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服务器如何查看CPU占用率、内存占用、带宽占用

Linux服务器如何查看CPU占用率、内存占用、带宽占用,第1张

 Linux服务器如何查看CPU占用率、内存占用、带宽占用的命令

图中红色部分即为占用百分率,下面是每个进程的CPU占用率,如果服务器是多核CPU可能在下方看到有些进程CPU占用超过100%,这种一般是该进程使用了多核。

内存占用率:free -m

图中红色部分即为占用,即used、free即为剩余。(注意中在第二行数字中找哦。)

带宽占用:

使用vmstat命令,输入命令:vmstat

linux服务器的相关信息查看(端口占用,cpu、内存占用,防火墙,系统信息,vim编辑器使用等)

一、端口占用情况

(1)查看所有端口、进程的使用情况: netstat -tunlp
(2)查看某一端口的使用情况: netstat -tunlp|grep 5560

二、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1)查看占用情况(动态):top

按下P(大写)可以找到占用内存最大的进程

(2)查看占用情况(总的):free

(3)查看占用内存最多的N个进程: ps -aux | sort -k4nr | head -K如果是10个进程,K=10,如果是最高的三个,K=3

(4)查看硬盘空间大小:df -lh

三、防火墙

防火墙iptables和firewall

(1)查看防火墙状态: firewall-cmd --state

(2)开启、关闭防火墙: 开启: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关闭: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或者 service firewalld stop

(3)重启防火墙:firewall-cmd --reload(重新载入配置,在添加规则之后,需要执行此命令)

(4)防火墙是否开机启动:禁止防火墙开机启动: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设置防火墙开机启动: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service

四、查看系统信息

(1)查看系统位数:getconf LONG_BIT

(2)查看内存信息:查看所有内存信息: cat /proc/meminfo查看内存容量: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3)查看CPU信息:查看cpu个数(几核):cat /proc/cpuinfo |grep "processor"|wc -l

五、linux中文乱码:

我只是用了第三部,更改了ssh客户端属性配置就可以了

1 配置SSH 终端 (以xshell为例):

打开“文件”(File)- “属性” (Properties), 在“终端”(Terminal),将“编码”(Encoding)改为UTF-8 即可。

六、Xshell远程连接Linux时无法使用小键盘的解决方式:

七、linux中vi编辑器的退出 *** 作

保存,但不退出vi             :w

保存并退出vi                    :wq

退出vi,但不保存更改      :q!

用其他文件名保存            :w filename

在现有文件中保存并覆盖该文件    :w! filename

查找文字:在一般模式下输入/和你要查找的文字单词,例如/port,此时再按下 n 会跳转至改文字所在的下一处。

早上美编组突然反应账号登录不上,个别文件上传不上,本人非专业的服务器运维人员,第一反应是服务器磁盘空间满了,立即上去排查一圈,发现磁盘尚有剩余空间,所以进一步排查问题,现在讲相关过程记录下来备用。

问题发现:相关应用不能正常使用,系统有明显报错提示(如下):

bash: cannot create temp fileforhere-document: No space leftondevice

有过初步的运维知识,并经过度妈显示 这种情况应该是服务器tmp目录被占满的提示,因此开始排除问题:

一、查看服务器磁盘空间情况:

df -hl 命令显示 / 根目录40%空间已使用,尚有60%的空间未被使用,所以磁盘空间占满的情况给排除了(如果出现占用100%的问题,请自行度妈找解决问题办法,不在本篇讨论的范围之内;)

二、 找出问题原因所在并排除 (重点)

因为本人非专业的运维人员,所以并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大佬可以无视),经过一番搜索及请教,得到一种提示: LINUX服务器也会因为小文件太多造成inode索引使用完,而报以上错误 ;  随即开始确认问题;

1、执行命令 df -i  得到如下图:

看到了 100%,感兴趣的人自行去百度,大致意思是LINUX写文件需要两个条件:01:磁盘有空间(文件大小占用容量);02:inode(类似于编号)之类的东东(存放文件数量),哪个有问题都会提示写入不了文件;病因找到,开始处理。

2、因为tmp目录一般在系统 / 根目录下,随即 cd / ,切换至系统根目录下执行如下命令  

for i in /; doecho$i;find$i| wc -l; done

大致意思是从 / 根目录开始逐级排查目录下文件的数量多少,一般会得到如下的图示;

经过层层定位,本人定位到如下目录:/var/spool/postfix/maildrop ,显示文件数量 200多万个,着实是有点大,封顶多少我也不知道,接下来就是删除文件了呗,执行如下命令:

ls | xargs rm -rf;

经过约10分钟左右的等待,命令执行完毕,通知美编组测试,一切恢复正常,特撰文记录。

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后续处理

 /var/spool/postfix/maildrop 这个目录好像是存放了类似于cron执行后邮件通知的内容信息文件,继续上网查资料,发现是crontab 每次执行任务后会发送邮件,接受者是在他的配置文件 “/etc/crontab” 通过 MAILTO=root’ 来设置的,默认是root,如果执行输出没有十分必要要用邮件发送的话,可以修改此处。

随修改如下:

执行命令  vi /etc/crontab;

将‘MAILTO=root’替换成‘MAILTO="",然后service crond restart即可。

===================================与本篇内容无关==================================

使用命令du -h –max-depth=1 / 查看/ 根路径下文件的大小

du -sh / 查看哪个目录最大,一步一步的查找大文件

使用du -h --max-depth=1查找最大的文件

服务器和空间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查看容量大小的方法也不同
如果你是用的服务器在本地电脑点开始-运行输入mstsc后按确定在d出的窗口出依次输入服务器的IP用户和密码远程登录服务器然后右键单击"我的电脑"-"管理"-"磁盘管理"即可查看该服务器的硬盘容量
如果你是用的空间需要在IDC服务商的网站上登录你的用户,后台会有虚拟主机管理的选项在后台可查看你空间的容量大小

一、uptime命令

这个命令可以快速查看机器的负载情况。在Linux系统中,这些数据表示等待CPU资源的进程和阻塞在不可中断IO进程(进程状态为D)的数量。这些数据可以让我们对系统资源使用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命令的输出分别表示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平均负载情况。通过这三个数据,可以了解服务器负载是在趋于紧张还是趋于缓解。如果1分钟平均负载很高,而15分钟平均负载很低,说明服务器正在命令高负载情况,需要进一步排查CPU资源都消耗在了哪里。反之,如果15分钟平均负载很高,1分钟平均负载较低,则有可能是CPU资源紧张时刻已经过去。

上面例子中的输出,可以看见最近1分钟的平均负载非常高,且远高于最近15分钟负载,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排查当前系统中有什么进程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可以通过下文将会介绍的vmstat、mpstat等命令进一步排查。

二、dmesg命令

该命令会输出系统日志的最后10行。示例中的输出,可以看见一次内核的oom kill和一次TCP丢包。这些日志可以帮助排查性能问题。千万不要忘了这一步。

三、vmstat命令

vmstat(8) 命令,每行会输出一些系统核心指标,这些指标可以让我们更详细的了解系统状态。后面跟的参数1,表示每秒输出一次统计信息,表头提示了每一列的含义,这几介绍一些和性能调优相关的列:

r:等待在CPU资源的进程数。这个数据比平均负载更加能够体现CPU负载情况,数据中不包含等待IO的进程。如果这个数值大于机器CPU核数,那么机器的CPU资源已经饱和。

free:系统可用内存数(以千字节为单位),如果剩余内存不足,也会导致系统性能问题。下文介绍到的free命令,可以更详细的了解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

si,so:交换区写入和读取的数量。如果这个数据不为0,说明系统已经在使用交换区(swap),机器物理内存已经不足。

us, sy, id, wa, st:这些都代表了CPU时间的消耗,它们分别表示用户时间(user)、系统(内核)时间(sys)、空闲时间(idle)、IO等待时间(wait)和被偷走的时间(stolen,一般被其他虚拟机消耗)。

上述这些CPU时间,可以让我们很快了解CPU是否出于繁忙状态。一般情况下,如果用户时间和系统时间相加非常大,CPU出于忙于执行指令。如果IO等待时间很长,那么系统的瓶颈可能在磁盘IO。

示例命令的输出可以看见,大量CPU时间消耗在用户态,也就是用户应用程序消耗了CPU时间。这不一定是性能问题,需要结合r队列,一起分析。

四、mpstat命令

该命令可以显示每个CPU的占用情况,如果有一个CPU占用率特别高,那么有可能是一个单线程应用程序引起的。

五、pidstat命令

pidstat命令输出进程的CPU占用率,该命令会持续输出,并且不会覆盖之前的数据,可以方便观察系统动态。如上的输出,可以看见两个JAVA进程占用了将近1600%的CPU时间,既消耗了大约16个CPU核心的运算资源。

六、iostat命令

r/s, w/s, rkB/s, wkB/s:分别表示每秒读写次数和每秒读写数据量(千字节)。读写量过大,可能会引起性能问题。

await:IO *** 作的平均等待时间,单位是毫秒。这是应用程序在和磁盘交互时,需要消耗的时间,包括IO等待和实际 *** 作的耗时。如果这个数值过大,可能是硬件设备遇到了瓶颈或者出现故障。

avgqu-sz:向设备发出的请求平均数量。如果这个数值大于1,可能是硬件设备已经饱和(部分前端硬件设备支持并行写入)。

%util:设备利用率。这个数值表示设备的繁忙程度,经验值是如果超过60,可能会影响IO性能(可以参照IO *** 作平均等待时间)。如果到达100%,说明硬件设备已经饱和。

如果显示的是逻辑设备的数据,那么设备利用率不代表后端实际的硬件设备已经饱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IO性能不理想,也不一定意味这应用程序性能会不好,可以利用诸如预读取、写缓存等策略提升应用性能。

七、free命令

free命令可以查看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m参数表示按照兆字节展示。最后两列分别表示用于IO缓存的内存数,和用于文件系统页缓存的内存数。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行-/+ buffers/cache,看上去缓存占用了大量内存空间。

这是Linux系统的内存使用策略,尽可能的利用内存,如果应用程序需要内存,这部分内存会立即被回收并分配给应用程序。因此,这部分内存一般也被当成是可用内存。

如果可用内存非常少,系统可能会动用交换区(如果配置了的话),这样会增加IO开销(可以在iostat命令中提现),降低系统性能。

八、sar命令

sar命令在这里可以查看网络设备的吞吐率。在排查性能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设备的吞吐量,判断网络设备是否已经饱和。如示例输出中,eth0网卡设备,吞吐率大概在22 Mbytes/s,既176 Mbits/sec,没有达到1Gbit/sec的硬件上限。

sar命令在这里用于查看TCP连接状态,其中包括:

active/s:每秒本地发起的TCP连接数,既通过connect调用创建的TCP连接;

passive/s:每秒远程发起的TCP连接数,即通过accept调用创建的TCP连接;

retrans/s:每秒TCP重传数量;

TCP连接数可以用来判断性能问题是否由于建立了过多的连接,进一步可以判断是主动发起的连接,还是被动接受的连接。TCP重传可能是因为网络环境恶劣,或者服务器压

九、top命令

top命令包含了前面好几个命令的检查的内容。比如系统负载情况(uptime)、系统内存使用情况(free)、系统CPU使用情况(vmstat)等。因此通过这个命令,可以相对全面的查看系统负载的来源。同时,top命令支持排序,可以按照不同的列排序,方便查找出诸如内存占用最多的进程、CPU占用率最高的进程等。

但是,top命令相对于前面一些命令,输出是一个瞬间值,如果不持续盯着,可能会错过一些线索。这时可能需要暂停top命令刷新,来记录和比对数据。

linux系统中xshell工具查看硬盘、内存、CPU以及创建文件夹、复制、删除命令的使用 查看硬盘: [root@localhost /]# df -h 每一项的意思是: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此截图说明内存不足,根目录占用了百分百(在安装系统的时候把剩下的磁盘全部分为了根目录,在这里也就是50G)。home目录下的内存共860G,所有要将一些文件移动到home目录下。 查看内存用free -m或者free [root@localhost /]# free -m 查看CPU个数cat /proc/cpuinfo [root@localhost /]# cat /proc/cpuinfo 回车,看结果中的所有属性中属性名为processor的结果,若显示processor:3,则说明cp
查看更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0490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