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台式机,国产鲲鹏芯片+银河麒麟系统,性能如何?

华为台式机,国产鲲鹏芯片+银河麒麟系统,性能如何?,第1张

Hello大家好,我是老孙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有关于华为台式机的消息,目前这款产品已经通过3C认证,确定搭载国产处理器和系统,由富士康代工。
根据最新消息,华为台式机外观造型十分简洁,机身正面拥有三个USB - A接口、一个USB - C接口,机身背面配备4个USB - A接口、网线接口、电源接口等十分丰富。由于这款产品主要走“ZQ”采购,所以配备光驱,可以外接光盘用于数据读写。
除了证件照,华为台式机的包装箱也得以曝光,标签上显示这款产品的型号为“黄河 K680 G1”,于2020年7月3日生产。搭载国产鲲鹏920处理器,配备8GB DDR4-2666内存、256GB SSD固态硬盘、AMD Radeon R7 430独立显卡、180W电源、预装国产银河麒麟 *** 作系统。

标签显示,这款台式机的制造商来自于黄河 科技 集团信息产业发展公司,生产地址在河南许昌市。今年6月18日,华为公司、黄河 科技 集团与中科电27所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已经达成深入合作。
华为主机搭载的鲲鹏920处理器于去年发布,采用先进的7nm工艺制程、ARM架构,最多64个核心,最高主频26GHz。这款处理器支持PCle40、八通道DDR4内存,华为宣称在同类产品中性能最高,可用于服务器、数据中心和桌面市场。

AMD R7 430是一款性能非常低的显卡,基本属于入门级别的配置,奈何国产的家底比较薄,这也已经是国产主机的不错选择。综合看下来,华为这款主机的性能中规中矩,没有到达多么惊艳的地步,远不及华为在手机界的表现,但作为PC第一款产品,能够做到这样的水平实属不易。
此前,华为有一款主机已经现身开发者官网,但是那款产品的命名为“擎云 W510”,尚不确定和这款产品是否相同。也有可能就是同一款产品,擎云是华为内部代号,黄河是对外的公开正式命名。

华为自研的主机已经在很多地方进行过试点,但是很少有对外公开,据知情人士透露,试点取得不错成绩各方面都比较满意。未来华为主机将逐渐取代windows电脑,先在一些重点单位逐渐推进,未来会向普通消费者所开放。
按照规划,华为的台式机和服务器全部基于华为芯片,实现国产自主可控,预计年内服务器产能10万台、台式机60万台。如果发展顺利,华为服务器和台式机将稳步增长,三年内将分别实现30万台和500万台的产能。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已经很久没推出自研Arm架构的处理器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华为已经放弃处理器业务。华为轮值董事长表示,海思(华为芯片部门)的研发还在继续,为未来做些准备。

过去华为处理器上的CPU核心有的是基于Arm架构开发,有的直接是基于Arm提供核心“魔改”。但现在英伟达准备收购Arm,这使得华为不得不再次考虑Arm架构的可靠性。

不只是华为和国内的企业,美方也有不少知名的半导体公司对这场交易持反对态度。但美半导体公司更多的是出于商业角度考虑,而咱们的半导体公司考虑的内容就复杂一些。

尽管各界存在不少反对的声音,但英伟达对这场交易的最终结果持乐观态度。其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相信,各监管机构最终会批准这笔交易。

如果这场交易真的完成,那么意味着美将拥有世界上两大主流的指令集Arm和x86(已有)。

目前,在消费级市场,Arm和x86这两种CPU架构几乎占据了全部的市场份额。你所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的CPU,不是Arm架构就是x86架构。

不过在Arm和x86市场份额的空隙中,还有一种CPU架构应用在消费级市场,它主要用在智能穿戴设备上 。

它就是RISC—V指令集架构。

该指令集被很多厂商看好,其中包括率先推出x86处理器的英特尔。

而作为国内消费级芯片市场一哥的华为海思,目前还没有正式的推出基于RISC—V的芯片。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用于HarmonyOS的Hi3861开发板的芯片应该是基于RISC-V开发,因为在它的开发环境中有提到“gcc riscv32”字样。

网友们认为,这是华为从Arm转向RISC—V的标志事件。

最关键的,RISC—V是完全开放的

或者说不受限制的

RISC-V指令集可以用于任何目的,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以及销售RISC-V芯片和软件。

它遵循BSD授权协议,不但使用不受限制,甚至开发者可以在其基础上发展的指令集架构闭源、收费。这都是完全运行的。

虽然该项目始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但许多贡献者是该大学以外的志愿者和行业工作者。而且为了保证中立性,RISC—V基金会的总部特意从美国迁至瑞士。官方毫不避讳的表示,这就是为了确保美国之外的大学、政府及公司可不受影响使用开源的 RISC-V。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基金会最核心的13名会员中,除了西部数据和SiFive其余都为中国企业。其中包括有能力基于Arm架构开发出高性能SoC、CPU的华为,以及在国内,手机SoC设计能力仅次于华为的紫光展锐。

RISC—V能吸引华为等开发者的不只是它的开放性,更多的是其在技术上的优势。

关于RISC—V架构性能的描述

有 科技 媒体称,x86的特长在处理数据的量上,而Arm的特长在处理数据的速度上,二者各有优势,难以互替,而RISC—V则兼具二者一定的优势。

该指令集用于现代计算设备,设计者考虑到了这些设备用途中的性能与功率、效率问题。除此之外,RISC—V还具有众多支持的软件,这解决了新指令集通常的弱点。

架构精简,门槛低

RISC-V基础指令集只有40多条,加上其它的模块化扩展指令总共几十条指令。 RISC-V的规范文档仅有145页,而“特权架构文档”的篇幅也仅为91页。

早已商用架构的x86和Arm架构,为了能够保持架构的向后兼容性,其不得不保留许多过时的定义,导致其指令数目多,指令冗余严重,文档数量庞大,所以在这些架构上开发的门槛很高。

模块化

RISC-V将不同的部分以模块化的方式组织在一起,并试图通过一套统一的架构来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这种模块化是x86与ARM架构所不具备的。

除此之外,RISC—V架构还具有完整的工具链、易于移植等优势。

一个对RISC—V架构的误解

因为目前还没有性能达到x86或Arm高端CPU水平的RISC—V处理器,所以很多人以为RISC—V架构是专门针对都性能要求不高的低功耗处理器设计,但其实,基于该架构的处理器是可以面向高性能计算场景的。

目前学术界已经有基于RISC-V架构的511核处理器(Celerity)。

而在商用上,SiFive自称RISC—V阵营中性能最强的P550CPU在四核心下,占用的芯片大小与单个Arm Cortex-A75相同,但P550在性能上表现更佳。

P550在SPECINt 2006测试中的得分为865/GHz(P550 delivers 865 SPECInt 2006 per GHz),可以与Cortex-A75相媲美。

基于RISC—V架构,是可以开发高性能CPU的,但需要充足的资金,长期的研发。

比起已经大规模商用的Arm和x86,RISC—V还处在早期阶段,日后基于此架构的高性能CPU会来的。

近日来,华为的故事不断在刷屏。能让一个老美如此忌惮,甚至用断供手段来对付的科技企业,从侧面了的确证实了华为的强大。今日,参与的大牌中,又多了一位重量级角色 —— 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

显然,ARM在此时出手,明显就是针对华为海思“备胎”计划的。那么,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今天,我们就针对ARM的出招,聊一聊。

ARM的厉害在哪里?

ARM是软银旗下的一个IP设计公司,其中包含指令集架构、微处理器、图形核心、互连架构,其目前全球超过95%的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都是采用ARM架构。

作为一家处理器IP供应商,ARM并不像英特尔和AMD那样自产自销处理器,也不像英伟达那样把设计好的产品交给芯片厂商生产,而是采用出售知识产权核的方式对其他公司进行授权,并根据内核的先进程度、可集成程度等特性不同而收取不同的费用。

ARM技术具有性能高、成本低以及能耗省的特点。ARM架构在智能机、平板电脑、多媒体数字等处理器领域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包括华为手机。

据ARM此前公布的资料显示,2017年ARM手机处理器的市场份额在90%以上,中国设计的SoC中95%都是基于ARM技术。包括三星Exynos处理器、高通的骁龙处理器或苹果(Apple) A11芯片,华为麒麟芯片、旗下海思多款芯片都使用ARM基础技术制造。

ARM的“断供”对华为的影响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芯片企业都是获取了ARM的授权研发的,包括华为海思和紫光展锐。对于腹背受敌的华为来说,ARM一旦断供,影响或不小。影响在哪里?主要有三点。

其一,在手机及智能终端芯片方面。华为的手机芯片都是基于ARM架构研发的,去年发布的麒麟980芯片采用的也都是ARM的CPU和GPU。如果ARM不再向华为授权,那么对华为海思最直接的影响可能就是后续无法提供新型号的芯片。甚至会影响到未来华为发布新型号的手机产品。

自从美国将“魔爪”伸向华为之后,华为的小马达就火力全开,争取让各个零部件都实现自主研发。不仅如此,华为还发展了很多其他的业务,并且还进行各种项目的开源工作,让其他国产厂商也能够享受发展成果,推动整个国产厂商在全球市场中都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

虽然说现在PC端之间被手机端取代,PC在市场的存在感没有那么强,但现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PC端也在紧跟趋势玩出新花样。在PC领域,最重要的就是服务器了,而服务器是由CPU、 *** 作系统和数据库组成的,只是这三样产品长久以来都被美国企业所垄断,CPU基本上都采用的是Intel的X86架构,而 *** 作系统采用的是Windows系统,数据库则以oracle为主。这三样产品对于PC厂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过去很多厂商可能还没意识到依赖外国厂商的危险性,事到如今,美国鸡蛋里挑骨头,越来越多的厂商都开始逐步摆脱对国外厂商的依赖。
​其实,前几年国内企业就在不断去IOE,云业务等新兴业务的发展,更是让服务器领域的三大产品的垄断地位发生动摇,尤其是数据库。Oracle数据库作为老牌数据库厂商,过去几年也得到广大厂商的青睐,但是这几年不少厂商都在搭建自己的数据库,逐渐摆脱oracle,前段时间还爆出其裁员的消息,亚马逊等厂商也都在逐渐摆脱oracle,将数据转移到自家的数据库中。
​目前华为也在加紧推出自家的产品,争取取代过去PC领域中的老三样。芯片研发方面,华为是有经验的,华为手机所采用的芯片基本上都是华为自研的,现如今华为又推出了采用ARM架构的鲲鹏920处理器,在核心表现方面实力很强,多核性能不输Intel的CPU。

系统方面,华为前段时间刚刚研发部麒麟OS,虽说这是物联网领域的系统,但是也能够应用在手机和PC端上,而且国内还有各种国产系统,日后经过完善发展或许能够逐步赶超国际水平。数据库方面,华为又自主研发的高斯数据库,该数据库已经应用了12年多了,出货量超过3万套,在银行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华为在芯片、系统和数据库方面可以说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未来华为还会加速发展,在这三大产品业务上以突飞猛进地速度取代国外厂商,逐步帮助国产厂商在核心技术产品方面实现国产化。

华为海思4核CPU(K3V2)是ARM内核。
基本简介:
海思 K3V2 ,是2012年业界体积最小的四核A9架构处理器。他是一款高性能CPU,主频分为12GHz和15GHz,是华为自主设计,采用ARM架构40NM、64位内存总线,是Tegra 3内存总线的两倍。
该款处理器规格为1212mm, 同时内置业界最强的嵌入式GPU(图形处理芯片),并采用手机芯片中最高端的64bit带宽DDR内存设计来充分释放四核的性能。具体来看,K3V2有四个A9内核,16个GPU单元,频率15GHz,使用TSMC 40nm工艺制造,面积12mmx12mm,是继英伟达tegra3之后第二款四核A9处理器。

之前一个教授找民工把摩托罗拉的芯片打磨一下就是自主研发了, 华为很良心了吧。
反正外界又不懂,宣传到位,股价可以上来,作出成绩又可以拿到上面的钱, 管他是不是自主研发,研发核心技术有个毛用,能马上变成钱吗?

之前华为组织过一个技术发布会,在会上华为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华为麒麟芯片的相关技术,在提到有关ARM结构的时候,华为技术人员介绍说,华为已经获得了ARMv8架构的永久授权,而这个ARMv8是ARM公司的32/64位指令集,目前绝大部分处理器都是这一指令集的产物。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解读这件事情,华为既然已经获得了ARMv8架构的永久授权,因此他们就可以完全自主设计ARM处理器,华为掌握核心技术和完整知识产权,简单来讲就是,即便ARM因为某些原因不再授权ARM指令集给华为,华为也不会受到影响。
再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ARM公司也决然不会拒绝给华为授权,因为这跟ARM公司的业务模式是有关系的,这一点他跟高通有一定相似的地方,都是通过ARM指令集授权及版税收入来维持自己的发展,所以对于华为这个手机年销量超过2亿部的大客户,ARM公司有什么理由会选择拒绝呢。

当然还有另外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所谓未雨绸缪就是要在危机还没有爆发的时候,就要提前做好应对方案,我们不要想着拿到了一个所谓的“永久授权”就万事大吉了,因为任何人都无法保证ARM公司是否会因为某些无法避免的原因,拒绝对我们继续进行授权,即便华为已经获得了永久授权,但ARM公司难道就不会通过技术审计、标准更新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吗,这一点上中兴事件已经给国内企业提出过警示了。
因此来讲,在目前还没有出现这种征兆的情况下,华为、阿里等企业也应该分出一部分资源,来扶持这种更为底层的技术开发,就像华为早在2012年就已经开始了 *** 作系统的研发一样,像这种底层技术没有几年的默默研发是难见成效的,而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技术方案,那么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同样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是木石心志,喜欢就点个赞吧~
题主问出来这个问题的第一个不专业之处在于, 华为本身也就没有能力生产处理器 ,华为海思所做的只是研发手机处理器芯片,然后将测试好了的方案交给电路制造服务企业来生产芯片(比如台积电),而且目前世界上除了英特尔和三星可以自研自产以外,所有的芯片研发企业均不具备生产能力,包括苹果,高通,联发科等,都是自己研发然后交给制造企业去生产。毕竟一台成熟的光刻机可不是谁想买就能买得到和买得起的。

ARM是目前全球顶尖的半导体知识产权 (IP) 提供商,它所提供的其实就是一种解决方案,并且ARM公司也并不是全球唯一的一家 RISC精简指令集架构 的提供商,只不过目前ARM公司的解决方案是最优质的,其市场占有率也是最高的目前基本达到了95%。那么所谓ARM公办架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好比是炒菜, ARM公司给你的就是一个菜谱,大概给你指明了一个方向,但是到底要买多少菜,菜品的比例是多少,调味料放多少这些ARM公司都不会告诉你 ,你必须自己摸索和尝试。

比如华为海思,在拿到ARM公司所提供的方案以后就需要开始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 内部电路的模式 ,进行前后端的设计整合的工作,并且在整体方案研发完成以后交给有超级计算机模拟实力的公司(比如synopsys公司)进行电脑模拟(模拟一次的费用相当惊人),然后模拟成功以后再将整体方案交给芯片制造企业(比如台积电)进行流片(也就是小规模生产测试),再经过一系列的测试,最后定稿量产,一旦流片失败那么就需要从头再来。而目前根据华为的技术来看已经较为成熟和专业了。

答案是可以的。首先华为已经买下了ARMv8的永久授权 ,也就是说,目前ARM已经无法制衡华为了,就靠这个即使ARM不再有其它授权了,华为还是能搞出芯片来的。

哪怕条件再苛刻一些,就算是ARM彻底断供而华为也没有买断,那么华为第一可以从其他的提供商那里购买方案,只不过没有ARM成熟,甚至根据目前华为积累的经验自己也可以慢慢摸索出架构的奥秘,从而完成芯片的研发工作, 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相比于目前非常成熟的ARM架构来说相对肯定不成熟,性能也自然远远比不上。但是只要肯加大投入那么一定还是可以实现的。

况且目前在服务器领域的芯片上,华为已经开始使用自己的指令集了。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比较杞人忧天,ARM本身就是靠着专利授权来挣钱的,而华为已经是ARM公司的一个超级客户,它会白白放弃么?除此之外,ARM公司已经成立了中国分公司,中国资本占比百分之51。未来ARM公司和中国企业的合作只会越来越深,断供时间怕是根本不会发生了。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手机处理器都是使用英国ARM公司的架构,包括华为也不例外,无论是华为,还是苹果和高通,他们都需要在ARM公司那边买授权,而且不同等级的授权价格不一样,一般来说ARM公司的架构授权也是有期限的,如果给华为停止授权,华为的麒麟处理器可能就无法继续研发生产了。
因为手机业界所有的软硬件都是基于ARM处理器进行开发的,所以华为现阶段也只有继续使用ARM授权的处理器才能保证性能和兼容性,即使华为现在有能力研发出自主架构的处理器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投入到市场,或者说ARM在某一时间突然对新架构的处理器停止授权,那华为最多也只能继续使用现有架构的产品,难以在产品上推陈出新,这对于华为手机来说自然是致命的。
不过ARM公司也需要考虑自己的利益,2016年ARM公司被软银收购,后来在中国也建立了分公司,ARM除了华为以外,在国内的合作伙伴众多,如果轻易对合作伙伴停止授权对ARM公司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尤其是华为这样的大客户在全球也并不多,如果ARM停止授权对ARM公司本身不仅利益受损,包括业界的口碑和信誉也会严重受损,这些肯定不是ARM公司想看到的。

另外,ARM也并不是无敌的,如果说ARM停止对华为的授权,那么华为肯定会走其它的路子,甚至全力研发自主架构的处理器也有可能,其实这样才是对ARM最大的威胁,在芯片全球分工化、产业化的今天,ARM没有足够的理由停止对华为的授权。

几位的见解都有道理。但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美国现在仗着强大实力在全球到处横行霸道,动则以制裁断供相遇毫不留情威胁,还美其名曰:极限施压,把个全球化产业链搞得七零八落,对崛起的中国更是不惜一切手段疯狂打压,所以我们一定要做最坏的打算,未雨绸缪。

况且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市场,过去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全球资源相互融通交流…,总是择优而选,而如今在美国刻意封锁断供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抓住这个美国政府为我们创造的机会窗口,趁势推出自己的系统和芯片。过去所担心的有芯片没市场,有系统没生态等等反而不是大问题。因为这是背水一战,也是唯一的出路,定会得到最广大民众的支持。

我们纵观新中国一路走来的70年,只要敌人封锁什么最后我们总能造出什么,这是中国的意志和韧性决定的,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时间在我们这边。

首先我们要以全面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而不是只单一的从美国或者华为的立场来看。我个人认为华为未来必然着眼于亚非拉,因为如果美国完全封锁芯片,华为当前的技术虽然存在差距,但是亚非拉的需求者需要的往往是中低端机,而中低端机中的芯片门槛较低,所以华为着眼于以发展4G为主的亚非拉就可以拥有很好的空间和环境。
芯片战更像是一个耐久战,如果美国完全不卖芯片给中国,那么美国的芯片又要卖给谁呢?现在中国的芯片购买量大约占世界总购买量的五成左右,如果不向中国出售芯片,那么对于任何芯片厂家来说都是灭顶之灾,这才是这个问题的本质。打个简单的比喻就像英特尔的i3、i5、i7和i9一样,每一代产品都需要有一个设计研发销售的流程,在这个流程当中,如果i3每年卖出100万枚,那么企业会在i5时代,根据i3的销售量来预估销售,计算研发周期和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然后以此类推,这样一来企业才能在i3到i9之间维持一个相对稳定并长期的生产与销售。但假设i5的销量突然腰斩,那么企业就失去了对i7这一代产品的销售预估能力,这不仅仅是损失利润这么简单。市场非常强调竞争的环境,如果i7设定预售目标为20万,当贸易战回归正常,可能市场的80万枚需求量就已经被别人抢走了,那么在i9这一代,又要预估多少销售呢?这就是芯片战争的本质,企业需要一个庞大的设计团队,并且不断的支付工资给设计人员,如果项目在i5出现腰斩,那么这些团队的员工是继续维持还是解散?如果解散这些员工就被其他公司挖走,而想再建立一个稳定的研发团队又需要大量时间。这还只是研发问题,之后的销售网络、经销商代理、仓储、运输都会产生更多问题,也就是说如果i5的销量出现腰斩,将严重影响到英特尔对i7以及之后i9销售的预估,并产生之后一系列的问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才是企业的根本问题。
所以对于华为来说,这将是一场持久战,如果能着眼亚非拉,那么即便在芯片技术有差距的情况下也能维持相对稳定的销量,与此同时加快自身研发芯片的速度,提高芯片技术能力。而受贸易战的影响,这个过程的时间拉的越长,华为追赶的速度和能力也就越强。并且你要明白美国对于芯片预估销售一旦产生动摇则必然产生未来销量的空洞,而空洞一旦让别人填补并夺走,那么原本稳稳占据领头羊地位的美国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芯片与手机就像一个高度合作的系统,谁从这个系统当中离开,想再回来都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与代价。所以美国不向中国出售芯片,那么他的芯片又要卖给谁呢?之后的空洞又要如何填补?这才是美国必须要面对芯片战中的核心问题。

技术最终会向市场屈服,这是铁的事实。纵观 科技 发展 历史 ,很多都是落后技术的市场开放,成为最终赢家的。X86是IBM研发的,当时这个技术相比其他公司并不先进,但是它授权开放,吸引众多公司生产制造(俗称兼容机),并赚了大钱,到了286时代,IBM不干了,停止了授权(眼红别人挣钱)。这才有了intel自行研发386,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另外一个案例是以太网,在通信界,以太网技术是落后并且有很多缺陷的,连以太网的创始人都预言以太网以后要淘汰,兼容厂商自行研发到100M的快速以太网的时候,IEEE甚至都没通过100M快速以太网的技术标准的审批,但是以太网就是凭着便宜,技术开放,硬生生的成为了事实标准。

总结经验就是,谁的技术能控制市场,谁的技术就是标准,不管他是否技术落后。

民用消费类电子产品,这不卖那不卖,累不累如果不卖,不怕别人另起炉灶智能手机之前的电脑如日中天,不管是芯片还是 *** 作系统都是美国人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但美国从不拿这些说事,连盗版系统都不闻不问。美国人大卖特卖,姓柳的才会赶走姓倪的。

假如ARM不再授权,华为肯定会想办法另起炉灶。以华为的尿性,若加上国家助攻,说不定也能成功。到时ARM多个对手,它乐意?

三星就专干这事,前几年的屏幕卡这个卡那个,华为苦不堪言,与京东方一拍即合,重金之下,京东方屏幕上来了,三星自己找个竞争对手,好过么

ARM不可能断华为后路,如果不再授权,只有两败俱伤。

ARM不给华为授权华为当然就不能生产处理器了,否则授权的意义在哪里?
然而,ARM是不可能这么做的,因为这样对ARM完全没有好处,而是自己断了自己的财路。
ARM是一家什么公司?他不做手机,也不生产芯片,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把自家的指令集和架构授权给各家芯片设计厂商。华为一年卖超过2亿台手机,ARM不授权给华为不等于是和自己过不去么?
我们总是怕被别人卡脖子,这样的担心是必要了。但是俗话说店大欺客,客大了也能欺店,当华为这样的厂商在产业链中已经占领足够分量市场的时候,他和ARM之间的关系已经变成了互相依存,而不是单方面的要求着ARM给授权。
更不用说ARM去年在中国就成立了合资公司,中方投资者占股51%,ARM早就铁了心要包住中国这块市场、包住华为这个大客户了,根本不可能出现不授权的情况。
首先 ,我们先来说说ARM对外授权的三种不同的模式:

1架构/指令集层级授权

这种授权是可以对ARM的架构进行大幅度改造,甚至可以对ARM指令集进行扩展和缩减,苹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使用ARMv7-A架构基础上,扩展出了自己的苹果swift架构。
2内核层级授权(即ip核授权)

这种可以以一个内核为基础然后在加上自己的外设,比如USART GPIO SPI ADC 等等,最后形成了自己的MCU,比如三星、德州仪器(TI)、博通、飞思卡尔、富士通以及Calxeda等等。

3使用层级授权

这种授权就是拿过来用,里面架构啥的都不清楚,相当于给你一个黑盒子,只告诉你怎么使用。
苹果,高通和华为都是arm授权的公司,但是苹果和高通很早就拿到了ARM的架构/指令集层级的永久授权,根据需求他们都对ARM指令集进行了缩减,这也是为何现在苹果的A12和高通的855性能上要比华为的麒麟980强的原因。
其次 ,华为于2018年拿到了arm处理器的终身授权,也就是第一种架构/指令集层级的授权,拥有了自主研发ARM指令集架构的能力,但是毕竟起步较晚,还不是很成熟。如果是迫于政治的压力等,ARM取消对华为的永久授权,ARM会赔偿给华为一大笔钱作为违约金,这对于华为来讲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坏事,毕竟在困难的时候中国人团结一心,没啥做不出来的,就是做出来的架构没有ARM这个指令集的生态圈大而已。如果华为要做自己的指令集生态圈,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刚开始性能上也会有所落后。

再次 ,ARM公司是个上市公司,自己的主要业务和收入就是靠ip授权,华为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客户,不会取消对华为的处理器授权。毕竟,公司要以股东利益为主!
总之 ,ARM一时半会不会解除对华为的授权,需要华为工程师们努力加油,积累研发经验,厚积薄发,终有一天研发出自主的处理器!!!

如果ARM不再授权,你觉得华为还能设计麒麟处理器吗?欢迎评论留言,喜欢请点击关注!
正是有介于此,ARM对华的IP授权,逐步转移至ARM在国内成立的合资公司,中方占51%股份。

短期看,你担心的事情应该不会发生,毕竟100%的断绝关系,ARM基本也就被废了。ARM自己也不会因为政治 游戏 ,坐以待毙。

如若发生,那他娘的我们也不用怕,强行单方中断合作协议,那就这份合约而言我们也不用遵守了。说白了,授权书是基于真诚的合作意愿为前提,如若已经没有必要遵守了,我们直接继续生产就得了,授权费也不用交了。毕竟,基础指令集的内容,大家都摸的差不多了,给不给其实也就是张窗户纸。

不可以装armlinux。华为MateBook电脑是一款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x86架构设备,而ARMLinux是专门为ARM处理器架构设计的 *** 作系统,两种不同的处理器架构具有独特的指令集和硬件架构,需要不同的软件和驱动程序来支持。ARM处理器架构主要应用于移动设备等低功耗设备中,而x86架构主要应用于桌面电脑、服务器等高性能计算机领域,在处理器架构方面,两者极大地不同,这意味着只有针对特定处理器架构进行编译的软件才能在相应的设备上运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1139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