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双网卡绑定条件

win10双网卡绑定条件,第1张

找一个配置比较好点的机器做服务器(双网卡),其他机器单网卡。服务器一块网卡接大猫,另外一块网卡接HUB。工作站网卡接HUB。网线的做法应该不用我说了吧。
系统安装完毕后,右键单击网上邻居→属性。最好把里面的名字改一下,连接HUB的本地连接改为局域网,连接大猫的本地连接改为广域网。右键单击局域网→属性→安装。把IPX协议装好。然后双击TCP/IP协议,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添入192168101 掩码为2552552550 网关不添。DNS为当地电信的DNS地址(例如我在江苏,则DNS中添入2021022141)。服务器局域网的网卡配置完毕,至于广域网的网卡完全不要更改。现在需要在服务器的机器上添加一个拨号程序。网上邻居右键→属性。在屏幕的左上部可以找到一个“创建一个新的连接”单击,下一步,“连接到INTERNET”,下一步,“手动设置我的连接”,下一步,“要求用户名和密码的宽带连接来连接”,下一步,ISP名字(随便添,推荐填写“拨号”),下一步,添入你的用户名和密码,下一步,完成。
这样,当你再次右键单击网上邻居→属性的时候,就会发现在两块网卡的连接下面多了一个“拨号”。现在右键单击“拨号”→属性。选择“高级”,会在下面发现一个“INTERNET共享”把小方格打上勾。会询问你本地连接是用的哪块网卡,选择你连接局域网的那个卡。确定。这样服务器就完全配置好了。
至于工作站,简单的很,只要在协议中加入IPX协议。然后把TCP/IP这样设置:IP地址1921680X(X为2---254)。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01 DNS同样为当地电信的DNS地址。确定。就KO了

网吧采用无盘系统,从网卡启动。一个网卡是为了上网,这个网卡上的网线一般会被限速在100M,避免网络堵塞和个别机器占网过大。另一张网卡是是内网,连接服务器的,为了获取服务器上的镜像,游戏之类的,网速越快越好,所以一般不做限速。这样游戏运行起来更为流畅,也更好管理,更稳定。

本文主要介绍服务器的概念、常见的服务器技术和架构组成,此外将详细介绍磁盘、RAID知识,网卡概念、分类和主流厂商和产品,内容大致分为3部分。

第1章、服务器通用基础知识

简单来说,服务器就是在网络中为其他客户机提供服务的计算机;具有高性能、高可靠、高IO数据传输能力等特点,企业从基础的邮件、打印到核心应用如ERP、数据库等业务,再到我们所熟悉的互联网业务,创新大数据服务、天气预报HPC高性能计算等都离不开大规模服务器的支持。


服务器主要由CPU、内存、硬盘、模组、RAID卡组成,配合电源、主板、机箱等基础硬件组成。



CISC :主要是两家,包括IntelCPU(非安腾系列)、AMD CPU。

RISC: 服务器领域主要是IBM Power系列、Sun Spark系列,消费级的代表是ARM架构的CPU。


2017年7月,Intel正式发布了代号为Purley的新一代服务器平台,包括代号为Skylake的新一代Xeon CPU,命名为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Intel Xeon Scalable Processor,SP),也宣告了延续4代的至强E5/E7系列命名方式的终结。

Xeon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不再以E7、E5的方式来划分定位,而代之以铂金(Platinum)、金(Gold)、银(Silver)、铜(Bronze)的方式。Skylake是新命名方式的第一代产品,Cascade Lake是是二代,共用Purley平台。




大型机 :普通人很少接触,用于大规模计算的计算机系统大型机通常用于政府、银行、交通、保险公司和大型制造企业。特点是处理数据能力强大、稳定性和安全性又非常高

小型机 :往往应用于金融、电力、电信等行业,这些用户看重的是Unix *** 作系统和专用服务器RAS特性、纵向扩展性和高并发访问下的出色处理能力。这些特性是普通的X86服务器很难达到的,所以在数据库等关键应用一般都采用“高大贵”的小型机方案。

x86服务器 :采用CISC架构处理器。1978年6月8日,Intel发布了一款新型的微处理器8086,意味着x86架构的诞生,而x86作为特定微处理器执行计算机语言的指令集,定义了芯片的基本使用规则。

ARM服务器 :ARM全称为Advanced RISC Machine,即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ARM是RISC微处理器的代表作之一,最大的特点在于节能。



C/S是Client/Server的缩写,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机,并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如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Server,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

B/S是Browser/Server的缩写,客户机只要安装浏览器(Browser),如Netscape 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Server等数据库。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网卡在TCP/IP的模型中,工作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用来接收和发送数据。除了数据的收发,网卡还有一些其他功能:

1、代表固定的地址: 数据发送出去,发给谁,又从哪里接收。这都是通过IP区分的

2、数据的封装、解封: 比如寄一封信,信封里的信纸是data,信封是帧头和帧尾。

3、链路管理 :因为以太网是共享链路的,在使用时候可能会有其他人也在发送数据。如果同时发送,就会产生冲突,这就要求在发送的时候,检测链路的状态是否空闲;

4、数据的编码和译码 :在物理介质中,传送的是电平或光信号。这时就需要将二进制数据转换成电平信号或光信号。

5、发送和接收数据



我们再来说说网卡的分类。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满足各种环境和层次的应用,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网卡。

总线分类 :PCIe、USB、ISA、PCI,ISA/PCI等总线是比较早期的网络总线,现在已很少用了,USB接口的网卡主要用在消费级电子中。

结构形态:集成网卡(LOM)、PCIe标卡网卡、Mezz卡。

应用类型 :按网卡所应用的的计算机类型来区分,可以将网卡分为应用于工作站的网卡和应用于服务器的网卡。




电口,PC上常见到的那种网口接口,这种接口叫RJ45,使用的是普通的网线

光口,用于连接光模块,网卡上用于插光模块的接口,我们叫光笼子。

光模块按封装形式,可以分为SFP+、SFP28、QSFP+,其中SFP+和SFP28在结构外观上是一致的,可以相互兼容,只是SFP28支持的速率更高,可以达到25G,而SFP+一般只到10G。QSFP+在外观形态上与SFP+差异很大,两者不兼容。QSFP+应用在40G以上速率上。

DAC线缆是直连铜缆,这种铜缆的模块头是和线缆一体的,不需要再配置光模块。电缆的衰减大,一般只有1m,3m,5m长度的,但价格便宜,是短距离传输的最佳解决方案。

AOC叫做有源光缆,一根AOC线缆相当于两个光模块+光纤,也是一体的,这种线缆数据传输可靠性高,但价格贵。

用双网卡有什么好处?所谓双网卡,就是 通过软件将双网卡绑定为一个IP地址,这个技术对于许多朋友来说并不陌生,许多高档服务器网卡(例如intel8255x系列、3COM服务器网卡等)都 具有多网卡绑定功能,可以通过软硬件设置将两块或者多块网卡绑定在同一个IP地址上,使用起来就好象在使用一块网卡。
多网卡绑定的优点不少,首先,可以增大带宽,假如一个网卡的带宽是100M,理论上两块网卡就是200M,三块就是300M,当然实际上的效果是不会是 这样简单的增加的,不过经实际测试使用多个网卡对于增加带宽,保持带宽的稳定性肯定是有裨益的,如果交换机等相关条件不错的话,这个效果还是很能令人满 意;其次,可以形成网卡冗余阵列、分担负载,双网卡被绑定成“一块网卡”之后,同步一起工作,对服务器的访问流量被均衡分担到两块网卡上,这样每块网卡的 负载压力就小多了,抗并发访问的能力提高,保证了服务器访问的稳定和畅快,当其中一块发生故障的时候,另一块立刻接管全部负载,过程是无缝的,服务不会中 断,直到维修人员到来。

技术上可以实现,需要第三方软件如 NETOP等等,一些低端的路由也可以实现多ISP整合;
服务器毕竟跑应用的,建议节省更多资源给服务器,利用路由来实现;
另外:6M来说,基于门户,或其他应用应该没问题,如果没有百分百确定带宽问题,轻易投入成本改造会被老板骂的,作为一个技术员,最好重复确认~~




可以实现,需要通过负载均衡路由器,第三方软件上不明确;
设置也很简单,你原来的部署无需改变,提供原来的IP出去,路由器会有详细参数设定,带主线路负荷达到多少时,就会通过第二条线路交互~ 甚至可以提供双链路冗余功能;一条线彻底坏了,第二条线提供服务;

在Linux系统中,通常会将多个网卡绑定为一个逻辑网卡,这样可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那么要如何将多个网络绑定为一个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Linux下多网卡绑定的bond模式原理。
将多个Linux网络端口绑定为一个,可以提升网络的性能,比如对于备份服务器,需要在一个晚上备份几个T的数据,如果使用单个的千兆网口将会是很严
重的瓶颈。其它的应用,比如ftp服务器,高负载的下载网站,
都有类似的问题。因此使用Linux
teaming或bond来绑定多个网卡作为一个逻辑网口,配置单个的IP地址,会大幅提升服务器的网络吞吐(I/O)。
Linux的多网卡绑定功能使用的是内核中的“bonding”模块,关于此模块可以参考Linux
Ethernet
Bonding
Driver文档,
但是目前发布各个Linux版本内核均已包含了此模块,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重新编译内核。
Linux

bonding
驱动提供了绑定/集成(bond)多个网卡为一个虚拟逻辑网口的功能。并请注意绑定的网口(bonded)有多种工作模式;
一般来说,分为
热后备(hot
standby)

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
在Redhat/Fedora和其它类Redhat
Linux中是比较容易配置的。
1创建bond0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DEVICE=bond0
--物理设备名字
IPADDR=19216812
--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子网掩码
GATEWAY=19216811
--网关
DNS=8888
--DNS
ONBOOT=yes
--随机启动
NAME=bond0
BOOTPROTO=none
USERCTL=no
--是否允许非root用户控制该设备
2修改被绑定的eth0和eth1的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USERCTL=no
ONBOOT=yes
MASTER=bond0
SLAVE=yes
BOOTPROTO=none
HWADDR=00:15:17:CC:FC:35
eth1的配置文件与之相同,只是device的值改为eth1即可。
3装在bond模块驱动
编辑/etc/modprobeconf或者/etc/modulesconf文件,加入如下内容,使系统启动时加载bonding模块驱动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
bond0
miimon=100
mode=1
说明:
1)miimon=100
用来进行链路监测的。即每100ms监测一次链路状态。bonding只监测主机与交换机之间链路。如果交换机出去的链路出问题而本身没有问题,那么bonding认为链路没有问题而继续使用。
2)mode=1
表示提供冗余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为0、2、3,共四种模式。0表示负载均衡
4在/etc/rcd/rclocal文件中加入如下语句,使得系统启动自动运行
ifenslave
bond0
eth0
eth1
route
add
-net
1921681254
netmask
2552552550
bond0
#如有需要才加该路由
5检测、验证配置
首先执行命令装载bonding模块:modprobe
bonding
重启网络服务,并确认bond0正确启动:service
network
restart
确认设备已经正确加载:less
/proc/net/bonding/bond0
列出所有网口:ifconfig

上面就是Linux下多网卡绑定bond模式原理的介绍了,bond模式原来一般有7种,这里只介绍了其中的一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0211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