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的服务器硬盘不显示,我该怎么 *** 作能显示出新加的硬盘

新加的服务器硬盘不显示,我该怎么 *** 作能显示出新加的硬盘,第1张

在计算机管理里面的磁盘管理中,要单独添加上盘符才能显示啊!设置分区、格式化、添加盘符,这三个步骤你做了没? 追问: 没有,不懂啊,麻烦你给我下步骤 *** 作下试试看看,行不·!呵呵·! 回答: 上面写了的啊: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 你就看见了啊 追问: 我的意思是说,我现在的服务器自身既有硬盘C盘10G D盘120G,这个是单独的硬盘,但是我又新加了个1T的硬盘,这个新加的1T硬盘,在服务器上面不显示,我该怎么 *** 作能让他显示出来 回答: 在磁盘管理中也不显示?你这个硬盘是普通硬盘还是热拔插的?管什么的,你重起过也没啊? 追问: 服务器的硬盘,里面有数据的,原来是显示的,今天就不显示了,问了下机房,机房说线松了,后来说给绑紧了没事了,但是就是不显示出来,~! 回答: 那估计机房的人还是没有搞好啦!再说了,服务器硬盘的线有那么容易松啊?我管理过的都是直接用SCSI等直接热拔插的加硬盘盒,一般松不了,叫机房的人再检查检查,外加重启服务器。我怀疑是机房的人有点水! 补充: 还有 只要是正常连接到服务器的存储设备,都在磁盘管理中能看到的,区别只在于有没有被加载盘符、有没有启动而已!

IBM可以通过管理口AMM,在客户端配置一个IP地址段与其服务器地址同网段,然后输入19216870125 进入IBM管理页面,用户名:UERSID 密码:PASSW0RD其中“O”是数字“0”
然后有选择磁盘的信息一栏。。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我来给你解释一下吧。你所说的简单、跨区、带区、镜像、raid-5是动态磁盘而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是基本磁盘基本磁盘使用的是分区动态磁盘使用的是卷简单卷是和基本磁盘上面的逻辑分区差不多。下面我给你介绍一下动态磁盘比基本磁盘的有点吧使用跨区卷的前提是你必须有2个或者2个以上的物理硬盘可以把2块物理硬盘合并成1个逻辑硬盘(就是说“我的电脑”里面的C盘)简单的说你有2块10G的硬盘。你可以使用跨区卷使C盘变成20G。带区卷前提你必须有2块或2块以上的硬盘每块硬盘所提供的空间大小必须相同如果2块容量不同的硬盘。比如一个10G、一个20G。那么可以将第一块的10G为标准第2块盘提供10G。组成20G的逻辑硬盘。储存一组数据的时候是分一半分别写入2块盘。所以写入速度比写入1块盘比起来就很快。使用带区卷可以提高访问效率镜像卷前提你必须有2块物理硬盘写入文件是把一组数据写入2块盘里面。(就好像你复制了一份在另一块盘里面)当一块盘坏了。你可以从另一块盘里面恢复数据~而磁盘利用率为50%raid-5说起来比较麻烦。用raid-5必须要3块或3块以上的物理硬盘一半用在服务器上面。家庭用不到~回答完毕~

对服务器来说,硬盘因为其机械结构,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但恰恰是这最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中,存储着对企业来说最至关重要的IT资源——数据。一旦硬盘出现故障,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据统计,为了解决硬盘故障带来的损失,目前全球每年的数据恢复市场价值大约在千亿美元——而这仅仅是是企业损失的一小部分。近年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衍生出了大量的技术如:Raid、双机热备等。但这些技术都是在基于增加磁盘的数量的方式来尝试解决问题,降低了数据丢失的概率,但同时大大增加了运维成本,提高了管理的难度。
为此,蚁巡运维平台尝试引入一种新的方式,通过远程实时监控服务器硬盘的健康状态,达到在不增加硬件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基础上保障数据安全的做法。通过蚁巡运维平台,可以自动发现安装了SMART标准技术的硬盘并远程监控其磁盘的健康指标。
SMART的全称为“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即“自我监测、分析及报告技术”。支持SMART技术的硬盘可以通过硬盘上的监测指令和主机上的监测软件对磁头、盘片、马达、电路的运行情况、历史记录及预设的安全值进行分析、比较。当出现安全值范围以外的情况时,就会自动向用户发出警告。几乎所有主流的硬盘,包括固态硬盘都支持这一技术。但该技术只适用于单机环境,且必须手工获取数据,使用该技术防止硬盘故障的管理成本很高。而在蚁巡中,可以批量的、远程的、实时的监控使用了该技术的硬盘,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
同时,通过蚁巡还可以获得硬盘的使用时间、使用次数等基本指标数据。可以有效的评估硬盘的使用情况,从而进一步评估设备的使用率、寿命等信息。
据统计,通过这项技术,可以提前发现超过60%的硬盘故障,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无可估量。

想知道里面的配置,都不用点亮,手段太多了,

直接根据序列号,去官网查询出厂配置;

硬盘你数一下就知道了,至于cpu,你打开盖子,看看有几个cpu散热器,双路服务器如果装了一颗,另一个位置是不放散热器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0746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