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施过渡方案

工程实施过渡方案,第1张

虽然许多省份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各地的发展水平不一,相互独立,信息资源没有统一规划,数据不能共享等是各省社会保障信息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在通信网基础设施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基础通信网络发展相当迅速。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很多省份已经建成了一个结构完整、技术先进、门类齐全、适度超前的基础通信网络体系,基本上可以满足“大社保”建设的需要,新的系统建设要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2)在技术平台设施方面。在社会保障系统的核心业务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中,网络建设已经起步,但发展水平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部门各不相同,一些部门和发达地区的网络系统已经具有先进水平。其他地区、各部门网络建设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实现统一规划,因此造成投资不合理、互联互通困难等情况,这是在今后网络规划和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3)在数据系统的建设方面。各省的社会保险数据系统已初具规模,劳动保障业务、民政业务数据系统只含有部分业务数据,如果数据系统没有统一的标准,则难以实现共享。

(4)在应用系统的建设方面。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不统一,不兼容。

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在了解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总体设计的要求,对各类系统提出一些改造建议和过渡方案,在不影响现有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逐步改造、更新现有系统,最终实现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

在过渡初期,将按共享信息的要求,进行数据的转换和提取,以此先满足总体设计对数据的要求,对于无法全部转换所需数据的现有系统,要求相应的业务部门进行改造。当然,在数据迁移成功的条件下,也可以请这些业务部门直接使用统一开发的软件,一步到位。

实施过渡方案包括网络中心、数据中心、公共服务中心、社会保障卡管理中心、CA中心及安全体系、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相关业务系统和宏观决策系统几部分,每部分从近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进行规划。

6341 网络中心

(1)近期目标。依照总体设计完成试点城市网络中心和城域网建设,完成试点城市三大核心业务部门的局域网建设,实现核心业务部门与网络中心的互联,实现相关业务部门与网络中心的互联;完成试点城市各下属县市的网络建设和互联;完成省网络中心建设和各试点城市的主干网接口建设,实现省到试点城市的主干网连接;完成省级核心业务部门局域网建设,并与省网络中心连接。完成省级相关业务部门与省网络中心的连接;完成全省主干网建设。完成各地市网络中心建设,架构广域主干网,连通省网络中心到各地市网络中心的主干通信线路。

(2)中期(第二期)建设安排。所有城市和区县的城域网建设及县级网络建设和互联。

(3)长期(第三期)建设安排。将社会保障信息网络扩展到包括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内的全省所有地区,建成全省范围内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网络平台。

在网络建设过程中,为保护投资,达到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的目的,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已有资源相结合:①如果没有网络基础设施,则根据总体设计要求,购置新的设备,组建新的网络;②如果已有网络系统,但该网络系统内的设备还要应用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以外的其他用途,则为保证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运行性能和安全,建议根据总体设计要求,购置新的网络设备建立新的网络平台;③如果已有网络系统,但该网络系统内的设备应用于社会保障相关用途,并且该应用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没有安全冲突,则在性能能够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以继续使用该设备和网络平台,节省购置新设备和建立新网络的投资。

6342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中心,它将为两个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一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公共服务系统;二是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的宏观决策系统。由于全省的社会保障数据资源丰富,但是结构也非常复杂,建立全省统一的数据中心必须首先解决异构数据互联、数据转换和数据同步等一系列问题,然后再解决共享和交换数据的使用问题,所以数据中心的建设必须分步实施,首先进行网络平台和数据库的建设,其次进行系统的数据建设,数据从部分共享逐步过渡到全部共享,最终实现数据大集中(图6-2)。

通过对现有系统的深入分析和对未来系统的全局展望,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数据中心的建设应当分为三个步骤:

图6-2 数据中心建设实施图

(1)近期目标。主要包括网络平台和数据库的建设;为社会保障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社会保障业务系统如社会保险业务、劳动保障业务和民政业务等都与社会保障对象相关,统一通过数据中心进行数据的交换,既可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又可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因此,建立数据中心的第一步应当是建立用于社会保障业务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

首先,确定社会保障业务之间需要共享和交换的数据内容。

然后,利用复制服务器通过异步复制技术将社会保障各业务需共享和交换的数据汇总至数据中心,其中各种数据格式转换成统一格式的工作将在复制服务器中通过编写数据转换程序来完成。

最后,社会保障各业务的应用系统通过应用程序访问数据中心的共享和交换数据,完成业务之间数据资源的共享和数据交换。

(2)中期目标。为公共服务系统和宏观决策系统的部分功能提供数据支持。

公共服务系统和宏观决策系统使用的数据都是社会保障数据,当数据中心内的共享和交换数据能够保证顺利完成业务之间的数据交换时,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此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为公共服务系统和宏观决策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因此需要继续复制必要的数据以保证公共服务系统和宏观决策系统的顺利实施。完整的宏观决策和公共服务,需要完整的数据。但考虑到项目实施的难度,可先实现统计信息的汇总,并保持查询信息的完整来实现公共服务的查询功能。

(3)远景目标。全省社会保障数据的集中(可实现完整的宏观决策和公共服务功能)。为了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和更加科学的宏观决策,数据中心需要社会保障各业务部门更加详实的数据。由此,数据中心数据存储范围的最终目标将是社会保障各业务部门按指标项要求的全部数据。这时宏观决策和公共服务可以全面开展。

6343 公共服务中心

公共服务是建设在整个“大社保”的基础上,面向社会的服务窗口,因此,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也必须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

(1)近期目标(以查询为主)。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包括呼叫中心、网站和代理服务的建设,其中呼叫中心和网站的建设主要搭建在“大社保”信息系统的骨干网上,可以借助网络系统建设中的设备和线路,所以呼叫中心和网站可以与网络系统同时进行,放在第一阶段建设。

(2)中期目标。此阶段可考虑建设公共服务系统的代理服务。由于代理服务主要是建立在三大核心业务基础之上,所以,核心业务信息系统改造完毕后可进行代理服务的建设。

(3)长期目标。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依赖于数据中心和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公共服务完整功能的实现,取决于全省社会保障数据的集中和基本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的统一。最终实现省公共服务中心和各市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并在全省范围内投入使用。公共服务的功能应包括社会保险业务综合查询、劳动保障业务综合查询、民政业务综合查询、信息发布、政策法规咨询、信访投诉、网上职业培训、网上职业介绍、劳动保障业务网上申报、社会保险业务网上登记、社会保险待遇社会化发放、民政业务网上申请、民政业务网上申报、优抚金社会化发放、救济金社会化发放等。

6344 社会保障卡中心

基于智能卡技术的社会保障卡是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中个人信息数据交换和共享的核心载体,是实现社会保障业务全过程动态管理的关键,因此智能卡技术是实施社会保障卡应用系统的重要技术手段。并且随着省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社会保障卡的应用面和服务范围将不断扩大,将为实现真正的政务一卡通奠定基础。

(1)近期目标。近期目标是选择有条件的地市作为试点,以市为单位,建设社会保障卡结算系统。对于已经发行其他形式的社会保障卡、医保卡的城市和地区,要制定周密的系统过渡计划。首先,需要在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医保业务终端上配备社会保障卡读写设备(包括PSAM卡)或配备新的POS机,与现有的医保POS并行使用。并且要对医疗保险前台应用进行改造,做到能识别(医保卡和社会保障卡)两种卡片;能下载社会保障卡黑名单并进行黑名单校验;能记录和上传卡交易信息。其次,社会保障卡系统与医保卡系统中数据的过渡,必须要将目前医保卡系统中的制卡数据、交易数据等转移到社会保障卡系统中进行归档。再次,对于既有医疗保险卡又有社会保障卡的持卡人,在领取社会保障卡的下一个月停止向银行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注资,保证两个卡都能使用,在适当的时间,可以将医保卡上的余额转移到医保中心,停止使用医疗保险卡。最后,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并在业务部门或卡服务网点提供大范围优质的服务,鼓励使用社会保障卡。

承担社会保障卡管理中心建设任务的单位要完成以下工作:①按照《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社会保障卡部分的技术要求建设社会保障卡管理中心,选购硬件和网络设备,开发卡管理应用软件;②向上级部门申请社会保障卡的业务密钥和主控密钥,生成市级新增业务密钥;③制定社会保障卡业务交易的接口标准,配合业务部门社会保障卡结算应用系统的实施;④向上级部门申请、制作和管理市级的加密机和PSAM卡;⑤组织审核和管理社会保障卡的个人基本信息,保证个人资料的一致性;⑥建设和维护卡系统的通用终端设备,并且通过前置机系统与业务部门的卡业务主机连接;⑦按照业务部门的申请制作社会保障个人卡,完成卡面印刷和个人基本信息的写入;⑧对于该注销的社会保障卡,而又没有人申请的情况,由卡管理中心负责注销社会保障卡。⑨审核、维护、管理当地的社会保障卡数据标准。

(2)中期目标。在成功实施地市级试点的基础上,实现试点地市的社会保障卡异地通用。实现城市之间的社会保障卡通用,就要建立省社会保障卡管理中心和省级社会保障卡结算系统。在中期阶段,可以以下列业务为主,支持社会保障卡的异地通用:

异地消费支持医院门诊、住院,不支持药店买药。

异地证明类交易,劳动技能评定、就业登记、优待抚恤、社会救济等可以受理,交易需业务部门后台支持。

脱机交易只能在本地进行,目前支持药店买药、医院门诊。以及所有的证明类交易。

(3)长期目标。在试点城市异地通用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应用的拓展。在横向上,应用范围从试点城市推广到其他的非试点城市;在纵向上,扩展业务种类,从社会保障核心业务推广到社会保障的相关业务、其他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以及一些公共事业的应用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用的作用。

6345 CA中心及安全体系

在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中,对每个参建业务单位来讲,由于其自身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的程度不同,信息系统的建设对安全的需求也是参差不一的。为建设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从整体安全的角度,每个加入到“大社保”系统中的单位,系统对其安全的要求都是统一的,因此,对各个参建业务单位而言,需要根据其现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情况,按照省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要求,制订自身系统的安全过渡方案,逐步符合省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整体要求,成为“大社保”系统中的一员。在此提供安全过渡方案(图6-3),供参建业务单位参考。

总体的过渡原则包括以下两项:①对于安全体系中涉及的各种安全设备和措施,原有计算机系统中不具备的应再加入大社保网络时,按照其性能、功能要求添加整齐;②对于安全体系中涉及的各种安全设备和措施,原有计算机系统中已经具备的,应对其性能、功能进行评估,不符合要求的,要通过升级、更新等手段达到设计要求。

图6-3 安全体系建设实施图

下面提供具体的方案,参见图6-5。

(1)对于已经拥有网络系统的单位,应当从机房的建设上,对自己的安全问题进行评估,达不到安全体系设计要求的,应当及时整改。

(2)对于已有的应用系统,应当结合大社保CA中心的使用,提高其安全性能。

(3)对已有的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达不到C2级的要进行升级。

(4)没有设置网络监控系统、网络安全漏洞扫描系统、安全审计系统的要添加有关系统。

(5)未配置防火墙系统的网络需添加具备功能的防火墙。

(6)对已经具有防火墙的网络,应当加装IP加密机。

6346 核心业务信息系统

这里所指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核心业务系统包括劳动保障、民政和社会保险三大信息系统,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近期目标。对三大核心业务系统的基本业务活动进行规范化改造。

建立业务信息系统的试点工程,开发各类业务的数据系统和应用系统,为中期在全省范围推广作准备;对于信息化建设达不到要求的地区各部门,首先进行基本的信息化建设;对于信息化建设有一定基础的各部门,在不影响业务部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首先基于原有系统上的改造,包括设备的改造和应用系统的改造,按照总体设计的数据标准对原有的数据系统进行改造,并与当地数据中心互联,进行数据交换,实现共享。

(2)中期目标。①各业务部门按照全省统一的信息化建设要求,对业务进行优化。②各业务信息系统的技术平台逐步实现统一;逐步用统一开发的应用系统取代原有的应用系统;按照数据标准的要求,完成对数据系统的改造,做到全省统一;基本实现全省范围的数据共享。

(3)长期目标。在全省范围内,包括地市、区县全部实现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用计算机化、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代替现有人工进行业务 *** 作、信息资源不共享的局面。个别业务系统,如社会保险,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还可以按全省统筹的模式,进行信息化建设。

现有基本业务信息系统改造方案(过渡方案)参见图6-4。

图6-4 基本业务改造实施图

6347 相关业务系统

(1)近期目标。完成与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相关的公安、财政、卫生、地税和药监部门的系统改造,实现这些部门社会保障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2)中期目标。完成对所有社会保障相关业务信息系统的改造,实现所有社会保障相关业务部门社会保障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改造方案参见图6-5。

图6-5 相关业务改造实施图

6348 宏观决策系统

宏观决策系统是一个为各级管理者、决策者提供宏观调控与决策支持的信息系统,是整个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核心之一,在宏观决策功能上包括宏观数据整合、资金管理、决策支持三个子系统功能。但因宏观决策系统是建立在基本业务信息系统与数据系统的基础之上,它在实现与实施时存在以下一些约束:

(1)整体项目实施的约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是一个与劳动保障、民政事业、社会保险三大核心业务系统和其他相关业务系统的系统工程。在纵向上它分布在省、市、县三级,横向上分布在公安、民政、财政、劳动保障、卫生、审计、地税、工商、质监、药监、社会保险和金融等业务部门。按照系统工程分步实施的原则,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从试点实施到最后系统在全省全面的推广实施,时间跨度较长,而全省的宏观决策系统需建立在一个全省社会保障各业务信息系统完整、稳定运行的基础之上。

(2)数据集中的约束。因宏观决策系统要实现各项系统功能,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信息,需对全部的基础业务数据进行数据的整合和数据挖掘,而业务数据的大集中现阶段无法实现,数据的大集中对整个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安全性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它将是一个分步实现的过程。

从上面的约束可知,在数据中心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并可得到必要的数据支持的前提下,可实施宏观决策系统的建设,项目实施应分阶段进行。配合全省社会保障系统的分步实施,宏观决策系统可按三个阶段进行。

近期目标:宏观数据整合。实现宏观数据统计,对社会保障资金的预决算、运营管理。

中期目标:部分实现各项宏观决策功能。对全省社会保障重要业务指标进行重点的监测、预警、分析,对全省社会保障资金进行宏观监管。

长期目标:待全省数据大集中后,实现对全省社会保障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预警、分析等各项决策功能,对全省社会保障资金和社会保障业务发展情况进行宏观监管。

过程:电脑将数据封装上一定的头部,转换成0,1等二进制信号在线路上传播给路由器,路由器根据路由表转发数据,直达目的主机,再拆去头部信息,将纯的数据交给应用程序。

c/s(客户机/服务器)有三个主要部件:数据库服务器、客户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器负责有效地管理系统的资源,其任务集中于:

1数据库安全性的要求

2数据库访问并发性的控制

3数据库前端的客户应用程序的全局数据完整性规则

4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客户端应用程序的的主要任务是:

1提供用户与数据库交互的界面

2向数据库服务器提交用户请求并接收来自数据库服务器的信息

3利用客户应用程序对存在于客户端的数据执行应用逻辑要求

4网络通信软件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

三层C/S结构是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三部分。

解决方案是:对这三层进行明确分割,并在逻辑上使其独立。

在三层C/S中,表示层是应用的用户接口部分,它担负着用户与应用间的对话功能。它用于检查用户从键盘等输入的数据,显示应用输出的数据。为使用户能直观地进行 *** 作,一般要使用图形用户接口(GUI), *** 作简单、易学易用。在变更用户接口时,只需改写显示控制和数据检查程序,而不影响其他两层。检查的内容也只限于数据的形式和值的范围,不包括有关业务本身的处理逻辑。

功能层相当于应用的本体,它是将具体的业务处理逻辑地编入程序中。表示层和功能层之间的数据交往要尽可能简洁。

数据层就是DBMS,负责管理对数据库数据的读写。DBMS必须能迅速执行大量数据的更新和检索。现在的主流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因此一般从功能层传送到数据层的要求大都使用SQL语言。

在三层或N层C/S结构中,中间件(Middleware)是最重要的部件。所谓中间件是一个用API定义的软件层,是具有强大通信能力和良好可扩展性的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它的功能是在客户机和服务器或者服务器和服务器之间传送数据,实现客户机群和服务器群之间的通信。其工作流程是:在客户机里的应用程序需要驻留网络上某个服务器的数据或服务时,搜索此数据的C/S应用程序需访问中间件系统。该系统将查找数据源或服务,并在发送应用程序请求后重新打包响应,将其传送回应用程序。随着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中间件日益成为软件领域的新的热点。中间件在整个分布式系统中起数据总线的作用,各种异构系统通过中间件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每个C/S环境,从最小的LAN环境到超级网络环境,都使用某种形式的中间件。无论客户机何时给服务器发送请求,也无论它何时应用存取数据库文件,都有某种形式的中间件传递C/S链路,用以消除通信协议、数据库查询语言、应用逻辑与 *** 作系统之间潜在的不兼容问题。

三层C/S结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单一的访问点,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站点的数据库;

2对于各种信息源,不论是文本还是图形都采用相同的界面;

3所有的信息,不论其基于的平台,都可以用相同的界面访问;

4可跨平台 *** 作;

5减少整个系统的成本;

6维护升级十分方便;

7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8系统的可扩充性良好;

9进行严密的安全管理;

10系统管理简单,可支持异种数据库,有很高的可用性。

广州的 中国诺网 这家IDC美国空间不错,我本身是做外贸,原来用国内的空间,不过网站没啥效果,都没有访问量。后来一位行业内朋友告诉我国外几乎打不开国内的空间,还给了我网址测试。当时 我从中国诺网买了300M的美国空间,到目前网站一直很稳定,流量也不错。在国外打开的速度都不错。呵。。推荐下。

(1)方案一(数据库保存所有服务器索引信息)
全对称结构,没有中央服务器
web方案:
只从本地数据库检索符合条件的记录,给出结果
每次检索都要从本地服务器的海量数据中进行
数据库方案:
数据库保存所有服务器的索引内容
缓存命中率高的记录,减少检索时间
服务器负载分析:
服务器负载假设:
一百个结点,每结点一百人同时使用,每个结点一万条记录
web服务器:同时一百线程在本地数据库服务器检索
数据库服务器:每次接收一百个查询请求;每个请求要从一百万条索引中检索(最坏的情况);缓冲机制可以稍微减轻负担
数据更新 *** 作:
同时更新所有数据库/只更新本地,服务器间相互同步
方案二(数据库保存本地索引及少量缓冲)
每高校作为一个结点
所有结点全对称结构,网络中没有一个中央服务器
web方案:
接收到请求时同时多线程向其它服务器同时搜索(服务器压力问题?)
数据库方案:
数据库保存本地数据
数据库保存一定量缓冲数据,
服务器负载分析:
服务器负载假设:
一百个结点,每结点一百人同时使用
则每个web服务器同时发起一万个线程向其它数据服务器搜索(oops!)
每个数据库服务器会同时接收到一万个查询请求(oops!)
采用学习过程只能少量减少查询请求和web服务器搜索线程
数据更新 *** 作:
只更新本地
方案三(中央服务器方案一)
每高校一个结点
每结点结构相同,连接到同一个中央服务器
web方案
每个查询向中央服务器进行,由中央服务器实行检索,中央服务器返回检索结果
数据库方案
中央数据库保存所有索引信息
每结点可以只用小型数据库保存本地用户和其它信息即可
服务器负载分析:
服务器负载假设:
一百个结点,每结点一百人同时使用,每结点资料记录一万条
web服务器:同时发起一百个进程向中央数据库查询
数据库服务器(中央):同时接收一万条查询请求并返回大容量结果
数据库服务器(结点):少量工作
数据更新 *** 作:
只更新中央服务器
方案四(中央服务器方案二)
每高校一个结点
每结点结构相同,连接到同一中央服务器
web方案:
每个查询向中央服务器进行,由中央服务器根据查询内容进行转发到结点数据库,再由结点数据库返回结果
数据库方案:
中央服务器保存各结点分类信息,根据页面请求的分类转发查询到相应服务器
服务器负载分析:
服务器负载假设:
一百个结点,每结点一百人同时使用,每结点资料记录一万条,每结点一百个类别
web服务器:同时一百个进程向中央数据库查询
数据库服务器(中央):同时接收一万条请求并转发
数据库服务器(结点):从中央服务器接收查询请求,最坏情况下每结点接收到一万条查询请求
数据更新 *** 作:
只更新本地服务器
分类变化时更新中央服务器

数据库备份可以分为4个备份类型。

l全备份:创建备份完成时数据库内存在的数据的副本。

l差异备份:只记录自上次数据库备份后发生更改的数据。差异数据库备份比数据库备份小,而且备份速度快,因此可以更经常地备份,经常备份将减少丢失数据的危险。

l日志备份:是自上次备份事务日志后对数据库执行的所有事务的一系列记录。可以使用事务日志备份将数据库恢复到特定的即时点(如输入多余数据前的那一点)或恢复到故障点。

l文件组备份:可以备份和还原数据库中的个别文件。可以只还原已损坏的文件,而不用还原数据库的其余部分,从而加快了恢复速度。

不同的备份类型适用的范围也不同。全备份,可以只用一步 *** 作完成数据的全部备份,但执行时间比较长。差异备份和日志备份,都不能独立作为一个备份集来使用,需要进行一次全备份。文件备份必须与事务日志备份一起使用,所以文件备份只适用于完全恢复模型和大容量日志记录恢复模型。

每一种备份类型都有不足之处,要针对需要选择备份类型,或者使用几种备份方式的配合来完成数据库的备份。

经常使用备份方式组合有以下几种:

l全备份差异备份:以一周为周期,星期日进行全备份,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进行差异备份。

l全备份日志备份:以一周为周期,星期日进行全备份,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进行日志备份。

l文件组备份日志备份:备份周期取决于数据库的大小和能力,每周期分别进行一部分数据文件备份,每天进行日志备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1581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3
下一篇 2023-06-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