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服务器芯片年产量

全球服务器芯片年产量,第1张

相较于PC行业增速放缓,服务器行业预计2022年出货量同比增长,2023年再次增长,因消费者对互联网服务的使用持续扩大,数字化转型受到企业青睐。 COVID-19 大流行的影响,导致他们采购了更多服务器。根据 DIGITIMES Research 的数据,预计到 2022 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64%,达到约 1800 万台。随着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其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它们将成为出货量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同样的芯片、加上标准化的架构、协议和接口在赋予x86服务器良好的通用性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副作用——同质化,而大量同质化的产品不可避免地会走向厂家们所厌恶的“价格战”,因此,避免同质化,寻求差异化一直是各大x86服务器厂商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例如,在华为服务器部门近日所举办的一个交流会上,华为服务器总经理邱隆就明确表示,华为服务器设计与生产原则就是通过创新提供高质量、高可靠、差异化的产品。
用创新提供差异化产品,这个理念当然正确无疑,不只是华为,别的x86服务器厂商也视之为正途。所以,记者以为,这里面至少有两个问题:第一,x86服务器的创新空间究竟有多大因为如果留给厂家的创新空间并不大的话,那也谈不上多大的差异化;第二,华为在服务器上究竟进行了多少实打实的创新
对于第一个问题,邱隆的回答是:“如果没有云计算 [注] 和大数据 [注] ,x86服务器创新的空间的确不大,但是有了云计算和大数据,我们认为x86服务器创新的空间很大,再过几年,你可能会发现那时的服务器和现在相比会有很大的不同。”
对于第二个问题。邱隆表示,华为进行创新不是聚焦一个或几个点,而是从上到下,贯穿服务器的各个层面。从芯片、工程、架构和应用方案这四个层面对服务器进行创新。例如,在芯片层面,除了计算芯片外,其他芯片华为都追求自主研发,目前已经有了管理芯片AISC、SSD控制器、RAID控制器;在工程领域,华为服务器陆续实现了耐55度高温设计、PCie热插拔、正交背板、内存板热插拔、全面支持25G网络,等等;在架构创新方面,华为配合英特尔率先推出ATCA架构服务器,并利用ATCA架构服务器帮助电信用户替换掉了小型机,接着华为顺利实现超融合架构服务器商用、并推出32路x86容错服务器;在应用与方案创新上面,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两个SAP HANA系统(一个部署在中石油、一个部署在中石化)就是华为建设的。
根据华为提供的服务器创新路线图,从2015年到2018年,华为FusionServer服务器创新主要聚焦于融合IO芯片、新型SSD控制器、CPU热插拔、光互连、相共振天线、RAS20架构、基于故障数据库的PFA、全解偶的DC 30、重删/压缩特性的VDI一体机、SPARK一体机等方面。
除了用创新塑造差异性,产品的高质量也是华为服务器狠抓的重点。邱隆表示,遑论欧美,即使在中国,人力成本也越来越高,如果产品质量不好,维护的成本会远远高于产品的售价。目前(+本站微信networkworldweixin),根据华为提供的数据,华为FusionServer服务器平均故障率低于15%,该公司新近获得阿里质量大奖和腾讯最佳供应商奖。前段时间在日本举办的2015东京Interop展上,华为FusionServer RH8100 V3关键业务服务器赢得了Interop大奖。
此外,华为并不像其他国产品牌x86服务器厂商那么在意国内x86服务器市场头把交椅的位置。相比之下,华为更看重海外市场。
“华为本身就是个全球化的公司,而且中国服务器市场毕竟只占全球服务器市场的7%到8%,如果我们把海外市场做大了,那么整体销量也就上去了。”邱隆解释说。
Gartner 2015年第一季度服务器追踪报告显示,华为FusionServer服务器海外增长十分迅猛,即使是北美市场,其出货量也达到了87%的同比增长。目前,华为FusionServer服务器海外销售占其整体销量的24%,该公司希望明年能将这一比例提高到50%。

在初步实现移动互联网终端市场的战略布局后,杨元庆把以服务器为主的企业级市场设定为下一个追逐的目标。8月1日,联想集团宣布与全球最大的服务器存储公司EMC达成战略合作。依据联想方面的介绍,双方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重点面向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分支机构生产存储产品。联想将持有该公司51%的股份,EMC旗下艾美加公司(Iomega)的部分资产和资源并入其中。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表示,与EMC的合作将有利于提升联想在后台设备市场的能力,并建立起服务器和存储业务的坚实基础。他预计未来几年里双方整体合作的销售规模将达到数十亿美元的量级。
对联想来说,云环境的搭建是实现旗下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四大终端相互融合的关键,但联想打造云环境基础设备的能力却略显薄弱。尽管2012年第二季度,联想的全球PC市场份额达到146%,有望超越惠普成为全球最大的PC厂商,但在服务器以及存储业务上,联想与惠普、戴尔有着较大差距。
在杨元庆看来,与EMC合作显然有助于补强联想在后台设备方面的短板,从而完善PC+战略(以“四屏一云”——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云计算——为核心),以使联想得以进入利润更高的企业级市场;而EMC则可以透过联想的渠道和客户资源深入中国的企业级用户。
根据合作协议,合资双方还将共同研发X86标准服务器,由联想推向市场并逐步嵌入到EMC特定的存储解决方案中。此外,联想将负责销售EMC的存储产品,并把其网络存储解决方案介绍给自己的客户。
“预计未来5年,X86服务器全球市场规模将由现在的380亿美元增长到460亿美元,在新兴市场增长会更快。在全球存储市场复合增长率将会达到25%,这对联想来说是难得的机遇。”杨元庆说。
目标赶超戴尔
据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陈旭东介绍,上个季度,联想在中国国内服务器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历史新高15%。而在今年6月联想发布ThinkServer品牌的全线服务器产品时,陈旭东曾表示,联想的目标是在2015年拿下国内服务器市场20%的份额,并力争将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10%以上,进入全球前三。
根据IDC发布的数据,以营收计算,2012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服务器市场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惠普、IBM、戴尔、甲骨文、富士通,各自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93%、273%、156%、61%、52%。以此推论,联想若想挤进全球前三,至少需要超越戴尔。不过,目前联想在全球服务器市场的占有率仅为3%,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陈旭东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未能及早进入欧美主战场。
EMC是全球最大的数据存储服务公司,其战略主要是云技术、大数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今年一季度存储市场54亿美元的硬件销售总额中,EMC以18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据了1/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有观点就指出,如此高调地设立三年内超越戴尔成为服务器市场TOP 3的目标,可见陈旭东对与EMC合作的前景很有信心。值得一提的是,在联想之前,EMC曾与戴尔有过长达10年的合作。
2001年10月,戴尔与EMC宣布达成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关系,戴尔以联合品牌转销EMC的终端存储系统。
不过在2007年,戴尔出资14亿美元收购存储厂商EqualLogic,意图打造自己的储存产品线,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随之出现裂痕。2011年10月,戴尔终止与EMC的转销合作关系,两家正式分道扬镳。资深IT评论人士曲晓东认为,与EMC的合作帮助戴尔发展成存储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戴尔成功借力EMC的效果正是联想所期待的,而EMC也希望找到新的合作伙伴,拓展自己的客户关系。EMC公司COO基辛格透露,与联想的洽谈早在一年前便已开始。EMC董事会主席兼CEO乔·图斯则表示,他坚信和联想的合作将更持久,而且比与戴尔的合作关系更强大。
不过也有业内分析认为,EMC旗下的Iomega公司有着“高端用户不够用,低端用户用不好”的问题,销量并不出彩,想利用好Iomega的资源,联想必须探索出合适的市场方案。此外,联想与EMC的合作能维持多久,也是业内人士所关心的问题。
即使如此,杨元庆对这次合作仍给予了高度评价,“EMC是帮助我们充分把握PC+时代机遇的最佳合作伙伴。”曲晓东也认为,不管联想最终和EMC能合作多久,在合作期间双方将实现双赢。
坚持海外并购
陈旭东曾表示,联想的第一波战略是要在PC领域获得领导地位,第二波战略则是要在PC+领域,在中国市场率先取得成功,然后逐步向海外拓展。“第三波战略,则是在企业级市场获得突破。而在实现这些战略的过程中,海外并购都是一个重要的手段。”陈旭东说。
海外并购已经成为联想做大做强战略中的关键步骤,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2004年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通过并购,联想获得了IBM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全部知识产权,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10000名员工,以及在5年内使用IBM品牌的权利。
此后,联想以该项并购为契机,开始双品牌战略运作,并在IBM品牌5年使用期结束后,成功打造了Lenovo品牌的知名度。
对于该项并购,杨元庆总结认为,“并购让联想从一个单一的本土市场公司成长为全球运营的公司。”而这8年间,联想在全球PC市场的占有率也从24%一举跃升到146%。
对IBM全球PC业务的并购成功让联想更加坚定通过并购进行海外布局的战略。2009年1月29日,联想收购了总部位于西雅图的美国消费者技术公司Switchbox Labs。
随着近几年日本电子消费企业集体陷入巨额亏损,联想又将目光瞄向日本市场。2011年1月27日,联想与日本最大的PC公司NEC达成战略合作,成立NEC联想日本集团,并持股51%。合资后的第一个季度,NEC联想日本公司便获得日本国内264%的市场份额,超过此前双方合计的25%。
与IBM和NEC的合作帮助联想在第一、二波战略中取得了进展,那么,此次与EMC联合即是联想实现第三波战略的具体体现,这有助于实现其在全球企业级市场的布局。
尽管有评论认为,联想的海外并购是以资本换技术,但它们在联想实现全球市场布局中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对此,已脱身联想集团转型为投资人的柳传志表示,“如果有必要,他将继续支持推进新的海外并购。”

目前由Gartner等调研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公有云服务商规模最大的三家公司是Amazon Web Services(AWS)、Microsoft Azure和Google Cloud Platform(GCP),它们的数据中心遍布世界各地。根据估计,Amazon Web Services(AWS)拥有超过69个数据中心区域,而微软Azure在60多个可用区域开展业务,而GCP已经扩展到了nearly 30个数据中心区域。这仅仅是全球几家巨头的数据中心数量,不包括私有数据中心和小型数据中心。

2022年宝德服务器年出货量,20年厚积薄发,宝德计算勇夺信创整机市场NO1,鲲鹏和升腾服务器出货量双双NO1的佳绩,稳居中国AI服务器NO3,X86服务器国内品牌TOP5和全球TOP9,是国家认定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0年人工智能骨干(培育)企业、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骨干企业,获得广东省自主安全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深圳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认定,多次摘取“深圳工业界奥斯卡”大奖……
三:卓越领袖力
作为中国领先的IT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宝德计算不断发挥自身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多措并举,促进计算产业和信创事业的繁荣发展。
在生态建设上,为加速信创产业的建设和推进,宝德计算携手硬件、软件、应用等生态伙伴组建了“自强应用生态产业联盟”,坚持同命运、共发展,协同打通信创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让应用端和供应端真正流通起来;为切实解决金融信创推进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宝德计算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成立长三角金融联合实验室,推动金融信创领域产品适配、方案测试、场景打造、应用优化、人才培育的落地;此外,为推动节能环保、绿色计算产业发展,宝德计算还联合GCC发布绿色计算产业联盟白皮书及标准等等。
四:巨大的发展潜力
伴随全球范围内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元宇宙等技术迭代和创新业务的增加与应用的多元化发展,计算产业进入大爆发时代,作为算力的主要提供者,宝德计算发展潜能无限,势必大有作为。
在国内,宝德计算持续参与共建自主、安全、高效、高质、强健的国产计算产业体系,推动党政办公、安平、运营商、金融、能源等关键基础行业的国产化应用迁移替代进程;加大行业拓展及细分市场需求的响应,积极赋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并加紧在全国分布式计算智能生产基地的布局,进一步壮大产能和加速交付,为客户聚焦业务发展和提质增效保驾护航。
面向海外市场,宝德计算已经从产品优选和资质认证、销售覆盖、服务覆盖、人员配置等方面紧锣密鼓地做好了准备,并且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和RCEP的步伐,有规划、按步骤推进海外业务。目前,宝德海外出货已经触达全球20多个国家;实现了150个国家工程师上站服务能力的覆盖;和30+全球优秀集成商建立合作关系,构建了区块链、数据中心、安平等多种行业和细分领域的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全球数字经济贡献算力、让国货之光闪耀世界!
正如宝德计算董事长李瑞杰所言,“创新与变革永远是宝德的主旋律,亦是促使我们腾飞的根基”,面向未来,宝德将继续以万变应万变,坚守创新研发,以更先进的技术、更多样化的产品方案、更优质的服务,携手更多伙伴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共同奏响“数字经济”时代的最强音,全力冲击中国服务器第一品牌!

WINDOWS 家用机就不说了999%以上
服务器 *** 作系统市场上的ms windows 2000/nt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
一般高端开发软件用的机器都用 Linux 百分率13%,虽然很小,但是,不可“完全忽略不计”;平均每十天,Linux用户数增长003%
UNIX一般用于大型的网站或大型的企、事业局域网中。UNIX网络 *** 作系统历史悠久,其良好的网络管理功能已为广大网络 用户所接受,拥有丰富的应用软件的支持。目前UNIX网络 *** 作系统的版本 有:AT&T和SCO的UNIXSVR32、SVR40和SVR42等。UNIX本是针对小型机 主机环境开发的 *** 作系统,是一种集中式分时多用户体系结构。因其体系 结构不够合理,UNIX的市场占有率呈下降趋势。 具体占有率不太好说,你看在哪方面了,家庭一般不用这个

服务器行业主要上市企业:浪潮信息(000977)、联想集团(00992HK)、神州数码(000034)、广电五舟(831619)、北京太速(873283)等。

本文核心数据:营业收入、营业利润、资产负债、专利数量

——发展历程对比:浪潮成立时间早

新华三集团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致力于成为客户业务创新、数字化转型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作为紫光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新华三通过深度布局“芯-云-网-边-端”全产业链,不断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水平。新华三拥有芯片、计算、存储、网络、5G、安全、终端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整体能力,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智能联接、边缘计算等在内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术服务。同时,新华三也是HPE®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的中国独家提供商。

浪潮集团是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拥有浪潮信息、浪潮软件、浪潮国际三家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涉及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新一代通信及若干应用场景。已为全球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IT产品和服务。

——公司规模对比:浪潮信息公司整体规模更大,资产负债率更低

从两家公司的整体规模来看,浪潮信息的总资产及净资产水平都比新华三要高,且浪潮信息资产负债比较新华三低,反映浪潮信息举债经营规模处于相对合理范围,新华三举债经营规模相对较高,风险相对较大。

——经营情况对比:2021年浪潮信息营业收入略胜一筹

从两家公司的营业收入来看,2017-2021年两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均呈上升趋势,浪潮信息的营业收入整体高于新华三。2021年浪潮信息营业收入为亿67048亿元,同比增长64%;新华三营业收入为44351亿元,同比增长205%。

——营业利润对比:新华三营业利润整体更高

从两家公司营业利润对比来看,2017-2021年新华三营业利润整体高于浪潮信息。2021年,浪潮信息营业利润为2153亿元,同比增长2352%;新华三营业利润为3663亿元,同比增长1755%。整体来看,浪潮信息营业收入高于新华三,但营业利润低于新华三,主要原因新华三产品毛利相对较高,公司主要以服务器销售及应用解决方案销售为主;而浪潮信息主要以服务器产品销售为主。

——服务器产品布局:浪潮信息处理器以英特尔为主

从两家公司的服务器产品类型对比来看,浪潮信息的服务器产品处理器及其他部件主要以英特尔核心产品为主,新华三使用的处理器包括英特尔、AMD,以及国产化的澜起津逮和鲲鹏处理器。两家公司均有边缘计算服务器产品,边缘计算服务器的处理器以英特尔为主。

——服务器应用案例对比:新华三更加注重AI服务器业务

从两家公司服务器应用案例对比来看,浪潮信息更加注重以高算力高存储能力的服务器支持企业进行大量业务,而新华三公司则更加注重AI服务器在云计算、人工智能方面的业务,为应用企业提供智能服务。此外,两家公司都有超融合一体机业务。

——服务器研发情况对比:浪潮信息服务器在研项目数量更多

从两家公司服务器研发项目来看,浪潮信息在研服务器项目数量比新华三更多在研项目覆盖通用服务器、高端服务器,以及AI服务器,新华三主要是服务器产品更新迭代。

——浪潮信息专利数量对比:浪潮信息专利数量是新华三专利数量3倍以上

从专利技术数量来看,根据“智慧芽”搜索的记录,浪潮信息与服务器相关的专利技术多达13000项,新华三服务器相关的专利数量为3740项,浪潮信息的专利数量是新华三的专利数量3倍以上。

——浪潮信息VS新华三对比总结

整体看来,尽管两家企业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当前综合公司规模、业务收入、研发项目和专利技术的层面来看浪潮信息更胜一筹,但从产品布局及应用案例上看,新华三产品相对更丰富,同时新华三营业利润较高且保持稳定增长,未来企业发展应当会稳步前进。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服务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浪潮集团是中国领先的行业IT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服务器制造商和服务器解决
方案提供商。2002年,浪潮连续7年蝉联国产服务器第一品牌。浪潮集团拥有"浪潮信息"和"浪潮软件"
两家上市公司,业务涵盖以服务器、行业电脑为主的网络终端设备、大型行业应用软件、分行业ERP与
通信运营系统解决方案等领域,用户遍及中国金融、通信、政府、教育、制造业、烟草行业等重要领域
。2002年,浪潮集团的销售收入达到64亿元人民币。
浪潮是中国最早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之一,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1968年,山东电子设备厂(浪潮的
前身)在那时开始生产计算机外围设备和低频大功率三极管。浪潮三十余年的风雨历程,就是中国IT产
业发展的缩影。作为领先的行业IT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浪潮的想法很简单:把尖端技术产业化,使之
成为最广泛的用户价值。
浪潮对中国信息产业的贡献,不仅因为他是中国IT产业的启蒙者,更重要的是浪潮始终以超前的技术、
出色的管理和独树一帜的产品引导着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满足行业用户对信息处理的全方位需求。
1983年,第一台浪潮微机在济南诞生。由此,浪潮将中国的PC产业带入了一个变被动为主动的新时期。
1985年,大名鼎鼎的浪潮0520A使浪潮在中国三大计算机厂商中位列第二。当时的三大厂商占据了中国
个人计算机市场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1992年,浪潮开发出全球第一台中文寻呼机,并开发制定了全球第一个汉字寻呼标准,这一标准沿用至
今。
90年代初,国际互联网络蓬勃发展。时任浪潮集团副总工程师的孙丕恕先生大胆地预测:个人计算时代
将逐渐向网络计算时代转变,服务器作为网络的核心,将是21世纪左右网络信息技术的关键所在。
1993年,浪潮在新加坡的技术人员成功开发出了中国第一台基于10颗CPU的小型机服务器,孙丕恕先生
是这次开发的主持者。在接下来的10年中,浪潮在中国率先开始了服务器的生产与研发,打破了国外服
务器厂商在中国多年的垄断,进而开创了中国服务器产业。自1996年开始,浪潮服务器一直蝉联国产服
务器第一品牌,2000年,浪潮服务器超越了众多国际品牌,晋身中国市场前三甲。浪潮率先拥有中国最
先进、产能最大的年产10万台的服务器生产线,2000年3月成功开发出"网泰"网络安全服务器,2002年
全球率先推出了64位开放式架构服务器 - IA-64。2002年11月,旨在推动"大协同运算体系"的浪潮"天
梭工程"正式启动。2002年,浪潮连续第7年蝉联国产服务器第一品牌,并获得2002年中国服务器市场唯
一"年度最成功企业"称号。
浪潮电脑专注行业应用市场,并对行业用户的需求有深刻的理解和技术积淀。每个行业都将有相应的"
行业PC","行业PC"应用者将从浪潮电脑的产品和方案中得到最大的实惠和应用价值。浪潮电脑相信,
随着用户需求的进一步细分化,"行业PC"将是"商用PC"最终的发展趋势。
在信息产业迅速发展,激烈竞争的时代,软件与IT服务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方案提供与IT服务能力成为
IT企业的发展趋势。软硬件综合发展,注重方案的提供能力,逐步向IT服务转型是浪潮发展策略之一。
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浪潮软件就伴随着浪潮电脑走向神州大地,为行业用户提供量身定做
服务。同时,浪潮的软件人员也为国产服务器的成功推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0年,浪潮集团整
合了内部软件资源,并吸纳外部软件力量,实施软件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成立了浪潮齐鲁软件公司,并
于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后更名"浪潮软件"。"浪潮软件"定位于通信、政府、分行业
ERP等行业或领域大型应用软件开发和集成服务提供商,"浪潮软件"在通信、金融、电子政务、烟草等
领域享有声誉。在2002年"浪潮软件"被评为最具竞争力中国软件企业10强之一,并位列"中国电子政务
IT 100强"第4名。
浪潮通软是中国三大财务软件提供商之一,是最早从财务软件转型为ERP管理软件的提供商。2001年,
浪潮集团通过增持股份将浪潮通软纳入浪潮软件的一体化经营体系。2002年7月,浪潮与韩国LG-CNS公
司合资成立浪潮乐金信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行业用户提供行业综合解决方案。同时,浪潮软件致力
于为通信领域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全面提升服务,为客户赢得客户。通信领域已经成为浪潮三大产业
之一。
新世纪的浪潮提出了专注化的发展战略,浪潮集团将结合自身优势,紧紧围绕因特网,专注于两个产业
发展方向:一是以服务器为核心的嵌入式软件化硬件产品,包括服务器、PC和面向行业的解决方案;二
是以通信行业软件、分行业ERP软件为主综合应用软件,兼顾OA、金融软件。浪潮专注于以上两个目标
,致力成为中国最优秀的行业IT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9951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