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il邮件最多能发多少兆的附件

gmail邮件最多能发多少兆的附件,第1张

很多人认为Gmail比163箱邮烂的原因之一是Gmail的邮件大小限制在10MB,而163则有15MB,相对大一些。对于这个说法,我基本上不能反驳。因为有些用户的确需要经常发送较大的邮件,因此允许的邮件容量越大越好,最好是没有限制。Gmail虽然拥有超过2GB的空间,但它的邮件大小(包括邮件内容与附件)一直都限制在10MB,显得有点小。我自己没有发送大容量邮件的习惯。当需要发送大文件时,我会选择其它传送方式,比如直接在IM软件上传送,又或者放在我自己的空间里,让对方直接下载。这些方法都比直接用邮件发送要好,因为发送大容量邮件的时候,很容易因为网络或其它问题而导致失败。
正因为我没有发送大容量邮件的习惯,因此一直以来,Gmail的邮件大小限制我都没有进行过多的研究。在Gmail的官方文档里有关于邮件限制的说明:
附件最大限度是多少?
有了Gmail,您可以发送和接收最大为10MB的邮件。不过,所允许的精确数量取决于附件。
在您添加附件后,因为要自动添加传输编码,所以文件的大小可能会有所增加。(传输编码是保证安全发送和阅读您的邮件的信息。)
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6到10MB的附件可能会使邮件总大小超出10MB。如果出现这一问题,Gmail会显示警告,通知您的邮件已超出10MB限制。
邮件最大为10MB
您所发送和接收的邮件不能超出10MB(包括附件)。如果您试图发送超过这一限制的邮件,则邮件不会发出。
邮件必须小于10MB
您所发送和接收的邮件不能超出10MB(包括附件)。超过这一限制的任何邮件都不会递送到您的收件箱中,并且会退回发件人。
这说明理论上你无法使用Gmail发送及接收大小超过10MB的邮件。但事实的确如此吗?
刚才收到读者Tree的邮件,告诉了我一个关于Gmail邮件大小限制的事情。原来Tree发现了Gmail的邮件服务器对接收的邮件大小限制为20MB:
这是Tree在试图使用QQ邮箱发送一封大小超过20MB的邮件到Gmail邮箱时得到的退信提示,我们注意下面的一段内容里写着Gmail邮件服务器对接收邮件大小的限制为20MB以下,而不是官方文档里声称的10MB。事实上,Tree给我发过来的这封邮件里,附件总容量就超过了10MB了:
我自己也做了个实验。我把一个大小为118MB的flv视频文件用WINRAR压缩后,得到一个大小为11546K的压缩包。我给自己的Gmail邮箱发送了一封邮件,附件用的就是这个压缩包,结果我顺利收到了自己发出的邮件:
但当我尝试更大一点的邮件,比如15MB或20MB的时候,就会发送失败。这说明了有时候,Gmail并不一定只允许你发送10MB以下的邮件,并且,你也可以接收大于10MB的邮件。当然,如果你想发送的邮件是紧急邮件,不建议你冒险,因为不一定会发送成功。

不是没人知道。是你问的问题很特点。。这个没有一个具体定义。
不同的邮箱,有不同的大小。比如免费的有的2G,有的是1G。
像google的邮件还不断增大中。总的就更大了。具体有多大。只有邮件的提供商才能知道。并且这样的大小还是随着用户的增多,有个机制,不断的增容的。
当然我们一个企业内部的邮箱系统,当然公网也可以使用,就可以具体一些,比如有100G,每个人大小设置500M这样的概念。

600M附件是链接附件,首先将附件上传到网络硬盘,然后发给客户的是一个链接地址跟密码,客户就可以登录下载了,不过用处不大,现在90%的邮箱系统,对于不明链接,都会有一定过来,开发客户效果几乎为零。
我们常说的附件是直接附件,就是跟邮件一起发送出去的那个附件,这个真实附件的话,263好像是50M左右。你可以直接问他们业务。600M这个附件,在国内问题还没有那么大,在海外邮件的话,呵呵~~
我这边是微软企业邮箱的,全球70%以上的用户都选择了这款企业邮箱。100M附件,有兴趣随时联系我,给你详细介绍。

日常工作中,员工之间、企业之间通过邮件形式进行信息交换是很普遍的,这也是一种相对较正式的文件交换方式,一般的小文件发送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总会遇到一些大容量的文件需要发送。
邮件附件太大,上传、发送不了,相信这个问题很人都遇到过,例如发送项目工程资料、设计图纸、软件包等文件数据的时候,都需要发送较大的附件,会遇到上传缓慢、超时、无法发送等问题,而且很多邮箱系统不支持超大附件,这些问题要如何解决呢?
下面Ftrans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3种发送超大邮件附件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打包分批传输。将文件分批打包,然后挨个发送,这个一般对于不是非常大的邮件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是这种方法 *** 作起来会比较麻烦,而且如果分批后的单个邮件过大的话,还是发送不了。
2、压缩后传输。对于一些、文档类的文件,压缩一些可以发送,但是视频类的话,压缩率是很低的,压缩后仍然会很大。而且如果是超大文件的话,即使压缩了,也还是很大,还是发送不了。
3、选择第三方服务商。如果一些常规的方式无法解决超大附件发送问题的话,不妨试试第三方服务啊,比如《Ftrans邮件超大附件解决方案》,可完美解决通过邮件发送超大附件的问题,不改变员工原有使用习惯,能够将不限大小的邮件附件发送给任何拥有电子邮件地址的人。
《Ftrans邮件超大附件解决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不限大小无需压缩 摆脱现有邮件系统的限制
无需压缩及打包,用户即可以通过一封邮件发送不限大小、不限数量的超大附件。邮件附件被上传至专用服务器,降低Exchange Server资源压力。
简单易用 轻松完成超大文件传送
*** 作简单,使用方便,只要文件内容一致,秒传机制都可以让您瞬间上传完成,节省企业带宽资源占用。支持先发后传,用户可以先将邮件发出,邮件插件将在后台自动上传附件,传完成后自动向用户发送通知。
与Outlook无缝集成 无需改变原有使用习惯
易于安装,在需要的时候自动运行。可以通过Exchange Server统一下发部署,也可以单独安装于Outlook客户端。在不改变用户使用Outlook原有习惯的前提下,极大增强邮件的数据传输能力。
附件状态持续跟踪 数据流转过程可追溯
持续跟踪附件的接收情况,并收到邮件通知,有效支持更大规模的高效业务协作场景。系统提供完整的用户行为记录及文件传输日志,便于日后追溯。
现代化的企业,不能让邮件大附件的传输影响到工作效率和企业发展,所以选择《Ftrans邮件超大附件解决方案》,统一的业务系统附件管理平台,可持续提升企业现有及未来业务系统大体量业务数据交换能力。百度搜索“Outlook超大附件”即可找到关于我们的相关信息。

Foxmail的邮箱有4G的容量限制,一个文件箱中的单个文件达到4G的时候也就爆了。解决思路如下: 1、打开foxmail,看看邮箱帐户(例如001support@163com)下面是什么文件夹到达到4G了(这里的文件夹指收件箱、发件箱,垃圾箱等),是收件箱还是其他的,一般也多为收件箱!然后在邮箱帐户(001support@163com)右击选择“新建本地邮件夹”,有些老版本也叫新建"邮箱"(文件夹),用属性查看这个新邮件夹(文件夹)的具体位置和名称(FOXMAIL一般会用 AAAAA26类似的名称来命名。 2、然后关闭foxmail,找到对应的目录,把对应的2个邮箱夹的各自的box和ind文件名前面的名字互换再启动FOXMAIL就OK。 实例如下:1、001support@163com下面的“收件箱”达到4G了,在001support@163com名称上右键新建“本地邮件夹”,改个名字为“旧邮件存放箱”2、查看“旧邮件存放箱”的属性,发现路径为D:\foxmail\lagebo\mail\AAAAA26box,查看“收件箱”的属性,发现路径为D:\foxmail\lagebo\mail\inbox。实际上这两个文件夹对应的文件有两个,分别是AAAAA26box,AAAAA26ind和inbox,inind。3、关闭foxmail,进入D:\foxmail\lagebo\mail目录,把达到4G容量的“收件箱”的文件In,ind和Inbox改名字为AAAAA26ind和AAAAA26box,而把刚建立的“旧邮件存放箱”的AAAAA26ind和AAAAA26box改成Inind和Inbox。启动foxmail即可完成替换。4、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收件箱”有临时文件名,例如inboxtmp和inindtmp则也需要替换成相应的AAAAA26boxtmp和AAAAA26indtmp文件名。

用邮件附件发送出去的大小,都会变大很多,我经常用QQ邮箱发50M的附件,但是收到后显示有65M,如果只是算法不一样,50M=501024=51200=512M,也就多了12M而已\x0d\-----\x0d\是因为发送Email附件的唯一办法只能是把附件由ASCII转换为MIME或对邮件进行UU编码,由于邮件打包的编码不同,所以导致了邮件本身大小的不同。\x0d\\x0d\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管理员对通过SMTP接收的邮件尺寸进行限制的时候,此时一封来自外界的带有附件的MIME编码邮件就会增大,根据单独的附件、换行符、MIME头和非数据元素数量的不同,增长的比率可以到30%至40%。如果邮件系统在对带有附件的邮件进行编码时出现了一些其他的问题,那么最终文件的实际大小的改变还会更大。而与此类似,当你向外发送邮件时,相同的问题也会存在,因为对方的邮件服务器也可能进行邮件大小限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1924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 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