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730服务器自检快捷键

dell730服务器自检快捷键,第1张

F2。
1,电脑重启;启动后出现Dell的logo字样就反复敲打F12键;
2,进入BIOS设置,光标选择DIAGNOSTICS, Enter进入;
3,进入自检,等待自检完成;
4,重新启动。
自检发现硬件没有问题。后续又在工程师指导下安装了BIOS,安装很简单,完成后重新启动即可。工程师说此程序可以监控优化主板,风扇问题应该也可以优化。

你好楼主;
win7可以从任务管理器查看CPU和内存使用状态。
在电脑下面任务栏单击鼠标右键“启动任务管理器”(快捷键Ctrl+Alt+Del),然后在“性能”栏目下查看。
Linux下在系统维护的过程中,随时可能有需要查看
CPU
使用率,并根据相应信息分析系统状况的需要。在
CentOS
中,可以通过
top
命令来查看
CPU
使用状况。运行
top
命令后,CPU
使用状态会以全屏的方式显示,并且会处在对话的模式
--
用基于
top
命令,可以控制显示方式等等。退出
top
的命令为
q
(在
top
运行中敲
q
键一次)。
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类似于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

1、Esc:按下后打开游戏菜单并释放鼠标指针。单人模式中同时暂停游戏。  

2、F1:按下后开启或关闭HUD。

3、按住F3时按下S:会重载网页客户端的所有资源。

4、按住F3时按下A:会重载所有区块。

5、F5:在第一人称视角与第三人称视角之间切换。  

6、F8:按下后开启或关闭鼠标圆滑移动。开启后视野移动会较慢较平稳,就像真实的视角移动。

7、F11:按下后开启或关闭全屏模式。  

8、E:道具栏    打开物品栏。  

9、Q :丢弃、掉落/扔出手中的物品。若物品是堆叠的,只会扔出一个。Ctrl+Q扔出一叠物品。

10、T: 聊天,在多人模式中聊天。使用服务器命令。 

11、数字键1 - 9:选择快捷栏    按下后选择快捷栏中对应的物品。在物品栏GUI时,移动鼠标指着的物品到相应的快捷栏。  

扩展资料

Minecraft Java版和Windows 10的基岩版都使用键盘和鼠标控制(Control)。默认配置下单独只用鼠标或键盘都不能控制游戏。游戏的控制菜单在选项之下。

之前的许多游戏(例如DOOM和Quake)用过类似的控制系统。没有玩过这些游戏的玩家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能熟练地 *** 作,建议这些玩家在掌握这些技术之前先玩创造模式或是将难度设置为和平。

 

首先,linux提示命令的快截键是 TAB键,在键盘的左侧,一般在capslock键的上面。比如你输入his,然后按一下tab键,就会出现his开头的命令,如下图所示。使用TAB键,一般来说,在访问文件夹的时候非常好用,它会自动补全路径名。

其次,在Linux的命令行上有很多种方法提高输入效率。比如

有 4 种方法可以重复执行上一条命令:

1、使用上方向键,并回车执行。

2、按 !! 并回车执行。

3、输入 !-1 并回车执行。

4、按 Ctrl+P 并回车执行。

Ctrl+R 快捷键让你对命令历史进行搜索,对于想要重复执行某个命令的时候非常有用。当找到命令后,通常再按回车键就可以执行该命令。如果想对找到的命令进行调整后再执行,则可以按一下左或右方向键。

再次,如果之前输入过相应的命令,可以通过history这个命令来查找到,并再次重复执行。示例如下:

# history | more
1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2 exit
3 id
4 cat /etc/redhat-release
# !4

一、uptime命令

这个命令可以快速查看机器的负载情况。在Linux系统中,这些数据表示等待CPU资源的进程和阻塞在不可中断IO进程(进程状态为D)的数量。这些数据可以让我们对系统资源使用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命令的输出分别表示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平均负载情况。通过这三个数据,可以了解服务器负载是在趋于紧张还是趋于缓解。如果1分钟平均负载很高,而15分钟平均负载很低,说明服务器正在命令高负载情况,需要进一步排查CPU资源都消耗在了哪里。反之,如果15分钟平均负载很高,1分钟平均负载较低,则有可能是CPU资源紧张时刻已经过去。

上面例子中的输出,可以看见最近1分钟的平均负载非常高,且远高于最近15分钟负载,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排查当前系统中有什么进程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可以通过下文将会介绍的vmstat、mpstat等命令进一步排查。

二、dmesg命令

该命令会输出系统日志的最后10行。示例中的输出,可以看见一次内核的oom kill和一次TCP丢包。这些日志可以帮助排查性能问题。千万不要忘了这一步。

三、vmstat命令

vmstat(8) 命令,每行会输出一些系统核心指标,这些指标可以让我们更详细的了解系统状态。后面跟的参数1,表示每秒输出一次统计信息,表头提示了每一列的含义,这几介绍一些和性能调优相关的列:

r:等待在CPU资源的进程数。这个数据比平均负载更加能够体现CPU负载情况,数据中不包含等待IO的进程。如果这个数值大于机器CPU核数,那么机器的CPU资源已经饱和。

free:系统可用内存数(以千字节为单位),如果剩余内存不足,也会导致系统性能问题。下文介绍到的free命令,可以更详细的了解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

si,so:交换区写入和读取的数量。如果这个数据不为0,说明系统已经在使用交换区(swap),机器物理内存已经不足。

us, sy, id, wa, st:这些都代表了CPU时间的消耗,它们分别表示用户时间(user)、系统(内核)时间(sys)、空闲时间(idle)、IO等待时间(wait)和被偷走的时间(stolen,一般被其他虚拟机消耗)。

上述这些CPU时间,可以让我们很快了解CPU是否出于繁忙状态。一般情况下,如果用户时间和系统时间相加非常大,CPU出于忙于执行指令。如果IO等待时间很长,那么系统的瓶颈可能在磁盘IO。

示例命令的输出可以看见,大量CPU时间消耗在用户态,也就是用户应用程序消耗了CPU时间。这不一定是性能问题,需要结合r队列,一起分析。

四、mpstat命令

该命令可以显示每个CPU的占用情况,如果有一个CPU占用率特别高,那么有可能是一个单线程应用程序引起的。

五、pidstat命令

pidstat命令输出进程的CPU占用率,该命令会持续输出,并且不会覆盖之前的数据,可以方便观察系统动态。如上的输出,可以看见两个JAVA进程占用了将近1600%的CPU时间,既消耗了大约16个CPU核心的运算资源。

六、iostat命令

r/s, w/s, rkB/s, wkB/s:分别表示每秒读写次数和每秒读写数据量(千字节)。读写量过大,可能会引起性能问题。

await:IO *** 作的平均等待时间,单位是毫秒。这是应用程序在和磁盘交互时,需要消耗的时间,包括IO等待和实际 *** 作的耗时。如果这个数值过大,可能是硬件设备遇到了瓶颈或者出现故障。

avgqu-sz:向设备发出的请求平均数量。如果这个数值大于1,可能是硬件设备已经饱和(部分前端硬件设备支持并行写入)。

%util:设备利用率。这个数值表示设备的繁忙程度,经验值是如果超过60,可能会影响IO性能(可以参照IO *** 作平均等待时间)。如果到达100%,说明硬件设备已经饱和。

如果显示的是逻辑设备的数据,那么设备利用率不代表后端实际的硬件设备已经饱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IO性能不理想,也不一定意味这应用程序性能会不好,可以利用诸如预读取、写缓存等策略提升应用性能。

七、free命令

free命令可以查看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m参数表示按照兆字节展示。最后两列分别表示用于IO缓存的内存数,和用于文件系统页缓存的内存数。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行-/+ buffers/cache,看上去缓存占用了大量内存空间。

这是Linux系统的内存使用策略,尽可能的利用内存,如果应用程序需要内存,这部分内存会立即被回收并分配给应用程序。因此,这部分内存一般也被当成是可用内存。

如果可用内存非常少,系统可能会动用交换区(如果配置了的话),这样会增加IO开销(可以在iostat命令中提现),降低系统性能。

八、sar命令

sar命令在这里可以查看网络设备的吞吐率。在排查性能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设备的吞吐量,判断网络设备是否已经饱和。如示例输出中,eth0网卡设备,吞吐率大概在22 Mbytes/s,既176 Mbits/sec,没有达到1Gbit/sec的硬件上限。

sar命令在这里用于查看TCP连接状态,其中包括:

active/s:每秒本地发起的TCP连接数,既通过connect调用创建的TCP连接;

passive/s:每秒远程发起的TCP连接数,即通过accept调用创建的TCP连接;

retrans/s:每秒TCP重传数量;

TCP连接数可以用来判断性能问题是否由于建立了过多的连接,进一步可以判断是主动发起的连接,还是被动接受的连接。TCP重传可能是因为网络环境恶劣,或者服务器压

九、top命令

top命令包含了前面好几个命令的检查的内容。比如系统负载情况(uptime)、系统内存使用情况(free)、系统CPU使用情况(vmstat)等。因此通过这个命令,可以相对全面的查看系统负载的来源。同时,top命令支持排序,可以按照不同的列排序,方便查找出诸如内存占用最多的进程、CPU占用率最高的进程等。

但是,top命令相对于前面一些命令,输出是一个瞬间值,如果不持续盯着,可能会错过一些线索。这时可能需要暂停top命令刷新,来记录和比对数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2304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3
下一篇 2023-06-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