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服务器的应用包括哪些

存储服务器的应用包括哪些,第1张

银行数据量的快速增长、法规和审计对数据存储要求的日益严格、规范以及控制存储成本的压力使得在银行系统进行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需。 面对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呈现了“数据集中化、业务综合化、管理扁平化、决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信息在现代化商业银行中与市场、资金、人才并列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银行对外服务的基础和正确决策的前提。能否拥有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银行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银行信息管理涉及信息资源的采集、存储、加工、处理、提供等工作进程。其中,信息的存储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这里,笔者在对银行信息存储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策略,阐述银行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具体实现,旨在探求新形势下金融系统电子化建设的途径和方向。

信息存储现状

近几年,各银行都逐步意识到信息存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逐步加大了在这方面的投入,纷纷建立起以企业级存储设备为基础的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 解决方案,配套以磁带库设备以及集中备份管理软件来满足业务系统对于存储容量和性能的需求。
以某典型银行为例,目前建有两个各自独立的SAN存储网络。其中,围绕EMC DMX800高端存储服务器配置光纤磁盘建立SAN,供个人信贷业务系统、银行代理业务系统、特色业务系统以及业务数据分析决策与支持系统等10余个主要业务系统使用; 围绕EMC CX600中端服务器配置光纤磁盘的SAN用于个人住房信贷业务系统、ATM业务系统以及银行内部邮件、OA及人事管理系统使用(系统架构如图1)。

图1 原来的存储架构图

应该说,基于光纤磁盘的SAN存储系统的应用极大地缓解了长期困扰银行系统的存储容量和I/O性能等方面的困境。但是,随着应用系统投产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类似业务数据分析决策与支持系统等典型数据仓库应用的不断深入,这种存储方式在具体应用中也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
1 数据分析决策与支持系统的应用实现对存储系统的扩展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业务系统多年运行,积累了TB级的历史数据,这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为了使得这些数据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各个行业都在着手建立数据分析决策与支持系统。这是数据仓库建设的典型应用,其实现的首要条件是要解决庞大的历史数据存放的问题,而原来的数据存放依靠增加光纤通道磁盘驱动器来实现。考虑到光纤通道磁盘驱动器价格昂贵,需不断投入,成本巨大,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2 内外部监管和信息审计对数据归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随着银行系统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银行股份制改造,银行系统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监管前所未有的压力。频繁的信息审计、账务调查要求银行具有快速提供历史归档数据的能力。而银行系统以前采用的数据归档方式都是通过将数据备份到磁带、光盘等实现的。由于这种备份一般都是基于数据库,数据恢复需要在相同OS和DB环境下才可实现,条件苛刻,恢复效率也比较低下。
3 相对独立的存储网络不便于存储系统带宽、存储空间的有效利用与管理。传统的“烟囱式”各自独立的存储网络构架已无法满足业务系统快速增长和快速变化的需求。存储网络的相互隔离给银行系统现有IT环境带来了很多潜在问题,例如数据迁移问题、数据共享问题、存储空间动态分配与扩展问题以及存储管理成本问题。

引入ILM的理念

为解决以上问题,需对原存储架构进行重新规划,“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引入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ILM-Inform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是一种新的信息管理策略,它把信息随时间变化的各个阶段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采用不同的技术、策略和资源对其进行存储和管理。ILM的出发点是所有信息并非生而平等这样一个简单事实(例如,今天的紧急电子邮件比去年的员工备忘录更为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的价值不断变化。紧急电子邮件可能会成为法律调查的一个关键因素,或者只会对您的存储基础结构造成更多数据拥塞。因为信息对于企业来说其价值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为信息提供不同级别的可存取性和保护,这就是ILM的要旨。在信息存储管理中,ILM一般将信息划分为在线数据、近线数据和离线数据。
那么如何在银行存储解决方案中实现ILM? 这里仍以上述银行为例。近期,该银行正在根据ILM的要求实施存储改造,新的存储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经过改造后的新存储架构图

该改造方案中,新增的设备有DMX2000存储服务器和网络存储(Network Area Storage,NAS)管理服务器NS500G,对原有CX600存储服务器新增SATA硬盘。其中,DMX2000存储服务器和原DMX800存储服务器共同构成核心存储环境,围绕CX600存储服务器构建次级存储环境,应用NS500G实现NAS。包含的软件和服务有: ECC存储管理软件、PowerPath通道负载均衡软件等,包含的服务有数据迁移服务、产品安装服务、SAN网络设计服务、NAS文件设计服务、通道负载均衡设计安装服务等。
整个存储环境构建以四台存储交换机为依托,其中两个32口交换机用于核心存储环境构建,互为冗余; 两个16口交换机用于次级存储环境构建,也实现相互冗余。各存储设备、主机系统接入SAN都采用双线方式,实现通道负载均衡和线路备份。
在具体应用策略上,整个存储环境划分为核心存储环境、次级存储环境和离线存储环境三个主要区域。其中,核心存储环境用于实现对关键业务系统,包括个贷、代理、ATM、委贷和业务数据分析等在线数据的存储。次级存储环境一方面用于实现次关键业务系统如OA、邮件等系统在现数据的存储。另一方面用于实现对全部业务系统的近线数据的存储。离线存储环境采用原有STK L180带库和集中备份软件,以实现对数据的日常备份和归档。
该方案除继承原SAN的高可靠性、高效性、高可用性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1 实现业务数据的分级存储架构,体现数据的生命周期。该方案以成熟和稳定的技术实现分级(在线、近线、离线)存储架构,关键业务系统和次关键业务系统的在线数据采用光纤磁盘驱动器作为存储介质,近线数据采用价格更低廉、性能可接受的SATA硬盘作为存储介质,在确保诸如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系统海量数据存放需求的同时,减少总体存储的投资成本,优化总体存储的性能、容量和网络利用率,同时满足数据安全、稳定、高效的迁移与共享。
2 实现统一的、开放的、灵活的存储系统,更好地应对未来快速变化的需求。该方案实现了对原有分散的存储局域网络的信息整合,提供给业务系统以统一的、透明的访问存储系统中的数据的方式; 实现了对多种异构平台主机系统的透明接入,满足应用系统不断增长的需要。随着交换机层面存储虚拟化技术的不断成熟,还可以完全实现对异构存储设备的无缝接入,以满足未来存储系统的扩展需要,提高系统的投资保护,提升存储系统服务响应级别。
3 采用SAN+NAS结构,更灵活地适应业务系统的不同存储需求。该方案中的NAS设计不仅用于实现近线数据存储,也针对一般业务系统,特别是通过文件系统方式进行主要应用实现的系统,还可以提供存储接入机制。NAS的建成及SAN的实现使得整个存储环境层次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全面,能为关键业务系统、次关键业务系统和一般业务系统等全部系统提供在线、近线和离线数据存储整体解决方案。
(作者单位: 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信息技术管理部)

存储服务器和计算服务器都是两种类型的服务器,它们以不同的方式用于支持不同类型的工作负载。
存储服务器是一种主要负责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服务器。这包括存储文件、备份数据以及为其他服务器和客户端提供数据访问等任务。存储服务器使用多种存储技术,例如直连存储(DAS)、网络附加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AN)等。
计算服务器是主要负责处理数据的服务器。这包括运行应用程序、执行计算以及为其他服务器和客户端提供计算资源等任务。计算服务器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例如物理服务器、虚拟机或云实例。
存储服务器和计算服务器相互连接并协同工作以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数据存储在存储服务器中,然后由计算服务器进行处理,然后将输出存储回存储服务器,依此类推。
存储服务器和计算服务器之间的确切关系可能因组织的具体需求而异,但一般来说,存储服务器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而计算服务器用于处理和分析数据。
在许多情况下,单个服务器可以同时提供计算和存储功能,称为融合基础架构。这些服务器通常包括 CPU 和内存等计算资源,以及磁盘驱动器或 SSD 等存储资源,并且可以作为一个单元进行管理。
存储服务器和计算服务器都是用于支持不同类型工作负载的服务器类型,但它们具有不同的主要功能和特性。
相似之处:
存储服务器和计算服务器都是在网络环境中使用的服务器,它们使用标准网络协议与其他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通信。
存储服务器和计算服务器都是更大系统的一部分,该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基础设施。
存储服务器和计算服务器都可以具有内置的冗余和高可用性功能,以确保数据和服务的可用性。
区别:
存储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和管理数据,而计算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和分析数据。
存储服务器通常使用直连存储 (DAS)、网络附加存储 (NAS) 和存储区域网络 (SAN) 等存储技术来存储数据,而计算服务器则使用 CPU 和内存等计算技术来执行计算。
存储服务器用于长期存储数据,通常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而计算服务器用于实时处理数据,通常具有多CPU、大内存等高性能硬件。
存储服务器针对数据保留、备份和数据可访问性进行了优化,而计算服务器针对计算能力进行了优化,例如高速 CPU、大内存和多核。
综上所述,存储服务器和计算服务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主要功能,存储服务器用于存储数据,计算服务器用于处理数据。它们共同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

网络是有很多设备和因素构成,没有那个是绝对的心脏。单纯以网络间的数据传输来说,电信部门的核心交换机和路由设备是心脏,它们处理来自一个地方的所有数据流量,把数据比作血液的话,这些核心交换机无疑就是心脏了。就网站访问来说的话,服务器就是心脏,它处理所有来自与访问者的访问请求,而服务器 *** 作系统只不过是一个软件层次上的中介,沟通服务器硬件处理及反馈数据。最核心的东西,都是最底层的基础的,即硬件设备,这是计算机信息世界的根源。服务器 *** 作系统是网络的心脏,它提供了网络最基本的核心功能,如网络文件系统、存储器的管理和调度等。
服务器 *** 作系统(英语:Server operating system)一般指的是安装在大型计算机上的 *** 作系统,是企业IT系统的基础架构平台,也是按应用领域划分的3类 *** 作系统之一(另外2种分别是桌面 *** 作系统和嵌入式 *** 作系统)。
同时,服务器 *** 作系统也可以安装在个人电脑上。相比个人版 *** 作系统,在一个具体的网络中,服务器 *** 作系统要承担额外的管理、配置、稳定、安全等功能,处于每个网络中的心脏部位。服务器 *** 作系统可分为 Windows Server、 Netware、Unix和Linux。重要版本Windows NT Server 40、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Server 2003 R2、Windows Server 2008 、Windows Server 2008 R2 、Windows Server 2012。Windows服务器 *** 作系统派应用,结合NET开发环境,为微软企业用户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框架。仅供参考

建议使用XSKY星辰天合的分布式软件定义存储平台,它可以实现一套存储平台支持各业务应用数数据存储管理,而且有平台定制的方案,实现业务数据无缝连接,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更有效降低TCO。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2144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1
下一篇 2023-06-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