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些下载站的服务器速度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国内一些下载站的服务器速度问题是怎样解决的?,第1张

大型下载网站 利用镜象网站来分流
如 有专门的 铁通 网通 电信 等
还有地区分流 如 长春 哈尔滨 北京 大连
一般下载网站都会安装在城市的 主干网络上 在MAN 城域网中 选择相应城市相应的介入方式下载可以实现分流 并能有效利用带宽
所以 没什么问题的
有的朋友说下载很慢 就是因为他选择了 离他远的城市 并选择了不是和自己介入方式一样的服务器

4M带宽最高下载速度应该为500KB/S,下载速度也跟资源服务器有关系,资源服务器距离远、节电多、服务器出口速率低或同时下载的人太多都可导致下载速度慢如牛。排除方法就是用迅雷等下载工具到天空或其他大型专业下载网站下载300M以上的热门东东试试,如果排除以上情况,那么首先检查你的电脑配置,配置过低、内存512M以下下载速度往往也低;再就是你的线路、网头等连接情况是否完好,检查方法就是替换法,或者替换线路,或者替换你的电脑试验。如果都排除,那就是猫以上问题了,你直接打10000号申告。
一楼朋友说蹭网问题,也有可能,但是如果像你说的总是60-80,那就基本可以排除,因为即便蹭网同时在你每次使用网络的时候恰好蹭网者都正在高速下载东西,这种可能比较小吧。

高速通道采用的是云下载技术,特别为下载速度远低于带宽上限的资源开发。原理是迅雷的云服务器同步下载资源,在转到本地。这样相当于2个服务器来同时下载,比正常下载速度快,但是不会超过你的物理带宽。

适合于网站建设的相关应用的服务器如下:
惠普Proliant ML115服务器采用4U塔式结构,配有一颗AMD Opteron(皓
龙)1210 双核处理器,核心频率180 GHz,仅支持一个处理器,双核共
享2M二级缓存。配备了512MB DDR2内存,最大支持内存容量为8GB。
存储上,标配了160GB SATA硬盘(7200rpm),集成RAID0,1,5的控制
器。另外,SATA硬盘存储容量最大可配置到2TB。网络及机内还集成千兆
以太网接口一个、8X、16XPCI-E扩展槽各一个,及2个32位/33MHzPCI插
槽(33伏),还有8个USB20接口。
基本配置
惠普 ProLiant ML115 服务器

服务器类型
塔式
CPU
AMD Opteron 1210CPU
标配CPU数/最大支持数
1/1
内存(RAM)标准/最大 512MB/8GB DDR2
硬盘类型/个数
标配160GB SATA/1
网络
集成嵌入式千兆多功能以太网卡
软驱/光驱
无/DVD ROM
服务 3年有限保修
媒体参考价
4950元
这款服务器全负荷运行时的噪音值是68分贝,比一些台式电脑的噪音还要小,可以放在办公室中使用。ML115产品可以运行Windows Server 2003 SBS, Redhat Enterprise Linux,Suse Linux Enterprise以及Novell Netware65SBS等服务器 *** 作系统。
ML115是一款经济适用且功能全面的服务器,拥有多个PCI和PCI-Express
插槽、4个DIMM插槽以及可容纳4个硬盘驱动器的机箱,能够为小型企业
提供所需的可扩展性。另外,ML115能够通过经济高效的HP Lights-Out
100c远程管理卡从远程或不可控站点上进行升级。该款服务器可应用于
中小型企业的分支机构或远程站点, 从事光学应用的小型企业。由于内
存仅有512MB,因此笔者建议将内存扩充至2GB,以保证每颗内核都可以
充分发挥其性能。

1M带宽可以支持的同时在线人数大概为17个。N M带宽可以支持的同时在线人数大概为N17个。人数越多,需要宽带越大。

影响在线人数的因素

一、访问量

二、网站类型:如果是出文字的网站(如小说站),1M带宽带动日均5000IP。如果是普通网站有,有文字、论坛、新闻资讯类型网站 大概1M能带一千IP。考虑到高峰期并发,1M高峰期还会卡。(最低配 单核CPU+512内存。1千IP CPU占用10%左右,内存200到300之间)。

下面根据影响因素计算下1M带宽能同时承受多少人在线(以网络状况良好为前提)

1、 打开网站8秒原则;

2、 评判的只是:用户从云服务器下载文件的速度;

3、 页面的标准尺寸大小为:60KB;

参考公式:支持连接个人 = 服务器带宽/页面尺寸大小

通过计算大致结果是,1Mbps的带宽(服务器的1M带宽最快上下速度能达到1M/s,跟我们家用的带宽稍有区别)支持的连接数为:17个

因此,N M带宽可以支持的同时在线人数大概为N17个。

扩展资料:

带宽 /8 =流量(常说的网速),1 Mps / 8 = 1024 Kps / 8 = 128 k/s。
1M带宽是指上行最高512K下行最高1024K,连接速度只是指你连接到某某服务器的实时速度,下载与选择的下载服务器有关,如果连接速度快下载速度当然最好了。所以测试的网速只是连接到测试服务器的网速与下载无关。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的带宽,一般server的上传带宽需求比较大。

下行带宽就是客户从server上下载文件的带宽就称为下行带宽。网速和带宽是两者密不可分。宽带理论最大速度512k=512kbps=512k bits/s=64k bytes/s,1M=1024kbps=1024k bits/s=128k bytes/s等。

4M宽带的标准下载速度是320k/s以上,一般能达到400k/s,只要不低于320就属于正常(辽宁联通就这么规定的),想要下载速度快只能是提速或者是在白天下载东西(17点以后为上网高峰,这时的速度较慢,但会在320以上)

作者:leeberun@steam随着中文Steam用户的日益增多,各类问题也层出不穷,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下载速度缓慢。很多情况下,下载速度都和你Steam设置中的“下载服务器”有非常大的关系。针对这一点,我写出这篇文章,指导各位设置Steam中的“下载服务器”,从此告别低速下载,享受最High的下载体验。问题简介选择一个优秀的“下载服务器”是提高下载速度的关键,而一个下载服务器对你而言是否优秀由许多因素决定:一 地理:服务器所在地区与你所在地区的距离二 玩家:使用这个服务器的玩家数量、玩家群体三 游戏:使用这个服务器的玩家主要下载的游戏四 其他:服务器配置,网络线程,时段等其他因素一 地理位置简介:所谓地理位置,就是一个下载服务器所设立的地区,一般而言,Steam会在全球各地Steam玩家较多的地点以及较大的城市与国家设立下载服务器,较大的国家会设立多一些的下载点。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所有中国大陆地区的下载服务器已经被全部撤走,所有选择了中国大陆下载服务器的玩家会被自动引导至香港下载服务器。推荐设置:根据惯例,建议选择距离你最近的下载服务器,因此数据可以在最快时间内传递到你的电脑中,而且数据丢失较少。不过离你最近的服务器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服务器,这还要看几个其他方面因素,继续往下阅读吧。话虽如此,地理的位置仍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哟。二 玩家数量简介:首先你要知道的是,Steam的下载系统采用BT模式下载,在下载的同时也会上传数据供其他玩家下载,传统的解释是:“下载的人数越多,速度就会越快”。顺便一提的是,开发Steam的人就是那位BT下载创始人。因此,服务器的玩家数量也成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推荐设置:”下载的人越多,下载速度就越快“,根据这个道理你应该选择一个下载人数较多的服务器,而决定一个服务器下载人数的关键因素就是它的地理位置,简单的说,玩家越多的地方,那个地方的服务器使用的人数一定多。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北方用户选择韩国或日本服务器会快很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韩国和日本作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人民生活温饱,而且娱乐业发达,自然就有很多人玩得起游戏,使用Steam的人肯定也就多了。因此,在选择时也要注意一下你选择的服务器有多少人在使用。三 主流游戏简介:Steam使用BT模式下载,所以同一个游戏,下载的人数越多,下载速度也会越快。当然根据Steam云计划中描述的那样,各个服务器会或多或少的分享资源,但是真正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下载这个游戏的人数。推荐设置:因此,你最好根据要下载的游戏来决定使用的服务器。不过前提是注意保证之前提到的两个因素。咋看之下,根本没有办法来判断,不过略经分析你就可以得到一个不错的基本思路。其一是游戏的区域限制发行,如果某个游戏在一个区域限制了发行,那么当地就不会有太多用户拥有这个游戏,因此使用当地服务器下载这个游戏的人就会很少,下载速度也会很慢(当然也不排除这个服务器与邻近服务器共享了资源)。其次是要分析一下服务器所在地区玩家的喜爱,例如日本玩家更喜爱RPG游戏,而香港玩家更喜爱FPS游戏,当然这个也只是一个简单的参考。很多时候你无法作出判断还是跳过这个因素吧。四 其他因素影响下载服务器的因素还有很多,这里简单的介绍几个其中较为典型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服务器的拥挤,尽管BT下载的理念是“与多越好”。但是如果因为服务器的配置以及当地的网络繁忙出现了堵塞,下载速度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其次是时段,同样的条件,高峰时段与低谷时段的流量差可以达到50%以上,因此也要注意一下时段问题。再来还有其他一些零星的因素,这里皆不列举了。总结无论如何,自己的网络环境还是很重要的因素,选择高端流量的网络套餐才是提升网络速度的首选。Steam服务器在中国大陆的撤离也是迫于无奈之举,我们表示非常的遗憾,同时也对一些支持正版的玩家表示抱歉,我们想各位推荐的平台无法带来便利。不过往好的方面看,Steam的中文玩家正在日渐增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正版游戏在中国以及各地中文玩家中将会更加普及。让我们一起期待光明的未来吧!更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0071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