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的数据获取方式

有哪些的数据获取方式,第1张

1、网站日志文件:是做原始的数据获取方式,主要在服务端完成,在网站的应用服务器配置相应的写日志的功能就能实现。
优势:完整的服务端请求记录,包括爬虫等的请求;
缺陷:(1)、日志的获取和清洗过滤成本较高;(2)、无用日志对统计干扰造成数据不准确;(3)灵活性有限(页面端很多 *** 作无法记录)。
2、Web Beacons:实现方式是在需要统计的网站页面或者模块上嵌入一个11像素的透明,用户完全察觉不到,当用户访问该网友的同时会请求透明,并完成页面访问的记录工作,就像是在纸上画一个不易察觉的小点来标记那张纸。它实现了日志记录服务器与网站应用服务器的分离。
优势:(1)、日志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分离;(2)、数据获取的可控性使日志处理成本降低。
缺陷:(1)、需要在页面植入小;(2)、获取信息比较有限;(3)、无法获取蜘蛛等不请求的访问记录。
3、JS页面标记:是Web Beacons的改进,是在页面端嵌入JS标记代码,当用户访问网页时同时执行JS代码,JS代码会将一些统计需要的信息以URL参数的形式附带在请求地址的后面,然后再向服务器请求,这样日志服务器就可以获取比较完整的访问数据啦。
优势:(1)、数据获取的可控性和灵活性较高;(2)、可以对页面端 *** 作进行记录;(3)、获取的数据比较完整丰富。
缺陷:(1)、需要在页面植入JS标记代码;(2)、当用户禁用JS功能时无法获取数据;(3)、无法获取蜘蛛等不请求JS的访问记录。

1、渗透测试(penetrationtest)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国外一些安全组织达成共识的通用说法是:渗透测试是通过模拟恶意黑客的攻击方法,来评估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一种评估方法。这个过程包括对系统的任何弱点、技术缺陷或漏洞的主动分析,这个分析是从一个攻击者可能存在的位置来进行的,并且从这个位置有条件主动利用安全漏洞。

2、渗透测试能够通过识别安全问题来帮助一个单位理解当前的安全状况。这使促使许多单位开发 *** 作规划来减少攻击或误用的威胁。

3、渗透测试有时是作为外部审查的一部分而进行的。这种测试需要探查系统,以发现 *** 作系统和任何网络服务,并检查这些网络服务有无漏洞。你可以用漏洞扫描器完成这些任务,但往往专业人士用的是不同的工具,而且他们比较熟悉这类替代性工具。

4、渗透测试的作用一方面在于,解释所用工具在探查过程中所得到的结果。只要手头有漏洞扫描器,谁都可以利用这种工具探查防火墙或者是网络的某些部分。但很少有人能全面地了解漏洞扫描器得到的结果,更别提另外进行测试,并证实漏洞扫描器所得报告的准确性了。

5、漏洞扫描是指基于漏洞数据库,通过扫描等手段对指定的远程或者本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进行检测,发现可利用漏洞的一种安全检测(渗透攻击)行为。

6、漏洞扫描技术是一类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它和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互相配合,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通过对网络的扫描,网络管理员能了解网络的安全设置和运行的应用服务,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客观评估网络风险等级。网络管理员能根据扫描的结果更正网络安全漏洞和系统中的错误设置,在黑客攻击前进行防范。如果说防火墙和网络监视系统是被动的防御手段,那么安全扫描就是一种主动的防范措施,能有效避免黑客攻击行为,做到防患于未然。

7、网络安全事故后可以通过网络漏洞扫描/网络评估系统分析确定网络被攻击的漏洞所在,帮助弥补漏洞,尽可能多得提供资料方便调查攻击的来源。

8、互联网的安全主要分为网络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两部分。网络运行的安全主要包括以ChinaNet、ChinaGBN、CNCnet等10大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其它专网的运行安全;信息安全包括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等用来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处理的人机系统的安全。网络漏洞扫描/网络评估系统能够积极的配合公安、保密部门组织的安全性检查。

01、信息收集
1、域名、IP、端口
域名信息查询:信息可用于后续渗透
IP信息查询:确认域名对应IP,确认IP是否真实,确认通信是否正常
端口信息查询:NMap扫描,确认开放端口
发现:一共开放两个端口,80为web访问端口,3389为windows远程登陆端口,嘿嘿嘿,试一下
发现:是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OK,到此为止。
2、指纹识别
其实就是网站的信息。比如通过可以访问的资源,如网站首页,查看源代码:
看看是否存在文件遍历的漏洞(如路径,再通过…/遍历文件)
是否使用了存在漏洞的框架(如果没有现成的就自己挖)
02、漏洞扫描
1、主机扫描
Nessus
经典主机漏扫工具,看看有没有CVE漏洞:
2、Web扫描
AWVS(Acunetix | Website Security Scanner)扫描器
PS:扫描器可能会对网站构成伤害,小心谨慎使用。
03、渗透测试
1、弱口令漏洞
漏洞描述
目标网站管理入口(或数据库等组件的外部连接)使用了容易被猜测的简单字符口令、或者是默认系统账号口令。
渗透测试
① 如果不存在验证码,则直接使用相对应的弱口令字典使用burpsuite 进行爆破
② 如果存在验证码,则看验证码是否存在绕过、以及看验证码是否容易识别
风险评级:高风险
安全建议
① 默认口令以及修改口令都应保证复杂度,比如:大小写字母与数字或特殊字符的组合,口令长度不小于8位等
② 定期检查和更换网站管理口令
2、文件下载(目录浏览)漏洞
漏洞描述
一些网站由于业务需求,可能提供文件查看或下载的功能,如果对用户查看或下载的文件不做限制,则恶意用户就能够查看或下载任意的文件,可以是源代码文件、敏感文件等。
渗透测试
① 查找可能存在文件包含的漏洞点,比如js,css等页面代码路径
② 看看有没有文件上传访问的功能
③ 采用…/来测试能否夸目录访问文件
风险评级:高风险
安全建议
① 采用白名单机制限制服务器目录的访问,以及可以访问的文件类型(小心被绕过)
② 过滤/等特殊字符
③ 采用文件流的访问返回上传文件(如用户头像),不要通过真实的网站路径。
示例:tomcat,默认关闭路径浏览的功能:
<param-name>listings</param-name>
<param-value>false</param-value>
3、任意文件上传漏洞
漏洞描述
目标网站允许用户向网站直接上传文件,但未对所上传文件的类型和内容进行严格的过滤。
渗透测试
① 收集网站信息,判断使用的语言(PHP,ASP,JSP)
② 过滤规则绕过方法:文件上传绕过技巧
风险评级:高风险
安全建议
① 对上传文件做有效文件类型判断,采用白名单控制的方法,开放只允许上传的文件型式;
② 文件类型判断,应对上传文件的后缀、文件头、类的预览图等做检测来判断文件类型,同时注意重命名(Md5加密)上传文件的文件名避免攻击者利用WEB服务的缺陷构造畸形文件名实现攻击目的;
③ 禁止上传目录有执行权限;
④ 使用随机数改写文件名和文件路径,使得用户不能轻易访问自己上传的文件。
4、命令注入漏洞
漏洞描述
目标网站未对用户输入的字符进行特殊字符过滤或合法性校验,允许用户输入特殊语句,导致各种调用系统命令的web应用,会被攻击者通过命令拼接、绕过黑名单等方式,在服务端运行恶意的系统命令。
渗透测试
风险评级:高风险
安全建议
① 拒绝使用拼接语句的方式进行参数传递;
② 尽量使用白名单的方式(首选方式);
③ 过滤危险方法、特殊字符,如:|&;’"等
5、SQL注入漏洞
漏洞描述
目标网站未对用户输入的字符进行特殊字符过滤或合法性校验,允许用户输入特殊语句查询后台数据库相关信息
渗透测试
① 手动测试:判断是否存在SQL注入,判断是字符型还是数字型,是否需要盲注
② 工具测试:使用sqlmap等工具进行辅助测试
风险评级:高风险
安全建议
① 防范SQL注入攻击的最佳方式就是将查询的逻辑与其数据分隔,如Java的预处理,PHP的PDO
② 拒绝使用拼接SQL的方式
6、跨站脚本漏洞
漏洞描述
当应用程序的网页中包含不受信任的、未经恰当验证或转义的数据时,或者使用可以创建 HTML或JavaScript 的浏览器 API 更新现有的网页时,就会出现 XSS 缺陷。XSS 让攻击者能够在受害者的浏览器中执行脚本,并劫持用户会话、破坏网站或将用户重定向到恶意站点。
三种XSS漏洞:
① 存储型:用户输入的信息被持久化,并能够在页面显示的功能,都可能存在存储型XSS,例如用户留言、个人信息修改等。
② 反射型:URL参数需要在页面显示的功能都可能存在反射型跨站脚本攻击,例如站内搜索、查询功能。
③ DOM型:涉及DOM对象的页面程序,包括:documentURL、documentlocation、documentreferrer、windowlocation等
渗透测试
存储型,反射型,DOM型
风险评级:高风险
安全建议
① 不信任用户提交的任何内容,对用户输入的内容,在后台都需要进行长度检查,并且对<>"’&等字符做过滤
② 任何内容返回到页面显示之前都必须加以html编码,即将<>"’&进行转义。
7、跨站请求伪造漏洞
漏洞描述
CSRF,全称为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跨站请求伪造,是一种网络攻击方式,它可以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以用户的名义伪造请求发送给被攻击站点,从而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进行权限保护内的 *** 作,如修改密码,转账等。
渗透测试
风险评级:中风险(如果相关业务极其重要,则为高风险)
安全建议
① 使用一次性令牌:用户登录后产生随机token并赋值给页面中的某个Hidden标签,提交表单时候,同时提交这个Hidden标签并验证,验证后重新产生新的token,并赋值给hidden标签;
② 适当场景添加验证码输入:每次的用户提交都需要用户在表单中填写一个上的随机字符串;
③ 请求头Referer效验,url请求是否前部匹配>漏洞描述:在页面中或者返回的响应包中泄露敏感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进一步渗透。

解决方法:

建议删除探针或测试页面等无用程序,或修改不易被猜到的名字;

禁用泄露敏感信息的页面或应用;

模糊化处理敏感信息;

对服务器端返回的数据严格检查,满足查询数据与页面显示数据一致,切勿返回多余数据。

漏洞描述:程序代码在处理包含文件时没有严格控制。可以先把上传的静态文件,或网站日志文件作为代码执行,或包含远程服务器上的恶意文件,获取服务器权限。

解决方法:

(1)严格检查变量是否已经初始化,严格检查include类的文件包含函数中的参数是否外界可控;

(2)对所有输入可能包含的文件地址,包括服务器本地文件及远程文件严格检查,参数中不允许出现/之类的目录跳转符;

(3)在客户端和服务段同时做数据的验证与过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1810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 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