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和SUN这两个是干什么的

IBM和SUN这两个是干什么的,第1张

服务器发展到了今天,服务器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适应于各种不同功能、不同应用环境下的特定服务器不断涌现。以下是几个主要的服务器分类标准。
一、按应用层次划分
按应用层次划分通常也称为“按服务器档次划分”或“按网络规模”分,是服务器最为普遍的一种划分方法,它主要根据服务器在网络中应用的层次(或服务器的档次来)来划分的。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服务器档次并不是按服务器CPU主频高低来划分,而是依据整个服务器的综合性能,特别是所采用的一些服务器专用技术来衡量的。按这种划分方法,服务器可分为: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组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
1、入门级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是最基础的一类服务器,也是最低档的服务器。随着PC技术的日益提高,现在许多入门级服务器与PC机的配置差不多,所以目前也有部分人认为入门级服务器与“PC服务器”等同。。
这类服务器所包含的服务器特性并不是很多,通常只具备以下几方面特性:
·有一些基本硬件的冗余,如硬盘、电源、风扇等,但不是必须的;
·通常采用SCSI接口硬盘,现在也有采用SATA串行接口的;
·部分部件支持热插拨,如硬盘和内存等,这些也不是必须的;
·通常只有一个CPU,但不是绝对,如SUN的入门级服务顺有的就可支持到2个处理器的;
·内存容量也不会很大,一般在1GB以内,但通常会采用带ECC纠错技术的服务器专用内存。
这类服务器主要采用Windows或者NetWare网络 *** 作系统,可以充分满足办公室型的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文件共享、数据处理、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这种服务器与一般的PC机很相似,有很多小型公司干脆就用一台高性能的品牌PC机作为服务器,所以这种服务器无论在性能上,还是价格上都与一台高性能PC品牌机相差无几,如DELL最新的PowerEdge4000 SC的价格仅5808元,HP也有类似配置和价格的入门级服务器。
入门级服务器所连的终端比较有限(通常为20台左右),况且在稳定性、可扩展性以及容错冗余性能较差,仅适用于没有大型数据库数据交换、日常工作网络流量不大,无需长期不间断开机的小型企业。不过要说明的一点就是目前有的比较大型的服务器开发、生产厂商在后面我们要讲的企业级服务器中也划分出几个档次,其中最低档的一个企业级服务器档次就是称之为“入门级企业级服务器”,这里所讲的入门级并不是与我们上面所讲的“入门级”具有相同的含义,不过这种划分的还是比较少。还有一点就是,这种服务器一般采用Intel的专用服务器CPU芯片,是基于Intel架构(俗称“IA结构”)的,当然这并不一种硬性标准规定,而是由于服务器的应用层次需要和价位的限制。图1左图所示的是一款老式的Sun Enterprise 2入门级服务器产品示意图。从外观上看它与一台普通对路式PC机没有什么区别;而图1右图所示的是HP Server TC2110,它的机箱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立式机箱。
2、工作组服务器
工作组服务器是一个比入门级高一个层次的服务器,但仍属于低档服务器之类。从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出,它只能连接一个工作组(50台左右)那么多用户,网络规模较小,服务器的稳定性也不像下面我们要讲的企业级服务器那样高的应用环境,当然在其它性能方面的要求也相应要低一些。工作组服务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通常仅支持单或双CPU结构的应用服务器(但也不是绝对的,特别是SUN的工作组服务器就有能支持多达4个处理器的工作组服务器,当然这类型的服务器价格方面也就有些不同了);
·可支持大容量的ECC内存和增强服务器管理功能的SM总线;
·功能较全面、可管理性强,且易于维护;
·采用Intel服务器CPU和Windows/NetWare网络 *** 作系统,但也有一部分是采用UNIX系列 *** 作系统的;
·可以满足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数据处理、文件共享、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
工作组服务器较入门级服务器来说性能有所提高,功能有所增强,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但容错和冗余性能仍不完善、也不能满足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但价格也经前者贵许多,一般相当于2 ̄3台高性能的PC品牌机总价。如图2左图所示的为HP LC2000工作组服务器,该系列服务器针对小型企业的计算需求和预算而设计,性能和可扩展性使其可以随着应用的需要,如文件和打印,电子邮件,订单处理和电子贸易等的需要而扩展。图2左图所示的是联想最新的万全T200 2100工作组服务器,它采用双路Intel Xeon 533MHz处理器,并采用了PC机中最新的SATA 技术;右图为HP的ProLiant ML350G3工作组服务器,它可采用1 ̄2个Intel 20GHz-512KB的Xeon服务器专用CPU,并支持超线程技术。
3、部门级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是属于中档服务器之列,一般都是支持双CPU以上的对称处理器结构,具备比较完全的硬件配置,如磁盘阵列、存储托架等。部门级服务器的最大特点就是,除了具有工作组服务器全部服务器特点外,还集成了大量的监测及管理电路,具有全面的服务器管理能力,可监测如温度、电压、风扇、机箱等状态参数,结合标准服务器管理软件,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服务器的工作状况。同时,大多数部门级服务器具有优良的系统扩展性,能够满足用户在业务量迅速增大时能够及时在线升级系统,充分保护了用户的投资。它是企业网络中分散的各基层数据采集单位与最高层的数据中心保持顺利连通的必要环节,一般为中型企业的首选,也可用于金融、邮电等行业。
部门级服务器一般采用IBM、SUN和HP各自开发的CPU芯片,这类芯片一般是RISC结构,所采用的 *** 作系统一般是UNIX系列 *** 作系统,现在的LINUX也在部门级服务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前能生产部门级服务器的厂商通常只有IBM、HP、SUN、COMPAQ(现在也已并入HP)这么几家,不过现在随着其它一些服务器厂商开发技术的提高,现在能开发、生产部门级服务器的厂商比以前多了许多。国内也有好几家具备这个实力,如联想、曙光、浪潮等。当然因为并没有一个行业标准来规定什么样的服务器配置才能算得上部门级服务器,所以现在也有许多实力并不雄厚的企业也声称其拥有部门级服务器,但其产品配置却基本上与入门级服务器没什么差别,用户要注意了。
部门级服务器可连接100个左右的计算机用户、适用于对处理速度和系统可靠性高一些的中小型企业网络,其硬件配置相对较高,其可靠性比工作组级服务器要高一些,当然其价格也较高(通常为5台左右高性能PC机价格总和)。由于这类服务器需要安装比较多的部件,所以机箱通常较大,采用机柜式的,如图3左图所示的为IBM @server xSeries 230部门级服务器产品示意图。从这款服务器的外观来看就与普通PC机就有很大的区别了。图3右图所示的是DELL PowerEdge 4600部门级服务器,它最多可以安装 2 个 18GHz 至 30GHz 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它的机箱虽然不是柜式的,但也比一般入门或工作组服务器的机箱要大
4、企业级服务器
企业级服务器是属于高档服务器行列,正因如此,能生产这种服务器的企业也不是很多,但同样因没有行业标准硬件规定企业级服务器需达到什么水平,所以现在也看到了许多本不具备开发、生产企业级服务器水平的企业声称自己有了企业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最起码是采用4个以上CPU的对称处理器结构,有的高达几十个。另外一般还具有独立的双PCI通道和内存扩展板设计,具有高内存带宽、大容量热插拔硬盘和热插拔电源、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群集性能等。这种企业级服务器的机箱就更大了,一般为机柜式的,有的还由几个机柜来组成,像大型机一样。
企业级服务器产品除了具有部门级服务器全部服务器特性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还具有高度的容错能力、优良的扩展性能、故障预报警功能、在线诊断和RAM、PCI、CPU等具有热插拨性能。有的企业级服务器还引入了大型计算机的许多优良特性,如IBM和SUN公司的企业级服务器。这类服务器所采用的芯片也都是几大服务器开发、生产厂商自己开发的独有CPU芯片,所采用的 *** 作系统一般也是UNIX(Solaris)或LINUX。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能生产高档企业级服务器的厂商也只有IBM、HP、SUN这么几家,绝大多数国内外厂家的企业级服务器都只能算是中、低档企业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适合运行在需要处理大量数据、高处理速度和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金融、证券、交通、邮电、通信或大型企业。
企业级服务器用于联网计算机在数百台以上、对处理速度和数据安全要求非常高的大型网络。企业级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最高,系统可靠性也最强。如图4左图所示的为IBM RS/6000 S80企业级服务器,它是第一个采用RS64 Ⅲ微处理器的RS 6000平台机型,它的多处理器系统可以支持到24个对称处理器,而且该芯片是基于IBM出色的铜技术,使处理器的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而如图4右图所示的是SUN的一款Fire TM 15K的高档企业级服务器产品可支持到106个UltraSPARC III Cu 900-MHz 对称处理器,内存可达到1/2TB。
上面我们对服务器从宏观分类上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介绍,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类型服务器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并且会随着服务器技术的发展,各种层次的服务器技术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也许目前在部门级才有的技术将来某一天在入门级服务器中也必须具有。而且这几类服务器在业界也没有一个硬性标准来严格划分它们,多数来说它们是针对各自不同生产厂家的整个服务器产品线来说的。由于服务器的型号非常多,硬件配置也有较大差别,因此,用户不必拘泥于某某级服务器,而是应当根据自己网络的规模和服务的需要,并适当考虑相对的冗余和系统的扩展能力,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一个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对服务器的要求也会随着不断增长,如果服务器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的话,那就不会出现较短时间内要重新购买服务器,我们只需购买一些扩展部件怒可完成对服务器性能的升级。如IBM的企业级x架构服务器中就具有一种“按需扩展”或者称之为“Pay as you grow(随着您的成长支付)”的理念,就能实现您这样的愿望。其实有类似理念的还有HP的“按使用支付”理念,当然这两种理念之间还是有较大区别的,IBM的“按需支付”就是您现在可以不购买将来才用得上的服务器组件,在将来您需要了再另外购买,这样就就减少了企业用于设备上的投资风险。而HP的“按使用支付”则是HP先把整套服务器设备卖给您,如果您认为有些组件目前用不上,而又有可能是您单位将来用得上的,则您单位在目前只需要支付您目前用得上的部分费用,至于暂时用不上的可以先不支付,等您认为用得上了,再为您安装上,您再付费,其实用途与上面IBM的“按需支付”一样,都是想减少客户的设备投资风险。
数据备份分为全备份,增量备和临时备份3类

服务器厂商推荐:

一、DELL戴尔

DELL戴尔创立于1984年美国,知名电脑品牌,IT整体解决方案及服务供应商,以生产、设计、销售家用及办公室电脑而闻名,直接向客户提供符合行业标准技术的电脑产品和服务,不断地提升用户体验。

二、HPE慧与

慧与涉足创新业务已有超过75年的历史了。我们丰富的知识产权组合和全球研发能力是创新路线图的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各种规模的企业(包括全球性企业和当地创业企业)从传统技术平台过渡至未来的IT系统。

三、inspur浪潮

浪潮集团拥有浪潮信息、浪潮软件、浪潮国际三家上市公司,业务涵盖系统与技术、软件与服务、半导体三大产业群组,为全球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IT产品和服务,全方位满足政府与企业信息化需求。

四、亿万克

亿万克集服务器和存储等数据中心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系统整合于一体,是民族高科技制造企业领导品牌,为客户提供集产品研发、生产、部署、运维于一体的服务器及IT系统解决方案业务。

五、IBM咨询

在过去的八十多年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IBM始终以超前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和独树一帜的产品领导着全球信息工业的发展,保证了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行业用户对信息处理的全方位需求。

(文/观察者网 吕栋)在距今大约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地球上在2000多万年的时间里突然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生物,一系列与现代动物形态基本相同的物种来了个“集体亮相”。而在此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中却长期没有找到动物化石,这一时期史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56亿年前寒武纪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三叶虫。图源:视觉中国

现如今,“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仍然是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中的一大悬案,更是困扰着包括达尔文在内的学界大佬。然而,当我们此刻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寒武纪”这三个字时,排在输出结果第一位的已不再是那个困扰科学界的谜题,而是一家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 科技 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国内涌现出不少初创AI芯片设计企业,它们在吸附大量一级市场资金后,一方面互相激烈竞争,另一方面还不得不面对来自巨头的压力。在该领域,不仅有英特尔、英伟达等芯片行业传统巨头,也有华为、阿里等跨界选手,无一不对这块蛋糕“垂涎三尺”。

而寒武纪正诞生于上述背景中。

一个月前的2月28日晚间,北京证监会官网发布消息,2019年12月5日,中科寒武纪与中信证券签署A股上市辅导协议,正式开启冲刺科创板的进程。

而3月2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创办刚满4年的寒武纪上市申请已获受理。短短几个字,意味着该公司距登陆科创板又近了一步,同时也再次将其置于舆论的放大镜下。

市场普遍认为,如果寒武纪成功登陆科创板,将成为毫无悬念的“AI芯片第一股”。


残酷的现实便是,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长期大于出口额。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总额为30555亿美元,而出口仅10158亿美元,进出口比例为3:1,时代也在期待中国芯片领军者。

而该公司以“寒武纪”给自己命名,寓意“AI大爆发”,并以“全球智能芯片领域的先行者”作为自己定位,既彰显了几分神秘又凸显了其“野心”。

别人眼中的学霸

提起寒武纪,就不得不提其创始人陈云霁和陈天石这两兄弟。

哥哥陈云霁1983年出生,两年后弟弟陈天石出生,江西南昌人。与大多数年过而立、尚未不惑的同龄人相比,他们可以说已有所成就。

1月16日,陈天石刚以寒武纪CEO身份成为2019年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十人之一,而陈云霁早已从前辈手中接过2017年度 科技 创新人物奖。


不少人好奇,这对来自江西的“双子星”,缘何既能读书出色,又能在创业后搞出一个“独角兽”。

履历显示,陈云霁9岁上中学,14岁便考入中国科大少年班,24岁取得中科院计算所博士学位,29岁晋升为研究员,33岁获得中国青年 科技 奖和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

小两岁的陈天石,几乎是沿着哥哥的脚步一路从中科大少年班追到了中科院计算所。他16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5岁在中科大计算机学院拿到博士学位,指导导师是陈国良和姚新。


事实上,这对别人口中的学霸,在他们自己看来并非“模范兄弟”。

陈云霁曾提到,两人小时候常打架,长大后一言不合就吵起来,要不是有血缘关系早就闹崩了。不过,两人最终还是会让道理来说话。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陈云霁曾透露,“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太一样,我并不是学霸。相反,多数时候都是一个学渣。”而且他讲到,在19年的学习生涯中,不但考第一名的次数不多,还常在班上排名倒数。

2002年,19岁的陈云霁已经在中科大少年班度过了第五个年头。酷爱 游戏 的他对于自己的课业成绩并不太在意,而是把《星际争霸》当做主课来修。他曾坦言,“挂科的压力一直是悬在头上的剑,但是科大的老师对于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子非常包容,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去成长。”

当年,即将本科毕业的陈云霁听说中科院计算所在研制中国第一块通用CPU芯片“龙芯1号”,希望能拜师计算所胡伟武老师,于是报考了中科院计算所的研究生。

这家始建于1956年的研究所,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研究的学术机构。从这里走出的包括联想控股、龙芯中科、中科曙光等,均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中的知名企业。

2017年,陈云霁接受采访时曾开玩笑称,在他之前,中科院计算所从来没有招过像他本科成绩这么差的学生。但是,胡伟武看到他玩《星际争霸》的表现,认定他有科研潜力,便力排众议将他录取。

“Work hard,play harder!胡老师就是看中了我这一点。” 陈云霁当时说。


估值超220亿

事实证明,陈云霁确实没有辜负胡伟武的期望。

博士毕业后,他留在了中科院计算所龙芯团队,在胡伟武的指导下成为8核龙芯3号的主架构师。他还与胡伟武合著了《计算机体系结构》,并在2008年开发龙芯3号的过程中完成了一篇重量级的论文。

不仅如此,陈云霁向胡伟武引荐了另一位“高徒”,他的弟弟陈天石。

与做硬件芯片出身的陈云霁不同,陈天石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专注于软件算法。 在博士毕业后他也加入了中科院计算所,这为后来两个人一起设计出“让计算机更聪明”的专门神经网络处理器埋下了伏笔。


时针拨回到2010年,当时国内人工智能芯片尚处于较冷阶段。

根据公开报道,在计算所汇合后,陈氏兄弟也曾就职业发展探讨了好长时间,最后认定有两件“非常好玩的事”可以做:一是用AI辅助做处理器的设计,另外一个就是做AI芯片。

起初,陈天石在向计算所领导汇报想做AI芯片时还曾拿自动驾驶举例:“大家很早就在说有一天机器会替代人开车,但如果开车的机器人在做模式识别的时候速度不够快,那么这个车就完全没有让机器开的理由。所以,它一定需要很强的车载运算能力。”

2015年,早在寒武纪公司成立之前,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和中科院计算所的支持下,陈氏兄弟主导的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寒武纪”首次成功流片。

之所以取名为“寒武纪”,是想用地质学上生命大爆发的时代寓意人工智能的未来。

次年春天,谷歌的AlphaGo“一战成名”,人工智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波澜,国内对人工智能的重视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如此,2017年以及之后的两会中,人工智能也成为关键词之一。

而陈氏兄弟的研究也赶上了好时候。

2016年,全球首款可商用的深度学习处理器“寒武纪1A”处理器问世,寒武纪 科技 公司也正式成立于当年3月,其数千万的天使轮融资也正是来自中科院。


值得一提的是,性格的不同也让陈氏兄弟在公司拥有不同的角色。

陈云霁在公司职务上更偏研究,思考技术路径相关的部分,很少挂寒武纪头衔,多以“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示人。

据陈云霁透露,他的性格偏外向、胆子大,喜欢做一些天马行空的事情,更适合搞科研。

而弟弟陈天石比较慎重,每走一步都会想好可行性,能规避产业发展中的“坑”,适合带领一个企业往前冲。

所以陈天石总以寒武纪创始人、CEO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


根据公开报道,除陈氏兄弟外,寒武纪团队成员不仅囊括了中科院技术精英,也有中国首个通用CPU“龙芯1号”的核心参与人员。

具体奋斗目标上,他们希望让AI芯片计算效率提升1万倍,功耗降低1万倍,可以把“AlphaGo”这样的领先AI应用装入手机中。

不过,“天才少年”也曾被人吐槽。

根据中国科学报报道,在寒武纪最开始募资的时候,其团队也曾碰钉子,有人吐槽他们“PPT做得差”,边吐槽边教育,“小伙子你这样是融不到钱的”。

招股说明书显示,在公司成立之后,寒武纪共经历了6次增资和3次股权转让。

2017年8月,该公司完成估值10亿美元的A轮融资,国投创业领投,阿里巴巴、联想创投、国科投资、中科图灵、元禾原点和涌铧投资等参投,使得寒武纪成为全球AI芯片领域首家独角兽公司。

不到一年之后的2018年6月,寒武纪宣布完成数亿美元B轮融资,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国新启迪、国投创业、国新资本等联合领投,该轮融资后的寒武纪估值约为25亿美元,距离一年前的10亿美元翻了一番还多。

正是在此时,陈天石对外透露了公司上市动向:“未来倾向于考虑在境内A股上市”。

在此之后,寒武纪的估值便不得而知。根据招股书,2019年9月13日,寒武纪新增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国调国信智芯和嘉富泽地等股东;2019年9月16日,陈天石将其所持寒武纪有限243%的股权和086%的股权分别转让给艾溪合伙和纳什均衡。

这也是寒武纪在上市前最后的增资与股权变动。

根据股权结构,南京招银出资8亿元,获得寒武纪上市前361%的股权,纳什均衡受让了086%股权,耗资18亿元。

据此计算得知,寒武纪在经历6轮融资后估值约2216亿元。

由于在过去的几轮融资中,国字号背景的投资方居多,寒武纪也因此被市场视为AI芯片的“国家队”。


存银行理财39亿

寒武纪公开的招股书披露,其主营业务是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以及与上述产品配套的基础系统软件平台。

简而言之,人工智能芯片是相对于传统芯片的概念。

目前,AI芯片主要是指GPU、FPGA、ASIC等人工智能加速芯片,主要用于解决人工智能庞大的算力需求。AI芯片的主要应用场景为云计算数据中心与边缘计算,后者包括摄像头 IPC、自动驾驶、手机的Soc等。

纵观处理器芯片市场,通用处理器芯片如CPU、GPU的芯片的壁垒极高,国内仍未实现突破,且通用处理器领域已经发展成熟,目前市场由国际巨头高度垄断,后来者难以竞争。

而AI芯片是全新的市场,进入者有后发先至的可能,寒武纪正是这样的新入局者。

自寒武纪2016年3月成立以来,其先后推出了三大类产品:


招股书中介绍,寒武纪目前采用的盈利模式是“授权+成品”,前者类似ARM,将AI芯片的知识产权(IP) 授权给下游厂商,例如最知名的合作伙伴华为;后者则是寒武纪自己设计,找代工方生产后自行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IP供应商相比于芯片提供商利润规模并不高。

例如,ARM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IP提供商,本身不直接从事芯片生产。

全球大部分的手机CPU都在使用ARM架构,市占率非常高,但是营收规模却在巨头中比较逊色。2017年ARM核芯片出货量213亿颗,营收才178亿美元,净利8亿美元,营收规模还不如国内很多芯片公司。

而处理器龙头英特尔是芯片供应商,2017年营收628亿美元,净利润为96亿美元,收入规模远超ARM。

公开资料显示,人工智能IP仅作为一个加速芯片模块,价格远比不上ARM IP。

因此,IP研发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在IP未得到大规模应用情况下,是付出多回报少的“苦生意”。


由于智能芯片研发需要大量资本开支,作为初创公司,寒武纪也年年亏损。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其营收分别为78433万元、117亿元、444亿元;营收增幅明显,但盈利堪忧,连续三年分别亏损38亿元、4104万元和1179亿元,累计约16亿元。

而巨额亏损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研发支出较大,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二是“报告期内因股权激励计提的股份支付金额较大”。

其也在特别风险提示一栏中醒投资者,寒武纪无法保证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其上市后亦可能面临退市的风险。


正如寒武纪所言,其巨额亏损确实与研发大量投入有关。

2017年-2019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298619万元、24亿元、543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8073%、20518%和12232%,累计投入813亿元,相当于三年累计营收的143倍。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寒武纪研发人员有680人,占比接近员工总数的80%;拥有硕士、博士学历的员工有546人,占比超60%。

与此同时,寒武纪的高研发投入也获得了相对可观的回报。

截至2020年2月29日,其已获授权的境内专利有50项,境外专利有15项,此外还有PCT专利申请120项,正在申请中的专利共有1474项。


在研发投入远超营收的情况下,可以说寒武纪目前的营运资金主要依赖外部融资。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寒武纪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96亿元、2405亿元以及17亿元,总计为4601亿元。

而前述年度下,寒武纪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则分别为227亿元、1354亿元以及383亿元。不难看出,其消化资金的速度有些惊人。

寒武纪还在招股书中称,由于未来几年将存在持续的大规模研发的投入,上市后未盈利的状态可能持续存在。因此,足够的运营资金对于持续高研发投入的寒武纪显得尤为重要。

招股书显示,寒武纪本次拟发行股份不超过4010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融资2801亿元,用于新一代云端训练芯片、云端推理芯片、边缘端人工智能芯片及系统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在持续高研发投入的背景下,寒武纪还要融资28亿,那现在应该很缺钱?

令人惊讶的是,截至2019年末,寒武纪货币资金余额为383亿元, 银行理财产品389亿元 ,资产负债率为668%,且全部为日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非付息债务,无银行借款等其他付息债务。

除此之外,寒武纪还有38亿元的银行存款。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寒武纪的毛利率水平也较高。

2017年-2019年,其综合毛利率分别为9996%、9990%及6819%。其中,终端智能处理器IP业务的毛利在99%以上。针对去年毛利率有所下降,招股书解释称,这是因为这一年拓展了新业务——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


分道扬镳

提到寒武纪,不得不提的就是华为。

寒武纪在招股书中提到,其寒武纪1A、寒武纪1H分别应用于某全球知名中国 科技 企业的旗舰智能手机芯片中,已集成于超过1亿台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终端设备中。根据公开信息,其指的就是华为。

2017年,华为推出了移动处理器麒麟970,主打AI性能,其搭载的NPU IP就是来自寒武纪;次年的麒麟980,依然选择与寒武纪合作,Mate 10、Mate 20、P20等旗舰机,均搭载了后者的NPU。

作为寒武纪最大客户,2017年-2018年两年间,来自 公司A 的收入一直占其营收比例在98%上下,为其第一大客户。

招股书中提到,2018年 公司A 得到寒武纪授权,将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器IP集成于其旗舰智能手机芯片中。

艾瑞咨询则在一份报告中称:“仅从搭载麒麟970手机出货量来看,若授权费为5美元/片,则超过4000万台手机出货量为寒武纪带来约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亿元)的收入。”

由于和华为的良好合作关系,寒武纪曾在2017年公开表示,计划3年后占有中国高性能智能芯片市场30%的份额,并使全世界10亿台以上的智能终端设备集成有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器。

不过,事情在2018年发生了变化。

当年10月,华为在全连接大会上发布了升腾910、升腾310两款AI芯片,其采用的是华为自研的达芬奇架构,而非寒武纪的方案。当时,这被媒体解读为“华为要与寒武纪做彻底的切割”,走向独立造芯之路。

次年6月,华为发布的nova 5搭载了中端移动处理器“麒麟810”,这是首款采用华为自研达芬奇架构的手机AI芯片;年底的麒麟990,依然采用的是前述架构,其在AIBenchMark跑分达到了麒麟980的476%。

近日,寒武纪CEO陈天石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与华为的合作关系称:其实我们和客户的关系一直挺好。还是我之前的观点,AI芯片大家都做,恰恰说明它重要。

针对华为已经在用自研的达芬奇架构,对其收入有何影响?

陈天石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我们的收入增长很快,未来希望有机会向大家公开披露我们的财报。”

而寒武纪招股书中的数据显示,来自 公司A 的收入占比已经从2017年9834%骤降到2019年的1434%,比2018年大幅减少为6365万元,并从第一大客户降为第四大客户。

众所周知,华为是国内仅有的自研SoC的手机厂商。国内大部分的终端厂商不像华为一样自研AI芯片。

不过,有观点指出,如果寒武纪要进入vivo、OPPO等手机品牌,必须说服芯片供应商采用其产品,难度不小。

因此,寒武纪此后再未提及“三年占领三成市场”的目标。

寒武纪在招股书中称,2018年其终端智能处理器IP许可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原因系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开始普及,采用该公司终端智能处理器IP的终端设备已实现规模化出货,使得其终端智能处理器IP许可销售收入大幅增加。

而2019年其终端智能处理器IP许可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较大。

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原因系2018年向 公司A 逐步交付了终端智能处理器IP,2019年固定费用模式的IP许可销售收入相应下降。


与此同时,寒武纪在招股书中还将华为海思列为了竞争对手。

寒武纪在招股书中坦言,与英伟达、英特尔、AMD等国际大型集成电路企业相比,其在整体规模、资金实力、研发储备、销售渠道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内企业中如华为海思及其他芯片设计公司也日渐进入该市场,其面临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状况。

耐人寻味的是,寒武纪CTO梁军就出身华为,先后就职于华为公司北京研究所、华为海思半导体公司,于2017年跳槽到寒武纪。目前这位CTO是所有高管中薪资最高的一位,持股也达到了32%。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调研机构Compass Intelligence2018年发布的AIChipset Index TOP24榜单中,英伟达高居第一,华为海思排名12位,而寒武纪则是第23位。

事实上,除了华为,寒武纪的投资方之一阿里巴巴也是其强大的竞争对手,后者在2018年成立了“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整合了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和达摩院自研芯片业务。

次年7月,平头哥首颗智能芯片玄铁910发布,采用RISC-V架构瞄准端+云市场, 与寒武纪有高度重合



客户、供应商集中度高

“失去”华为的寒武纪,不再单独依赖IP授权,开始转向拓展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业务与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

招股书中提到,2019年其拓展了云端智能芯片和加速卡、智能计算集群业务和相应的新客户,如服务器厂商、云服务厂商、企业和地方政府等,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下降,“实现了客户多元化”,已不存在向单个客户销售比例超过公司销售总额50%的情况。

寒武纪在招股书中透露,面向数据中心、云计算、边缘计算、移动终端、智能教育、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其已与紫光展锐、智芯微、浪潮、联想、阿里巴巴、百度、滴滴、好未来、金山云等众多国内知名公司分别就一个或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2019年11月,寒武纪签下了珠海市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商务局的智能计算平台(二期)项目,该合同总价高达44亿,当年直接为寒武纪带来了2亿营收。

另外,寒武纪还与西安沣东仪享 科技 服务有限公司、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达成了智能集群系统的相关合作。


不过,寒武纪仍然面临着客户集中的风险。

其在招股书中介绍,2017-2019年,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0000%、9995%和9544%,客户集中度较高。若主要客户大幅降低对其产品的采购量或者其未能继续维持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将给其业绩带来显著不利影响。

据艾瑞咨询测算,芯片销售利润一般在每颗几美金,只有当产量达到千万量级时,芯片定价才能覆盖研发费用和芯片成本。

因此有分析称,作为专用芯片,寒武纪找到如此大规模的特定应用市场并不容易,收入很可能不足以支撑研发,这可能也是寒武纪寻求上市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寒武纪采用Fabless模式经营,供应商包括IP授权厂商、服务器厂商、晶圆制造厂和封装测试厂等。2017年-2019年,其通过代理商采购芯片IP、EDA工具、晶圆及其他电子元器件等。

2017年-2019年,该公司向前五名直接供应商合计采购的金额分别为142228万元、2031549万元和3627117万元,占同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264%、8253%和6649%,占比相对较高。

其中,晶圆主要向台积电采购,芯片IP及EDA工具主要向Cadence、Synopsys和ARM等采购,封装测试服务主要向日月光、Amkor和长电 科技 采购,采购相对集中。

寒武纪提到,由于集成电路领域专业化分工程度及技术门槛较高,部分供应商的产品具有稀缺性和独占性,如不能与其保持合作关系,该公司短时间内难以低成本地切换至新供应商。

此外,寒武纪表示,未来若供应商业务经营发生不利变化、产能受限或合作关系紧张,或由于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不能与该公司继续进行业务合作,将对其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2007年以来,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先后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市场引入阶段,云计算的概念刚刚在中国出现,客户对云计算认知度较低;第二阶段为成长阶段,用户对云计算已经比较了解,并且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踏入这个行业;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这个时候云计算厂商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厂商们开始从更加成熟优秀的解决方案入手,SaaS模式的应用逐渐成为主流;第四个阶段是高速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偏小,落后全球云计算市场3至5年,且从细分领域来看,国内SaaS市场仍缺乏行业领军企业。

2020年市场规模超1800亿元

近年来,我国云计算,特别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快速推进,多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和示范项目,涉及电网、交通、物流、智能家居、节能环保、工业自动控制、医疗卫生、精细农牧业、金融服务业、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试点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将产生巨大的应用市场。

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保持了逐年较快增长,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19225亿元,增速34%,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0477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3274%。

2020年华为云排名私有云运营商第一位

在私有云市场方面,2020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达8748亿元,较2019年增长3559%,私有云提供商有望在云计算市场持续高速发展进程中持续受益。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私有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华为云、紫光云等企业在安全性、可控性方面的表现较为优异。

公有云厂商中阿里云占比最高

厂商市场份额方面。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统计,阿里云、天翼云、腾讯云占据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三,华为云、光环新网(排名不分先后)处于第二集团;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位于公有云PaaS市场前列。

IaaS为公有云最大分支模块

目前,国内的云计算应用主要是企业计算市场,这里面又分为大企业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大企业客户目前的主要业务是对已有服务器系统的升级,如IBM给中化集团实施的云计算平台,属于企业私有云的建设;中小企业客户则主要是寻求IaaS、PaaS和SaaS服务,其主要目的是节省成本。市场格局上,大企业的IaaS市场主要由IBM、HP等主导,一些系统集成商也涉足其中,如客户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与IT服务提供商神州数码战略合作签约开辟云计算领域;中小企业的IaaS市场主要由原来涉足IDC和CDN的厂商主导,如世纪互联。

以公有云市场为例,2020年,我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达到681亿元,占中国公有云总体市场的65%,占比相比2019年提升3个百分点,预计受新基建等政策影响,IaaS市场会持续攀高;公有云PaaS市场规模为1048亿元,占比相比2019年提升1个百分点,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拉动下,未来几年企业对数据库、中间件、微服务等PaaS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公有云SaaS市场规模达到2619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1447%,增速稍有减缓。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华为推出自研的鸿蒙手机系统几乎是“板上钉钉”了,毕竟安卓系统已经老迈,还在使用权上受制于人,不如趁着谷歌发难的机会,一口气把华为手机的系统换成自研的,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根据相关人士透露,华为的鸿蒙 *** 作系统是针对5G物联网设计,它虽然兼容了安卓程序,但底层核心代码与安卓有很大的不同。在方舟编译器的支持下,同样地应用软件在鸿蒙 *** 作系统上运行效率会提升40%。
那么这样一来,其它使用安卓的国产手机厂商就会受到压力了,因为同样的配置,华为手机比安卓手机快40%,这还让其他人怎么玩?当然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夸张的,因为华为手机使用的处理器和其他国产手机厂商使用的高通处理器不一样。两者的运算性能差不多,但华为麒麟处理器的 游戏 性能要相对要弱一些,这不是一个方舟编译器就能弥补的。
想要其他国产手机厂商使用华为的鸿蒙系统,首先这个系统要做到开源,毕竟如果是闭源的系统,就等于将自家的手机交给华为来代管,这是大多数厂商都无法接受的。阿里的YunOS之所以没有推广开来,就是因为系统太封闭,不开源,手机厂商就不敢用。

其次,华为也需要考虑将海思麒麟处理器卖给其他厂商。因为鸿蒙 *** 作系统是华为在麒麟芯片的基础上研发的,自然是和麒麟处理器更加贴合。而且高通已经和华为停止合作了,未来鸿蒙系统也很难针对高通平台的处理器进行优化。

而一旦麒麟处理器外售,就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产品定价的问题。比如同样地麒麟处理器手机,华为定价4000块钱,而其他国产友商定价3000元,华为的销量肯定会受到影响。这也是华为一直不愿意出售麒麟处理器给其他厂商的主要原因。
第三,鸿蒙系统在国内使用问题不大,但如果想要在海外市场销售,就不肯避免的需要兼容谷歌服务框架和应用商店,因为海外用户早已习惯了谷歌那一套东西,用户习惯很难改变。然而谷歌不大可能会支持华为的鸿蒙系统,所以国产手机厂商如果想要在海外卖手机,仍然必须搭载谷歌的安卓系统。
所以国产手机厂商使用华为鸿蒙系统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比如华为可以发挥其在5G领域的优势,将鸿蒙系统和5G物联网深度的结合在一起,打通手机、平板、智能 汽车 等一系列智能设备之间的联系,实现和4G手机完全不一样的体验,那么其他手机厂商也有可能跟随华为使用鸿蒙系统,因为谁都知道5G才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不过华为想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现阶段还是关注鸿蒙系统的“首秀”是否能够成功吧。

华为的“鸿蒙” *** 作系统,国内的其他手机厂商可能无法使用,除非换成麒麟处理器,下文具体说一说。
华为“鸿蒙” *** 作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Linux内核+麒麟处理器运行库+编译器+虚拟机 。linux内核是通用的, 不同的处理器需要适配不同的运行库。

*** 作系统与手机的硬件关系紧密,需要针对不同的处理器进行适配。小米、OV厂用的是高通的处理器,虽然高通骁龙和华为麒麟处理器均基于ARM架构,但是华为和高通对ARM指令集均进行了优化和修改, *** 作系统需要针对不同的处理器进行适配。
目前的大环境下,我想高通不会协助华为“鸿蒙” *** 作系统进行适配,华为也不会针对高通处理器进行适配。因此, 除非小米和OV都用麒麟处理器,否则应该没办法安装鸿蒙 *** 作系统。
根据余承东的说法,华为的“鸿蒙” *** 作系统面向下一代5G网络, 打通了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形成一个统一的 *** 作系统,并且兼容所有的安卓应用。 这个理念与谷歌正在研发的“Fuchsia” *** 作系统一致,Fuchsia *** 作系统用于代替目前的安卓系统。
由于谷歌断供华为,华为的“鸿蒙” *** 作系统提前发布,开发进度远远超过了谷歌的Fuhsia,将会在今年秋季或者明天春季发布,加上华为5G技术的优势,我觉得反而给华为一个反客为主的机会,随着5G网络的普及,“鸿蒙” *** 作系统99%会成功,不知道谷歌现在作何感想。

总之,我觉得华为“鸿蒙” *** 作系统很难适配搭载高通处理器的手机,也就是无法在小米、OV厂商很可能无法使用“鸿蒙” *** 作系统,除非国内手机厂商使用麒麟处理器,目前来看,华为的麒麟处理器还无法对外销售。

国产会用,因为日本就是和外界封闭的,日本人常用的APP和别国不一样,很有日本特色,也不玩一些别国都有的电竞,日本国内喜欢玩街机,网络 游戏 ,翻盖手机, 游戏 掌机,动漫等等和别国不一样的互联网世界,日本国内自成体系,自玩自乐,根本没有想要和美国保持一致,日本国内城市很大,足够支撑日本互联网自成一家的特色,中国当然更没有问题。在离开美国主导的互联网规则后,中国需要先在自己国内建立起自成一家的互联网规则,不要像联想杨大傻一样说什么互联网全球化,这话有毒,忘了它,中国要想摆脱美国的限制,必须建立自己的互联网生态体系,立足国内,不要去管国际上需要什么标准,也不需要融入国际标准,只要国内把标准建立起来玩的溜了,就像日本自己跟自己玩的很溜,再慢慢走出国门去建立和主导国际标准,现实已经到了无法在猥琐发育的时候了,你必须五人抱团接团战跟对面硬刚

系统还没正式推出,其他国内厂商是否采用还是未知之数,这里简单说下我的看法与猜测。

从目前信息来看,鸿蒙系统是依据安卓开源部分修改而成的,能够兼容安卓应用,但因为“方舟编译器”的存在,鸿蒙系统运行安卓应用时速度更快,体验更好。

这样看来,鸿蒙是优化版的安卓系统。对于其他国产厂商来说,可能并不具备很高的吸引力。毕竟鸿蒙系统是根据华为设备来编写的(华为使用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而其他厂商大多使用高通芯片,所以可能会遇到兼容性问题或无法达到华为设备般出众的使用效果。

所以我认为,鸿蒙系统发布后国产厂商并不会 大规模 采用鸿蒙系统。
华为鸿蒙系统是啥?是App呗!国产手机厂商只要下载安装,就能使用华为鸿蒙系统了。要不然,华为系统是主题,国产手机安装个主题,就使用上了鸿蒙系统。这种想法有点过于单纯了,华为系统能够被国产手机使用吗?可能,HTC HD2可以刷吧!
HD 2,这款被称为如果你没有它,可能你的安卓刷机史不够完整。虽然有人说,这款手机之所以可以刷各种系统,可能就是HTC不小心泄露了底层代码和驱动,而且这款手机本身的硬件性能非常强,所以它能够刷各种系统。

因此,你能确保国产手机可以满足华为系统驱动要求吗?华为的底层代码会被泄露?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小米,OPPO,vivo等等这些国产手机会使用华为系统吗?你要知道:小米手机是以MIUI系统著称的,如果使用华为系统,还叫小米手机吗?显然这种观点是不成立的!
技术难度难解决,手机厂商难使用。那么,是不是说华为系统,国产手机以后没有机会使用呢!

当然,华为这一次被谷歌所拒绝,这件事反而会给国产手机警示,我们想如果谷歌也将小米,ov,魅族等国产手机拒绝,那时候,该怎么办?
未雨绸缪,才能有备无患!可能,这一次华为系统成功,也会给国产手机系统带来更多的影响和期盼。
我觉得不会!或者说肯定不会!首先就如同任正非强调的,不应该把华为上升到爱国的高度,华为只是一个民营企业,华为手机仅仅是商品,你喜欢买就买,不喜欢就不买,我们不搞民粹主义!中美关系并没有完全对立,我们离不开美国,美国同样离不开中国,华为只是中美贸易战的棋子,是特朗普谈判的筹码,我们需要自主创新但是不是孤立于世界!闭关锁国的亏我们已经吃过一次了!
另一方面,华为和国产手机的关系是竞争对手,华为是否愿意给其他厂商提供系统?其他厂商又是否愿意用华为的系统?一旦用了华为的系统,华为就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其他厂商不愿意看到的,而且美国打压华为主要是因为5G,而不是手机,特朗普希望美国继续掌握5G技术监控全球,但是华为……我就不!哈哈哈……其他厂商以组装为主,根本威胁不到美国,所以暂时没什么危险!希望经贸战尽快结束吧,超级大国的战斗,没有赢家!国内厂商就算不支持华为,也要加强自主研发,不要像联想一样!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看其他厂商是否也被美国打压,国家是否有发展鸿蒙系统的态度。如果美国只制裁华为,而其他厂商不受影响,华为就只能用自家的鸿蒙系统,其他厂商不一定用这个系统,因为目前来看安卓系统还是优化比较好的,系统稳定,应用较多,高通处理器也是很强大的,消费者还是很认可安卓的。没有受制于美国的厂商还是会和高通等美国企业合作,用安卓系统,用高通的处理器,来适配自家的手机。

其次,国家层次是否支持发展鸿蒙,使其为冲破美国封闭制裁的一个方面?如果要求国内厂商都用鸿蒙系统,抵御美国的制裁和封锁,那所有手机生产厂家就必须用鸿蒙,势必会将鸿蒙发展壮大。估计这种可能性不大,国家不可能强制其他厂商使用鸿蒙,只会推荐使用,使用权在各厂商自家手里。

最后,各厂家还会看鸿蒙和安卓对比的效应,如果,消费者都抱着抵御美国,不用安卓的态度,来支持华为,肯定会影响市场,其他厂商也不可能继续发布没人支持的安卓手机。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不到之处,勿喷!

人民日报评论:华为自研 *** 作系统“鸿蒙”实锤,一时全网刷屏。鸿蒙初辟,天地始开,来自盘古的神话既道出艰辛,更难掩雄心。卡脖子的核心技术买不来,不经一番筚路蓝缕,哪来的春华秋实?“备胎”一夜转正,是因为那些年有人甘于坐上冷板凳。任凭外面风雨,唯有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才能闯出生路。 @5G智玩好物 卡脖子的核心技术买不来、求出来,自研核心才是立世之本。雷军说过如果小米像 汽车 企业不自己研发发动机就是没有技术,他不同意。杨元庆称联想不需要自己研发芯片和 *** 作系统,相信国际合作。苹果是世界上最棒的企业之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有自己的芯片和系统,而且还做的十分优秀。如果美帝卡脖子,小米、联想会死得很惨。 华为的 *** 作系统,取名叫“鸿蒙”… 华为的手机芯片,取名叫“麒麟”; 华为的基带芯片,取名叫“巴龙”; 华为的服务器芯片,取名叫“鲲鹏”; 华为的服务器平台,取名叫“泰山”; 华为的路由器芯片,取名叫“凌霄”; 华为的人工智能芯片,取名叫“升腾”; 华为基站芯片,取名叫{天罡} 土豪用5000元以上华为旗舰,白领用荣耀旗舰,打工一族蓝领选华为千元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把民族企业挺上去!我们万众一心不惧美帝!而2018年出厂的所有华为及荣耀系列手机都可以升级到新系统中去,比原来的安卓系统提升60%,流畅度微超苹果的ios *** 作系统。不会给其它手机厂商使用。继中兴,华为,深圳大疆(无人驾驶飞机)公司等13家企业及个人被特朗普列入黑名单后,包括中芯国际(芯片制作)、阿里巴巴、百度、360、搜狗、oppo、vivo、小米等公司将被列入第二批黑名单。中芯国际已先下手为强提早一步宣布全面退出美国市场,改换门庭到香港上市,具体步骤正在实施进行中。而中国政府为加速 科技 发展,对芯片研发及相关企业一律实行减税或免税若干年等优惠政策。中芯国际宣布从美国退市背后,意味着我们和最先进技术的差距正在缩小。虽说现在中芯国际的技术实力还不如台积电,也比不上三星,但它目前是我们国家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的14nm芯片制造工艺已经成熟,7nm也会来临。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重大策略,对我们国家芯片行业有非常大的战略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也算见证 历史 了。
所以只能说这样的事情,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的事情,毕竟就像任正非说的一样,不能以爱国就买华为为理由,这样只会对于华为的发展我百害而无一利,而且我的家人出国,我也会选择iPhone送给他们,毕竟钱是自己的,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手机还是看大家自己的决定,竞争才会有压力。
每个人要求好自己就可以了,华为出来之后个人建议到时可以选择支持,毕竟这是国产的第一款 *** 作系统,让美国看看华为的发展,不管是芯片还是 *** 作系统等等,慢慢的我们也可以不用你们的google和ios系统大,自强自立不管是对于消费还是中国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支持华为。
回答完毕
鸿蒙就算是一泡屎,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屎!它就是一个婴儿,刚出生当然打不过魔鬼有这样那样问题,但是,我们要像对待儿子那样对待他,用14亿炎黄子孙的血把它喂养长大成人,因为他姓炎黄!鸿蒙他不会落井下石,他是我们骨血。

编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2538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7
下一篇 2023-06-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