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转速是什么意思?

硬盘转速是什么意思?,第1张

问题一:电脑的硬盘转数是什么意思 电脑硬盘都是高速旋转的。转速高的硬盘,速度就快。
服务器硬盘是1万转或15万转。家用硬盘7200转就是高的,5400转是低的。

问题二:硬盘转速5400转-7200转是什么意思 - 5400转-7200转
- 就是说硬非读写时是5400
- 读写数据时会提升速度到7200转
- 是属於环保节能型硬

问题三:笔记本硬盘的转速是什么意思,对性能有什么影响 性能会有差别的。比如5400转的在读取速度方面比4200转的要快18%左右,开机耿动要快16%,别的方面也还是有影响的。不过5400转的发热也要大一些。

问题四:硬盘7200转和5400转是什么意思? 硬盘转速是决定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日常数据储存。所以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就越快,也就意味着传输速度越快。更加透彻的来说,目前大部分笔记本电脑所采用的机械式硬盘均是依靠主轴的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以产生浮力,使磁头漂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数据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则等待时间也就越短,从而也就意味了高效率的工作。
一般来说7200转比5400转硬盘肯定在不同程度提高了电脑的性能,硬盘工作时运行的速度越快,耗功方面则会越大,散热也会比较低转速的要高出不少。同配置笔记本,7200转的硬盘的温度要比5400转的要高,读写速度也比较快。7200转硬盘相比5400转硬盘,在传输速率上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一个7200(转/每分钟)的硬盘,每旋转一周所需时间为60×1000÷7200=833毫秒,则平均旋转延迟时间为833÷2=417毫秒(平均情况下,需要旋转半圈)。按照同样的计算方法,一个5400(转/每分钟)的硬盘,平均旋转延迟时间为60×1000÷5400÷2=556毫秒。二者相比,7200转理论上比5400转快15%,但是实际速度只比后者提高了不到百分之十,离很多人预想的三分之一相距甚远。

问题五:硬盘的转数是什么意思7200转和5400转是什么意思 你好!硬盘转数是指硬盘盘片在单位时间旋转的圈数,一般指每分钟,7200就是指盘片在一分钟内旋转7200转,肯定是转数越快读取数据弗度越快,但是稳定性会降低,发热量会增大,一般台式机选7200转,笔记本硬盘是5400转或4200转

问题六:磁盘转速5400转是什么意思 5400转是指硬盘主马达每分钟转速是540郸转,这是硬盘加电就达到的速度,运行中永远是这个速度
CDEF盘只是你在硬盘上创造的分区,硬盘内部结构是没有变化,一个硬盘里面有一张或者两张/三张甚至四张硬碟,这些硬碟是镶嵌在主马达上,只是跟随马达而转动,所以不存在快慢之分

问题七:硬盘的转速是多少 一般35英寸的(台式机硬盘)都是7200转/分钟,也有5400转/分钟,硬盘上都有标示。

25英寸的(笔记本硬盘)是5400转/分钟。

服务器上的硬盘有10000转/分钟和15000转/分钟的。

其实家用电脑上的硬盘转速还可以提高,但是噪音和温度也会跟着提高,转速慢的话读写速度也会慢。所以就找了一个平衡值―7200转/分钟。服务器要求的就是速度,在机房里没人对噪音有什么要求,所以就达到了一万转和一万五千转。

加了点自己的,转自zhidaobaidu/question/115679282

问题八:硬盘转速:0分/转,这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没有转数或者检测有误

问题九:笔记本电脑的硬盘转数是什么意思 简单说,转的快了读写速度快,电脑运行就快点,目前传统笔记本硬盘转速有540海和7200转的,主流是7200转,其实实机使用中差异不太明显,装载游戏的时候可能明显一些(选择硬盘还得看缓存,一般得16M以上才好,8M偏小),新型的固态硬盘(SSD)内无盘片,不存在转速之说,零噪音,读写速度是最快的,目前笔记本主流硬盘配置是7200转每分钟,16M缓存,容量500GB,高性能机器会加装SSD硬盘,组成双硬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server一般采用scsi接口硬盘。
普通pc机的硬盘相比,服务器上使用的硬盘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1、速度快
服务器使用的硬盘转速快,可以达到每分钟7200或10000转,甚至更高;它还配置了较大(一般为2mb或4mb)的回写式缓存;平均访问时间比较短;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更高,采用ultra
wide
scsi、ultra2
wide
scsi、ultra160
scsi、ultra320
scsi等标准的scsi硬盘,每秒的数据传输率分别可以达到40mb、80mb、160mb、320mb。
2、可靠性高
因为服务器硬盘几乎是24小时不停地运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量。可以说,硬盘如果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现在的硬盘都采用了smart技术(自监测、分析和报告技术),同时硬盘厂商都采用了各自独有的先进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为了避免意外的损失,服务器硬盘一般都能承受300g到1000g的冲击力。
3、多使用scsi接口
多数服务器采用了数据吞吐量大、cpu占有率极低的scsi硬盘。scsi硬盘必须通过scsi接口才能使用,有的服务器主板集成了scsi接口,有的安有专用的scsi接口卡,一块scsi接口卡可以接7个scsi设备,这是ide接口所不能比拟的。
4、可支持热插拔
热插拔(hot
swap)是一些服务器支持的硬盘安装方式,可以在服务器不停机的情况下,拔出或插入一块硬盘, *** 作系统自动识别硬盘的改动。这种技术对于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服务器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我比较喜欢希捷的,就是价格稍贵,看看下面的介绍自己心里就有数了。
硬盘性能技术指标
现在常从宣传广告或者杂志报刊看到硬盘单碟容量多少多少,接口是ATA100,数据缓存为4MB等等,那这些指标是否影响硬盘的性能呢?影响硬盘性能的技术指标到底有那些呢?笔者作了个统计,现将其列于下面:
1、转速
毫无疑问,转速是硬盘的所有指标中除了容量之外最为引人注目的性能参数了。任何一款硬盘的面世时,它的宣传材料中都会在第一条提到它的转速。转速对于硬盘随即传输速度和持续传输速度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它的机理我在本刊创刊号上有专题论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目前,IDE硬盘主要由两个系列组成:5400RPM和7200RPM。
2、单碟容量
如果说转速是硬盘性能的第一要素,那么处于第二位的无疑应该是磁碟表面的磁记录密度。因为目前桌面IDE硬盘壳子里一般来说最多只能放进4张碟片,只有IBM可以放5张。显然,靠增加碟片来扩充容量已满足不断增长的存储容量的需求是不可行的。只有提高每张碟片的容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而桌面IDE硬盘的标准尺寸是35英寸(盘片直径),因此,必须提高磁记录的密度。然而随着磁碟密度的提高,磁头就必须随之越来越灵敏。传统的MR磁头所能承受的最大单碟容量是45G左右。目前,单碟容量超过5G的硬盘已经全部使用了GMR磁头。
除了对于容量增长的贡献之外,单碟容量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提升硬盘的数据传输速度。单碟容量的提高得益于磁道数的增加和磁道内线性磁密度的增加。磁道数的增加对于减少磁头的寻道时间大有好处,因为磁片的半径是固定的,磁道数的增加意味着磁道间距离的缩短,而磁头从一个磁道转移到另一个磁道所需的就位时间就会缩短。这将有助于随机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而磁道内线性磁密度的增长则和硬盘的持续数据传输速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现在的IDE硬盘早已不需要交错因子,磁碟每次从磁头下经过一圈,磁头所在磁道中的目标数据会被读取一次。而磁道内线性密度的增加使得每个磁道内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从而在碟片的每个圆周运动中有更多的数据被从磁头读至硬盘的缓冲区里。而新一代GMR磁头技术则确保了这个增长不会因为磁头的灵敏度的限制而放慢速度。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更高单碟容量的5400RPM硬盘有着比单碟容量较低的7200RPM硬盘更高的性能的原因。
因此,磁盘的单碟容量是仅次于转速的第二大性能参数,他直接的决定了硬盘的持续数据传输速度。而5400RPM和7200RPM两大系列中的不同代产品的最明显的差距也就是单碟容量了。
3、平均寻道时间
这就是磁头到达目标数据所在磁道的平均时间。这个时间和磁头平均潜伏时间(完全由转速决定)一起决定了硬盘磁头找到数据所在的簇的时间。这个时间直接影响着硬盘的随机数据传输速度。 磁头平均寻道时间除了和上面讲述的单碟容量有关外,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还是磁头动力臂的运行速度。目前的主流硬盘中,除了西捷的ATA酷鱼稍快为76毫秒外。其余品牌的主流型号基本为85~9毫秒。
4、数据缓存
除了上面提到的3个因素以外,提高硬盘高速缓存的容量也是一条提高硬盘整体性能的捷径。
由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速度(数据从碟片到高速缓存的速度)和介面传输速度(从硬盘高速缓存到系统主存的速度)不同。因此需要缓存来做一个速度适配器。缓存对硬盘性能的促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数据的读取过程中,因此硬盘里的控制芯片便发出指令,将系统指令正在读取的簇的相邻的下一个或几个簇的数据读入硬盘高速缓存,当系统指令开始要读取下一个簇的数据的时候,硬盘便不需要重新开始一个读取动作,只需要将缓存中的数据传送到系统主存中去就行了。因为从硬盘缓存到系统主存的数据传输仅仅是电子运动,所以速度比硬盘做读取动作所需要的机械动作要快的多。因为数据在磁片上的存储是相对连续的,所以这个预读下一个簇的命中率是非常高的。缓存容量的加大可以使得更多的预读数据被容纳。
在数据写入磁盘的 *** 作中,数据会先被从系统主存写入缓存,一旦这个 *** 作完成,系统就可以转向下一个 *** 作指令,而不必等待缓存中的数据写入盘片的 *** 作的完成。这样系统等待的时间被大大缩短。缓存容量的加大使得更多的系统等待时间被节约。 因此,缓寸的大小对于硬盘的持续数据传输速度也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目前市面上主流硬盘的缓存几乎都已经加到了2M。而各个公司新推出的产品则更是通过缓存容量来把产品定位传达给市场。2M缓存说明是主流型号,512K缓存的则毫无疑问是定位于低端市场的廉价型号。
5、接口类型
接口也是影响硬盘性能得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硬盘所支持得最大外部数据传输,现在主流的硬盘接口类型为Ultra ATA/66,而最新的ATA接口则为Ultra ATA/100。自从98年中,这个Ultra ATA/66接口标准被提出以来,现在几乎所有新推出的IDE硬盘都无一例外地支持DMA66。不过由于硬盘盘片及磁盘技术的限制,目前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及连续数据传输还无法达到66MB/s,现在一般硬盘的传输率均在35~45MB/s之间,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充分发挥Ultra ATA/66的全部功效。
6、数据保护机制
随着硬盘容量和速度的提高,人们对硬盘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各个公司都开发了数据保护系统。
其中最有特点的就是西部数据的数据卫士。该技术建立于SMART的基础之上,但又独立于SMART,而具体的工作过程有些类似于微软的ScanDisk(“数据卫士”技术与SMART和ScanDisk完全兼容),只是更为自动化:当硬盘累计加电达到8小时后,一旦系统闲置超过15秒,硬盘即可自动检测并修复错误数据,如果在扫描过程中因系统恢复工作或关机而使扫描过程中断,硬盘都会在系统再次闲置(或开机后闲置)15秒之后继续扫描直到任务完成。进行一次全盘扫描,对43G硬盘只需8分钟,13G的硬盘也只要20分钟,堪称保护硬盘数据的好助手。
此外,还有IBM的DFT(Drive Fitness Test,驱动器性能检测)和昆腾的DPS(数据保护系统,Data Protection System),MAXTOR的MaxSafe和西捷的高达300G的防冲撞设计。这些保护机制都大同小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9697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