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信息,“囤货”风险泰山压顶

浪潮信息,“囤货”风险泰山压顶,第1张

浪潮信息的毛利率一路走低,盈利不易。再囤积史上最高存货,光跌价减值损失就可能影响公司全年业绩。

本刊特约作者 诗与星空/文

2020年7月1日,浪潮信息(000977SZ)被传闻断供Intel的CPU,Intel方面回应称,需要根据美国相关法律对我们的供应链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因而不得不临时性暂停对此客户的供货。这次临时性暂停预计两周以内,届时将恢复对此客户的供货。幸运的是,Intel恪守承诺,随后恢复供货。

浪潮信息和Intel的合作,已经超过30年。

2019年,公司从Intel公司采购高达179亿元。如果真的断供,会让浪潮信息吃不消,但很显然,Intel不可能短期内找到能采购如此巨额芯片的大客户,也会很难受。

2019年,浪潮x86服务器市占率超10%,蝉联全球第三,成为全球前五排名中增速最高的服务器厂商;在中国市场,浪潮x86服务器市占率超34%。在中国Non-X86服务器市场,浪潮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50%以上。AI 服务器连续三年以过半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位居中国市场第一。

在服务器领域,浪潮信息是一个全球市场第一梯队、中国市场绝对领先者的存在。

在Intel断供虚惊一场之后,不妨静下心来思考下,如果真的遇到断供,浪潮信息有备胎吗?

据报道,Intel在2019年的销售额为65793亿美元,约4200亿元人民币,浪潮信息作为Intel的最大客户之一,销售额占比接近5%。从数据来看,Intel和浪潮的互相依存度都比较高。

目前浪潮出货量最大的产品是x86服务器,而x86的CPU芯片主要来自Intel。现在浪潮还不能生产CPU芯片,国产x86架构的CPU只有海光可选。而海光的CPU,一方面,性能与主流Intle和AMD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海光产能有限,恐怕连关联企业中科曙光的需求都满足不了。

虽然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服务器厂商之一,虽然在架构主板等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但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芯片方面,浪潮信息是没有备胎方案的。

利润率极低

2020年10月,公司发布了三季报,受益于疫情期间远程会议、远程教育等行业对云中心的迫切需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02%;净利润6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37%。

和公司巨额的营收规模相比,净利润近乎少得可怜。看起来高大上的服务器,怎么利润会如此低?

最早要从IBM转型说起。据说IBM不做毛利率低于40%的业务,所以当电脑服务器逐渐进入红海市场、毛利率下行的时候,其将PC和x86服务器业务出售给联想,再后来甚至连最先进的小型机业务都卖掉了。

IBM和浪潮信息合资成立了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IBM持股49%,浪潮持股51%,生产IBM最新的小型机。该子公司在2019年净利润接近6000万元,但到了2020年半年报,就亏损4000多万元。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服务器市场毛利越来越低,财报显示,浪潮信息的毛利率已经从十年前的20%左右降到现在的11%左右,再加上研发费和高昂的财务费用等开支,导致公司的净利润也比较低。

公司账面短期借款超过52亿元,为上市以来最高。高额贷款背后,公司1-9月份利息支出117亿元。

史上最高存货余额

三季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存货余额13685亿元,为史上最高。

华为为了备货,囤积了大量的芯片,导致存货余额居高不下。但现在的浪潮信息短期内并没有同样的忧虑,如此高的存货,有什么风险?

众所周知,电子类产品更新非常快,从出厂开始就快速降价,囤积过多的存货,首当其冲的就是降价——存货跌价的风险。

由于三季报数据不够详实,我们以半年报为例,公司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风险。半年报中,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累计余额高达913亿元。其中上半年新增602亿元,接近上年同期的五倍,甚至超过了同期的净利润。

三季报新增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积压到了724亿元,结合半年报的明细数据,绝大部分都应该是存货跌价准备。

分红、减持和股权质押

在业绩表现不佳的同时,公司却有两个指标格外扎眼:分红和股权质押。

现金流量表显示,公司自2017年以来,累计分红108亿元,接近累计净利润的一半。考虑到近年来资金周转紧张,公司几乎是在借钱分红。

难道分红多对于投资者不是一件好事吗?

这要从公司的股权架构来分析, 2017年的时候,公司第一大股东浪潮集团持股比例超过41%。公司分红现金的近半,都进入了大股东的腰包。

公司分红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回馈投资者,而是为了反哺大股东,因为浪潮集团比较缺钱。比如浪潮信息9月23日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浪潮集团因拟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业务需要,将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 7000万股股份办理了股权质押登记手续,用于对本次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之换股事宜等进行担保。

除了拿分红,浪潮集团近年来还在不断减持,短短三年时间,持股比例已经从41%以上降到36%左右。

2020年9月和10月的公告显示,浪潮集团分两次质押了7000万股和4500万股,合计占所持219%的股份。浪潮集团的实控人是当地国资委,在国企当中,股权质押是非常罕见的现象。

这进一步说明大股东浪潮集团的资金链非常紧张,对公司的经营有潜在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出现利益输送。

浪潮信息半年报中,公司对浪潮集团的应收账款超过1400万元,然而奇怪的是,这笔款项竟然计提了710万元的坏账准备。

一般来说,关联方企业尤其是上下级关系的企业之间,是不必计提坏账准备的,因为不应该存在坏账风险。浪潮信息是浪潮集团的下属单位,浪潮集团是国资,效益尚可,怎么可以欠账不还?

再说了,真的不还能走自己起诉自己的法律程序吗?

再比如,浪潮集团的委内瑞拉项目,拖欠浪潮信息295亿元,竟然在2016年就早早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股东投资失败导致的损失,应该由大股东来承担,而不是由上市公司自行承担。

浪潮信息的这种账务处理方式,存在着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嫌疑。

研发投入过低

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浪潮信息理应在研发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然而,三季报显示,公司的研发费用188亿元,仅占公司营收的412%。与之形成对比的,华为2019年研发费用超千亿,占营收比例超过14%。

无论是金额还是比例,浪潮信息的研发投入都比较低,很难和公司高 科技 企业的形象相匹配。2018年至今,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75亿元、235亿元和188亿元(三季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72%、455%和412%。

服务器是一个人才密集型行业,技术迭代非常快,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研发投入,公司很难保持技术领先。公司的毛利率不及十年前的一半,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研发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公司对Intel等海外供应商的过度依赖,给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公司应该花大力气解决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问题。

年报不容乐观

从三季报看1-9月份的数据,浪潮信息的业绩是比较靓丽的,但是,单独拿出三季报单季度数据看,却发现并不那么乐观。

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为15217亿元,同比下降882%;净利润也较2019年三季度有所下滑。

大量的需求在一二季度爆发式采购实现后,三季报的下滑预示着公司全年的业绩可能不是那么乐观。

而公司天量的存货,则极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服务器爆发式需求,以及断供的风险,公司大规模采购芯片、硬盘等服务器配件,导致库存高企。

但实际情况是,三季度以来,市场需求开始萎缩,公司的存货很难得到消化,随着时间推移,会不断发生贬值。

公司的存货跌价风险也就越来越大,极有可能在年报中“暴雷”,吞噬本来就不富裕的净利润。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在中国每装机3台服务器就有1台来自于浪潮信息。根据IDC数据显示,2021年浪潮服务器市占率继续提升,从2020年的全球排名第三上升至第二,并且在国内服务器市场继续保持第一。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浪潮信息的服务器销售额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但是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以及强势的产业链上下游巨头,浪潮信息不仅缺乏明显的议价能力,而且还要警惕关键零部件断供的风险。如此一来,浪潮信息的应收账款和存货大幅增加,导致其财务风险也日益增长。

因此,在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浪潮信息做着高 科技 的生意,却赚着卖土的利润。

行业竞争激烈,盈利能力较弱

2015年以来,受益于全球智能手机大规模推广带来的移动互联网流量大爆发,服务器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在这期间不仅诞生了一大批云服务龙头厂商,而且使得全球服务器行业的集中度也快速提升,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浪潮信息充分享受到了行业的红利。

但是,随着互联网移动行业流量的见顶,全球服务器市场开始出现了供给过剩的现象。据IDC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服务器销售收入金额为9101亿美元,同比增长426%,但出货量却为 1120 万台,同比减少了46%。

特别是2019年后,由于疫情的缘故,世界经济大幅放缓,宏观经济的疲软使得企业上云的计划推迟了,这也导致了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一众云服务厂商的资本开支降低了。经济放缓的同时,再加上互联网流量的见顶,使得国内的服务器行业也出现了一定的供给过剩现象,导致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根据上图可知,2015年-2020年期间,浪潮信息的毛利率长期低于16%,近几年更是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甚至从2017年开始其销售毛利率年年处于12%以下。虽然近两年浪潮信息的毛利率开始提升,但是提升的幅度相当小,甚至还不到1个百分点,这还是在行业快速增长的条件下才能取得的。毛利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对于浪潮信息的持续盈利能力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性。

浪潮信息不仅毛利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其净利率更是多年处于3%以下,这对于一个高 科技 企业来说,简直无法想象。

从上图中可以得知,浪潮信息的净利率从2015年开始逐年下降,直到2019年才触底反d,但是这种提升的幅度依然较小。截至2021年Q3浪潮信息的净利率仅为293%,远远小于2015年的442%。

浪潮信息毛利率长年处于较低水平,而净利率虽然有所提升,但是依然处于底部区域,而且这还是在服务器行业需求大幅增长的条件下才取得的。可见,浪潮信息所处的服务器行业的竞争有多激烈,而净利率和毛利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也说明了其盈利能力较弱。

应收账款和存货高,财务风险较大

近几年,随着浪潮信息营收规模的扩大,其应收账款的规模也持续增长。由于浪潮信息上下游产业链客户均为巨头,其议价能力也相对较弱,这也使得公司的营收账款和存货的规模较大,占用了公司较大的现金流,导致其财务风险也逐步扩大。

根据浪潮信息2021年年报可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的存货账面余额233亿,同比增长120亿左右,增长幅度为10093%,其营收账款为120亿,同比增长了38亿左右,增长幅度为46%左右。

更令人担忧的是,浪潮信息的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已经高达259%,其存货的账面价值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848%,应收账款和存货一共占总资产的比例为7438%,这说明了公司的资产很大部分都以存货和营收账款的形式存在,这无疑加大了公司的存货跌价风险和资产价值损失风险。

通过浪潮信息的年报可知,其账龄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为967%,并且下游客户多为大型互联网公司、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等,这里客户发生坏账风险的概率较低。但是由于其结算周期较长,占用了公司较多的现金流,导致公司财务费用支出增加。

相比应收账款的风险,浪潮信息的存货风险更值得重视。

根据浪潮信息的2021年的年报显示,其存货同比增加幅度较大,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经提升至4848%,一旦未来芯片等原材料价格下跌的话,其存货跌价风险将深刻影响公司的净利润。为此,浪潮信息在2021年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91,68433万元,要知道其2021年一整年的利润也就20亿,单一项存货跌价的计提就占了净利润的45%。要是未来芯片的价格高位下跌的话,那对浪潮信息的冲击将不可估量。

当前,浪潮信息为了应对全球芯片短期问题而加强库存储备,公司应收账款及存货金额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四季度,浪潮信息的应收账款和存货价值大幅提升,占用了公司大量的现金流,根据2021年年报可知,浪潮信息的现金流量为-2693亿元,同比减少1748%。

现金流量的减少、应收账款大幅增加以及存货的暴增,将使得浪潮信息的财务风险与日俱增。

缺乏长期议价能力

据了解,2015年至2020年,浪潮信息的研发投入从525亿元增长至253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虽然金额看起来增长较大,但是从研发投入占营收总额的比例来看,其长年维持在4%左右,作为一个高 科技 企业,这个比例看起来就显得较为不足了。

要知道,2021年华为的研发投入为1427亿元,占营收总额的比例为224%,不过拿浪潮信息跟华为比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但是去年有近半数的科创板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高达12%,甚至连浪潮信息的对手中科曙光的研发投入占比都高达899%,比浪潮信息多了一半。

研发投入比例占比相比其他高 科技 企业来说,浪潮信息确实显得有点不足,也因此,导致了其在产业链中“两头受气”,缺乏长期的议价能力。

同时,浪潮信息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也使得公司的议价能力偏弱。而美韩企业在芯片领域布局已久,造成了少数几家企业占有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让公司无法通过多元化供应商的方法来降低成本。

据了解,浪潮信息的三大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服务器总成本的比例接近高达80%,并且这些主要厂商市占率均处于垄断地位,而同期国产厂商整体实力又无法与国外龙头相比,这也导致了浪潮信息议价能力的缺失。

供应链风险较大

近年来,美国对于中国的打压开始加大,这对于核心零部件均需向美日韩企业采购的浪潮信息来说,意味着其供应链的风险很大。

据了解,浪潮信息处于服务器产业链的中游,其需要向上游供应商采购CPU、内存和硬盘等核心零部件,然后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装配和测试。但是,这些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商基本上都是美日韩的企业,若美国对公司实施制裁措施,将对公司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而这些核心零部件目前还无法做到国产替代,甚至在其他国家也几乎找不到替代品。从行业的集中度来看,当前芯片、存储等硬件设备制造商,基本上是以Intel、英伟达、三星等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基本处于类垄断状态,一旦地缘政治风险提升或者中美关系紧张的话,浪潮信息的原材料就存在断供的风险。

这并非危言耸听,华为曾经就是因为被美国禁止了高端芯片的进口,从而使得其手机业务大幅减少,而中兴通讯也是因为美国的制裁,面临多年的诉讼。因此,核心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浪潮信息,一旦遇到中美关系紧张,就将面临无原材料下锅的风险。

因此,在核心原材料均需从国外进口的情况下,浪潮信息的供应链风险值得警惕。

结语

在数字化进程的浪潮下,未来服务器的需求将会呈现一个几何级别的增长态势。毋庸置疑,作为国产服务器市占率第一的浪潮信息将充分受益于行业的红利,但是由于其核心零部件均需外购以及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较弱,这些因素也将成为制约公司成长的关键因素。

如果浪潮信息想要真正成长为一个世界性的高 科技 公司,其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同时往上游产业链衍生,争取把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掌握在手中,或者通过和国产企业合作研发,做到自助可控。

唯有如此,才能改变浪潮信息现在做着高 科技 的生意,却赚着卖土的利润的尴尬局面。


中证网讯(王珞)浪潮信息4月9日公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7048亿元,同比增长6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3亿元,同比增长3657%,基本每股收益138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0元(含税)。

浪潮信息是全球领先的新型IT基础架构产品、方案及服务提供商,以“智慧计算”为战略,通过“硬件重构+软件定义”的算力产品和解决方案、构建开放融合的计算生态,为客户构建满足多样化场景的智慧计算平台,全面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变革与重塑。通过不断完善基于客户需求的服务器软硬件研发体系,公司目前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涵盖高中低端各类型服务器的云计算Iaas层系列产品。同时,公司在服务器、AI计算、开放计算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引领着AI产业化、产业AI化、智算新基建等领域的发展。

注重技术研发是公司过去业绩取得的前提,也是未来继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从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小型机服务器SMP2000,到成长为居全球前二位的服务器供应商,掌握核心技术、改变竞争格局一直是公司企业文化的内核。公司不断发展以大算力和大模型为核心的智算技术体系,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高达2833亿元,同比增长1179%,占营业收入的422%。公司在融合架构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提出了以计算为中心的计算架构,在节点内部实现了CPU同加速之间的缓存一致性高速总线互连。基于此项技术,公司研发了国内首款支持高速计算连接一致性总线的加速,CPU同加速之间的平均数据访问延迟降低80%,节点间的数据访问延迟可低至亚微秒级。

报告期内,面对经济主战场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公司持续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慧计算,明确从计算到智算的行业发展趋势,坚持“开放、融合、敏捷”策略,在研发、生产、交付、服务模式等方面持续创新,各项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此外,在通用计算领域,浪潮信息于2021年全新发布的M6服务器已打破165项SPEC世界性能测试纪录,包揽SPEC CPU Cint最具普适性、SPECjbb企业级Java应用、SPEC power业界能耗评估等五大赛道冠军。浪潮信息的AI服务器产品在2021年度全球权威AI基准测试MLPerfTM中共斩获44项第一,名列MLPerfTM2021年度冠军榜首。根据IDC最新数据,浪潮信息的服务器产品2021年位居全球前二,持续以30%+的市占率领跑中国市场。根据Gartner最新数据,浪潮存储2021年销量位居全球前五,在全球第二存储市场排名第二,浪潮信息连续两年入选Gartner主存储魔力象限的挑战者。

公司紧抓智慧新基建产业机遇实现增长。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走在了业界前列,在突破AI核心技术的同时,完成了在硬件、平台、管理和框架等四个层面的业务布局。2021年,公司面向智算中心业务率先布局,同时围绕AI计算力生产、聚合、调度、释放的四大关键作业环节,进一步强化产品体系和产业生态构建。在市场表现方面同样领先,IDC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AI服务器稳居中国市场第一,保持了智慧计算领导者的地位。在国际权威分析机构Forrester发布的《The Forrester Wave: AI Infrastructure, Q4 2021》报告中,公司凭借AI全栈的能力位于卓越挑战者象限。

云计算变革依然是过去几年全球服务器市场最大的增长机会,公司是云服务器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全球最大的云服务器供应商。根据IDC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边缘计算服务器市场跟踪报告,浪潮边缘专用服务器在2021年上半年以494%的市占率位居中国市场第一。

公司表示,浪潮信息的高速发展成果得益于公司对计算产业的前瞻性判断,积极实施智慧计算战略,率先布局人工智能、边缘等技术领域,以及依托产品、技术、生态在智慧计算领域的持续深耕。 目前,智慧计算已成为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和 社会 变革的核心生产力,浪潮作为全球领先的智慧计算企业,将以开放开源为原则,不断完善和强化产品技术布局,积极发展开放计算和AI,为智算中心提供算力支持,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向更深、更广发展,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捕捉全新机遇,为数字经济注入无限智慧生机,共绘新格局之下美好蓝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1998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9
下一篇 2023-06-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