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全面启动:数据大迁徙背后,看见存储产业的未来轮廓

“东数西算”全面启动:数据大迁徙背后,看见存储产业的未来轮廓,第1张

1、各个相关产业链都有上市公司:


缆通: 依米康(精密空调)、英维克、佳力图


供电设备: 中恒电气(高压直流)、科华数据(大容量UPS)、科士达(UPS)、易事特


ICT设备: 华为、浪潮、长飞、亨通


光模块企业: (中际旭创、新易盛、华工 科技 、博创 科技 、)


IDC工程企业: 力阳 科技 、城地香江、科华数据、数据港,他们本身也投资IDC,工程+数据中心运营


IDC独立供应商: 万国数据、世纪互联、光环新网、数据港、宝信软件。

东数西算政策对行业是一个提振,国内公司都会积极参与到东数西算工程里面去。



2、西部地区存量机柜上架情况?客户构成?网络延时情况?


西部地区现在30%上架率,国家部委要提升到2025年50%。西部目前上架率不容乐观,未来两年增长。


主要客户构成:目前是冷数据存储为主和部分温数据,未来规划温冷数据、热数据客户导入。


冷数据:存储类数据使用频率不高,温数据:调取评率介于冷热之间。


西部互联网接入和设备这几年得到极大改善,东数西算政府部门会对西部IDC的I部分(互联网接入和传输)加大投入。



3、对一线城市核心卡位IDC议价能力影响?


比较前瞻难判断。我觉得对一线城市肯定有一些影响。一线城市数据中心议价能力售价情况比较乐观,可能保持稳定,稳中有升趋势:位置稀缺资源,成本压力转化(用电成本和运营管理费用有提升,传导到下游)。


溢价能力:东数西算是疏导北上广深一线城市IDC企业去十个集群区域做投资,比拼的是全网络的覆盖,包括一线城市和西部,原先资源很重要。未来在北上广深有布局同时相应国家政策布局西部的会有相当强议价能力。



4、互联网单G测算?


IDC=I+DC:

I:互联网+连接,运营商做投资;

DC:共享出租,地产属性。

I是IT+CT业态。


西部改变互联网连接和互联互通,做了很多网络直连,例如乌兰察布和北京。东数西算确确实实需要做网络直连、光纤直连、利用 搞笑 的路由器、交换机、光模块来改善互联互通。


光纤投入可能是百亿计,加上配套ICT设备可能未来五年大几百亿建设投入。


云厂商、互联网厂商西部布局:像美利云宁夏中卫6、7年前就筹备,AWS亚马逊、三大运营商、人民网人民数据在西部有超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苹果iCloud落在贵阳、乌兰察布。共有云厂家都有基地型布局。



5、西部地区建设成本优势?


数据中心经过10多年发展建设成本计算都非常精准,每机电成本千瓦2W左右,西部和东部不会有很大区别。


土建成本不同地区区别有差异,占总成本比例不到30%。运营成本:电费、人员管理运营成本。


西部丰富电力资源,火煤、光伏风电,发电成本比较低,电价较东部有优势,国家政策是西部瓦特变比特,电力变数据存储计算传输,效率高很多,不用几千公里传到东部,节省电费成本。


乌兰察布发电成本2毛多,东部65毛。租金较东部便宜不少,西部单机柜比东部便宜,比如上海6000,内蒙3000-3500。



投资者提问:


1、北京上海上架率?今年趋势?


平均70%左右。北京会提升,上海会有压力,上海有能耗指标释放。今年北京上架率70-75,上海65左右。


2、西部上架率不高痛点?


西部有成本优势,30%是被平均数据,运营商上架率高,电信呼和浩特云基地60%。


第三方投资数据中心在西部在招商运营很多问题,西部没有完善的产业链,当地没有互联网企业产业链基础。


财政税收补贴吧东部往西部传。基础设施改善、网络延时可靠性可靠性,达到东部水准。


国家会把东部把供给减少,不批数据中心项目,让数据往西部走。未来西部会承接更多东部业务。


西部运营成本与东部价差:

西部是东部50-60%水平,东部6000。


西部基础设施条件有改善空间、配套产业链有提升空间。交通、酒店,人才培养运维。


建设1-2年,运维需要本地专业团队。很多西部只能L1/L2运维(物业),L3/L4(IT/CT、系统服务器)做不到。



3、政府最先从哪几个方向切入?

结合背景、碳达峰碳中和,西部有大量能源。数据中心高耗能。


国家队运营商、央国企重点投资,东部数据中心门关上了,往西部做投资。涉及产业链瞒大的。国家工程最先获益的央国企。


碳中和可以集合起来,数据中心大量消化,未来数据中心60-70%用清洁能源。


3、西部机柜不缺,缺的是传输吗?


是的。受益相关网络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光猫、光纤;中信、长飞、亨通、天孚、ICT。专属网络(点对点)光纤直连。


4、东数西算会不会对数据中心业务有很大增量?


原本预计IDC每年20%-30%增长,数据存储计算是制约数字化的因素,东数西算实现了成本端的降低,带来了大的增量。有便宜的算力,存储的能力带来数据爆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0783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