为什么说叫直观呢?就像Mitnick书里面提到的那样,安全管理(在这里我们改一下,改成安全评估工作)需要做到面面俱到才算成功,而一位黑客(渗透测试)只要能通过一点进入系统进行破坏,他就算是很成功的了。

渗透测试是否等同于风险评估?

不是,你可以暂时理解成渗透测试属于风险评估的一部分。事实上,风险评估远比渗透测试复杂的多,它除渗透测试外还要加上资产识别,风险分析,除此之外,也还包括了人工审查以及后期的优化部分(可选)。

已经进行了安全审查,还需要渗透测试吗?

如果我对您说:嘿,中国的现有太空理论技术通过计算机演算已经能够证明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宇航员太空漫步了,没必要再发射神8了。您能接受吗?

渗透测试是否就是黑盒测试?

否,很多技术人员对这个问题都存在这个错误的理解。渗透测试不只是要模拟外部黑客的入侵,同时,防止内部人员的有意识(无意识)攻击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时,安全测试人员可以被告之包括代码片段来内的有关于系统的一些信息。这时,它就满足灰盒甚至白盒测试。

渗透测试涉及哪些内容

技术层面主要包括网络设备,主机,数据库,应用系统。另外可以考虑加入社会工程学(入侵的艺术/THEARTOFINTRUSION)。

渗透测试有哪些不足之处?

主要是投入高,风险高。而且必须是专业的EthicalHackers才能相信输出的最终结果。

你说的那么好,为什么渗透测试工作在中国开展的不是很火热呢?

我只能说:会的,一定会的。渗透测试的关键在于没法证明你的测试结果就是完善的。用户不知道花了钱证明了系统有问题以后,自己的安全等级到了一个什么程序。但是很显然,用户是相信一个专业且经验丰富的安全团队的,这个在中国问题比较严重。在我接触了一些大型的安全公司进行的一些渗透测试过程来看,测试人员的水平是对不住开的那些价格的,而且从测试过程到结果报表上来看也是不负责的。我估计在三年以后,这种情况会有所改观,到时一方面安全人员的技术力量有很大程度的改观,另一方面各企业对渗透测试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也会将其做为一种IT审计的方式加入到开发流程中去。渗透测试的专业化、商业化会越来越成熟。

二、制定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应当由测试方与客户之间进行沟通协商。一开始测试方提供一份简单的问卷调查了解客户对测试的基本接收情况。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

目标系统介绍、重点保护对象及特性。

是否允许数据破坏?

是否允许阻断业务正常运行?

测试之前是否应当知会相关部门接口人?

接入方式?外网和内网?

测试是发现问题就算成功,还是尽可能的发现多的问题?

渗透过程是否需要考虑社会工程?

。。。

在得到客户反馈后,由测试方书写实施方案初稿并提交给客户,由客户进行审核。在审核完成后,客户应当对测试方进行书面委托授权。这里,两部分文档分别应当包含如下内容:

实施方案部分:

书面委托授权部分:

三、具体 *** 作过程

1、信息收集过程

网络信息收集:

在这一部还不会直接对被测目标进行扫描,应当先从网络上搜索一些相关信息,包括GoogleHacking,Whois查询,DNS等信息(如果考虑进行社会工程学的话,这里还可以相应从邮件列表/新闻组中获取目标系统中一些边缘信息如内部员工帐号组成,身份识别方式,邮件联系地址等)。

1使用whois查询目标域名的DNS服务器

2nslookup

>settype=all

><domain>

>server<nsserver>

>setq=all

>ls-d<domain>

涉及的工具包括:Google,Demon,webhostinginfo,Apollo,Athena,GHDBXML,netcraft,seologs除此之外,我想特别提醒一下使用Googlebot/21绕过一些文件的获取限制。

Googlehacking中常用的一些语法描述

1搜索指定站点关键字site。你可以搜索具体的站点如site:来搜索中国政府部门的网站。

2搜索在URL网址中的关键字inurl。比如你想搜索带参数的站点,你可以尝试用inurl:aspid=

3搜索在网页标题中的关键字intitle。如果你想搜索一些登陆后台,你可以尝试使用intitle:"adminlogin"

目标系统信息收集:

通过上面一步,我们应当可以简单的描绘出目标系统的网络结构,如公司网络所在区域,子公司IP地址分布,接入地址等。这里特别要注意一些比较偏门的HOST名称地址,如一些backup开头或者temp开关的域名很可能就是一台备份服务器,其安全性很可能做的不够。

从获取的地址列表中进行系统判断,了解其组织架构及 *** 作系统使用情况。最常用的方法的是目标所有IP网段扫描。

端口/服务信息收集:

这一部分已经可以开始直接的扫描 *** 作,涉及的工具包括:nmap,thc-amap

1我最常使用的参数

nmap-sS-p1-10000-n-P0-oXfilenamexml--open-T5<ipaddress>

应用信息收集:>

这里有必要将SNMP拿出来单独说一下,因为目前许多运营商、大型企业内部网络的维护台通过SNMP进行数据传输,大部分情况是使用了默认口令的,撑死改了private口令。这样,攻击者可以通过它收集到很多有效信息。snmp-gui,HiliSoftMIBBrowser,mibsearch,net-snmp都是一些很好的资源。

2、漏洞扫描

这一步主要针对具体系统目标进行。如通过第一步的信息收集,已经得到了目标系统的IP地址分布及对应的域名,并且我们已经通过一些分析过滤出少许的几个攻击目标,这时,我们就可以针对它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漏洞扫描。这里有几个方面可以进行:

针对系统层面的工具有:ISS,Nessus,SSS,Retina,天镜,极光

针对WEB应用层面的工具有:AppScan,AcunetixWebVulnerabilityScanner,WebInspect,Nstalker

针对数据库的工具有:ShadowDatabaseScanner,NGSSQuirreL

针对VOIP方面的工具有:PROTOSc07sip(在测试中直接用这个工具轰等于找死)以及c07h225,Sivus,sipsak等。

事实上,每个渗透测试团队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测试工具包,在漏洞扫描这一块针对具体应用的工具也比较个性化。

3、漏洞利用

有时候,通过服务/应用扫描后,我们可以跳过漏洞扫描部分,直接到漏洞利用。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根据目标服务/应用的版本就可以到一些安全网站上获取针对该目标系统的漏洞利用代码,如milw0rm,securityfocus,packetstormsecurity等网站,上面都对应有搜索模块。实在没有,我们也可以尝试在GOOGLE上搜索“应用名称exploit”、“应用名称vulnerability”等关键字。

当然,大部分情况下你都可以不这么麻烦,网络中有一些工具可供我们使用,最著名的当属metasploit了,它是一个开源免费的漏洞利用攻击平台。其他的多说无益,您就看它从榜上无名到冲进前五(top100)这一点来说,也能大概了解到它的威力了。除此之外,如果您(您们公司)有足够的moeny用于购买商用软件的话,COREIMPACT是相当值得考虑的,虽然说价格很高,但是它却是被业界公认在渗透测试方面的泰山北斗,基本上测试全自动。如果您觉得还是接受不了,那么您可以去购买CANVAS,据说有不少0DAY,不过它跟metasploit一样,是需要手动进行测试的。最后还有一个需要提及一下的Exploitation_Framework,它相当于一个漏洞利用代码管理工具,方便进行不同语言,不同平台的利用代码收集,把它也放在这里是因为它本身也维护了一个exploit库,大家参考着也能使用。

上面提到的是针对系统进行的,在针对WEB方面,注入工具有NBSI,OWASPSQLiX,SQLPowerInjector,sqlDumper,sqlninja,sqlmap,Sqlbftools,priamos,ISR-sqlget等等。

在针对数据库方面的工具有:

数据库工具列表Oracle(1521端口):目前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安全问题:

1、TNS监听程序攻击(sid信息泄露,停止服务等)

2、默认账号(defaultpasswordlist)

3、SQLINJECTION(这个与传统的意思还不太一样)

4、缓冲区溢出,现在比较少了。thc-orakel,tnscmd,oscanner,Getsids,TNSLSNR,lsnrcheck,OAT,Checkpwd,orabfMSSqlServer(1433、1434端口)Mysql(3306端口)DB2(523、50000、50001、50002、50003端口)db2utilsInformix(1526、1528端口)

在针对Web服务器方面的工具有:

WEB服务器工具列表IISIISPUTSCANNERTomcat想起/admin和/manager管理目录了吗?另外,目录列表也是Tomcat服务器中最常见的问题。比如5版本中的

在渗透测试过程中,一旦有机会接触一些OFFICE文档,且被加了密的话,那么,rixler是您马上要去的地方,他们提供的OFFICE密码套件能在瞬间打开OFFICE文档(2007中我没有试过,大家有机会测试的话请给我发一份测试结果说明,谢谢)。看来微软有理由来个补丁什么的了。对于企业来说,您可以考虑使用铁卷或者RMS了。

6、日志清除

Itisnotnecessaryactually

7、进一步渗透

攻入了DMZ区一般情况下我们也不会获取多少用价值的信息。为了进一步巩固战果,我们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内网渗透。到这一步就真的算是无所不用其及。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Sniff抓包(可以加上ARP欺骗)。当然,最简单的你可以翻翻已入侵机器上的一些文件,很可能就包含了你需要的一些连接帐号。比如说你入侵了一台Web服务器,那么绝大部分情况下你可以在页面的代码或者某个配置文件中找到连接数据库的帐号。你也可以打开一些日志文件看一看。

除此之外,你可以直接回到第二步漏洞扫描来进行。

四、生成报告

报告中应当包含:

薄弱点列表清单(按照严重等级排序)

薄弱点详细描述(利用方法)

解决方法建议

参与人员/测试时间/内网/外网

五、测试过程中的风险及规避

在测试过程中无可避免的可能会发生很多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测试方必须提供规避措施以免对系统造成重大的影响。以下一些可供参考:

1不执行任何可能引起业务中断的攻击(包括资源耗竭型DoS,畸形报文攻击,数据破坏)。

2测试验证时间放在业务量最小的时间进行。

3测试执行前确保相关数据进行备份。

4所有测试在执行前和维护人员进行沟通确认。

5在测试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测试并及时恢复系统。

6对原始业务系统进行一个完全的镜像环境,在镜像环境上进行渗透测试。

dns攻击主要有以下这几种方式:
DNS缓存感染
攻击者使用DNS请求,将数据放入一个具有漏洞的的DNS服务器的缓存当中。这些缓存信息会在客户进行DNS访问时返回给用户,从而把用户客户对正
常域名的访问引导到入侵者所设置挂马、钓鱼等页面上,或者通过伪造的邮件和其他的server服务获取用户口令信息,导致客户遭遇进一步的侵害。
DNS信息劫持
TCP/IP体系通过序列号等多种方式避免仿冒数据的插入,但入侵者如果通过监听客户端和DNS服务器的对话,就可以猜测服务器响应给客户端的
DNS查询ID。每个DNS报文包括一个相关联的16位ID号,DNS服务器根据这个ID号获取请求源位置。攻击者在DNS服务器之前将虚假的响应交给用
户,从而欺骗客户端去访问恶意的网站。假设当提交给某个域名服务器的域名解析请求的DNS报文包数据被截获,然后按截获者的意图将一个虚假的IP地址作为
应答信息返回给请求者。原始请求者就会把这个虚假的IP地址作为它所要请求的域名而进行访问,这样他就被欺骗到了别处而无妨连接想要访问的那个域名。
DNS重定向
攻击者将DNS名称查询重定向到恶意DNS服务器上,被劫持域名的解析就完全在攻击者的控制之下。
ARP欺骗
ARP攻击就是通过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能够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网络阻塞,攻击者只要持续不断的发出伪造的
ARP响应包就能更改目标主机ARP缓存中的IP-MAC条目,造成网络中断或中间人攻击。ARP攻击主要是存在于局域网网络中,局域网中若有一台计算机
感染ARP病毒,则感染该ARP病毒的系统将会试图通过”ARP欺骗”手段截获所在网络内其它计算机的通信信息,并因此造成网内其它计算机的通信故障。
ARP欺骗通常是在用户局网中,造成用户访问域名的错误指向。如果IDC机房也被ARP病毒入侵后,则也可能出现攻击者采用ARP包压制正常主机、或者压制DNS服务器,以使访问导向错误指向的情况。
本机劫持
本机的计算机系统被木马或流氓软件感染后,也可能会出现部分域名的访问异常。如访问挂马或者钓鱼站点、无法访问等情况。本机DNS劫持方式包括hosts文件篡改、本机DNS劫持、SPI链注入、BHO插件等方式。
群英服务器小静,希望以上答案能帮助到你

1

CVE-2014-0095:DoS(拒绝服务)漏洞如果AJP请求中设置了一个长度为0的内容,会导致AJP请求挂起,这会消耗一个请求处理线程,可能导致拒绝服务攻击

受影响版本:

0

0-RC2~8

0

32

CVE-2014-0075:DoS(拒绝服务)漏洞攻击者可以制作一个特殊大小的chunked请求,允许大量数据流传输到服务器,并可以绕过各种大小验证,从而导致DoS攻击

受影响版本:

0

0-RC1~8

0

0

0~7

0

0

0~6

0

393

CVE-2014-0096:信息泄露漏洞默认的servlet可以让Web应用程序定义一个XSLT,用于格式化目录列表

当在一个安全管理机制下运行时,这些进程没有受到和Web应用程序一样的约束条件,使得恶意Web应用通过使用外部XML来绕过安全限制

受影响版本:

0

0-RC1~8

0

0

0~7

0

0

0~6

0

394

CVE-2014-0097:信息泄露漏洞用于解析请求内容长度头的代码没有检查溢出,这将导致请求泄露

受影响版本:

0

0-RC1~8

0

0

0~7

0

0

0~6

0

395

CVE-2014-0119:信息泄露漏洞在特定情况下,恶意Web应用可能取代Tomcat中的XML解析器来处理默认servlet的XSLT、JSP文档、TLD(标签库描述符)和标签插件配置文件,注入的XML解析器可能会绕过针对XML外部实体的限制

受影响版本:

0

0-RC1~8

0

0

0~7

0

0

0~6

0

39解决方法:各分支产品升级至最新的版本

Tomcat8

x分支升级至Tomcat8

0

8或更新版本Tomcat7

x分支升级至Tomcat7

0

54或更新版本Tomcat6

x分支升级至Tomcat6

0

41或更新版本

安装IISLock后这些问题就都能解决了。最后一个问题可以通过更改IIS配置文件来解决,具体你可以百度搜索,我不复制黏贴了。但是有经验的黑客可以通过ping命令来发现服务器的类型,所以最后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难彻底解决。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第一步信息收集(敏感目录文件、whois信息、旁注、端口开放、iis几、)
第二部漏洞挖掘(web应用指纹、漏洞有那些xss、CSRF、XSIO、SQL、任何文件读取、上传、之类的)
第三步漏洞利用(目的思考、利用漏洞拿到相关权限、然后提权)
再之后就是提权拿服务器、然后创建隐藏账户、然后擦痕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9564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