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vnc在ubuntu系统下在阿里云服务器上配置web服务器

怎样用vnc在ubuntu系统下在阿里云服务器上配置web服务器,第1张

一、在阿里服务器中设置远程连接

1、阿里云服务器后台配置图,使用的是Ubuntu *** 作系统

2、设置远程连接

3、点击Ubuntu轻量应用服务器卡片的远程连接按钮,连接服务器

4、切换root用户,连接成功后开始安装软件。

二、VNC的安装与配置

1、安装之前先输入:apt-get update 获取最新套件的信息。

2、输入以下命令安装VNC(这里我已经安装过,显示版本信息)apt-get install vnc4server

3、启动VNC:vncserver

IIS7服务器管理工具可以批量管理、定时上传下载、同步 *** 作、数据备份、到期提醒、自动更新。IIS7服务器管理工具适用于Windows *** 作系统和liunx *** 作系统;支持Vnc客户端和Ftp客户端批量 *** 作。

这个我比较有经验

阿里云服务器配置环境的话,一般有手动配置和利用面板工具两种方式,手动配置稍微麻烦些,也容易出错。新手建议用面板工具,比如宝塔面板,一键安装和配置服务器环境非常方便。

参考宝塔面板配置服务器教程:宝塔面板搭建网站

还有手动配置服务器环境,阿里云官方也有文档教程,参考手动搭建WordPress

阿里云云服务器配置网站环境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nginx或者apache,作为web服务器。

现在一般是用nginx作为web服务器或者负载均衡转发到应用服务器。远程登录到阿里云服务器,安装nginx,之后配置nginx。nginx的配置文件默认如下:

我们可以选择用nginx的默认配置,也可以设置自己根目录。根目录的作用就是指向自己web应用要发布的位置。我们可以采用ftp工具把web应用上传到nginx指向的根目录,之后重新加载nginx。执行如下命令:

nginx-sreload

这样就可以通过阿里云服务器的IP地址来访问刚才部署的web应用。

如果想通过域名来访问网站还需要购买域名,之后在域名服务商的后台设置域名解析到阿里云服务器,这样就可以用域名访问网站了。但是如果是国内服务器还需要网站备案,如果服务器是位于香港或者海外就不需要备案了,直接域名解析到服务器就可以访问了。

快速配置云服务器的具体步骤取决于您使用的具体云计算平台和 *** 作系统。一般来说,以下步骤可以帮助您快速配置一个云服务器:

选择云服务提供商: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云服务提供商。常见的云服务提供商有 Amazon Web Services (AW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 Platform (GCP)、阿里云等。

选择服务器实例类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服务器实例类型,通常可以根据 CPU 核数、内存、存储等配置进行选择。

配置安全组:设置安全组规则以允许需要访问该服务器的网络流量通过,并禁止非授权的流量访问。

选择 *** 作系统:选择合适的 *** 作系统,通常可选 Linux 或 Windows *** 作系统,并购买相应的授权。

启动服务器:按照向导创建服务实例并启动服务器,获取并保存服务器登录信息和 IP 地址等重要信息。

至于免费云服务器的使用,一些云服务提供商如 AWS、GCP 和阿里云等都提供了一定的免费额度或试用期,您可以在其官网注册并使用这些免费资源。在使用免费云服务器时,建议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并遵守相关的使用规则和使用条款。

请注意,快速配置云服务器所需要的相关技能和经验取决于您的实际情况,如果您在 *** 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建议查阅相关的文档和社区资源或者联系云服务提供商的技术支持人员以获取帮助。

1、首先第一步就是进行登录控制面板—高级环境设置—PHP版本设置,将PHP版本修改自己需要的版本php 52/php 53/php 54/即可。

2、接着就进行有些 PHP程序会对 PHP 版本有要求。这时候需要 PHP53及以上,云虚拟主机可以支持到 PHP55,可以在云虚拟主机管理控制台修改,如下图所示。

3、然后就是进行登录到 主机管理控制台 > 高级环境设置 ,这时候即可显示您需要修改的函数和环境参数。选择后,单击 保存设置 ,如下图所示。

4、然后就是进行phpini中的short_open_tag参数变为On的方法phpini中的short_open_tag参数默认就是在On的状态然后进行保存即可,如下图所示。

5、接着就是配置wordpress环境,进行双击XAMPP图标或将其拖到应用程序文件夹即可。

6、然后就是进行在终端内执行如下命令,来安装 PHP 7 执行环境,当 PHP 7 安装完成后,我们开始安装 Composer,在命令行中执行如下命令即可。

7、最后打开浏览器,然后转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1589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3
下一篇 2023-06-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