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邮件服务器(POP)是什么?

接收邮件服务器(POP)是什么?,第1张

POP就是邮件接收服务器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SMTP是一种提供可靠且有效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SMTP是建模在FTP文件传输服务上的一种邮件服务,主要用于传输系统之间的邮件信息并提供来信有关的通知。SMTP独立于特定的传输子系统,且只需要可靠有序的数据流信道支持。SMTP重要特性之一是其能跨越网络传输邮件,即“SMTP邮件中继”。

通常,一个网络可以由公用互联网上TCP可相互访问的主机、防火墙分隔的TCP/IP网络上TCP可相互访问的主机,及其它LAN/WAN中的主机利用非TCP传输层协议组成。使用SMTP,可实现相同网络上处理机之间的邮件传输,也可通过中继器或网关实现某处理机与其它网络之间的邮件传输。在这种方式下,邮件的发送可能经过从发送端到接收端路径上的大量中间中继器或网关主机。域名服务系统(DNS)的邮件交换服务器可以用来识别出传输邮件的下一跳IP地址。SMTP,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输邮件的规范,通过它来控制邮件的中转方式。

SMTP协议属于TCP/IP协议簇,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SMTP服务器就是遵循SMTP协议的发送邮件服务器。而接收邮件服务器则是POP3POP3(PostOfficeProtocol3)POP适用于C/S结构的脱机模型的电子邮件协议,目前已发展到第三版,称POP3。,它规定怎样将个人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的邮件服务器和下载电子邮件的电子协议。它是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第一个离线协议标准,POP3允许用户从服务器上把邮件存储到本地主机(即自己的计算机)上,同时删除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而POP3服务器则是遵循POP3协议的接收邮件服务器,用来接收电子邮件的。

POP适用于C/S结构的脱机模型。脱机模型即不能在线 *** 作,不像IMAP4(netscape支持IMAP4)当客户机与服务器连接并查询新电子邮件时,被该客户机指定的所有将被下载的邮件都将被程序下载到客户机,下载后,电子邮件客户机就可以删除或修改任意邮件,而无需与电子邮件服务器进一步交互。POP3客户向POP3服务器发送命令并等待响应,POP3命令采用命令行形式,用ASCII码表示。服务器响应是由一个单独的命令行组成,或多个命令行组成,响应第一行以ASCII文本+OK或-ERR指出相应的 *** 作状态是成功还是失败在POP3协议中有三种状态,认可状态,处理状态,和更新状态。当客户机与服务器建立联系时,一旦客户机提供了自己身份并成功确认,即由认可状态转入处理状态,在完成相应的 *** 作后客户机发出quit命令,则进入更新状态,更新之后最后重返认可状态。

是因为你没有填写发件人的用户名和密码

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你的邮件有问题

2、你发送的对方邮件地址不对

3、如果你是用软件发送的,那么软件设置的可能有问题

建议你检查一下设置,请将端口号设为465,开启SSL,并选中需要鉴定的复选框。

实际上跟收件人的一样 一般在OUTLOOK可以不填 默认和收件一样 但是IPHONE和ipad必须填 填了就能发了

只要你的邮件中有抄送,或是回复邮件中有抄送,就会有你所言提示。

中继转发就是通过别人的邮件服务器(中继服务器)将你的邮件系统的邮件递送到目标地址。 Winmail 支持多中继全球收发保证,即使您服务器的IP 在对方的垃圾邮件黑名单中,邮件照发不误。 为什么要使用中继转发? 一般架设邮件系统并不需要使用中继转发, 在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可能需要使用中继转发: 1 服务器的IP 地址被海外反垃圾组织列入黑名单:局域网中某一电脑曾经中过蠕虫病毒,发送大量病毒/垃圾邮件,导致公司出口 IP 被列入;服务器的IP 前曾经被垃圾邮件制造者利用,被列入;对方管理员因为反垃圾屏蔽大部分中国地区的。 2 服务器的IP 地址是 ADSL 动态IP: IP 段为ADSL 动态池, 或者虽为固定,但在国际RBL 数据库中为动态,很多邮件服务器(例如: hotmail)拒绝接受使用动态IP 的邮件服务器的来信。 3 IP 未申请到反向解析:一些邮件服务器(例如: sina,aol)拒绝接受没有IP 反向解析邮件服务器的来信。 4 你的邮件服务器连接到国外的网络速度很慢,有时连不上的,可以选一台国外的中继服务器(推荐使用美国的,因为中国到美国的网速比较快)。 5 你的域名不是internet 上有效的,仅在内部使用,而又需要发信到外域,可以使用中继服务器将邮件递送到外域。当然外域的用户收到你的邮件后无法直接回复给你。 Winmail 中继功能有什么特点? 1 支持直接中继:所有的外发邮件都通过中继发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0625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