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平台是什么?里面都包含哪些组件?

虚拟化平台是什么?里面都包含哪些组件?,第1张

通过虚拟化可以在单台物理计算机上运行多个虚拟机,且所有虚拟机可在多种环境下共享该物理计算机的资源。在同一物理计算机上,不同的虚拟机可以独立、并行运行不同的 *** 作系统和多个应用程序。拿云宏的CNware虚拟化平台来做个例子:
1) CNware WinServer和虚拟化IT基础架构
WinServer 是云宏公司推出一套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按需分配是云计算的核心思想,WinServer是云计算的基础。

WinServer将应用程序和 *** 作系统从底层硬件分离出来,从而简化了 IT *** 作。
2) CNware WCE管理层
WCE 的接口包括四大类
a) WinServer API 用来管理 WinServer服务器
b) 异构虚拟化管理客户端和第三方解决方案连接
c) 数据库接口与DB连接,用于存储信息
d) 北向接口用于对接WinCenter及第三方管理平台
3) 访问 Cnware WinServer 虚拟化架构
访问WinServer虚拟化架构,可通过如下三种方式

a) CNware Web Client
b) SDK和命令行界面
c) 直接虚拟机控制台访问
4) 虚拟化解决方案
最后,我们介绍下服务器虚拟化的三种解决方案,除了本文介绍的CNware(商用),还包括 openstack(开源)和VMware vSphere(商用)。

IBMSystemW1500v10和W1700v10(以下简称System)提供了一种在云中运行工作负载的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它提供了大量具备同时运行数千个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硬件。为了有效管理并利用这种硬件,该系统采用几种行业最佳实践来虚拟化其硬件资源,并给予工作负载极大灵活性以实现在云中随处运行。通过了解这些技术以及该产品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您将更好地了解System所提供的云环境。

本文是一个三部分系列文章的第二部分,该系列文章介绍System为托管应用程序运行时环境提供的硬件和软件基础:

硬件:AtourofthehardwareinIBMSystem介绍了由System组成的硬件。

虚拟化硬件:您正在阅读的这篇文章介绍了System如何虚拟化硬件以实现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

运行时环境:在IBMSystem中管理应用程序运行时环境介绍了如何使用System中的虚拟化硬件实现工作负载所部署到的应用程序运行时环境。

每篇文章都以上一篇为基础,全面地解释了这一基础。

为了理解System中的资源虚拟化,我们将探讨合并到云计算系统中的交付模型(该方法用于虚拟化不同类型的资源)以及该产品如何利用这些方法。

云交付模型

虚拟化硬件资源通常称为“基础架构即服务”。它是三种云交付模型(又称为云服务模型)之一:

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为计算、存储和网络提供了一种虚拟化硬件资源的环境。

平台即服务(PaaS)提供了一种虚拟化的应用程序运行时环境,包括 *** 作系统;应用服务器、数据库和消息传递之类的中间件;以及缓存、监控和安全之类的共享服务。

软件即服务(SaaS)在一个集中托管环境中提供网络可访问的业务应用程序,该环境是高度可靠且可伸缩的。

模型是渐增的,且每个模型以前一个模型为基础。图1说明了云交付模型。

图1云交付模型

如何使用虚拟机(VM)来虚拟化计算资源

文章导航IBM云,第1部分:云技术入门更加详细地介绍了云交付模型。这些交付模型不是特定技术,而是云计算系统的架构目标。本文着重介绍第一层基础架构即服务,并讲述如何在System中实现基础架构即服务。

资源虚拟化

基础架构即服务是一个可通过资源虚拟化实现的目标。资源虚拟化将工作负载(即,正在运行的程序)从其运行的底层硬件进行解耦。对于要运行的程序,它肯定需要硬件资源。但是,对于“在云中”运行的工作负载,它们肯定不能被特定硬件集所束缚。这意味着工作负载必须在多个冗余硬件集中的任何一个中运行。要实现此目标,云应该虚拟化硬件资源以将工作负载与硬件分离并使云能够管理这些资源的工作负载使用情况。

云将组织其硬件资源以使工作负载运行延续到三个主要类型,这是所有计算的基础:

计算资源:这是任意程序运行所需的CPU和内存。

网络资源:这在程序之间的连接,支持程序进行通信。

存储资源:这使程序能持续保存其状态。

System采用了虚拟化各种资源的技术:

使用虚拟机(VM)虚拟化计算资源。

使用虚拟局域网(VLAN)虚拟化网络资源。

使用存储区域网(SAN)虚拟化存储资源。

转载

目 录
1 方案背景 3
2 VMWare解决方案综述 4
21 虚拟化简介 4
22 方案综述 5
221 VMware服务器整合解决方案 5
222 VMware商业连续性解决方案 7
223 虚拟架构部署 10
224 虚拟架构环境的集中管理、自动化及优化运行 12
3 虚拟化整合实施方案 14
31 使用硬件软件列表 14
32 部署方案 14
321 技术重点 14
322 实施步骤 15
323 数据同步 18
4 方案总结 20
方案背景
广发银行现有IT环境包含3台IBM X3850服务器,9台IBM X3650服务器以及1台HP DL580G4服务器。企业现考虑实现远程同步备份,要实现该功能,首先要配置与现有环境完全相同的IT架构, 如若要购买相同服务器进行建设并实现IT架构的高可用性,还需购置第三方应用软件进行支持,必然会导致资源严重浪费并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基于ESX架构的虚拟化设计,可以帮助企业只需要2台高性能的服务器,既能够实现与原有IT架构完全相同的架构,还可以实现VMotion,DRS,HA等高级虚拟化功能,用以提升企业IT环境的高可用性,高管理性。为帮助贵行在不影响现有正常应用的前提下,快捷准确的实现虚拟化架构的转化,升级,特编写此方案。
VMWare解决方案综述
虚拟化简介
当前,全球有超过2万个公司用户,以及4百万个最终用户,涵盖各行各业、大中小企业等正在应用着VMware公司的软件,包括99%的Fortune 100公司。通过部署VMware软件以应对复杂的商业挑战,如资源的利用率和可用性,用户已经明显体验到它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包括降低了整体拥有成本(TCO),高投资回报和增强了对他们的用户的服务水准等。
虚拟架构的发展
第一代的虚拟化产品通过一个hypervisor或者是主机的架构提供了服务器的分区能力。第二代的虚拟化技术增加了虚拟化的管理、生产力的规划、物理服务器到虚拟机的迁移已经其他的工具用于整合生产服务器。VMware的第三代虚拟架构(VI3)代表了下一代的虚拟化技术,该虚拟架构重新定义了一个新的IT标杆,它将工业标准服务器和存储虚拟化成了一个整体,聚合成一个动态的可集中管理的资源池,可使任何应用或 *** 作系统保持持续优化和高可用状态。它使得企业有能力去转化、管理和优化他们的IT系统架构。VMware的虚拟架构可以让用户的数据中心被整合成一个单一的包括处理器、存储和网络连接的资源池。
虚拟架构的优势
在一个虚拟架构中,用户可以把资源看成是专属于他们的,而管理员则可在企业范围内管理和优化整个资源。VMware的虚拟架构可以通过增加效率、灵活性和响应能力来降低企业的IT花费。管理一个虚拟架构可以让IT部门更快的连接和管理资源,以满足商业所需。
虚拟架构可以让IT部门达成以下目标:
35%-75% TCO 节省
通过将整合多个物理服务器到一个物理服务器降低40%软件硬件成本;
整合比:生产环境10-15 : 1 ,开发测试环境15-20 : 1;
每个服务器的平均利用率从5%-15%提高到60%-80%;
降低70-80%运营成本, 包括数据中心空间、机柜、网线,耗电量,冷气空调和人力成本。
提高运营效率
部署时间从小时级到分钟级, 服务器重建和应用加载时间从 20-40 hrs =>15-30 min;
以前硬件维护需要之前的数天/周的变更管理准备和1 - 3小时维护窗口,现在可以进行零宕机硬件维护和升级。
提高服务水平
帮助您的企业建立业务和IT资源之间的关系,使IT和业务优先级对应;
将所有服务器作为大的资源统一进行管理,并按需自动进行动态资源调配;
无中断的按需扩容。
旧硬件和 *** 作系统的投资保护
不再担心旧系统的兼容性,维护和升级等一系列问题。
方案综述
VMware服务器整合解决方案
随着企业的成长,IT部门必须快速地提升运算能力-以不同 *** 作环境的新服务器形式而存在。因此而产生的服务器数量激增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运作,管理和升级。
IT部门需要:
提升系统维护的效率
快速部署新的系统来满足商业运行的需要
找到减少相关资产,人力和运作成本的方法
VMWARE服务器整合为这些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
虚拟构架提供前所未有的负载隔离,为所有系统运算和I/O设计的微型资源控制。虚拟构架完美地结合现有的管理软件并在共享存储(SAN)上改进投资回报率。通过把物理系统整合到有VMWARE虚拟构架的数据中心上去,企业体验到:
更少的硬件和维护费用
空闲系统资源的整合
提升系统的运作效率
性价比高,持续的产品环境
整合IT基础服务器
运行IT基础应用的服务器大多数是Intel构架的服务器
这一类的应用通常文件和打印服务器,活动目录,网页服务器,防火墙,数据库,NAT/DHCP服务器等。
虽然大多数服务器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在10%-15%,但是构架,安全和兼容性方面的问题导致必须指定不同的物理平台来运行它们。
管理,安装补丁和添加安全策略将花去大量的时间。另外,服务器的衍生组件将导致设备,动力和散热方面的成本上升。
因为低服务器的利用率,低CPU的合并和中等I/O的要求,IT基础服务器首选作为虚拟化和相关整合的候选者。
虚拟化使贵行能实现:
达到甚至超过每个CPU,4个负载的整合比率
更便宜的硬件和运作成本
在服务器管理方面的重大改进,包含添加,移动,变更,预制和重置
基础应用将变得更强壮和灾难抵御能力
整合重要应用服务器
根据5个不同的服务器软件来大幅降低成本的实例,VMWARE出具了一份研究报告。
使用服务器TCO模型来分类和计算成本,我们分析显示VMWARE服务器软件帮助这些企业实现:
减少28%-53%的硬件成本
减少72%-79%的运作成本
减少29%-64%的综合成本
客户目标:
整合空闲服务器和存储资源,为新项目重新部署这些资源
提升运作效率
改进服务器的管理灵活性
通过零当机维护改善服务等级
标准化环境和改进安全
灾难状态下,减少恢复时间
更少冗余的情况下,确保高可用性
更有效的适应动态商业的需求
高级备份策略
在技术支持和培训方面降低成本
VMware商业连续性解决方案
每年成百上千的全球数据中心遭遇重大的服务中断。这些商业运行将受到用户错误,病毒,硬件故障和自然灾害等问题的影响。当前商业连续性处于企业IT策略的最前沿,并且从管理层到CEO的所有人都非常重视它。
成功的商业连续性策略元素包含:
应用程序可用计划
包含监控和平台冗余的预防措施
数据保护
灾难恢复策略
有效的人员计划
使用虚拟构架,IT管理员能改进商业连续性的所有方面,例如:
由于主备服务器之间的硬件独立性,使得灾难恢复更快而花费不多
排除计划内的硬件当机,并明显的减少计划内的软件当机
管理所有虚拟机和监控宿主机的单点控制技术
为了实现捕捉和恢复,完全的把主机压缩到文件里去
简化和可重复的自动程序
基于虚拟机的集群冗余简化
为了实现高可用性,企业使用中间软件例如微软和Veritas的集群软件,把两台服务器绑定在一个热备环境。即使运行在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有集群感知能力,万一主服务器遭遇硬件或软件错误,这样的安排仍然会导致非应用程序当机。冗余能消除单点失败。
随着IT对企业运作而言变得更加重要,高水平的服务普遍成为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应用则被要求高度可用。然而,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高可用性集群,就像很多服务器运行应用一样,企业需要预备和管理两次。
有了虚拟化,IT管理员能在运行重要应用的实体机和同等配置的虚拟机上创建集群。在待机状态下,虚拟机并不消耗计算机资源,并且能以非常高的比例整合到一个或几个实体平台上去。结果,企业无须在硬件数量或管理和安装补丁上投入双倍的人力和物力,从而实现高可用性。冗余的方式将由2N变为N+1。
实体到虚拟的集群和实体到实体的集群一样都支持同样的集群软件。同时,节省的成本能为更多的负载实现高可用性并签署更多的高水平服务协议。
无须原硬件的数据恢复
大多数企业IT部门使用常用的备份软件,例如Tivoli Storage Manager, Legato Networker, 或者Veritas NetBackup来创建数据和应用程序备份。既然备份策略能抵御用户错误和某些情况下的软硬件故障,比较长的恢复时间和多恢复点是能被接受的。
然而,为了获得备份所带来的好处,企业必须确保数据确实能被恢复。
业余备份,专业恢复?
为了测试数据恢复,IT管理员需要为每个已备份的主机提供一台测试的失败转移服务器,安装 *** 作系统,安装备份代理,尝试在测试失败转移服务器上调整Windows注册表和其他系统配置。如果系统调整成功,备份服务器和备份代理才能被用来测试数据恢复。
预制新的服务器和调整Windows注册表是一个漫长的手工过程并且有时并不可能。这样,在不同的失败转移服务器实现数据恢复是存在疑问的。
这些问题将被虚拟失败转移硬件给解决了。此外, *** 作系统安装,备份代理的安装和Windows注册表的调整只需做一次。此后,一个完整的已配置的VM模板将被存储在VM模板库内。Vmware软件能确保企业:
为灾难后的测试和恢复,消除硬件资源方面的障碍
避免系统和备份代理的安装,用虚拟机模板来缩短恢复周期
用标准的虚拟化硬件,使得灾难恢复更加可靠和可重复
失败转移服务器的整合和自动化
对于关联在存储域网(SAN)上重要应用的部署,企业灾难恢复策略通常包含一个灾难恢复的热站,这个站点有在主备之间的完全同步的数据复制。这种策略提供很少的恢复点对象(PRO)。然而,出于恢复时间对象(RTO)的考虑,恢复时间非常依赖于除了数据恢复之外的恢复实体服务器, *** 作系统,系统参数和应用程序的能力。
为了维持较少的恢复时间对象(RTO),硬件和系统的同一配置需要被维护在失败转移站点上。这样的配置无论在初始资本投入阶段还是在项目运作,升级,维护和支持阶段费用都是很昂贵的。
这种方案的两个明显缺点在于预制了太多的新服务器以及通常没有可能为数据恢复去调整Windows注册表和对不同的失败转移服务器的其他系统参数进行配置
部署在整个企业内的虚拟构架能确保企业:
避免在失败转移站点上停滞不前
在主备站点上,从服务器整合角度来减少投入成本
使恢复过程自动化,并实现存储管理软件的集成
改进恢复过程的可靠性
虚拟架构部署
本方案的主体部分既是安装了VMware ESX Server软件的较高配置的ESX服务器。ESX Server 是VMware虚拟架构套件VI3的基础组成部分,是动态、自我优化的 IT 基础结构的基础。<0} {0><}100{>VMware ESX Server是一个强健、经过生产验证的虚拟层,它直接安装在物理服务器的裸机上,将物理服务器上的处理器、内存、存储器和网络资源抽象到多个虚拟机中。<0} {0>通过跨大量虚拟机共享硬件资源提高了硬件利用率并大大降低了资金和运营成本。<0} {0>通过高级资源管理、高可用性和安全功能提高了服务级别 -- 对于资源密集型的应用程序也不例外。
单台物理服务器配置多个虚拟服务器的性能依据
根据统计,对于传统的服务器应用方式,通常服务器的平均利用率在5-15%之间,而采用虚拟架构整合后,服务器的平均利用率可达到60%-80%。例如,按照前面的计算,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在一台双路双核30GHz主频以上的服务器上创建25个虚拟机,来完成传统方式需要25个低配置的PC机才能完成的工作,大大减少了环境的复杂性,降低了对机房环境的需求,同时具有更灵活稳定的管理特性。
采用VMware虚拟架构相比于传统单台服务器部署单一应用方式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应用对系统资源的不同要求,如有的应用只需要一个200 MHz CPU,256MB的内存就可以很好的运行,而有的高访问率、高吞吐量的应用则需要2个双核的CPU,4GB的内存才能保证稳定的运行,在传统方式下,往往不可能针对每一种应用来采购服务器,而是用一种或几种标准配置的服务器来统一采购,这样,势必会造成某些应用资源富裕,而另一些应用面临资源紧张的情况,且应用之间不能互相调配资源。采用虚拟架构后,由于每个虚拟机所需使用的系统资源都是由虚拟架构软件统一调配,这种调配可以在虚拟机运行过程中在线的发挥作用,使得任何一个应用都可以有充分保证的资源来稳定运行,同时,该应用在此时用不到的资源又可以被其他更需要资源的应用临时借用过去,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整体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每一台虚拟服务器都可以利用VMware 虚拟对称式多重处理 (SMP)技术,通过使单个虚拟机能够同时使用多个物理处理器,增强了虚拟机性能。<0}{0><}0{>作为一项独特的 VMware 功能,Virtual SMP 支持虚拟化需要多处理器和密集资源的企业应用程序(如数据库、企业资源计划和客户关系管理)。
虚拟架构环境的集中管理、自动化及优化运行
为了对服务器虚拟架构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方案中建议配置一台独立的Windows 2003服务器来做为VI3套件中的VirtualCenter服务器,VirtualCenter服务器为 IT 环境提供了集中化管理、 *** 作自动化、资源优化和高可用性。基于虚拟化的分布式服务为数据中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响应能力、可维护性、效率和可靠性级别。
<0}
虚拟化整合实施方案
使用硬件软件列表
软件产品 软件版本 数量
VI3企业版 35 U2 2
VirtualCenter 管理服务软件 25 U2 1
VMware Converter 401 1
硬件 型号 数量
IBM X3850 X3850 2
广发银行采购的IBM System x3850 M2(7141I02),处理器类型为Xeon MP E7320,标配4个Xeon MP E7320处理器,最大内存容量 256GB。其硬件性能完全可以满足整合广发银行现有物理服务器整合至虚拟架构中。
部署方案
技术重点
该部署方案的技术重点在于P2V(物理机迁移至虚拟机) *** 作。通过大量实施经验表明,使用VMware Converter工具可以保证几乎所有的Windows平台物理机均可以顺利迁移至虚拟机中。而Linux的某些特定版本在进行虚拟机迁移后,可能出现无法正常开机的问题。为解决该技术难题,可以采取三种解决办法:
如果在迁移过程中没有任何报错显示迁移成功,但是启动虚拟机时无法正常引导进入 *** 作系统,在该虚拟机中直接挂载 *** 作系统的镜像文件进行引导修复,故障即可以解决。
如果迁移过程中显示报错并导致P2V *** 作无法进行,可以更换其他虚P2V工具进行 *** 作。如PlateSpin Convert等,迁移成功后使用该 *** 作系统的光盘镜像进行引导修复,即可以保证物理机完整的迁移至虚拟机中。
对于各种迁移软件均无法进行正常迁移的问题,可以采取预部署方式,首先在虚拟架构中新建虚拟机并安装相应 *** 作系统,并部署与原物理机完全相同的应用程序,确保新建虚拟机应用与原物理机应用相同。
实施步骤
首先选择一台服务器安装ESX Server,命名为ESX0,并在ESX0上创建一台虚拟机,安装windows2003 Server作为VirtualCenter Management Server(以下简称:“VC”)控制端用以统一管理以后新加入的ESX服务器。通过VC管理端添加共享存储,确保虚拟化过程中的文件全部储存在该共享存储中,为实现VMotion,HA等重要功能打下基础。
其次,使用VMware Converter工具将服务器导入到ESX0中。为了保证服务器虚拟化后,虚拟机会自动开机导致企业办公局域网中出现两个相同服务造成服务冲突,可以在虚拟化设置中将该虚拟机的网卡绑定暂时删除。在物理机转化虚拟机成功后启动该服务器虚拟机进行配置及其测试,保证虚拟机配置和物理机一致,这时可以首先闭原物理服务器,同时开启虚拟机“服务器”网卡绑定,使其接管服务器”服务。该过程会造成服务器5至15秒左右的网络中断,在该时间段无法正常进行网络服务,因此强烈建议在进行该 *** 作时避开网络高峰期或正常上班时段。
在将该物理服务器成功转化为虚拟机后,将原物理服务器安装ESX Server并命名为ESX1,通过安装好的VC控制端将ESX1添加入虚拟服务器群组中,将该台计算机的CPU、内存资源并入服务器群组的资源池中。
由于将物理服务器转换为虚拟化服务器需要至少1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具体虚拟化时间根据实际服务器使用率及存储空间决定),为了能够保证虚拟化实施的效率,可以在同一时间段同时虚拟多台物理服务器,在虚拟化完成后依次关闭相应物理机,并通过VC管理端依次添加目标物理服务器,实现ESX1,ESX2至ESXn全部添加到虚拟主机群组中并依次添加SAN光纤存储的绑定,实现所有的虚拟服务器均能够共享SAN存储。
最后,我们采用上文提到的虚拟化办法,将其他物理服务器,依次虚拟化为虚拟服务器,实现了物理服务器转移到虚拟服务器中的过程。
实现DRS、VMotion功能
DRS和VMotion是服务器虚拟化架构中极其重要的功能,DRS 跨聚合到逻辑资源池中的硬件资源集合来动态地分配和平衡计算容量。VMware DRS 跨资源池不间断地监控利用率,并根据反映业务需要和不断变化的优先级的预定义规则,在多台虚拟机之间智能地分配可用资源。当虚拟机负载增大时,VMwareDRS 会通过在资源池中的物理服务器之间重新分发虚拟机来自动分配额外的资源。VMware DRS 使 IT 部门能够:使资源优先用于最重要的应用程序,以便让资源与业务目标相协调;自动、不间断地优化硬件利用率,以响应不断变化的情况;为业务部门提供专用的(虚拟)基础结构,同时让 IT 部门能够集中、全面地控制硬件执行零停机服务器维护。
为了能够实现DRS功能的正常实现,在上一节服务器虚拟化过程中我们已经将所有ESX服务器全部添加绑定了同一SAN光纤存储,并添加入同一虚拟服务器群组中,确保实现DRS功能的前提条件。其次,在安装和配置ESX服务器时,我们均使用服务器中的第一块网卡进行控制,现在我们可以将服务器的第二块网卡设置为专门的“迁移”端口,保证所有虚拟服务器进行自动迁移时全部采用第二块网卡,这样就十分有效的避免了当进行大规模虚拟服务器迁移时造成的网络瓶颈,影响到虚拟服务器的网络传输性能。
虚拟化服务的调试与控制
在实现上两节的 *** 作后,服务器虚拟化的过程已经基本完毕,但是为保证企业使用服务器虚拟化架构时效率的最大化,还需要进行资源池及存储的调整。
通过多次实施经验,我们了解道有些服务器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段资源利用率会提升很大,但是其余的大部分时间均保持在低资源利用率。而有些服务器则一直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资源利用率区域内,波动很小。
为了保证资源利用率波动瞬间很大的服务器在特定时段不会出现数据拥堵,同时不影响其他服务的正常运行;为了保证一直占用较大资源且波动很小的服务器稳定运行。可以在服务器群组中分配几个资源池,将相似的虚拟服务器放入到同一资源池中。
例如某些服务器,服务器整体运行一直保持资源利用率平稳状态,很少产生较大浮的波动,我们可以在虚拟服务器群组中专门设立一个资源池命名为SR1并设置一个合理的上限值(具体上限值的设定根据企业具体办公环境确定),确保在该资源池中的所有虚拟机服务占用的资源均设置了该上限值。这样即使在极特殊情况下服务器资源突然占用很高时,也不会超过预设的上限值,从而就可以保证服务器保持一个平稳状态,而不会占用过多的不必要资源。
而某些验证或邮件服务器多数都在上午上班及中午出现资源利用率高峰时段,如果突然出现资源利用率的高峰,很可能导致虚拟化服务器资源调节功能无法及时为该服务器分配合适资源,造成数据的严重堵塞从而出现网络拥堵等不可预知情况,对企业业务连续性产生很大影响,这时可以建立资源池命名为SR2,设置合理的保留值,保留值的含义是无论服务器是否已闲置或繁忙,均分配服务器相等于保留值的资源进行保存,这样就确保了如果资源突然紧张ESX无法及时将资源分配到该虚拟服务器造成网络拥堵等问题。将这种资源利用率波动较大的服务器放入至该资源池中,即可合理避免该数据丢失的问题。
对于有些服务占用资源一直均较大,且资源波动较大的服务,则可以设置资源池命名为SR3,将SR3的共享值设置为“高”,这样无论在该资源池的服务器如何改变资源利用率,均可以分配到较高的资源,这样就确保了该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数据同步
数据备份是保护数据可用性的最后一道防线。出色的备份战略将使IT主管在其它系统要素失效时维持正常系统运作。目前灾难恢复仍是备份 *** 作的主要目的。虽然基于磁盘的数据镜像和拷贝功能具有性能优势,但由于应用与用户 *** 作错误经常造成数据损坏,多数IT机构仍旧倾向于使用基于磁带的备份。此外,为满足管理要求而进行的长期存档将继续依赖于磁带库等离线存储设备。目前存在的备份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Inmage同步备份
为实现虚拟机应用服务与物理机应用服务同步,可采取Inmage工具进行。
使用Inmage的一健式应用恢复功能,实现端对端的应用级容灾的系统切换。包括数据库和应用程序, *** 作系统等。
切换 *** 作支持Failover 和Failback 两种。Failover 是指生产系统发生灾难后,容灾系统接管整个生产系统的应用和数据。Failback 是指当生产系统发生灾难或误 *** 作后,容灾系统将数据按指定的恢复点恢复回生产系统。
CDP是一种数据的连续时间点的保护技术,其根本作用是能在故障瞬间完成任何时间点的故障恢复,达到业务的快速连续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备份中低恢复能力和非精细时间策略(如按照天的备份)的先天弱点。
由于Inmage 的CX 服务器可以支持一对多的传输技术,因此Inmage 可以提供本地CDP 加远程容灾同时进行。
Inmage 可以提供基于策略的广域网带宽管理,它可以给不同应用分配不同比例的带宽,例如给Oracle 分配60%,给SQL server 分配30%,给Exchange 分配10%等等。可以在您有限的广域网带宽资源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保证关键应用的容灾需求。
镜像级别同步备份
将物理服务器的系统数据和应用数据分成两部分,分别备份成为Acronis或Symentec镜像文件并通过FTP方式传输至远程灾难备份中心。过PlateSpin Convert工具将镜像文件转化为虚拟服务器可用服务。
一旦数据出现丢失或物理服务器宕机,容灾备份系统会自动启动远程虚拟服务器,保证广发银行的业务可以继续进行。
小结
总之,灾难备份计划要求有周详的事前准备,尤其是灾难所引起的对业务的冲击程度的分析并相应制定灾难后的恢复策略,配合目前最新的信息技术的可行技术,提出最佳的恢复方案。在系统备份计划建立以后,还必须在事前反复测试,并随时调整、加以改进,完整的系统恢复方案才得以建立。
方案总结
广发银行进行虚拟化实施项目,能够为广发银行未来继续进行实施虚拟化项目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并能在未来帮助广发银行获得更大的IT资源提升。能够极大体现虚拟化对客户的影响,具体体现有:
节省测试和新服务部署成本:利用虚拟化架构可以帮助广发银行快速建立虚拟机,随时部署新的应用及服务而不需要单独购买新的物理机。同时,快捷的虚拟机建立方式更可令广发银行IT部门节省大量的测试物理机成本而随时进行程序测试,服务测试等。测试完毕后只需要删除虚拟机,虚拟机占用的资源会自动恢复到资源池中,不影响服务期内其他虚拟机的任何正常应用。
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在一台服务器上运行多个服务器环境,客户可有效地实现硬件资源的归集共享,并且可灵活地实现计算资源的重用以及系统环境计算资源的动态分配。
提高可管理性:通过VMware VirtualCenter可实现服务器环境创建、配置、资源管理和工作负荷管理的集中化与简单化。
简化部署:借助于模板,系统管理员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即可部署出新的、与硬件无关的标准化服务器虚拟机,并且可在部署过程中使用更多的自动化 *** 作。
降低成本:虚拟化基础设施可实现服务器计算资源的集中化以及服务器硬件的标准化,这样企业不仅降低服务器支持的复杂度,并且缩减了服务器支持成本。更高的灵活性:用户可从一台客户机访问多个服务器环境。管理员瞬间即可对那些当前未处于使用状态的服务器环境完成删除 *** 作,并且从中回收的资源马上就能得到重用。
提高数据保护能力:管理员可采用现有的数据中心备份过程来确保可靠的服务器备份。虚拟机的硬件无关性大幅度简化了系统恢复。而且所有数据都驻留在数据中心,这样数据安全保障也得到了简化。
保障业务连续性:虚拟化架构中的DRS功能可以自动检测服务器中虚拟机资源使用情况

    虽然VMworld 大会的重点放在推广VMware的解决方案上 但微软的Hyper V在可扩展性方面也表现得引人注目 Hyper V — 特别是Windows Server R — 提供了许多与VMware ESX Server相同的扩展性 Hyper V R 每虚拟机最大支持 颗虚拟CPU GB虚拟内存 虽然我还没有看到有关IOPS微软官方的数字 但QLogic发表在 // qlogic /promos/products/hyper v aspx的结果显示Hyper V达到了 IOPS 虽然这个基准不能代表所有的生产环境 但它表明Hyper V一样可以支持很高要求的I/O 关于在虚拟环境中运行SQL Server的最佳实践和技巧 微软已经发布了一份详细的白皮书《在Hyper V环境中运行SQL Server 》

    虚拟化数据库

    虽然长久以来很多人都不愿对数据库实施虚拟化 但实际上SQL Server是虚拟化的理想对象 许多SQL Server服务器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往往只有几十个用户 象这样的系统就应该被虚拟化 因此 如果虚拟化能够满足生产数据库的性能要求 那就应该立即实施数据库虚拟化

    虚拟化数据库最明显的两个好处是提高了服务器的利用率和更易于管理 虚拟化允许用户合并负载较重和较轻服务器上的工作量 服务器数量越少 你的管理任务就越轻松 此外 虚拟化可以动态调整虚拟机属性 如在一个正在运行的虚拟机上增加内存或磁盘 在保证虚拟机不停机的情况下 新增的资源可立即生效 使用虚拟化技术 你可以利用如Windows Server R 的实时迁移或ESX VMotion功能 提高迁移过程中数据库服务的可用性

    不是所有数据库环境都可以虚拟化 但它可以处理最苛刻的工作负载 虚拟化的好处将驱动所有IT服务都转向虚拟化 当然也包括SQL Server了

lishixinzhi/Article/program/SQLServer/201311/22520

分别说明一下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以下就是两者的区别:
1、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一般指网站服务器,是指驻留于因特网上某种类型计算机的程序,可以向浏览器等web客户端提供文档。
web服务器可以放置网站文件,让全世界浏览;可以放置数据文件,让全世界下载。
目前最主流的三个web服务器是:apache、nginx、iis。
2、数据库服务器
运行在局域网中的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共同构成了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为客户应用提供服务,这些服务是查询、更新、事务管理、索引、高速缓存、查询优化、安全及多用户存取控制等。

云计算服务器虚拟化的核心技术,CPU虚拟化:CPU虚拟化把物理CPU抽象成虚拟CPU,任意时刻一个物理CPU只能运行一个虚拟CPU的指令。
内存虚拟化:内存虚拟化技术把物理机的真实物理内存统一管理,包装成多个虚拟的物理内存分别供若干个虚拟机使用,蚂牢使得每个虚拟机拥有各自独立的内存空间。
设备与I/O虚拟化:设备与I/O虚拟化技术对物理机的真实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包装成多个虚拟设备给若干个虚拟机使用,响应每个虚拟机的设备访问请求歌轿攀和I/O请求。
网络虚拟化:网络虚拟化是将多个硬件或软件网络资源及相关的网络功能集成到一个可用软件中统一管控的过程,并且对于网络应用而言,该网络环境的实现方式是透明的。
实时迁移技术:实时迁移技术是在虚拟机运行过程中,将整个虚拟机的运行状态完整快速地从原来所在的宿主机硬件平台迁移到新的宿主机硬件平台上,并且整个迁移过程是平滑的,用户几乎不会察爷蚊觉到任何差异。
感兴趣的话点击此处,免费了解一下

亿万克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品牌,拥有中国第一、世界前二的行业领先技术,致力于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构筑云端安全数字底座,为客户提供集产品研发、生产、部署、运维于一体的服务器及IT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所有产品和技术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领域涵盖云计算、数据中心、边缘计算、人工智能、金融、电信、教育、能源等,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安全自主可控技术服务保障。

截至搭建私有云之前,我校共有5台服务器,当时这些服务器提供的是各种存储性质的服务,运行效率很低。笔者将这5台服务器中的4台安装了VMwareESXiserver50(以下简称“ESXi”),用来部署虚拟化平台、搭建私有云,另外一台安装了试用版的VMwarevCenterserver50(以下简称“vCenter”)用来测试和评估主机集中管理以及主机间虚拟机迁移和部署。这4台服务器的配置、型号不同,有2台服务器拥有单颗至强四核CPU并配备了8GB内存,另外2台服务器各自配备了2颗至强四核CPU和16GB内存。ESXi是直接安装在硬件之上的硬件虚拟化 *** 作系统,不需要先安装任何诸如Windows或者Linux之类的 *** 作系统。ESXi运行之后是字符界面,通过简单 *** 作能够设置该服务器基本的安全信息和网络信息。

使用者可以在自己的PC上使用VMware提供的vSphere管理软件来对安装ESXi的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包括远程部署虚拟机 *** 作系统、远程虚拟机开关机以及监控服务器使用情况数据等。该软件可以安装在WindowsXP及以上版本的 *** 作系统之上。

安装好ESXi软件的服务器可以理解为一个大的资源池,从本质上符合云计算硬件的基本需求,在这个平台下,用户可以按需定制运算所需资源。在ESXi中建立虚拟机就需要自行决定虚拟机的所需资源,比如CPU的数目、内存的大小以及虚拟机的硬盘空间大小等。

vCenter服务器是试用版,为了评估测试用。vCenter不像ESXi是纯硬件虚拟化平台,它是一套需要安装在服务器版Windows *** 作系统下,以SQLServer为数据库的管理软件。如果只是评估测试版的话,vCenter只能连接三台ESXi主机,功能上受到的限制很多;非评估版本的vCenter能够无限制连接ESXi主机。把所有的ESXi主机用vCenter进行管理能够大大节省维护时间和成本。在试用进行评估期间,我们感觉使用很方便,通过vSphere连接vCenter服务器就能够对vCenter下所有ESXi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方便维护。(在后文中,笔者称安装ESXi的物理服务器为主机,ESXi下的虚拟服务器为虚拟机

很多组织机构慢慢的在不同的服务器和地点部署SQLServer数据库——为各种应用和目的——开始考虑通过SQLServer集群的方式来合并。

将SQLServer实例和数据库合并到一个中心的地点可以减低成本,尤其是维护和软硬件许可证。此外,在合并之后,可以减低所需机器的数量,这些机器就可以用于备用。

当寻找一个备用,比如高可用性的环境,企业常常决定部署Microsoft的集群架构。我常常被问到小的集群(由较少的节点组成)SQLServer实例和作为中心解决方案的大的集群哪一种更好。在我们比较了这两个集群架构之后,我让你们自己做决定。

什么是Microsoft集群服务器

MSCS是一个WindowsServer企业版中的内建功能。这个软件支持两个或者更多服务器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集群”,来获得更高的可用性和对数据和应用更简便的管理。MSCS可以自动的检查到服务器或者应用的失效,并从中恢复。你也可以使用它来(手动)移动服务器之间的负载来平衡利用率以及无需停机时间来调度计划中的维护任务。

这种集群设计使用软件“心跳”来检测应用或者服务器的失效。在服务器失效的事件中,它会自动将资源(比如磁盘和IP地址)的所有权从失效的服务器转移到活动的服务器。注意还有方法可以保持心跳连接的更高的可用性,比如站点全面失效的情况下。

MSCS不要求在客户计算机上安装任何特殊软件,因此用户在灾难恢复的经历依赖于客户-服务器应用中客户一方的本质。客户的重新连接常常是透明的,因为MSCS在相同的IP地址上重启应用、文件共享等等。进一步,为了灾难恢复,集群的节点可以处于分离的、遥远的地点。

在集群服务器上的SQLServer

SQLServer2000可以配置为最多4个节点的集群,而SQLServer2005可以配置为最多8个节点的集群。当一个SQLServer实例被配置为集群之后,它的磁盘资源、IP地址和服务就形成了集群组来实现灾难恢复。

SQLServer2000允许在一个集群上安装16个实例。根据在线帮助,“SQLServer2005在一个服务器或者处理器上可以支持最多50个SQLServer实例,”但是,“只能使用25个硬盘驱动器符,因此如果你需要更多的实例,那么需要预先规划。”

注意SQLServer实例的灾难恢复阶段是指SQLServer服务开始所需要的时间,这可能从几秒钟到几分钟。如果你需要更高的可用性,考虑使用其他的方法,比如logshipping和数据库镜像。

单个的大的SQLServer集群还是小的集群

下面是大的、由更多的节点组成的集群的优点:

◆更高的可用新(更多的节点来灾难恢复)。

◆更多的负载均衡选择(更多的节点)。

◆更低廉的维护成本。

◆增长的敏捷性。多达4个或者8个节点,依赖于SQL版本。

◆增强的管理性和简化环境(需要管理的少了)。

◆更少的停机时间(灾难恢复更多的选择)。

◆灾难恢复性能不受集群中的节点数目影响。

下面是单个大的集群的缺点:

◆集群节点数目有限(如果需要第9个节点怎么办)。

◆在集群中SQL实例数目有限。

◆没有对失效的防护——如果磁盘阵列失效了,就不会发生灾难恢复。

◆使用灾难恢复集群,无法在数据库级别或者数据库对象级别,比如表,创建灾难恢复集群。

虚拟化和集群

虚拟机也可以参与到集群中,虚拟和物理机器可以集群在一起,不会发生问题。SQLServer实例可以在虚拟机上,但是性能可能会受用影响,这依赖于实例所消耗的资源。在虚拟机上安装SQLServer实例之前,你需要进行压力测试来验证它是否可以承受必要的负载。

在这种灵活的架构中,如果虚拟机和物理机器集群在一起,你可以在虚拟机和物理机器之间对SQLServer进行负载均衡。比如,使用虚拟机上的SQLServer实例开发应用。然后在你需要对开发实例进行压力测试的时候,将它灾难恢复到集群中更强的物理机器上。

集群服务器可以用于SQLServer的高可用性、灾难恢复、可扩展性和负载均衡。单个更大的、由更多的节点组成的集群往往比小的、只有少数节点的集群更好。大个集群允许更灵活环境,为了负载均衡和维护,实例可以从一个节点移动到另外的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2359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4
下一篇 2023-06-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