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兆网卡千兆网卡的区别

万兆网卡千兆网卡的区别,第1张

两种网卡的传输速率不同。
传输速率
应根据服务器或工作站的带宽需求并结合物理传输介质所能提供的最大传输速率来选择网卡的传输速率。以以太网为例,可选择的速率就有10Mbps,10/100Mbps,1000Mbps,甚至10Gbps等多种,但不是速率越高就越合适。例如,为连接在只具备100M传输速度的双绞线上的计算机配置1000M的网卡就是一种浪费,因为其至多也只能实现100M的传输速率。
网卡
网卡是工作在链路层的网络组件,是局域网中连接计算机和传输介质的接口,不仅能实现与局域网传输介质之间的物理连接和电信号匹配,还涉及帧的发送与接收、帧的封装与拆封、介质访问控制、数据的编码与解码以及数据缓存的功能等。

服务器是承载企业级应用的硬件设备和PC电脑的功能是一样的,但是比电脑配置和性能都要高并且稳定,就拿硬盘来说吧,服务器的硬盘是可以全天候24个小时运转的,而一般的电脑长时间不关机,就会死机。

服务器的作用就是部署企业级的应用,如果对应用要求较高,需要使用服务器,最主要的是服务器系统使用专门的服务器 *** 作系统,比如windows server系列的。

个人的话没有必要买,个人需求没有那么大,个人的话,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内存、cpu、显卡,就可以攒一个计算机,而服务器对显卡要求不太高

网络传输速率的bit和硬盘读写速度的byte是2个不同单位,关系是1:8,换句话说100m的宽带下行为10m,那么万兆的网速下线是1000m,其实即使网卡达到这个速度,如果你硬盘的速度是100m也没用,无非是在线看看的传输快点而已,而目前主流50m宽带已经完全能满足需求,万兆网络目前一般用在机房服务器等大数据的位置。

FM-ELX540BT2-T2 是一款PCI-E 双口万兆双电口网卡 ,采用英特尔原装X540芯片,FM-ELX540BT2-T2是飞迈瑞克的一款新的电口万兆网卡,这也标志着万兆以太网进入更广阔的服务器市场。
万兆电口网卡突出优势: 
1万兆电口网卡提供iSCSI、FCoE、虚拟化和灵活的端口分区:

       万兆电口网卡通过超过10倍的每一项性能的增加,有10个GbE有令人兴奋的新使用模型,包括统一的网络(iSCSI,FCoE和LAN),虚拟化(VMDq和sr - iov),以及现在灵活的端口分区(FPP)。
2万兆电口网卡可支持i / o虚拟化 

虚拟化改变了服务器资源部署和管理的方式,它可以在单个服务器上独立运行多个应用程序和 *** 作系统。Intel以太网融合网络适配器万兆电口网卡包括英特尔连接的虚拟化技术(Intel vt - c)提供I / O虚拟化和服务质量(QoS)特性,直接设计到英特尔万兆电口网卡控制器中。万兆电口网卡的英特尔I/ O虚拟化通过提供FPP、多个Rx / Tx队列,以及可以在虚拟和非虚拟服务器部署中使用on -controller QoS功能,以提高当今服务器上使用的网络连接部署。

3万兆电口网卡拥有灵活的端口分区(FPP) 

万兆电口网卡万兆双电口网卡通过利用pci - sig sr - iov规范,Intel以太网产品en -able FPP。在FPP中,虚拟控制器可以被Linux 主机直接使用,或者被分配给虚拟机。FPP允许您使用sr - iov的功能,在Linux中为每个端口分配多达63个进程。这使得管理员可以跨多个进程对10个GbE带宽进行分区,并通过分配每个进程来确保QoS过程相同的带宽。网络管理员也可以限制这些服务,以控制每个进程可以使用的10个GbE管道。
4万兆电口网卡的iSCSi简化了SAN连接 

iSCSI使用以太网来承载存储的traf- fic,将以太网的熟悉性和简单性扩展到存储网络,不需要使用特定于san的适配器或交换机。英特尔以太网万兆电口网卡可以说是较为容易、可靠、划算的将服务器连接到iSCSI的方式。

5万兆电口网卡数据中心桥接(dCB)提供无损以太网 

传统的以太网不保证成功的数据传输,这对SAN流量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像万兆电口网卡数据中心bridging(DCB)这样的以太网增强克服了技术的限制,这些技术保证了无损的deliv - ery、拥塞通知、基于优先级的流控制和优先级组。

从广义上讲,服务器是指网络中能对其它机器提供某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如果一个PC对外提供ftp服务,也可以叫服务器)。
从狭义上讲,服务器是专指某些高性能计算机,能通过网络,对外提供服务。相对于普通PC来说,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在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
服务器可以用来搭建网页服务(我们平常上网所看到的网页页面的数据就是存储在服务器上供人访问的)、邮件服务(我们发的所有电子邮件都需要经过服务器的处理、发送与接收)、文件共享&打印共享服务、数据库服务等。而这所有的应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面向的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众多的人,同时处理的是众多的数据。所以服务器与网络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离开了网络,就没有服务器;服务器是为提供服务而生,只有在网络环境下它才有存在的价值。而个人电脑完全可以在单机的情况下完成主人的数据处理任务。
服务器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服务器就像是邮局的交换机,而微机、笔记本、PDA、手机等固定或移动的网络终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种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处的电话机。我们与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电话交流、沟通,必须经过交换机,才能到达目标电话;同样如此,网络终端设备如家庭、企业中的微机上网,获取资讯,与外界沟通、娱乐等,也必须经过服务器,因此也可以说是服务器在“组织”和“领导”这些设备。
在信息系统中,服务器主要应用于数据库和Web服务,而PC主要应用于桌面计算和网络终端,设计根本出发点的差异决定了服务器应该具备比PC更可靠的持续运行能力、更强大的存储能力和网络通信能力、更快捷的故障恢复功能和更广阔的扩展空间,同时,对数据相当敏感的应用还要求服务器提供数据备份功能。而PC机在设计上则更加重视人机接口的易用性、图像和3D处理能力及其他多媒体性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1509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2
下一篇 2023-06-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