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iis的特点与应用范围

简述iis的特点与应用范围,第1张

优点
IIS 60 和 Windows Server 2003在网络应用服务器的管理、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性能与可扩展性方面提供了许多新的功能。IIS 60同样增强了网络应用的开发与国际性支持。IIS 60和 Windows Server 2003提供了最可靠的、高效的、连接的、完整的网络服务器解决方案。
特点 描述
可靠性与可伸缩性 IIS 60提供了更智能的、更可靠的Web服务器环境,新的环境包括应用程序健康监测、应用程序自动地循环利用。其可靠的性能提高了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并且节省了管理员用于重新启动网络服务所花费的时间,IIS 60将提供最佳的扩展性和强大的性能从而充分发挥每一台Web服务器的最大功效。
更安全、易于管理 IIS 60在安全与管理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改进。安全性能的增强包括技术与需求处理变化两方面。另外,增强了在安全方面的认证和授权。IIS 60的默认安装是被全面锁定的,这意味着默认系统的安全系数就被设为最大,它提供的增强的管理性能改善了XML metabase的管理及新的命令行工具。
服务器合并 IIS 60是一个具有高伸缩性的Web服务器,它为Web服务器的合并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将可靠的体系结构和内核模式驱动程序完美结合在一起,IIS 60允许您在单台服务器上托管更多的应用程序。服务器合并还可以降低企业与人工、硬件以及站点管理相关的成本。
增强的开发与国际化支持 通过Windows Server 2003 与IIS 60支持的先进功能如内核模式缓存,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将从Windows Server 2003 与IIS 60 单一的、完整的应用平台环境中受益。基于IIS 60,Windows Server 2003为开发者提供高标准的附加功能,包括快速应用程序开发以及广泛的语言选择,同时也提供了国际化支持和支持最新的Web标准。
更高的安全性 IIS 60显著改进了Web服务器的安全性。IIS 60在默认情况下处于锁定状态,从而减少了暴露在攻击者面前的攻击表面积。此外,IIS 60的身份验证和授权功能也得到了改进。IIS 60还提供了更多更强大的管理功能,改善了对XML元数据库(metabase)的管理,并且提供了新的命令行工具。IIS 60在降低系统管理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Web服务器更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IIS 60已经经过了广泛的重新设计,以提高Web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新的容错进程架构和其它功能特性可以帮助用户减少不必要的停机时间,并提高应用程序的可用性。
功能特性 描述
容错进程架构 IIS 60的容错式进程架构将Web站点和应用程序隔离到一个自包含的单元之中(又称应用程序池)。应用程序池为管理员管理一组Web站点和应用程序提供了便利,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因为一个应用程序池中的错误不会引起另外一个应用程序池或者服务器本身发生故障。
健康状况监视 IIS 60定期检查应用程序池的状态,并自动重新启动应用程序池中发生故障的Web站点或应用程序,从而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用性。通过自动禁用在短时间内频繁发生故障的Web站点和应用程序,IIS 60可以保护服务器和其它应用程序的安全。
自动进程回收 IIS 60可以根据一组灵活的标准和条件——例如CPU利用率和内存占用情况,自动停止和重新启动发生故障的Web站点和应用程序,同时将请求放入队列。IIS 60还可以在回收一个工作进程时对客户机的TCP/IP连接加以维护,将Web服务客户端应用程序与后端不稳定的Web应用程序隔离开来。
快速的故障保护 如果某个应用程序在短时间内频繁发生故障,IIS 60将自动禁用该程序,并且向所有新发出和排入队列的针对该应用程序的请求返回一个“503服务不可用”错误信息。例如,此外,还可以触发某些定制 *** 作,例如触发一个调试 *** 作或者向管理员发出通知。快速故障保护可以保护Web服务器免遭拒绝服务攻击。
更加轻松的服务器管理
借助IIS 60,Web基础结构的管理工作变得比以往更加轻松和灵活,从而为企业节约IT管理成本带来了新的机遇。

服务器发展到了今天,服务器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适应于各种不同功能、不同应用环境下的特定服务器不断涌现。以下是几个主要的服务器分类标准。
一、按应用层次划分
按应用层次划分通常也称为“按服务器档次划分”或“按网络规模”分,是服务器最为普遍的一种划分方法,它主要根据服务器在网络中应用的层次(或服务器的档次来)来划分的。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服务器档次并不是按服务器CPU主频高低来划分,而是依据整个服务器的综合性能,特别是所采用的一些服务器专用技术来衡量的。按这种划分方法,服务器可分为: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组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
1、入门级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是最基础的一类服务器,也是最低档的服务器。随着PC技术的日益提高,现在许多入门级服务器与PC机的配置差不多,所以目前也有部分人认为入门级服务器与“PC服务器”等同。。
这类服务器所包含的服务器特性并不是很多,通常只具备以下几方面特性:
·有一些基本硬件的冗余,如硬盘、电源、风扇等,但不是必须的;
·通常采用SCSI接口硬盘,现在也有采用SATA串行接口的;
·部分部件支持热插拨,如硬盘和内存等,这些也不是必须的;
·通常只有一个CPU,但不是绝对,如SUN的入门级服务顺有的就可支持到2个处理器的;
·内存容量也不会很大,一般在1GB以内,但通常会采用带ECC纠错技术的服务器专用内存。
这类服务器主要采用Windows或者NetWare网络 *** 作系统,可以充分满足办公室型的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文件共享、数据处理、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这种服务器与一般的PC机很相似,有很多小型公司干脆就用一台高性能的品牌PC机作为服务器,所以这种服务器无论在性能上,还是价格上都与一台高性能PC品牌机相差无几,如DELL最新的PowerEdge4000 SC的价格仅5808元,HP也有类似配置和价格的入门级服务器。
入门级服务器所连的终端比较有限(通常为20台左右),况且在稳定性、可扩展性以及容错冗余性能较差,仅适用于没有大型数据库数据交换、日常工作网络流量不大,无需长期不间断开机的小型企业。不过要说明的一点就是目前有的比较大型的服务器开发、生产厂商在后面我们要讲的企业级服务器中也划分出几个档次,其中最低档的一个企业级服务器档次就是称之为“入门级企业级服务器”,这里所讲的入门级并不是与我们上面所讲的“入门级”具有相同的含义,不过这种划分的还是比较少。还有一点就是,这种服务器一般采用Intel的专用服务器CPU芯片,是基于Intel架构(俗称“IA结构”)的,当然这并不一种硬性标准规定,而是由于服务器的应用层次需要和价位的限制。图1左图所示的是一款老式的Sun Enterprise 2入门级服务器产品示意图。从外观上看它与一台普通对路式PC机没有什么区别;而图1右图所示的是HP Server TC2110,它的机箱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立式机箱。
2、工作组服务器
工作组服务器是一个比入门级高一个层次的服务器,但仍属于低档服务器之类。从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出,它只能连接一个工作组(50台左右)那么多用户,网络规模较小,服务器的稳定性也不像下面我们要讲的企业级服务器那样高的应用环境,当然在其它性能方面的要求也相应要低一些。工作组服务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通常仅支持单或双CPU结构的应用服务器(但也不是绝对的,特别是SUN的工作组服务器就有能支持多达4个处理器的工作组服务器,当然这类型的服务器价格方面也就有些不同了);
·可支持大容量的ECC内存和增强服务器管理功能的SM总线;
·功能较全面、可管理性强,且易于维护;
·采用Intel服务器CPU和Windows/NetWare网络 *** 作系统,但也有一部分是采用UNIX系列 *** 作系统的;
·可以满足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数据处理、文件共享、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
工作组服务器较入门级服务器来说性能有所提高,功能有所增强,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但容错和冗余性能仍不完善、也不能满足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但价格也经前者贵许多,一般相当于2 ̄3台高性能的PC品牌机总价。如图2左图所示的为HP LC2000工作组服务器,该系列服务器针对小型企业的计算需求和预算而设计,性能和可扩展性使其可以随着应用的需要,如文件和打印,电子邮件,订单处理和电子贸易等的需要而扩展。图2左图所示的是联想最新的万全T200 2100工作组服务器,它采用双路Intel Xeon 533MHz处理器,并采用了PC机中最新的SATA 技术;右图为HP的ProLiant ML350G3工作组服务器,它可采用1 ̄2个Intel 20GHz-512KB的Xeon服务器专用CPU,并支持超线程技术。
3、部门级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是属于中档服务器之列,一般都是支持双CPU以上的对称处理器结构,具备比较完全的硬件配置,如磁盘阵列、存储托架等。部门级服务器的最大特点就是,除了具有工作组服务器全部服务器特点外,还集成了大量的监测及管理电路,具有全面的服务器管理能力,可监测如温度、电压、风扇、机箱等状态参数,结合标准服务器管理软件,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服务器的工作状况。同时,大多数部门级服务器具有优良的系统扩展性,能够满足用户在业务量迅速增大时能够及时在线升级系统,充分保护了用户的投资。它是企业网络中分散的各基层数据采集单位与最高层的数据中心保持顺利连通的必要环节,一般为中型企业的首选,也可用于金融、邮电等行业。
部门级服务器一般采用IBM、SUN和HP各自开发的CPU芯片,这类芯片一般是RISC结构,所采用的 *** 作系统一般是UNIX系列 *** 作系统,现在的LINUX也在部门级服务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前能生产部门级服务器的厂商通常只有IBM、HP、SUN、COMPAQ(现在也已并入HP)这么几家,不过现在随着其它一些服务器厂商开发技术的提高,现在能开发、生产部门级服务器的厂商比以前多了许多。国内也有好几家具备这个实力,如联想、曙光、浪潮等。当然因为并没有一个行业标准来规定什么样的服务器配置才能算得上部门级服务器,所以现在也有许多实力并不雄厚的企业也声称其拥有部门级服务器,但其产品配置却基本上与入门级服务器没什么差别,用户要注意了。
部门级服务器可连接100个左右的计算机用户、适用于对处理速度和系统可靠性高一些的中小型企业网络,其硬件配置相对较高,其可靠性比工作组级服务器要高一些,当然其价格也较高(通常为5台左右高性能PC机价格总和)。由于这类服务器需要安装比较多的部件,所以机箱通常较大,采用机柜式的,如图3左图所示的为IBM @server xSeries 230部门级服务器产品示意图。从这款服务器的外观来看就与普通PC机就有很大的区别了。图3右图所示的是DELL PowerEdge 4600部门级服务器,它最多可以安装 2 个 18GHz 至 30GHz 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它的机箱虽然不是柜式的,但也比一般入门或工作组服务器的机箱要大
4、企业级服务器
企业级服务器是属于高档服务器行列,正因如此,能生产这种服务器的企业也不是很多,但同样因没有行业标准硬件规定企业级服务器需达到什么水平,所以现在也看到了许多本不具备开发、生产企业级服务器水平的企业声称自己有了企业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最起码是采用4个以上CPU的对称处理器结构,有的高达几十个。另外一般还具有独立的双PCI通道和内存扩展板设计,具有高内存带宽、大容量热插拔硬盘和热插拔电源、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群集性能等。这种企业级服务器的机箱就更大了,一般为机柜式的,有的还由几个机柜来组成,像大型机一样。
企业级服务器产品除了具有部门级服务器全部服务器特性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还具有高度的容错能力、优良的扩展性能、故障预报警功能、在线诊断和RAM、PCI、CPU等具有热插拨性能。有的企业级服务器还引入了大型计算机的许多优良特性,如IBM和SUN公司的企业级服务器。这类服务器所采用的芯片也都是几大服务器开发、生产厂商自己开发的独有CPU芯片,所采用的 *** 作系统一般也是UNIX(Solaris)或LINUX。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能生产高档企业级服务器的厂商也只有IBM、HP、SUN这么几家,绝大多数国内外厂家的企业级服务器都只能算是中、低档企业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适合运行在需要处理大量数据、高处理速度和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金融、证券、交通、邮电、通信或大型企业。
企业级服务器用于联网计算机在数百台以上、对处理速度和数据安全要求非常高的大型网络。企业级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最高,系统可靠性也最强。如图4左图所示的为IBM RS/6000 S80企业级服务器,它是第一个采用RS64 Ⅲ微处理器的RS 6000平台机型,它的多处理器系统可以支持到24个对称处理器,而且该芯片是基于IBM出色的铜技术,使处理器的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而如图4右图所示的是SUN的一款Fire TM 15K的高档企业级服务器产品可支持到106个UltraSPARC III Cu 900-MHz 对称处理器,内存可达到1/2TB。
上面我们对服务器从宏观分类上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介绍,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类型服务器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并且会随着服务器技术的发展,各种层次的服务器技术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也许目前在部门级才有的技术将来某一天在入门级服务器中也必须具有。而且这几类服务器在业界也没有一个硬性标准来严格划分它们,多数来说它们是针对各自不同生产厂家的整个服务器产品线来说的。由于服务器的型号非常多,硬件配置也有较大差别,因此,用户不必拘泥于某某级服务器,而是应当根据自己网络的规模和服务的需要,并适当考虑相对的冗余和系统的扩展能力,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一个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对服务器的要求也会随着不断增长,如果服务器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的话,那就不会出现较短时间内要重新购买服务器,我们只需购买一些扩展部件怒可完成对服务器性能的升级。如IBM的企业级x架构服务器中就具有一种“按需扩展”或者称之为“Pay as you grow(随着您的成长支付)”的理念,就能实现您这样的愿望。其实有类似理念的还有HP的“按使用支付”理念,当然这两种理念之间还是有较大区别的,IBM的“按需支付”就是您现在可以不购买将来才用得上的服务器组件,在将来您需要了再另外购买,这样就就减少了企业用于设备上的投资风险。而HP的“按使用支付”则是HP先把整套服务器设备卖给您,如果您认为有些组件目前用不上,而又有可能是您单位将来用得上的,则您单位在目前只需要支付您目前用得上的部分费用,至于暂时用不上的可以先不支付,等您认为用得上了,再为您安装上,您再付费,其实用途与上面IBM的“按需支付”一样,都是想减少客户的设备投资风险。
数据备份分为全备份,增量备和临时备份3类

本篇经验将和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软件架构模式,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方法/步骤

分层模式

这种模式也称为多层体系架构模式。它可以用来构造可以分解为子任务组的程序,每个子任务都处于一个特定的抽象级别。每个层都为下一个提供更高层次服务。

一般信息系统中最常见的是如下所列的4层。

表示层(也称为UI层)

应用层(也称为服务层)

业务逻辑层(也称为领域层)

数据访问层(也称为持久化层)

使用场景:

一般的桌面应用程序

电子商务Web应用程序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这种模式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服务器和多个客户端。服务器组件将为多个客户端组件提供服务。客户端从服务器请求服务,服务器为这些客户端提供相关服务。此外,服务器持续侦听客户机请求。

使用场景:

电子邮件,文件共享和银行等在线应用程序

主从设备模式

这种模式由两方组成;主设备和从设备。主设备组件在相同的从设备组件中分配工作,并计算最终结果,这些结果是由从设备返回的结果。

使用场景:

在数据库复制中,主数据库被认为是权威的来源,并且要与之同步

在计算机系统中与总线连接的外围设备(主和从驱动器)

管道-过滤器模式

此模式可用于构造生成和处理数据流的系统。每个处理步骤都封装在一个过滤器组件内。要处理的数据是通过管道传递的。这些管道可以用于缓冲或用于同步。

使用场景:

编译器。连续的过滤器执行词法分析、解析、语义分析和代码生成

生物信息学的工作流

代理模式

此模式用于构造具有解耦组件的分布式系统。这些组件可以通过远程服务调用彼此交互。代理组件负责组件之间的通信协调。

服务器将其功能(服务和特征)发布给代理。客户端从代理请求服务,然后代理将客户端重定向到其注册中心的适当服务。

使用场景:

消息代理软件,如Apache ActiveMQ,Apache Kafka,RabbitMQ和JBoss Messaging

点对点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单个组件被称为对等点。对等点可以作为客户端,从其他对等点请求服务,作为服务器,为其他对等点提供服务。对等点可以充当客户端或服务器或两者的角色,并且可以随时间动态地更改其角色。

使用场景:

像Gnutella和G2这样的文件共享网络

多媒体协议,如P2PTV和PDTP

像Spotify这样的专有多媒体应用程序

事件总线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处理事件,包括4个主要组件:事件源、事件监听器、通道和事件总线。消息源将消息发布到事件总线上的特定通道上。侦听器订阅特定的通道。侦听器会被通知消息,这些消息被发布到它们之前订阅的一个通道上。

使用场景:

安卓开发

通知服务

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

这种模式,也称为MVC模式,把一个交互式应用程序划分为3个部分,

模型:包含核心功能和数据

视图:将信息显示给用户(可以定义多个视图)

控制器:处理用户输入的信息

这样做是为了将信息的内部表示与信息的呈现方式分离开来,并接受用户的请求。它分离了组件,并允许有效的代码重用。

使用场景:

在主要编程语言中互联网应用程序的体系架构

像Django和Rails这样的Web框架

黑板模式

这种模式对于没有确定解决方案策略的问题是有用的。黑板模式由3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

黑板——包含来自解决方案空间的对象的结构化全局内存

知识源——专门的模块和它们自己的表示

控制组件——选择、配置和执行模块

所有的组件都可以访问黑板。组件可以生成添加到黑板上的新数据对象。组件在黑板上查找特定类型的数据,并通过与现有知识源的模式匹配来查找这些数据。

使用场景:

语音识别

车辆识别和跟踪

蛋白质结构识别

声纳信号的解释

解释器模式

这个模式用于设计一个解释用专用语言编写的程序的组件。它主要指定如何评估程序的行数,即以特定的语言编写的句子或表达式。其基本思想是为每种语言的符号都有一个分类。

使用场景:

数据库查询语言,比如SQL

用于描述通信协议的语言

如电子邮件交换,Web访问和数据库访问功能,是建立在客户服务器模式。用户访问银行服务,从他们的电脑使用Web浏览器客户端发送请求到Web服务器在银行。该方案可能反过来请求转发给它自己的数据库客户端程序,在另一家银行的计算机发送一个请求到数据库服务器检索帐户信息。该余额返回到银行的数据库客户端,这反过来又服务于它的回Web浏览器客户端显示结果给用户。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已成为网络计算的核心思想之一。许多商业应用程序被写入今天使用客户服务器模型。所以,做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协议,如的>

产品简介

应用服务器安全接入系统,支持与数据防泄密系统形成统一管理平台,实现应用服务器数据的安全保护。从终端身份识别、传输通道加密、落地加密保护等多方面进行应用数据安全访问控制,确保访问受控应用服务器的终端合法性以及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

版本介绍

专业版

面向企事业单位通用需求,秉承"让防泄密的管理更简单有效"的核心理念,在汲取大量客户成功应用经验的基础上,推出"天锐绿盾专业版"。该版本功能主要包含文件加密、企业密钥管理、离线管理、文件外发管理、文件备份、审批管理、外发机器码白名单、外发阅读器、邮件白名单、服务器白名单、便携式解密终端、Linux平台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应用安全接入设置、屏幕水印等。

行业版

面向各行业的客户需求,结合天锐绿盾多年来在各行业的成功应用,秉着"让天锐绿盾在各行业客户应用更有针对性、更完整性、更贴切"的核心理念,量身打造,推出"天锐绿盾行业版"。在专业版基础上,新增加了工作模式切换、移动终端管理、支持邮件安全网关接口、支持应用服务器接入系统接口、行业增强包、WEB审批等功能。

旗舰版

面向大型用户需求复杂、用户数规模大的特点,在行业版基础上,增加支持服务器分布式部署方式等功能,针对性推出高性能的"天锐绿盾旗舰版",让天锐绿盾满足大型客户的需求。

功能模块介绍

终端安全准入
只允许安装有“天锐绿盾数据防泄密系统”的终端能够正常访问应用服务器。

数据加密安全通道
客户端与公司内部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通过数据文件加密安全通道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有效保障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

应用服务器防伪造
通过“端到端”的控制,对客户端访问应用服务器进行绑定连接,有效控制因为仿冒服务器而造成的数据泄密。

方案优势
1实现系统与应用服务器绑定连接,有效控制因为仿冒服务器而造成的数据泄露;
2系统支持所有基于TCP协议的连接,无需对应用系统进行二次开发;
3系统部署方式灵活,支持串联和旁路连接;
4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进行文件加密防护,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分子监听、。


优点
IIS 60 和 Windows Server 2003在网络应用服务器的管理、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性能与可扩展性方面提供了许多新的功能。IIS 60同样增强了网络应用的开发与国际性支持。IIS 60和 Windows Server 2003提供了最可靠的、高效的、连接的、完整的网络服务器解决方案。
特点 描述
可靠性与可伸缩性 IIS 60提供了更智能的、更可靠的Web服务器环境,新的环境包括应用程序健康监测、应用程序自动地循环利用。其可靠的性能提高了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并且节省了管理员用于重新启动网络服务所花费的时间,IIS 60将提供最佳的扩展性和强大的性能从而充分发挥每一台Web服务器的最大功效。
更安全、易于管理 IIS 60在安全与管理方面做出了重大的改进。安全性能的增强包括技术与需求处理变化两方面。另外,增强了在安全方面的认证和授权。IIS 60的默认安装是被全面锁定的,这意味着默认系统的安全系数就被设为最大,它提供的增强的管理性能改善了XML metabase的管理及新的命令行工具。
服务器合并 IIS 60是一个具有高伸缩性的Web服务器,它为Web服务器的合并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将可靠的体系结构和内核模式驱动程序完美结合在一起,IIS 60允许您在单台服务器上托管更多的应用程序。服务器合并还可以降低企业与人工、硬件以及站点管理相关的成本。
增强的开发与国际化支持 通过Windows Server 2003 与IIS 60支持的先进功能如内核模式缓存,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将从Windows Server 2003 与IIS 60 单一的、完整的应用平台环境中受益。基于IIS 60,Windows Server 2003为开发者提供高标准的附加功能,包括快速应用程序开发以及广泛的语言选择,同时也提供了国际化支持和支持最新的Web标准。
更高的安全性 IIS 60显著改进了Web服务器的安全性。IIS 60在默认情况下处于锁定状态,从而减少了暴露在攻击者面前的攻击表面积。此外,IIS 60的身份验证和授权功能也得到了改进。IIS 60还提供了更多更强大的管理功能,改善了对XML元数据库(metabase)的管理,并且提供了新的命令行工具。IIS 60在降低系统管理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Web服务器更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IIS 60已经经过了广泛的重新设计,以提高Web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新的容错进程架构和其它功能特性可以帮助用户减少不必要的停机时间,并提高应用程序的可用性。
功能特性 描述
容错进程架构 IIS 60的容错式进程架构将Web站点和应用程序隔离到一个自包含的单元之中(又称应用程序池)。应用程序池为管理员管理一组Web站点和应用程序提供了便利,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因为一个应用程序池中的错误不会引起另外一个应用程序池或者服务器本身发生故障。
健康状况监视 IIS 60定期检查应用程序池的状态,并自动重新启动应用程序池中发生故障的Web站点或应用程序,从而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用性。通过自动禁用在短时间内频繁发生故障的Web站点和应用程序,IIS 60可以保护服务器和其它应用程序的安全。
自动进程回收 IIS 60可以根据一组灵活的标准和条件——例如CPU利用率和内存占用情况,自动停止和重新启动发生故障的Web站点和应用程序,同时将请求放入队列。IIS 60还可以在回收一个工作进程时对客户机的TCP/IP连接加以维护,将Web服务客户端应用程序与后端不稳定的Web应用程序隔离开来。
快速的故障保护 如果某个应用程序在短时间内频繁发生故障,IIS 60将自动禁用该程序,并且向所有新发出和排入队列的针对该应用程序的请求返回一个“503服务不可用”错误信息。例如,此外,还可以触发某些定制 *** 作,例如触发一个调试 *** 作或者向管理员发出通知。快速故障保护可以保护Web服务器免遭拒绝服务攻击。
更加轻松的服务器管理
借助IIS 60,Web基础结构的管理工作变得比以往更加轻松和灵活,从而为企业节约IT管理成本带来了新的机遇。
功能特性 描述
基于XML的配置文件 IIS 60中XML格式的纯文本元数据库(metabase)为发生故障的服务器带来了经过改进的备份和恢复功能。此外,它还提供了得到改进的故障处理和元数据库损坏恢复。使用常见的文本编辑工具对其进行直接编辑提供了更为出色的可管理性。
运行程序的同时对其进行编辑 在服务器保持运行的同时,IIS 60允许管理员对服务器配置做出各种修改。例如,管理员可以使用该特性添加一个新的站点,创建虚拟目录,或者修改应用程序池和工作进程的配置——所有这些都是在IIS 60继续处理请求的同时发生的,并且无需进行重新编译或者重新启动服务器。
基于命令行和脚本的管理 IIS 60的管理员可以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的命令行工具完成很多常见的管理工作。利用一个简单的命令,管理员即可管理多个本地或远程计算机。IIS 60还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脚本环境,以在不使用图形用户界面的情况下,从命令行自动完成多种常见的管理任务。
对WMI的支持 IIS 60全面支持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Windows管理规范,WMI), Web管理员可以通过它获取重要的企业管理数据,例如性能计数器和配置文件。WMI的接口从本质上说类似于继续享受支持的Microsoft Active Directory® Service Interfaces(ADSI),可以在管理脚本中使用,并且可以用来修改基于XML的配置元数据库。
服务器合并
和先前版本相比,IIS 60的性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在,单台服务器即可托管更多的站点和应用程序。
功能特性 描述
站点伸缩性 IIS 60改进了 *** 作系统使用内部资源的方法。例如,在初始化过程中,IIS 60不会预先分配资源。通过运行IIS 60,您可以在单台服务器上管理更多的站点和并发执行更多的工作进程。和IIS的先前版本相比,服务器的启动和关闭过程更加快捷。所有这些改进都使得IIS 60能够以更大的伸缩性对站点进行管理
新的内核模式驱动程序,>

Web服务器的基本功能就是提供Web信息浏览服务。它只需支持>

应用程序服务器(简称应用服务器),我们先看一下微软对它的定义:"我们把应用程序服务器定义为“作为服务器执行共享业务应用程序的底层的系统软件”。就像文件服务器为很多用户提供文件一样,应用程序服务器让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应用程序(通常是客户创建的应用程序)"

通俗的讲,Web服务器传送(serves)页面使浏览器可以浏览,然而应用程序服务器提供的是客户端应用程序可以调用(call)的方法(methods)。确切一点,你可以说:Web服务器专门处理>

以JavaEE为例,Web服务器主要是处理静态页面处理和作为Servlet容器,解释和执行servlet/JSP,而应用服务器是运行业务逻辑的,主要是EJB、JNDI和JMXAPI等J2EEAPI方面的,还包含事务处理、数据库连接等功能,所以在企业级应用中,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功能比WEB服务器强大的多。

以这样的定义,IIS、Apache、Tomcat都可以属于Web服务器,Weblogic、WebSphere都属于应用服务器。

Apache:在Web服务器中,Apache是纯粹的Web服务器,经常与Tomcat配对使用。它对HTML页面具有强大的解释能力,但是不能解释嵌入页面内的服务器端脚本代码(JSP/Servlet。

Tomcat:早期的Tomcat是一个嵌入Apache内的JSP/Servlet解释引擎ApacheTomcat就相当于IISASP。后来的Tomcat已不再嵌入Apache内,Tomcat进程独立于Apache进程运行。而且,Tomcat已经是一个独立的Servlet和JSP容器,业务逻辑层代码和界面交互层代码可以分离了。因此,有人把Tomcat叫做轻量级应用服务器。

IIS:微软早期的IIS,就是一个纯粹的Web服务器。后来,它嵌入了ASP引擎,可以解释VBScript和JScript服务器端代码了,这时,它就可以兼作应用服务器。当然,它与J2EE应用服务器根本无法相比,但是,从功能上说,从原理上说,它勉强可以称之为应用服务器。确切地说,它是兼有一点应用服务器功能的Web服务器。

综上:Apache是纯粹的web服务器,而Tomcat和IIS因为具有了解释执行服务器端代码的能力,可以称作为轻量级应用服务器或带有服务器功能的Web服务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2546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7
下一篇 2023-06-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