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综合智能网

什么是综合智能网,第1张

综合智能网能够有效地利用原有的智能网,同时能更好地为多个网络的用户提供综合、统一的业务,其主要目的在于只用一套网络为固定网、移动网(包括GSM和CDMA)、IP网络提供业务逻辑,为这些网络的用户提供一个网络内或跨多个网络的智能业务。
一、体系结构
综合智能网是在原有智能网的基础上引入综合业务控制点(ISCP)和综合业务交换点(ISSP)发展起来的,综合智能网至少要满足以下主要特点:
支持多协议,支持GSM的CAP、CDMA的WIN-MAP、固网的INAP和SIP协议以及数据业务中和AAA服务器互联的Radius协议等;
支持多信令点编码,具有与原有各通信网的智能网互联的能力;
支持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NGN);
提供开放的业务接口(OSA)。
为了兼容原有的智能网系统,综合智能网的体系与传统的用于固定网以及移动网的智能网体系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综合智能网是以综合业务控制点(ISCP)为核心的智能网,在ISCP的控制下完成一次完整的智能业务呼叫。除了ISCP外,综合智能网还包括综合业务交换点(ISSP)、综合业务管理点(ISMP)、智能外设(IP)、综合业务生成环境点(ISCEP)、综合业务管理接入点(ISMAP)、综合充值中心(IVC)、综合业务数据点(ISDP),同时还应包括支持开放接口的应用服务器和REDIUS服务器等等。
1综合业务控制点(ISCP)
综合业务控制点具有业务控制功能(SCF),作为综合智能网的核心设备,它可以直接或通过信令网和SIGTRAN连接到ISSP,控制ISSP进行呼叫接续。
2综合业务交换点(ISSP)
综合业务交换点是连接现有通信网与综合智能网的连接点,提供接入综合智能网功能集的功能。ISSP可检验出综合/传统智能业务的请求并与ISCP通信,对ISCP的请求做出响应,允许ISCP的业务逻辑影响呼叫处理。在不采用独立的智能外设的情况下,ISSP还应包括部分的专用资源功能(SRF)。
3智能外设(IP)
智能外设是协助完成智能业务的特殊资源,通常具有各种语音功能,如语音合成、播放录音通知、接受DTMF拨号、进行语音识别以及提供多媒体资源和语音文本转换等等。智能外设可以以一个独立的物理设备存在,也可以作为SSP的一部分,接受ISCP的控制。
4综合业务数据点(ISDP)
ISDP是综合智能网的数据库,提供用户和网络数据。
5综合业务管理点(ISMP)
ISMP是一个综合智能业务管理系统,它能配置和管理智能网业务,并支撑正在运营的业务,包括对ISCP中业务逻辑的管理和对业务用户数据的增删、修改等。在综合业务生成环境(ISCE)中创建的新的业务逻辑由业务提供者输入到业务管理系统中,系统将其转入到ISCP,就可以在综合智能网中提供这项新业务了。另外,完备的ISMP系统还可以接受远端客户发来的业务控制指令,修改业务数据,从而改变业务逻辑的执行过程。
6综合业务生成环境点(ISCEP)
ISCEP的功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生成新的业务逻辑,所以ISCEP具有输出业务逻辑和业务数据模型的能力。
7综合业务管理接入点(ISMAP)
ISMAP是一个具有业务管理接入功能的设备,ISMAP为业务管理 *** 作员提供接入到ISMP的能力,并通过ISMP来修改、增删业务用户的数据及业务性能,并提供至ISMF的接口,包括审核访问功能的权限。
8综合充值中心(IVC)
IVC是综合智能网系统中的充值中心,用于存放充值卡数据,并在充值呼叫过程中与ISCP通信,接收ISCP发送来的充值卡数据,对充值卡数据鉴权,返回充值结果,配合ISCP完成充值过程。IVC支持固网、CDMA网、GSM网和IP网络用户的充值 *** 作。
二、综合智能网的实现
由于综合智能网是在现有各业务网的智能网基础上提出的,因此综合智能网不仅要与各业务网络连接,而且还要与固定网、GSM网、CDMA网、IP网的智能网连接。
1与PSTN网络、GSM网络和CDMA网络的连接
综合智能网充分利用原有智能网的SSP提供综合智能网的业务,例如PSTN网的本地端局、汇接局、长途局的SSP通过No7信令网的INAP信令与综合智能网的ISCP连接,触发综合智能网的业务,并与综合智能网的智能外设IP通过No7信令网建立信令连接和承载连接。
与PSTN网一样,原来设于GSM和CDMA网中的智能网的SSP 也可根据综合智能网业务的需要通过No7信令网与综合智能网的ISCP连接,触发综合智能网的业务
综合智能网的ISCP也可以通过INAP或WIN-MAP协议与各个业务网络的SCP相连,ISCP-ISCP之间是否相连,将取决于所开放的业务和路由组织方式。
2与IP网络的连接
综合智能网直接和具有SSF的软交换设备相连,利用软交换支持多种网络用户接入的能力,为IP网络用户或PSTN、GSM、CDMA用户提供综合智能网业务。对综合智能网来说,软交换以及它所控制的接入点构成一个虚拟的SSP,通过INAP(可采取INAP/TCAP/SCCP over M3UA或INAP/TCAP over SCUA方式)或者SIP协议经由信令网关,与综合智能网中ISCP互通,共同提供智能网业务。对于智能业务所需要的IVR等功能,由软交换控制的媒体服务器和媒体网关实现。通过这种方式,综合智能网能够与IP网络实现互连互通,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与Internet相关的综合智能网业务。此外,RADIUS服务器通过RADIUS协议为IP网络用户实现统一计费、认证等功能。
三、综合智能网的开放性
综合智能网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业务层上是基于计算机应用编程接口(API)技术的开放式业务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提供标准的全开放应用平台,高度抽象了底层网络的能力,彻底屏蔽了底层网络的复杂性,可以方便地向第三方业务开发商提供开放的API编程接口,允许第三方的应用服务器通过综合智能网提供业务。
目前主流的API标准是Parlay APIs。Parlay APIs是一组与具体的网络技术和协议无关的应用编程接口。Parlay APIs具有简单、易扩充、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网络和业务的特点。Parlay APIs已经被3GPP作为核心技术接受,并得到ETSI、JAIN、OMG等国际组织的承认,ITU-T (SG11) 也将Parlay APIs作为定义开放服务接口(OSA)的一个重要参考。
Parlay APIs位于现有网络之上,现有的网络通过Parlay网关与应用服务器进行交互,从而可以方便地开发综合智能网的第三方业务或综合业务。
四、综合智能网的业务
综合智能网与传统智能网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可以同时为多个网络提供智能网业务,为用户提供综合的通信解决方案。同时OSA的引入,使得第三方业务开发商、独立软件提供商可以方便、快捷地提供综合智能网业务。
1通用个人通信业务(UPT)
通用个人通信业务是指给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个人通信号码(PTN),用户用这个唯一的PTN就可以接入任何一个网络,并能跨越多个网络发起和接受任意类型的呼叫。
2预付费统一账号业务
综合智能网的预付费统一账号业务使用户除了可以使用固定智能网中的预付费业务拨打电话和接收电话外,也可以使用移动智能网中的预付费业务(充值卡业务)、个人通信业务、IP电话业务和拨号上网业务等。用户使用这些业务所发生的费用都从一个统一的账号实时扣除,并且用户可以通过充值卡和yhk对这个统一账号进行充值。统一账号业务采用统一的充值卡,极大地节约了运营商发卡成本和维护成本。运营商还可以通过统一账号来建立用户的业务使用档案和用户的信用记录。用户只用一个账号就可以使用多个网络的服务。
3被叫集中付费业务(统一的800业务)
统一800业务相比于原有800业务的优势在于:统一的800业务使用者可以是PSTN用户、ISDN用户、GSM移动用户、CDMA移动用户和IP网的PC用户等。
4综合业务
综合业务是在综合智能平台上开放的业务。集团的成员可包括固定网用户、GSM用户、CDMA的用户和IP用户,或只包括其中一个或两个网络的用户。通过综合业务,将一个集团PSTN、GSM、CDMA和IP网络四个网络的用户综合到一个群内,实现统一的群内编号。该业务可以给集团用户提供全方位的通信解决方案,从而提高运营商的竞争力。
5与Internet相关的业务
对运营商来说, 综合智能网可以快速、灵活、有效地引入与Internet相关的新业务:
(1)基于Web的管理业务,包括Internet800管理业务和管理业务等;
(2)PINT/SPIRITS业务,包括点击拨号业务、点击发送传真业务、来话通知业务、语音接入信息库业务、因特网呼叫等待业务、语音E-Mail、多媒体消息等等;
(3)IP电话增值业务,如Internet800业务。
随着智能网标准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的综合智能网平台还将支持宽带多媒体智能业务,如视频点播、会议电视、宽带等。综合智能网提供的业务比传统智能网要更加丰富。
五、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1网络管理
综合智能网可以同时为多种网络(固网、移动网、IP网)以及综合智能网本身提供更丰富的业务,这就给综合智能网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必须考虑一种新型的网络管理体系及其管理方法(例如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使综合智能网更好地发挥效用。
2互联互通
随着用户对新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要求综合智能网系统越来越开放,能够方便地实现与其它相关系统的互联,例如:通过与短消息中心的互联,实现对PPS用户发送短消息的实时计费;通过与银行以及第三方数据库的互联实现电子商务和小额支付业务;通过与现有的营业系统的互联提升对智能用户的服务质量等等。在这些领域,综合智能网与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可以借鉴GSM网络一些有益的经验,另外,与现有网管、计费、认证系统的互通以及策略的实现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3安全保证
由于综合智能网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不可避免地产生安全性的问题,所以必须采取合理措施保证网络间的安全交互、综合智能网各层之间的安全传输以及APIs的安全性问题。
从世界范围内电信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全业务经营也是必然的趋势。对运营商来说,开展全业务竞争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节约运营成本,分散经营风险, 对促进互联互通也具有重要作用,使运营商的网络具有较强的优势。对于消费者来说,采取长途、国际、本地、移动等通信领域分割经营的政策,也不符合消费者低成本实现多层次、全方位服务的要求。综合智能网技术为运营商开展全业务经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智能网的研究和建设也在不断加快,智能网系统将朝着综合化、数据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通信世界)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以实现远程控制。
远程控制软件一般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客户端程序Client,另一部分是服务器端程序Server(或Systry),在使用前需要将客户端程序安装到主控端电脑,手机上,将服务器端程序安装到被控端手机,电脑上。远程控制可以让用户通过Android手机随时随地、安全快捷地远程控制家中或办公室的PC电脑,并使用其中的文件、、音乐、视频和各类应用软件。

具有200人,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公司。目前该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的研发团队和专业的销售服务团队,在国内外市场上均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声誉。根据知乎查找到的资料,泵福智能水泵控制器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水泵控制系统研发、制造和销售的企业,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公司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水泵控制器品牌之一,产品涵盖多个系列、数十个不同型号,广泛应用于农业、民用、工业等领域。

问题一:智能变电站中的智能终端装置有什么作用 终端设备有很多种,总得来说就是通过弱电控制强电,二次侧控制一次侧,确保人员安全,当然二次侧还有计量、保护等功能。

问题二:什么是国家电网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光纤配线架? 网上找来的。
1、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表,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电表代表着未来节能型智能电网最终用户智能化终端的发展方向。我国要推广智能电网,仅仅更换智能电表一项,就要更换5亿块电表,每块电表按照1000元计算,这个市场就达到5000亿元。
2、合并单元:Merging Unit,简称MU。对一次互感器传输过来的电气量进行合并和同步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字信号按照特定格式转发给间隔级设备使用的装置。合并单元是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的接口装置。
3、光纤配线架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ODF)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局端主干光缆的成端和分配,可方便地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分配和调度。随着网络集成程度越来越高,出现了集ODF、DDF、电源分配单元于一体的光数混合配线架,适用于光纤到小区、光纤到大楼、远端模块局及无线基站的中小型配线系统。

问题三: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验收包含哪些项目 你好,错误,降低因 *** 作不当而造成的机械故障,同时能逐渐掌握一些变电站设备的养护和维修方面的技能,进行简单的设备维修工作。另外,也要培养维修人员具有完成抢修任务和应急修理的能力,做“一专多能”的人才,通过对设备 *** 作和维修人员的管理,以达到良好的变电站设备管理效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克服“重生产轻维修”的错误观念,坚持预防性维修在机械维修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以降低施工过程中变电站设备的故障率,减少维修费用,提高作业可靠性和劳动生产率,给维修工作带来主动性,为施工生产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率。但由于诊断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实践经验有限,往往因判断不准确,而造成对机械部件或总成件的错误拆卸,有可能造成对某些零部件的过早更换,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问题四:电力公司招标时的智能终端、配电终端、智能变电所二次设备包括什么产品? 10分 电力公司很少单独采购这些东西,大部分是成套设备。电能采集装置,电能量,你可以从这里边找找

问题五:变电站的智能终端开入量采集,用强电方式采集,强电方式是指什么? 就是线路上经过电压电流互感器接过来的,大概几百伏,或者几安陪的电

问题六:智能变电站保护双重化的要求是什么?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网络等应按照双重化原则进行配置,双重化配置的继电保护应遵循以下要求: (1)每套完整、独立的保护装置应能处理可能发生的所有类型的故障。两套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当一套保护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套保护的运行。 (2)两套保护的电压(电流)采样值应分别取自相互独立的合并单元。 (3)双重化配置的合并单元应与电子式互感器两套独立的二次采样系统一一对应。 (4)双重化配置保护使用的GOOSE (SV)网络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当一个网络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个网络的运行。 (5)两套保护的跳闸回路应与两个智能终端分别一一对应;两个智能终端应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分别一一对应。 (6)双重化的线路纵联保护应配置两套独壶的通信设备(含复用光纤通道、独立纤芯、微波、载波等通道及加工设备等),两套通信设备应分别使用独立的电源。 (7)双重化的两套保护及其相关设备(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网络设备、跳闸线圈等)的直流电源应一一对应。 (8)双重化配置的保护应使用主、后一体化的保护装置。

问题七:智能终端单体如何测试? 智能终端是数字化变电站一次开关设备的智能 *** 作终端。它支持实时GOOSE 通信,通过与保护和测控等装置相配合能够实现对断路器、刀闸的分合 *** 作,同时能够就地采集断路器、刀闸等一次设备的开关量信号。在现场调试和故障检修时,需要使用专业的数字变电站光数字分析仪验证智能终端GOOSE 收发是否正常,动作行为是否正常,测控保护装置与智能终端之间的跳闸回路是否正常。

问题八: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名词解释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通过执行规定功能来实现某一给定目标的一些相互关联单元的组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国际电工委员会解释为在变电站内提供包括通信基础设施在内的自动化系统。在国内,我们所说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包含传统的自动化监控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设备,是集保护、测量、控制、远传等功能为一体,通过数字通信及网络技术来实现信息共享的一套微机化的二次设备及系统。 依据大电网会议WG3403工作组的分析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较为严格的定义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采用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变电站控制和保护系统,它包括7个功能组:远动功能,自动控制功能,测量表计功能,继电保护功能,与继电保护相关功能,接口功能和系统功能。 随着技术的进步,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内涵还在不断的丰富之中,在不久的将来,类似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信息节点,平等支持调度系统、计费系统、专家终端、用户中心数据访问请求等功能要求也会被加入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和系统的定义中,变电站自动化定义只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为了适应技术交流和设计、制造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理解。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功能的综合是其区别于常规变电站的最大特点,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以数据通讯为手段,以信息共享为目标 1)功能实现综合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在微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它综合了变电站内除一次设备和交、直流电源以外的全部二次设备,2)系统构成模块化。保护、控制、测量装置的数字化(采用微机实现,并具有数字化通信能力)利于把各功能模块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起来,便于接口功能模块的扩充及信息的共享。另外,模块化的构成,方便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系统模块的组态,以适应工程的集中式、分部分散式和分布式结构集中式组屏等方式。3)结构分布、分层、分散化。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其中微机保护、数据采集和控制以及其他智能设备等子系统都是按分布式结构设计的,每个子系统可能有多个CPU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由庞大的CPU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高度协调的有机综合系统。4) *** 作监视屏幕化。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后,不论是有人值班还是无人值班, *** 作人员不是在变电站内,就是在主控站内,就是在主控站或调度室内,面对彩色屏幕显示器,对变电站的设备和输电线路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和 *** 作。5)通信局域网络化、光缆化。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在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得到普遍应用。6)运行管理智能化。智能化不仅表现在常规自动化功能上,还表现在能够在线自诊断,并将诊断结果送往远方主控端7)测量显示数字化。采用微机监控系统,常规指针式仪表被CRT显示器代替。人工抄写记录由打印机代替。综合自动化实现的两个原则:一是中低压变电站采用自动化系统,以便更好地实施无人值班,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二是对高压变电站(220kV及以上)的建设和设计来说,是要求用先进的控制方式,解决各专业在技术上分散、自成系统,重复投资,甚>>

问题九:输电时为什么要进行升压、降压? 因为这里涉及到一个损耗的问题:输电线路上的损耗正比于电流的平方,正比于线路的电阻(Q=I2Rt)。用户用电的地方距离发电厂越远,损耗就越大。要减少损耗,可以从三个因子入手:1减小输电电流;2减小输电线路电阻;3减少输电时间。在实际的使用中,减少输电时间相当于经常断电,这个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减少线路电阻,在长距离的输电过程中,电阻随着距离的增长会越来越大,只能尽可能的减少。剩下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减少输电电流了,为了保证总输电功率的不变,根据P=UI,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输电电压来减小电流。因此,高压输电成了一个比较经济的选择,在到达用电地区后,降低电压,恢复到正常220V的供电电压。

问题十:什么是电力系统调度 电力调度系统是指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调度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化监测、控制、管理手段。
1 电力调度系统所需实现的功能

在电力调控中安装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其目的是为了在保证电力调度和电力供应的时间段中,提高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情况的解决速度,进一步来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运行水平。
11 设备的监视
主要包括主变压器、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高压室开关、主控室的电源盘及控制盘盘面等。通过在监视对象处安装摄像机、感应探头等装置,实现对一二次设备及其运行情况的监视,如:主变压器、开关是否有外部损伤,主变压器油位及控制盘上的表头、灯光信号是否正常等。
12 防火防盗
变电站撤人后,万一变电站发生火警,往往因为不能及时发现而延误了事故的处理,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此外,变电站有盗贼闯入时,也缺乏有效的防御手段。为此,可在高压室和主控室等地点装设一批烟感或温感探头,并在围墙四周安装对射式红外线探头。当探头感测到烟雾、高温或有人闯入时,就会向后台发出告警信息,同时连动切换摄像机画面,并记录下当时现场的情况。
13 灯光及智能化设备的控制
为使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在晚上仍能发挥作用,变电站的灯光应具有定时开关或远方控制的功能;而一些智能化的设备,如探头、门禁等也可做到远方控制。
2全系统结构:
在各变电所,安装摄像头,视频服务器,控制解码器,以及摄像头云台。
再在主控室里安装其它设备,并在网络终端PC机中安装对应的管理系统让,各变电所,和电力供应处以地图的方式进行显示出来并且。
在屏幕上会产生整个电力系统的管理范围,如图所示,当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的在大屏幕上显示出出事地点,并做出提示。这时的管理人员可以进行人员的调配,以及对应的检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0582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