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行业,象联想 戴尔 惠普,他们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pc行业,象联想 戴尔 惠普,他们的核心技术是什么?,第1张

联想一前还有主板的生产线,后来关闭了,因为做不下去了,戴尔纯粹是拿别人的配件组装电脑往外卖,当然一些配件是找人做然后印上自己的LOGO,惠普的主要业务好像还是打印机和耗材吧,他们的电脑部门已经并到打印机部门去了,现在没有自己生产硬件的,都是组装出来的,要说核心技术啊,那应该是拿来主义吧,顺便说一下,IBM是觉得PC生产线没钱赚了才卖给联想的,人家把一会常年亏本的业务拆分了卖掉,结果还买的挺高兴,而且联想不是中国大陆注册的公司,知道为什么英文名要从 Legend 换成 Lenovo 吗,就是 Legend 在外国不能使用了才换的

用最通俗的话讲给你听听
联想主要做的是 生产个人用的东西,例如台式机,服务器,笔记本,打印机,手机,等等这些个人用的,或者是小型的公司用的东西。
IBM主要做的有很多方面:个人电脑方面(已经卖给了联想)、大型机方面(这个是给银行、证券等等超大型公司用的),服务器方面(很牛的)
另外 还有软件方面的:(JAVA方向的,C/C++方向的,数据库方向的,服务器软件方向的)等等很多的。
另外IBM还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投向了企业解决方案上面。IBM的企业解决方案一般是针对大型的公司,例如: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中国电信这类的巨头型的公司。
同时IBM还有很大的资金在研发上面。研发很多科学领域的东西。不是三两句话能说得了的。
本质上说:IBM是以研发为主的,而且做得东西是其他公司一般做不了的,一般是别人主动去找他的。实力派的公司。
联系公司是以生产为主的,做的东西其他公司很多也在做的,主要看销售的手段,和宣传了。
IBM卖给联系的是个人电脑生产业务,也就是IBM PC机的生产业务。IBM是最早开始个人电脑生产的厂家,但是由于管理上的问题,PC机方面,那几年一直处于亏损阶段,所以卖掉,现在主要做大型机等等方面。
现在国内还有IBM的,就是联系旗下的IBM生产线了

关于您咨询的问题,建议您拨打服务热线:
联想企业级产品服务热线是400-106-8888,服务时间为724小时;
联想企业级产品白金客户专属服务热线是400-810-3888,服务时间为724小时;
您也可以在百度搜索“data center support”,通过网站找到我们。

联想组织架构改革的原因是让组织更精简、高效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减少销售过程中的层次,使得营销更近贴近用户,便于深耕细作区域市场。
作为国有年轻的IT企业,联想根据高科技企业的特点激励多条跑道,以效益为主导。____ 同时,由于集团员工的年龄结构普遍较轻,年轻职员的自我意识通常都比较强;所以联想在组织结构上淡化领导层的贵族化倾向,强调每个员工的公平发展。例如不做经理可以走技术职称的道路,有突出业绩的业务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比他们的上司还高许多。联想集团认为激励机制应该是一个永远开放的系统,要随着时代、环境、市场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正是建立了适合自身的激励机制,使得联想集团在国内IT行业中始终处于不败的地位。

1、联想在公司发展早期,就已经开始构建适应这一时代的发展基因。 以联想集团代表战略转型业务的两大业务集团之一,ISG 基础设施业务集团为例,ISG 业务的起点在于服务器产品,而联想集团在 1995 年,即推出了第一台服务器产品,是国内最早研发 Intel CPU 架构服务器的厂商之一。此后,联想集团又于 2014 年,在云计算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时,以大手笔收购 IBM X86 服务器产品线,开始以自己的 ISG 产品线同时覆盖云计算企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市场,并推动产品线的不断丰富。 如今,数据中心产业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大规模商用,已发展成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之一,联想集团的战略远见可见一斑。
2、从三季度 pc 全球占有率继续领袖群伦,到高性能计算机蝉联榜首,再到 ESG 评级站上全球顶尖位置 近期接连受到关注的新闻事件,无疑向我们传达出这样一个事实:联想集团在 IT 江湖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顶流高手”位置。 更为重要的是,从公司基础设施业务集团去年亏损大幅收窄,今年前两财季接近扭亏为盈;以及方案服务业务集团营收比例、盈利能力都不断提升的表现来看,联想集团近年来持续推进的“新 IT”智能化转型,也已经进入收获期。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认真探寻联想集团推进智能化转型的心法、活法和打法,为企业发展提供借鉴,显得更加意义深刻。
3、长期主义 ——“风雨不动”的联想心法 凡绝世武功,要练至大成,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企业发展也是这样,要实现一项发展战略的成果显现,往往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成功。其中长期主义的坚持,不仅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心态,更需要顶住各方压力的气魄。 在这方面,联想集团的转型历程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诠释。其中透露出的,是联想集团持之以恒的长期主义“心法”。
4、2019 年,联想集团正式提出以智能物联网(Smart IoT)、智能基础架构 (Smart Infrastructure) 和行业智能(Smart Verticals)为内涵的“3S 战略”,开始以“端-边-云-网-智”的基础架构,实施“新 IT”智能化转型,既推进自身生产经营的智能化,也以此为基础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变革提供赋能。 从这一战略的提出时间上看,在数字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如火如荼阶段的当下,联想集团似乎有些“后知后觉”。

经销商--需要更多的支持
“联想在北京授权的代理商有很多家,但是明正永新是这里面最出色的之一。”1996年成为联想在北京地区的代理商后,明正永新目前已经是联想在北京最核心的代理商之一。
今年对明正永新公司来说,同样也是丰收的一年,除了传统的台式机业务取得了强劲增长外,服务器业务也强劲上升,“增长率在30%左右”,总经理夏涛表示。
“我们从98年开始卖联想服务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的第一单,做了十几台,卖给了一个增值运营商。”夏涛说,“99年的网络热带给我们的是火热的服务器市场,那时候不仅单子多,而且利润也很高。”
但是市场在变迁,从目前来看,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尽管市场对服务器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到达终端渠道商手中的单子却未见增加多少。
“现在只要是已经实施完台式机普及的行业,对服务器都有潜在的需求,因此对我们而言,需要更多的客户。”夏涛表示,“从今年市场来看,服务器甚至比一些高端台式机还便宜,但它的销售却远非台式机那样简单。”
对于象明正永新这样的经销商来说,他们在经营的同时,除了赢利以外,都有一种很强烈的成长的渴求,除了自身努力以外,他们都希望能够得到来自上家及厂商的帮助。
“很多时候,要想拿下一个服务器的单子,需要的是最新的产品、最新的价格政策,以及更深入的对服务器销售的培训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
因此,不是没有单子,也不是因为代理商不愿提货,而是因为他们需要上游合作伙伴的支持。
分销商--加强渠道凝聚力
实际上,对国内很多服务器分销商来说,由于下层的代理商每个月只是进一台或者两台,这种情况下区域分销商没有办法和下层伙伴更好地捆绑,也就不容易建立起稳固密切的伙伴关系。目前大多数服务器区域分销商和当地的下级渠道关系也是相当“离散”,这种关系的离散从另外一个方面造成分销商每个月难以形成稳定的出货量。
而今年联想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明确要求分销商与其下级渠道形成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手拉手”计划正是这一策略下的产物。
“在我看来,‘手拉手’计划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使联想服务器产品更加顺畅地传递到最终用户。同时,对上下游渠道伙伴的信息处理、政策支持等的响应速度都加快了很多,”联想二路服务器在华北地区的总代--北京润讯达成科技公司联想事业部的刘洋认为,“加强与明正永新这样的经销商的联系,让我们能够了解经销商在日常管理、还款、企业运行等方面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帮助。”
据了解,目前只要是代理商在打单过程中没能拿下的单子,代理商、分销商、厂商都会在事后共同分析,为什么没有拿下?原因出在哪?是价格问题还是缺货问题。“以前我们也拜访经销商,但目的性和作用都不明显,现在,通过这种务实的拜访,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开展更有帮助。”刘洋说。

你这个问出来让我看到,你有福了。下为正文:
 这项可以给联想每年带来50亿美元收入的业务,势必会引来美国商务部以及部分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查,所以并不算是板上钉钉。
但资本市场还是给 出了积极的信号,在隔天的交易日(1月24日)里,联想股价的涨幅一度接近9%。虽然有媒体认为,联想只不过是买了IBM急于甩掉的一个“包袱”,这块业务已经连续7个季度业绩下滑。在IBM公布的去年Q3的财报里,它的营收又同比下滑了16%。
真正的关键是,联想终于有机会摆脱“利润陷阱”,联想借此瞬间拿到了全球14%以上的X86服务器市场份额,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一位和全球的第三位。服务器的毛利率在20%以上,这远远高于PC的3%。而在杨元庆去年4月向董事会提交的四年计划中,改善盈利能力是和“PC+”战略是并列的两大核心目标。“我已经向董事会保证,每年要有03%到04%的(毛利率)增长。”杨元庆说。
所以,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甚至是今年将要主打的智能电视在近期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毛利率时,服务器就被提前推上了前台。“服务器业务是我们的第三波战略,排在‘PC+’业务之后。”联想中国区总裁陈旭东曾这样告诉经济观察报,但联想此时显然加快了这个节奏。
为什么买?
其实,联想本来希望更多地依靠自己去推动服务器业务。在2012年6月 5日推出服务器品牌—ThinkServer及一系列产品时,联想定的目标是力争在三年内占据中国市场的20%和全球市场的10%。“服务器是我们在商用领域里从PC的一个自然延伸,其实我们很多的企业客户,对我们能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也早有期待。尤其是销售合作伙伴和代理商们,他们一直在催我们上线更多PC以外的产品线。所以我觉得,这一方面符合行业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又符合联想的战略方向。”杨元庆曾这样解释联想大举投资服务器业务的逻辑。
虽然当时在联想内部的确有不同声音,他们认为这块业务的市场基础几乎为零,而联想的研发实力又不足以短期内弥补自己的短板,“但元庆、旭东他们一开会就提服务器,而且那时候惠普和戴尔已经很明确地在往这儿转。”有联想内部人士跟记者透露,有些高管认为,联想自己的企业客户以及从IBM那里转接过来的企业用户有足够的承载力。
与联想在PC及“PC+”市场的战略规划不同,联想把服务器的重点突破地区放到了西欧和北美。他们认为,美国的企业级市场占全球市场的近一半份额,而且包括苹果、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企业已经开始释放出巨大的需求量。
但联想并没有停止潜在的合作与收购,尤其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之后,他们愈发地认为引入外部力量的重要性。很快地,联想便宣布了与美国存储巨头EMC的合作,两家成立的合资公司将合作研发中低端的X86产品,而联想也将在全球代销EMC的高端存储产品。
据EMC中国区总裁叶成辉透露,联想实际上早在两年前就向他们投出了橄榄枝,但EMC受制于当时的合作伙伴是戴尔,所以合作一直无法推进。直到戴尔收购了一家存储公司之后,他们才加速了与联想的谈判。
陈旭东说,和EMC的合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让美国的客户更容易接受联想。严格意义上讲,联想也非常依赖EMC的技术优势。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总经理童夫尧说,两家每个月都有例行会议,产品也在完全按照既定的节奏在推出。
但这依然太慢了。《福布斯》在前年11月就曾报道称,联想的新服务器无法让企业用户从戴尔、惠普以及IBM身上转移注意力。以营收来算,联想当时的市场规模还不足3%,而惠普的数字是293%,但联想已经在PC业务上超越了惠普,他们自然地认为要全面超越老对手。
2013年初,包括杨元庆、刘军在内的联想高管开始公开讨论在服务器领域发起收购的可能性。在当年的Q1财报发布会上,刘军告诉经济观察报,“我们的确在寻求提高(服务器业务)速度的一些机会,投资目标争取在一个短时间内确定下来。”
而杨元庆事后称,和IBM的沟通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当时是IBM新任CEO罗睿兰找的我们,问联想是否有意向收购他们的X86服务器业务,我们当时就回应,联想很愿意也很严肃地看待这个问题。”
实际上,联想内部自己也认为IBM是最完美的选择,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是唯一的选择。而且因为曾经收购和整合过IBM的PC业务,联想非常清楚IBM在陷入价格战之后,它的致命伤到底在哪里。
但障碍也无法跨越,联想理想的价格是不超过25亿美元,但IBM的要价超过40亿美元。就这样,交易一直拖着,之后包括富士通和戴尔也都加入进来,也是因为价格的问题,都没有谈拢。
为什么卖?
所以,当最终的价格定格在23亿美元时,业内一片哗然。因为联想拿到了更多的东西,却付出了更少的钱。就在几个月前,仅仅为了IBM System x业务,联想就标出了25亿美元。而现在,联想不仅拿到了这块业务,还把IBM所有的X86服务器业务全部收入囊中。
杨元庆和IBM大中华区副总裁、系统与科技部总经理郭仁声都没有对此直接回答经济观察报,杨元庆只是说:“我们对这个价格很满意,我们觉得拿到了很好的资产,包括IBM的品牌、技术和客户,这会给我们在服务器领域一个很好的开始。”
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IBM从一开始向联想兜售X86服务器时,它在硬件上的策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X86都在使用英特尔和AMD的芯片,理论上技术门槛并不高。事实也证明在“低价走量”上IBM没有任何优势。
浪潮用英特尔的安腾处理器研发出了K1天梭服务器,最终用更加低廉的价格抢走了IBM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的大单。在Gartner去年连续几个季度的服务器市场数据中,浪潮的出货量都没有跌出过全国前三名。
去年8月底,IBM系统与科技部、集成供应链全球高级副总裁汤姆·罗萨米利安在接受经济观察采访时称:“科技带来的转变,使得传统的硬件逐渐被网络和服务所取代,这一过程已经降低了用户对大型计算机和服务器这些低利润率产品的依赖。”
“蓝色巨人(由50多年前IBM蓝色巨型主机而得名)”早已不是硬件的代名词了。有数据显示,1995年IBM硬件的收入为356亿美元,软件为127亿美元。到了2013年,硬件收入接近200亿美元,而软件收入则超过了250亿美元,而且利润率远超过硬件。所以,它们自然地认为服务器是个负担,尤其是在竞争者林立的X86服务器行业。
而最近一次糟糕的财报似乎成了交易的催化剂。IBM去年Q4的营收为27699亿美元,同比下滑了6%。其中硬件业务,即服务器和存储,同比跌幅竟高达261%。罗睿兰甚至愤怒地要求公司高管放弃2013年底的分红。这时候IBM内部已经认清了一个事实,X86业务不得不卖。
“因此,这次业务剥离反而使得我们可以更加专注于硬件和软件领域的创新,为我们的战略性业务,比如认知计算、大数据和云带来新的价值。”郭仁声称。也有IBM的内部员工向经济观察报透露,“交易其实也是为了积累真正的赢利资本,之前IBM的大型机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必须集中兵力,证明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在开放、标准化的X86市场里继续耗费心力。”
郭仁声说,IBM将专注于诸如Power(IBM自有的类似于X86的平台)服务器这样的高价值硬件产品线中,这也的确可以体现出IBM差异化的价值。IBM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高达60亿美元,其中一半都坚持用于硬件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但为了Power,IBM破天荒地专门投入了40亿美元。去年8月,IBM还联合了Google、英伟达等公司结成了Open-Power联盟,这意味着IBM想要把Power做成除去X86和ARM之外的第三个服务器生态系统。
因此,抛弃“劣质”资产赢得资金,去进攻更有前景的市场,这样的事情在IBM的历史上已经无数次地上演了。
买了怎么做?
在收购IBM的X86服务器业务之前,联想是把服务器业务放在了“PC+战略”里面,但今年肯定会改变。联想很有可能会提出“三足鼎立”的概念,把以服务器为主的企业级业务的权重,调到和PC、智能终端相同的位置。
据悉,联想Think产品集团总裁Peter D Hortensius和联想北美大区总裁David Schmoock都参与到了谈判过程中。虽然没有得到证实,但联想已经开始在北美市场做一些市场预热了。
杨元庆在这块业务上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他曾在公开场合称,“预计在未来5年,X86服务器的全球市场规模将由现在的380亿美元增长到460亿美元,在新兴市场增长得会更快,而联想肯定不能错过这一波。”
联想的服务器业务此前在全球已经有了4个生产基地,包括北京、深圳、匈牙利和墨西哥,还有400人以上的研发团队,以及东京、台湾、北京三个研发中心。而在完成收购之后,联想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安置7500名IBM的员工,以及1500名的合同工。“我们在并购IBM PC时,遇到最大的挑战就是能不能保留员工和客户,但今天我们的担忧小了很多。因为这个业务在联想将是一个核心的业务,我们对它有很高的增长要求,所以他们可能更加乐意加入到新的团队里。”杨元庆说。
联想一定会借鉴收购IBM PC业务的经验。“我们绝对有信心让它(IBM X86服务器)赚钱,在这个领域,实际上竞争不如PC那么激烈,主要的玩家就那么几个。我们觉得一是要把IBM的技术优势以及高端客户的关系承接过来,再加上联想在效率上的优势,这会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业务。”
杨元庆的信心来自于庞大的本土市场,他甚至会改变之前的策略,把中国市场列为首要的进攻目标。在2013年Q4,IBM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下滑了23%,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浪潮、华为的冲击。但联想在这里的渠道、客户关系,以及销售团队都要比其他的国内厂商更有优势。
“X86服务器是现在中国巨型商业企业数据中心的不二之选,今后联想可以在电信、金融、政府这些关键领域的计算中心以及关键计算应用中,提供可靠的高性价比产品。”联想中国区CMO魏江雷称。
而经济观察报了解到,联想内部已经开始针对一些重点客户制定销售方案,交易一旦通过,IBM的产品就会被大规模地推向市场。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块业务的发展轨迹一定会比当年收购的PC业务更快。”杨元庆说,“我们现在的战略非常明确,一个是增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业务,另外一个就是增长企业级市场的硬件。就像做PC那样,我们就盯着这些打,未来10年里,联想一定会有新的支柱业务产生。”
以上内容转自成都成冠实业的新闻报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0234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