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电脑会被雷击吗?

楼房电脑会被雷击吗?,第1张

不会,现在的楼房基本都是钢筋混凝土机构的,都有导电性质,下雨天看电视,玩电脑,根本不会被雷击,
就算你拿着电脑在雷雨天在街上闲逛,被击中的几率只有百万亿分之一,忽略不计
根本不会被雷击

有这样的可能
要弄清雷雨天气里能不能使用电器,先要明白下面的防雷理论:
1、根据IEC相关规范,避雷针属于外部防雷装置,用途是来保护建筑物本体不受雷击损害的。但如果雷电击中远处的电源线或数据线,雷电流会沿着金属线路进入室内,这时外部防雷装置是不能防止沿线路进入室内的雷电流的。
2、要防止沿线路进入的雷电流,就要采取内部防雷措施,如屏蔽、接地、等电位和避雷器(SPD)。一般住宅是没有内部防雷措施的。也就是说,雷雨天气用电脑是有被雷击的可能的。
3、如果你实在想玩,下面的雷电理论可以参考:雷击时雷击点附近1公里以内的电子设备有发生电磁感应而损害的可能。另外,电源线路一般是每隔2到3根电线杆作一次接地保护,信号线路一般是埋地引入,受到雷击和电磁感应影响概率较小。计算发生闪电和听到雷声的时间间隔,如果在10秒以上,说明雷击发生在3公里以外(声速为340m/s),这时一般是安全的。
4、要确保安全,应该把所有电器的电源线和数据线都拔掉。注意:是拔掉不是关机!电器开关是低压的,雷电是几十万伏的高压,能够直接击穿电器的开关进入电器内部。
5、光纤电视我没有见过,是光纤直接进入电视还是主干线路是光纤,到小区后转为普通的电视线路?纯光纤是不导电的,但是为了加强光纤的强度,在光纤线缆中间要加一根加强筋(钢丝),所以光纤线路也有被雷击的可能。在工程上一般采用光纤的机房在光纤端口可以不安装避雷器,但是光纤的加强筋(钢丝)是要接地的。如果你不知道的话,最好还是拔掉吧,安全第一。
雷雨时造成的伤害主要有两种:
一,雷击!在雷雨时使用可发射电磁波的电器,有可能直接引来雷击,造成人身伤亡!如手机,对讲机,子母电话
二,脉冲!无论电视还是电脑,或其它的家用电器,都要接220V市电电压
而220V市电的户外架线就相当于一架巨大的天线,随时都能从雷暴中感应到强大的脉冲电流!!
虽然控变电站有防雷暴的措施,也并不是全能排除的!
何况从变电站到入户端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这段距离同样可以感应到雷暴!
再说电器中厂家在设计时都装有防脉冲伤害的电路但它们的工作范围是有限的,并不能完全排除干扰!!!
一但市电中的脉冲电压或电流超出了电路的保护范围,就会对电器造成损害!!
轻的烧保险,严重时还可能整机报废!!!!!
所以雷雨天还是尽量少用电视,电脑

搬迁的步骤对于机房的搬迁,我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考虑:1、新机房的准备2、搬迁规划3、系统的备份4、设备文档的准备5、搬迁设备标签6、设备拆除、打包和运输7、设备重新安装8、测试及验收下面我们分各个步骤来讨论。41新机房的准备工作411确认设备的布局新机房的基本设计(如:墙面的设计、专用空调的安装等)完成后,我们需要提前规划各个机柜、各个网络设备的摆放位置。可以事先量好机器的具体尺寸,之后到现场规划机器的具体摆放位置,力争最合理、最充分地利用机房的有效空间。此处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需要扩展机柜,则提前将综合布线的数据信息点打在配线架上,这样,等把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搬迁过来,安装好跳线,则网络就可以正常使用。412设计综合布线中心机房联系着客户、银行、集团公司、外部互联网等,为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我们应该提前设计新机房的综合布线、配线系统等准备工作,并和电信部门协调光纤接入,保证搬迁之前对外线路的畅通,确保不应线路问题影响搬迁的进度。413设置正确的物理环境正确的物理环境应该对场地的封闭、防火、防盗、防静电、适当的通风、温度的控制以及电源的安全等提供符合网络设备要求的安全保证,具体包括如下:1、电力控制2、温度控制:机房温度控制在15-23ºC以内。如果可能,最好配备温度感应器进行监测。3、湿度控制:机房内湿度一般应当控制在45-55%之间。4、火险控制:雷击避免防尘避光压力控制一般好一点的服务器机箱,以1U机架式机箱为例,一部1U实际能够承受的压力大致是同规格重量(即1U)在5-7个左右;一些强度比较好的机架托盘,对于服务器的承压基本也在6-8部1U服务器之间。5、空间控制这里遵循的原则是:利用空间、努力保持温控、保持电源和K\V\M等线路的日常维护等综合考虑。曾有人计算过,得出以“机体距离墙面12cm左右为宜”的结论,这里列举出来,供我们参考。414设计合理的网络结构考虑新的机房时继续沿用现在的拓扑结构、还是重新设计,设计时考虑和旧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42搬迁规划机房的搬迁,一般都会涉及到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工作站等大量的设备,好多软件的问题,以及新机房IP的分配问题等。因而如果不提前进行详细的规划,匆匆上马进行机房服务器等设备的搬迁,势必会造成工作的混乱。所以在搬迁前,一个完整合理的机房搬迁规划是必需的。在进行详细的规划时,我们需要提供如下的材料:1、机房的网络拓扑图2、机房的设备连接图和线路分布图(细到每个设备的每条线路的连接)3、设备等IP地址列表此处需要注意的问题:1、如果新旧机房的网络配置有所改变的话,要提前作新网络的规划,并给出新旧网络的信息对应表;2、网络配置需要考虑考虑、VLAN的划分,DHCPDNS的配置等;3、根据网络拓扑,合理分配新IP对应相应的域名和服务器;4、做好IP更换脚本。即执行该脚本,迁移前关机,再开机设备得到的就是新的IP。43系统的备份这里数据的备份,包括所有关键数据,如:程序、数据库、各服务器的配置参数等。44设备文档的准备441对设备进行分类统计目前我们的中央机房设在九层,其中的设备包括UPS、配线架、核心交换机、服务器、防火墙、存储设备等,我们对于机房目前涉及的设备统计如下(略):进一步需要做的工作是:给出进一步详细的设备统计信息,包括设备型号、配置、所在的网络等,在搬迁之前给出相应的表格记录文档;确定相关的辅助设备配件等,同样需要有详细的记录文档。442IP地址的统计统计出需要迁移的设备的IP地址(包括公网和私网)以及路由情况,给出各个设备IP对应表;列出设备在新系统和旧系统中的IP对应表。443各类设备的搬迁一般来讲,设备搬迁的顺序是:UPS、服务器系统、通讯系统,然后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等。当然,也可以考虑先把不影响日常业务的设备先行搬到新大楼,例如:一些显示器、终端、主机、电源线等。

最好不用远处打雷不用害怕,近处打雷则需注意了,因为强大的雷电高压电流,会通过电话线或电源线击中你的电脑,轻则烧毁元件,重则机毁人伤!而且打雷的时候也非常容易造成电路供电不稳,造成电脑重新启动甚至死机。因为民用楼房不像网络机房那样有可靠的避雷设施,所以建议你最好不要在打雷的时候开电脑上网,最好在打雷的时候将电脑的电源插头从插座上拔下来,上网用的电话线从“猫”上面拔下来,雷雨过后再插回去,以防雷击。
电脑:
强大的雷的电压会导致半导体集成电路被瞬间击穿,失去了原有的极性,所以,集成电路就损坏了,电脑是由大量的集成电路组成的,集成电路都坏了,电脑也就坏了。
还有就是雷的电压很高,瞬间高压放电会导致空气中的氮气被击穿并燃烧,是放出大量的热,也会把电脑烧毁。
再有,雷电的类型属于静电,了解电路的都知道,静电是集成电路的第一大杀手。
打雷有机会使电线产生瞬间的高压.这时高压有可能击穿电气元件,严重的可能引发爆炸,轻微的也会烧毁保险管.所以说如果是打雷比较严重的地区,有时候甚至连电灯都必须关掉,因为它可能突然暴开,伤到近处的人.当然,如果出雷的云层很高,那就没什么影响了.一般那些听起来比较吓人的雷,云层较低,这时必须关机了

定期关机还维护什么啊?所谓的服务器维护就是要想办法减少关机的次数。
不同的服务器有不同的使用和维护标准。普遍意义上的服务器维护主要是:
1、对服务器上的冗余文件进行整理;
2、检查服务器是否是否有异常情况:使用是否正常、服务状态是否正常、有否被黑客入侵的迹象;
3、对重要数据的备份;
4、安装系统或程序的补丁;
长期维护就是长期都要做以上事情。
服务器可不是拿给人上网玩的,不会装很多莫名其妙的软件,所以一般不容易中毒、中木马或者出现家用机上的一些怪毛病。
你所问的,“关机有效果吗”就是典型的家用机毛病,家用机中,有很多的软件,在使用过后,大部分软件信息和软件计算过程存放在内存中无法卸载干净,导致机器越用越慢,(用讯雷下BT后速度超慢也是这个原因)。
所以,除非你在服务器上到处逛网站,开3D MAX,PHOTOSHOP后又处理300M一张的等等那你的服务器关机后重开,效果和明显,否则,不要轻易关机服务器。

雷电的反击现象通常指遭受直击雷的金属体(包括接闪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在接闪瞬间与大地间存在着很高的电压,这电压对与大地连接的其他金属物品发生放电(又叫闪络)的现象叫反击。此外,当雷击到树上时,树木上的高电压与它附近的房屋、金属物品之间也会发生反击。要消除反击现象,通常采取两种措施:一是作等电位连接,用金属导体将两个金属导体连接起来,使其接闪时电位相等;二是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综合防雷电反击的措施
现代防雷保护包括外部防雷保护(建筑物或设施的直击雷防护)和内部防雷保护(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两部份,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直接雷击引起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而内部防雷系统则是防止雷电波侵入、雷击感应过电压以及系统 *** 作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的毁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
防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依靠一、二种先进的防雷设备和防雷措施就能完全消除雷击过电压和感应过电压的影响,必须针对雷害入侵途径,对各类可能产生雷击的因素进行排除,采用综合防治——接闪、均压、屏蔽、接地、分流(保护),才能将雷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1、接 闪
接闪装置就是我们常说的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或避雷网,接闪就是让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出现的闪电放电不能任意地选择放电通道,而只能按照人们事先设计的防雷系统的规定通道,将雷电能量泄放到大地中去。

2、均 压
接闪装置在接闪雷电时,引下线立即产生高电位,会对防雷系统周围的尚处于地电位的导体产生旁侧闪络,并使其电位升高,进而对人员和设备构成危害。为了减少这种闪络危险,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均压环,将处于地电位的导体等电位连接起来,一直到接地装置。室内的金属设施、电气装置和电子设备,如果其与防雷系统的导体,特别是接闪装置的距离达不到规定的安全要求时,则应该用较粗的导线把它们与防雷系统进行等电位连接。这样在闪电电流通过时,室内的所有设施立即形成一个“等电位岛”,保证导电部件之间不产生有害的电位差,不发生旁侧闪络放电。完善的等电位连接还可以防止闪电电流入地造成的地电位升高所产生的反击。

为了彻底消除雷电引起的毁坏性的电位差,就特别需要实行等电位连接,电源线、信号线、金属管道等都要通过过压保护器进行等电位连接,各个内层保护区的界面处同样要依此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并最后与等电位连接母排相连。

3、屏 蔽
屏蔽就是利用金属网、箔、壳或管子等导体把需要保护的对象包围起来,使雷电电磁脉冲波入侵的通道全部截断。所有的屏蔽套、壳等均需要接地。
屏蔽是防止雷电电磁脉冲辐射对电子设备影响的最有效方法。

4、接 地
接地就是让已经内入防雷系统的闪电电流顺利地流入大地,而不能让雷电能量集中在防雷系统的某处对被保护物体产生破坏作用,良好的接地才能有效地泄放雷电能量,降低引下线上的电压,避免发生反击。

过去有些规范要求电子设备单独接地,目的是防止电网中杂散电流或暂态电流干扰设备的正常工作。90年代以前,部队的通信导航装备以电子管器件为主,采用模拟通信方式,模拟通信对干扰特别敏感,为了抗干扰,所以都采取电源与通信接地分开的办法。现在,防雷工程领域不提倡单独接地。在IEC标准和ITU相关标准中都不提倡单独接地,美国标准IEEEStd1100-1992更尖锐地指出:不建议采用任何一种所谓分开的、独立的、计算机的、电子的或其它这类不正确的大地接地体作为设备接地导体的一个连接点。防雷接地是防雷系统中最基础的环节,也是防雷安装验收规范中最基本的安全要求。接地不好,所有防雷措施的防雷效果都不能发挥出来。

5、分流(保护)
这是现代防雷技术迅猛发展的重点,是保护各种电子设备或电气系统的关键措施。
所谓分流就是在一切从室外来的导体(包括电力电源线、数据线、电话线或天馈线等信号线)与防雷接地装置或接地线之间并联一种适当的避雷器SPD,当直击雷或雷击效应在线路上产生的过电压波沿这些导线进入室内或设备时,避雷器的电阻突然降到低值,近于短路状态,雷电电流就由此处分流入地了。雷电流在分流之后,仍会有少部份沿导线进入设备,这对于一些不耐高压的微电子设备来说是很危险的,所以对于这类设备在导线进入机壳前,应进行多级分流(即不少于三级防雷保护)。
现在避雷器的研究与发展,也超出了分流的范围。有些避雷器可直接串联在信号线或天线的馈线上,它们能让有用信号顺畅通过,而对雷电过压波进行阻隔。
采用分流这一防雷措施时,应特别注意避雷器性能参数的选择,因为附加设施的安装或多或少地会影响系统的性能。比如信号避雷器的接入应不影响系统的传输速率;天馈避雷器在通带内的损耗要尽量小;若使用在定向设备上,不能导致定位误差。
6、躲 避
在建筑物基建选址时,就应该躲开多雷区或易遭雷击的地点,以免日后增大防雷工程的开支和费用。
当雷电发生时,关闭设备,拔掉电源插头。
网络机房防雷设计方案2007-05-01 07:07 目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对雷击的防护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对雷击的防护措施不力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往往起不到应有的防护效果,机房遭受到雷击频繁发生。特别是在雷雨季节,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些电子电气设备受到雷击的干扰,有些遭雷击而烧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防护要引起足够重视,做到有备无患,对防雷设施进行整改,做好整体防护措施,才能更好地维护机房的安全运行。
二、解决方案
11 建筑物直击雷防护
按照国家标准 GB 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重要计算机网络系统机房所在大楼为第二类或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一般都按要求建设有防雷设施,如大楼天面的避雷网 ( 带 ) 、避雷针或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等,这些接闪器通过大楼立柱基础的主钢筋,将强大的雷电流引入大地,形成较好的建筑物防雷设施。计算机系统设置在建筑物内,受建筑物防雷系统保护,直击雷直接击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因此通常不必再安装防护直击雷的设备。
12 计算机网络系统感应雷防护
感应雷由静电感应产生,也可由电磁感应产生,形成感应雷电压的机率很高,对建筑物内的低压电子设备造成较大的威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工作重点是防止感应雷入侵。入侵计算机系统的雷电过电压过电流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1) 由交流电源供电线路入侵
计算机系统的电源由室外架空电力线路输入室内,架空电力线路可能遭受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击中高压电力线路,经过变压器耦合到 380V 低压侧,入侵计算机供电设备;另外低压线路也可能被直击雷击中或感应出雷电过电压。在 220V 电源线上出现的雷电过电压平均可达 10000V ,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可造成毁灭性打击。
(2) 由计算机通信线路入侵
由计算机通信线路入侵分为三种情况。
情况一:当地面突出物遭直击雷打击时,强雷电压将邻近土壤击穿,雷电流直接入侵到电缆外皮,进而击穿外皮,使高压入侵线路。
情况二:雷云对地面放电时,在线路上感应出上千伏的过电压,击坏与线路相连的电气设备,通过设备连线侵入通信线路。这种入侵沿通信线路传播,涉及面广,危害范围大。
情况三:若通过一条多芯电缆连接不同来源的导线或者多条电缆平行铺设时,当某一导线被雷电击中时,会在相邻的导线感应出过电压,击坏低压电子设备。
(3) 地电位反击电压通过接地体入侵
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流经过引下线和接地体泄入大地,在接地体附近放射型的电位分布,若有连接电子设备的其它接地体靠近时,即产生高压地电位反击,入侵电压可高达数万伏。建筑物防直击雷的避雷引入了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入地,在附近空间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变化,会在相邻的导线(包括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感应出雷电过电压,因此建筑物避雷系统不但不能保护计算机系统,反而可能引入了雷电流。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设备的集成电路芯片耐压能力很弱,通常在 100V 以下,因此必须建立多层次的计算机防雷保护系统,层层防护,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2 解决方案
( 1 )对于雷电磁场的影响,主要是直击雷击中机房大楼时,雷电流在建筑物的内部分布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特别是对电磁干扰敏感的计算机及网络通信终端设备。合理选择机房的位置及机房内设备的合理布局可有效的减少雷害。
( 2 )在供电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终端设备的接口处安装电涌保护器 SPD ,并对出入机房缆线采取屏蔽、接地,实现等电位连接等措施,可有效减少雷击过电压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的侵害。
( 3 )机房采用联合接地可有效的解决地电位升高的影响,合格的地网是有效防雷的关键。机房的联合地网通常由机房建筑物基础(含地桩)、环形接地(体)装置、工作(电力变压器)地网等组成。对于敏感的数据通讯设备的防雷,接地系统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防雷的效果和质量。如果地网不合要求,应改善地网条件,适当扩大地网面积和改善地网结构,使雷电流尽快地泄放,缩短雷电流引起的高过电压的保持时间,以达到防雷要求。
三、实例
1 基本情况
某公司机房,在公司所在大楼三楼,大楼已有避雷针、避雷带等外部防雷设施;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供电系统由市电三相低压电源供电,机房供电电源由配电室配电柜直供大楼配电箱,由大楼配电箱至机房配电箱供给 UPS 电源设备;机房计算机网络通信线进出采用 UTP 双绞线缆,通讯专线的线路采用语音电缆线,卫星馈线采用 BNC 接口同轴电缆;机房接地利用建筑接地网。
2 方案设计
机房所在大楼已有避雷针、避雷带等外部防雷设施,不再作外部防雷补充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按 A 类要求设计,供电系统采取 3~4 级电涌保护器( SPD )(以下简称避雷器)进行保护。网络通信系统采取精细保护,对于进出保护区的电缆、电线在进入保护区时适当安装信号接口电涌保护器( SPD )。机房实行联合接地,建立合格的接地系统,对进出保护区界面的管、线、槽实行等电位连接。有效地将雷电过电压降低到设备能够承受的水平。设计内容主要包括:
(1) 机房设备瞬态过电压保护的设计;
(2) 机房等电位连接的设计;
(3) 接地网制作设计。
3 机房电源设备瞬态过电压保护
计算机网络机房作为一个欲保护的区域,从 EMC (电磁兼容)的观点来看,由外到内可分为几级保护区。建筑物大楼外部是直接雷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设备最容易遭受损害,危险性最高,是暴露区,为 0 区;建筑物内部到机房所处的位置为非暴露区 , 可将其分为 1 区、 2 区,越往内部,危险程度越低。电源线路是雷电过电压侵入的主要途径之一。从总配电室变压器低压输出端到机房设备端,必须实行分级保护,将雷电过电压降低到设备能够承受的水平。
31 电源避雷器的配置
(1) 总低压配电室的总配电柜电源输出端配置三相箱式电源避雷器 1 台,作为第一级防雷保护。标称放电电流选用 50 ~ 100kA ,预防直击雷。
(2) 网络设备所在建筑楼层总配电箱电源引入端配置箱式电源避雷器,作为第二级防雷保护。配置三相箱式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选用 40kA ,预防感应雷击或 *** 作过电压。
(3) 网络设备机房配电箱电源引入端配置电源避雷器,作为第三级防雷保护。配置单相箱式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选用 20kA ,预防感应雷击或 *** 作过电压。
(4) 重要网络机柜或设备端采用模块式电源避雷器,作为第四级防雷保护。标称放电电流选用 5kA ,预防感应雷击或 *** 作过电压。
32 数据(信号)通信接口避雷器的配置
根据通信设备的具体情况,主要考虑由室外引入的数据(语音)或视频信号线路的防雷保护。避雷器主要串接在线路的两端设备的接口处。
(1) 服务器 100M 输入端口处安装单口 RJ45 端口信号避雷器,以保护服务器。
(2)24 口网络交换机串联 24 口的 RJ45 端口信号避雷器,避免因雷击感应或电磁场干扰沿双绞线窜入而毁坏设备。
(3) 在 DDN 专线接收设备上安装单口 RJ11 端口信号避雷器,保护 DDN 专线上的设备。
(4) 在卫星接收设备前端安装同轴端口天馈线避雷器,以保护接收设备。
4 等电位连接设计
在机房做一个接地总汇流排,使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机房接地汇流排尽量安装在防静电地板下隐蔽处。将所有进入大楼的通信电缆及线缆用金属管道进行屏蔽,并将所有的金属管道(包括水管、煤气管及各种屏蔽管道)在进入大楼之前,就近接地。采用联合接地网,目的是消除各地网之间的电位差,保证设备不因雷电的反击而损坏。
5 接地网制作设计
接地是避雷技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无论是直击雷或感应雷,最终都是把雷电流引入大地。因此,对于敏感的数据(信号)通信设备而言,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系统是不能可靠避雷的。因此,对接地电阻 >1Ω 的大楼地网,需按照规范要求整改,以提高机房接地系统的可靠性。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沿机房大楼建立不同形式的接地网(包括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来扩大接地网的有效面积和改善地网的结构。
基本要求如下:
( 1 )在大楼周围做接地网,用较少的材料和较低的安装成本,完成最有效的接地装置;
( 1 )接地电阻值要求 R < 1Ω ;
( 2 )接地体应离机房所在主建筑物 3~5m 左右设置;
( 3 )水平和垂直接地体应埋入地下 08m 左右,垂直接地体长 25m ,每隔 3~5m 设置一个垂直接地体;
( 4 )垂直接地体采用 50×50×5mm 的热镀锌角钢,水平接地体则选 50×5mm 的热镀锌扁钢;
( 5 )在地网焊接时,焊接面积应 ≥6 倍接触点,且焊点做防腐蚀防锈处理;
( 6 )各地网应在地面下 06~08m 处与多根建筑立柱钢筋焊接,并作防腐蚀、防锈处理;
( 7 )土壤导电性能差时采用敷设降阻剂法,使接地电阻 ≤1Ω ;
( 8 )回填土必须是导电状态较好的新粘土;
( 9 )与大楼基础地网多点焊接,并预留接地测试点。
以上是一种传统的廉价实用的接地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接地网材料也可以选用新型技术接地装置,如免维护电解离子接地系统、低电阻接地模块、长效铜包钢接地棒等等。
四、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系统对雷电过压的防护要求比较高,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防雷设计时,应根据机房所在的地理环境进行综合考虑,经过合理的雷电风险分析,针对雷害入侵机房设备的主要来源,进行整体防护,并根据现有的一些成熟的防雷技术经验,采取经济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呵呵

软件维护

一、数据库服务

数据库经过长期的运行,需要调整数据库性能,使之进入最优化状态。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最重要的,这些数据库如果丢失,损失是巨大的,因此需要定期来备份数据库,以防万一。

二、 *** 作系统的维护

*** 作系统是服务器运行的软件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多数服务器 *** 作系统使用Windows 2003或Windows 2008 Server作为 *** 作系统,维护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在Windows NT或Windows 2003 Server打开事件查看器,在系统日志、安全日志和应用程序日志中查看有没有特别异常的记录。现在网上的黑客越来越多了,因此需要到微软的网站上下载最新的Service Pack(升级服务包)安装上,将安全漏洞及时补上。

三、用户数据

经过频繁使用,服务器可能存放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所以需要加以整理,并刻成光盘永久保存起来,即使服务器有故障,也能恢复数据。

四、网络服务的维护

网络服务有很多,如>

硬件维护

一、除尘

尘土是服务器最大的杀手,因此需要定期给服务器除尘。对于服务器来说,灰尘甚至是致命的。除尘方法与普通PC除尘方法相同,尤其要注意的是电源的除尘。

二、储存设备的扩充

当资源不断扩展的时候,服务器就需要更多的内存和硬盘容量来储存这些资源。所以,内存和硬盘的扩充是很常见的。增加内存前需要认定与服务器原有的内存的兼容性,最好是同一品牌同一规格的内存。如果是服务器专用的ECC内存,则必须选用相同的内存,普通的SDRAM内存与ECC内存在同一台服务器上使用很可能会引起统严重出错。在增加硬盘以前,需要认定服务器是否有空余的硬盘支架、硬盘接口和电源接口,还有主板是否支持这种容量的硬盘。尤其需要注意,防止买来了设备却无法使用。

三、设备的卸载和更换

卸载和更换设备时的问题不大,需要注意的是有许多品牌服务器机箱的设计比较特殊,需要特殊的工具或机关才能打开,在卸机箱盖的时候,需要仔细看说明书,不要强行拆卸。另外,必须在完全断电、服务器接地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即使是支持热插拔的设备也是如此,以防止静电对设备造成损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1334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09
下一篇 2023-06-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