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5G应用如何提高网络业务和网络深度一体化?

中兴5G应用如何提高网络业务和网络深度一体化?,第1张

由于无线通讯一般采用网业分离模式,所以缺少业务和网络深度一体化的端对端性能优化与检测手段,因此中兴通讯创新型提出了基于NodeEngine(NE)的5G多业务端到端性能监测和SLA保障方案,这个方案是通过5G基站内嵌边缘计算单板的方式,实现了实时报文级的端到端时延检测、闭环自优化保障。

中兴通讯的5G实力在行业内是名列前茅的,例如在产品方面,中兴通讯旗下有着众多5G旗舰机型(Axon 30 5G、ZTE Blade V40、努比亚Z40Pro等),而在近段时间中兴还推出了全球首款Wi-Fi 7标准的5G CPE 产品 MC888 Flagship(网络下载的峰值速率达到全球最高的10Gbps),除此之外中兴通讯还构建有全场景5G终端生态,可赋能各行各业进行数字化发展(如车联网、商业智能化、工艺智能化等),同时中兴的5G全球有效专利数量排名第五,5G实力足够硬核。 百度上面有这方面的资料。

观察者网·大橘 财经 讯(文/一鸣 编辑/尹哲)“基站芯片自给率几乎为零,是中兴通讯在禁运事件中最为棘手的问题。”2018年中,招商证券无奈地说道。

2年多以后,在10月11日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成果展览会上,中兴通讯副总裁李晖透露,在5G无线基站、交换机等设备的主控芯片上,中兴自研的7纳米芯片已实现市场商用,5纳米还在实验阶段。

受此消息影响,10月12日,中兴通讯盘中涨逾35%,市值再度挑战1600亿元。

据李晖介绍,当天中兴通讯展示的产品全部基于自主创新,完全国产化:“很多人之前并不了解中兴在芯片、 *** 作系统的自主创新发展,以前我们都是自用。实际上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员在搞研发。比如成都有近4000人在研发自主 *** 作系统。”

据了解,目前,中兴通讯在5G核心专利上达到2651件,占比全球5G核心专利12%,华为目前占比18%。

招商证券曾在研报中指出,单芯片方案进一步提升了基站芯片的门槛,使得国产厂商更加难以切入,而 基站芯片的自给率几乎为零 ,成为了此前中兴通讯禁运事件里最为棘手的问题。

因此,中兴通讯在芯片领域,尤其是在基站芯片的研发上,开始做出更大力度的投入。

实际上,今年6月17日,中兴通讯就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透露,其具备芯片设计和开发能力,7纳米芯片规模量产,已在全球5G规模部署中实现商用,5纳米芯片正在技术导入。

中兴通讯这番表态被部分投资者解读为“有能力制造芯片”。次日,中兴通讯在港股市场暴涨逾22%,股价创2个月以来新高,当天其A股股价也涨近7%。

1天后,中兴通讯总裁徐子阳周五在股东大会上再次表示:“中兴通讯的7nm芯片已规模量产并在全球5G规模部署中实现商用。预计在明年发布的基于5纳米的芯片将会带来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能耗。”

这一表态,让中兴通讯以收涨逾1%结束当周交易。

不过,中兴通讯随后又澄清称,在芯片设计领域,中兴通讯专注于通信芯片的设计,并不具备芯片生产制造能力。

据了解,中兴通讯自主研发的7纳米芯片仍主要由台积电的工艺制造,日月光投控的25D/interposer技术进行封测。

不过,即使是设计工艺,仍有着积极意义。此前华为和高通已经先后推出的5纳米工艺生产的芯片,但都是应用于手机领域;在基站芯片方面,鲜有公开的设计工艺数据。

巧合的是,据珠海特区报10月11日报道,中芯国际FinFET N+1先进工艺的芯片流片和测试报喜,较其现有的14nm工艺性能显著提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20年,伴随5G商用,借助5G,中兴通讯在2020年交出靓丽成绩单。营收突破千亿大关,预示着有望借助5G,使得收入规模迈入新的里程碑。根据财报显示,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118%至1015亿元,净利润高达43亿元。三大业务板块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运营商板块增长强劲,该年度达740亿元,较上年增长112%。
主要体现在紧抓5G、新基建发展机遇,实现市场格局和份额双提升,据外部机构报告,中兴通讯5G基站2020年全球发货量排名第二。另外,在国内5G份额超过30%,且与超过500家行业合作伙伴开展5G应用实践,赋能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
中兴通讯具备完整的5G端到端解决方案的能力,凭借在芯片、数据库、无线、核心网、承载、终端和行业应用等方面领先的技术、产品和方案优势,加速推进全球5G商用规模部署。这背后展现出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截至2020年底,拥有约8万件全球专利申请,也是全球5G重要专利企业。

中兴以5G制造5G打造专业的互联网专网,如在南京打造的滨江智能制造基地,以5G连接工厂形成企业园区一体化管理,并对生产车间、立库进行5G化改造,满足不同应用对网络SLA的差异化需求,支撑智能工厂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很高兴我的回答您能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29962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