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RPA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在国内发展的现状如何?

目前 RPA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在国内发展的现状如何?,第1张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下,RPA的出现为企业的技术架构、应用实施提供了新思路。其非侵入性和AI可拓展性等特点在大量重复、有规则的劳动中可代替人类劳动,为企业减少错误率、提高效率,成为数字化转型最基础的数据抓手和能干的数字员工,由此形成的RPA市场正在快速爆发。

RPA最早的业务需求来自BPO业务(业务流程外包),尤以BPO中呼叫中心场景为多,其工作特点是大量、简单且重复,导致人员 *** 作效率低下、易出错。

2019年国内RPA进入爆发期

2011年,技术外包公司DeskOver(UiPath前身)发现外包公司对自动化降本的商业需求和商机,开发了第一代自动化产品,即早期的UiPath Studio。

由于需求持续增多且日趋多元,RPA从简单的工具、软件延伸成解决方案,以该软件和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的RPA公司开始出现。 2016~2018年期间,国内在金融行业率先完成试点和概念验证,2019年上半年快速增长并形成共识,国内RPA进入爆发期。

2020年,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各行各界带来了经济冲击,被称为“数字员工”的RPA又一次占据人们视野,RPA快速增长及爆发可归因于传统自动化局限、BPO降本需求、AI的出现以及全球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

随着大企业客户进入RPA市场,单一的解决方案无法满足其多元化、复杂需求,RPA供应商开始研发规模化部署的RPA和云端RPA,并结合AI技术,实现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等功能。

RPA技术发展路径

弘玑Cyclone认为,从RPA的技术发展路线上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RPA10,工具,解决工作流自动化

RPA20,平台,解决业务流程智能自动化

RPA30,智能中枢,具备自适应能力的数字化企业

未来,传统的大型静态业务系统将会把越来越多的业务扩展能力和业务自适应能力交给像RPA这样灵活、非侵入式、易创建易管控的业务实现方式。RPA将成为成为下一代企业软件的主流架构方式之一。

RPA在国内外的应用

据麦肯锡的《数字时代:人工智能将改变企业命运》调查报告显示,“世界500强”中超过70%的企业都在使用RPA机器人,如亚马逊、通用汽车、宝洁公司、花旗集团、安联保险、谷歌等。

据亿欧智库不完全统计,RPA主要应用领域为金融、制造、医药和零售电商。截至2020年10月,国内采用RPA企业金融业占比最高,为5455%,7778%的金融机构为银行。其中,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为首批使用RPA的银行,分别于2016和2017年率先在国内金融业引入RPA技术,以提高运营自动化水平。

亿欧智库:国内企业RPA主要应用领域分布

根据亿欧智库数据显示,在2017~2019年期间,全球RPA市场以4910%的年复合增长率迅速发展,2019年全球RPA市场规模达到11833亿元;2020~2022年增率长稍有减缓,但仍以4289%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上升,预计2022年将达到400亿元规模。

中国RPA行业尚处于中早期阶段。2017年中国RPA市场规模仅为31亿元。从整体上看,中国的RPA市场规模与全球RPA市场规模均在上升,预计2022年规模为2616亿元。

Gartner预测全球有高达9成大企业会在2022年前采用RPA,试图以数字转型提升商业流程的适应力和规模,同时调整人力配置。

RPA与超自动化

超自动化是一个为了交付工作、涵盖了多种机器学习、套装软件和自动化工具的集合体。超自动化不但包含了丰富的工具组合,还包含自动化本身的所有步骤(发现、分析、设计、自动化、测量、监控和再评估)。

该趋势由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开始。但仅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还称不上超自动化,它需要组合多种工具来帮助复制任务流程中人类所参与的部分。

Gartner定义的超自动化,是将RPA、智能业务管理(IBMPS)、人工智能(AI)及高级分析(AA:Advanced analytics)集合到一起。

Gartner预测,到2022年,全球超级自动化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5,966亿美元,相比2020年增加1,150多亿美元(增长近24%),今年市场规模预计为5,320亿美元。到2024年,通过将超自动化技术与重新设计的 *** 作流程相结合,企业将降低30%的运营成本。

2015年成立的弘玑Cyclone,是国内最早感知到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这一风向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将RPA提升到Hyper Automation的企业。

弘玑Cyclone能够为企业提供基于自动化需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通过对需求的发现、设计、管理和运行这四大阶段管理,实现:

协助CoE部门挖掘自动化价值点,助力RPA在集团内部快速推广

基于桌面端和移动端,提供跨平台、跨 *** 作系统的流程设计器,可基于服务器、IoT和私有云等各种环境下跨平台部署

全面管理、调度、监控不同岗位的机器人,确保它们高效、稳定地执行流程任务

覆盖有人值守场景、无人值守场景以及移动自动化场景,提升企业关键业务流程的可视性,让流程变得更加智能

同时,Cyclone RPA结合大量AI模型算法,赋予机器人读懂文档、看懂屏幕、理解对话等能力,极大扩展了机器人看、读、理解的边界。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些年来我国的楼宇自动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提升。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一些楼宇自动化技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楼宇自动化技术论文篇一

楼宇自动化控制网络技术研究

摘 要高层建筑、超大面积建筑越来越多的现代社会,如何实现对楼宇内零散分布的大型设备进行集中管理控制是影响楼宇运行是否良性运行的重要因素。这种分散式的控制需求也决定了全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诞生,它需要实现分散楼宇设备的监控、控制和测量。本文对比了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中各种系统的优缺点,阐述了以太网对于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构建的意义,在遵循相关标准、原则和依据的基础上,讨论了楼宇自动化控制网络的组成、既定目标最后以以太网技术为基础,集成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创建OPC服务器实现通信接口数据高效传输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关键词楼宇;自动化控制;网络;以太网;OPC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些年来我国的楼宇自动化控制技术得到了长足的提升。所谓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科学技术进行高度自动化管理和控制的系统机制,通过这样一个网络控制平台实现对楼宇内各种设备的一键管理。这里的科学技术包含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等,能够统一管理的设备则包括空调系统、温度系统、电梯、消防系统、照明设备等等。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大大减轻管理难度和人工成本,具有高效率性和环保节能性。可以说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智能楼宇未来的发展方向。

1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1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握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在三四十余年时间里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是始于1970年代的CCMS中央监控系统。其原理为通过设置信息采集站于建筑物各处,然后将总线与中央站连接起来,创建CCMS中央监控系统。系统的枢纽是中央计算机,通过接收处理信息采集站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并发出命令,调节楼宇内设备的各项参数。第二阶段是1980年代的DCS集散控制系统。其实年代的信息采集器进化成了80年代的科技产物:数字控制器。通过为每一个数字控制器配置集散式控制系统计算机,每一个独立的数字控制器都可以显示、处理采集到的信息,只需要在其上布设一个起到监视作用的中央电脑,就可以实现分站完全自主处理信息的功能。第三阶段是1990年代的开放式集散系统。通过应用ON现场总线,布设三层结构的BAS控制网络系统,形成中央站、DDC分站、现场网络层的输入输出结构,这就使得整个系统更加具有开放性,对于系统的配置和管理也更加灵活。第四阶段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网络集成系统。网络系统中具有一个中央主控站,将子系统进行优化组合,诸如消防、安全、照明、温度等,然后统一集成管理,更加方便快捷。

在跨越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楼宇自动控制系统最大的变化就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取代了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虽然DCS拥有较好的模拟、 *** 作和管理性能,但是费用高、可靠性差、系统开放性差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兴起,其上烙印了典型的现代科技,具有更高更强的可控性和科学性。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了系统布线方法,提高了 *** 作性和维护性,优化了实时性,并且降低了成本。

12 以太网开始进入楼宇自控领域

以太网一直都是局域网构建中的核心技术网络,而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以太网中的站点完成了单独收发数据信息的进化,这就减少了物理层数据的碰撞、拥塞和缓存,为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开发设计提供了独特的思路。而在IEEE8023af标准颁布之后,基于以太网的工业交换机产品大幅增加,基于现场总线的开放式以太网标准也纷纷涌现。比如ODVA、CI、HSE、Profinet等。以太网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结合,弥补了各方的缺点,使得工业自控系统的设计逐渐成形,而其在工业控制领域的成功应用直接促成了其在楼宇控制系统中的快速发展,从最初的信息层道控制层,以太网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太网的优点很明显,那就是实现了从信息网到控制层的完美过渡,实现了各层统一,对这样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也就更加便捷,也实现了和智能楼宇中其他系统的快速完美融合。但是同时需要认识到时,以太网技术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集成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为科研成本较高,产品较少,就会导致用户选择不多同时推广性也会受到阻碍,还有就是以太网的维护性、实时性还需要时间的考证。

2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功能

2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通常包括空调、消防、供电、电梯、安全管理、给排水等子系统。可以通过以太网技术,建立通讯网络,集成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建立控制层、管理层和设备层,实现 *** 作站和网络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采用传送控制协议/协议,建立用户数据协议,构建OPC服务器,既集中完成控制端对所有设备的管理,也可以实现用户对客户端的自由访问,而避免了亲自查看设备的繁冗过程。通过增加网络控制单元可以实现楼宇内每一个子系统的监控、共享和管理,通过相应的多种统计计算功能,可以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代替 *** 作站功能,完成手提式应急信息处理和指令控制。

22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几点:

(1)实现对众多子系统启动和停止的控制、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

(2)收集设备运行的历史数据,完成设备一生运行的技术性数据分析;

(3)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设备运行参数;

(4)监视楼宇各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突发事件,并配置一整套处理方案;

(5)实现对水电、煤气等科学管理,节能高效自动;

(6)针对各子系统中的设备,保存一份包含运行档案、历史、维修情况的设备管理报表,以供参阅。

3 楼宇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设计方案

31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总则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最主要功能还是实现对楼宇内各个子系统的监控,采集运行数据,对比分析运算,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设备都能正常运行,并且实现快捷简单的远程监控。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大大减少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也就相应地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这样集约化的控制和管理,实现对各子系统统一而有序的管理,使其健康运行,充分发挥各个系统的功能,为智能楼宇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这里以最具有代表性的高层、现代化智能大楼作为设计对象,就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的创设关键技术作简要阐述。

如同前文所述,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必须要首先保证子系统的高效运行,实现子系统有序运转和灵活自动运转,从而减轻人员管理,节约劳动力资源和资金成本。这里设计的系统主要是基于一般业主的要求和极高的性价比,采用最优化的方案设计出一套可以同时实现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的自控系统。比如著名的BACTalk楼宇管理系统,它是一种基于BMS的自控系统,可以将消防系统、保安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等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控制,并且具有先进的现场控制器以及和其他系统设备的开放性接口。根据现代高层大楼的特点,设计一下需要主要监控的子系统:电梯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照明共点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32 楼宇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设计的原则和依据

在设计一个楼宇自动系统时,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首先是可靠性。可靠性是检验一个自控系统是否合格的第一标准,优先采用分布式的控制系统,将自动控制的任务交给很多现场处理器完成,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单独的处理器出现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健康运行的情况。可靠性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系统数据采集和记录的准确性,不能误报,也不能有故障而不报,所以对于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要求极为严格。其次是灵活扩展性。楼宇自动系统和其他的网络系统一样,都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行进化和升级。我们在建立了初始系统之后,应该考虑到伴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原始系统势必要进行优化和升级,所以这对系统的可扩展性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当然灵活性也很重要,主要表现在现场控制器的增减不能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应用都必须具备灵活性,便于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系统。第三是实用性。设计的系统总归是要应用的,这要求设计人员从高深的科学信息技术中提取出便于应用的普通知识,系统可以根据楼宇的多功能性实现不同需求的给予和完成。是否方便快捷是实用性是否合格的另一个标志。管理方式是否合理简约是检验一个系统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一个好的楼宇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楼宇各子系统资料内容的完美综合,并且统一呈现在中央层,减小了管理难度。最后是经济性。我们要求系统的设计采取最为精准和尖端的技术,但是也要考虑到实际需求高度。采用现场处理器应该可以满足相当长时间之内的系统运转,所以要合理规划,切不可盲目投资。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要以相应的电气图纸和标准规范作为基础,然后需要满足国家及其他国际标准。比如建设设计防火系统、照明设计标准、电梯设计标准、空调安装及采风设计标准、工民建供电系统设计标准等等,对于需要设计的每一个子系统都应该按照国家相应的规范指导系统设计。

33 系统功能设计

设计的系统方案以以太网技术为基础,以此来实现各总线的集成。包含网络层、控制层和设备层三层结构。其中设备层网络技术依托CAN总线和Lonworks等,用以太网技术来实现管理层和控制层之间的通信。

依据前文所述,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更加开放、集散,同时便于维护、成本低,所以更加适合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辅以以太网技术,实现楼宇自动化控制。详细设计图见图1。

图1 以太网构成的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简图

331 自控系统的网络结构

设计的系统主要包括管理层、控制层和设备层。现场控制器之间的点对点通信构成的智能监控区域层就是控制层,CAN总线、Lonworks总线上都布设有监控节点;管理层则包括中央主控机和分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以太网技术构建管理层,管理层中的 *** 作站可以控制中央计算机,对各子系统进行集成统一指令管理,并对系统中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设备层就是楼宇内的各机电设备,在控制层的管理下按照预设程序运转。

332 自控系统集成技术

OPC技术可以标准化控制层和管理层之间的设备数据信息交换,并且加快数据传输速度和可靠性,同时降低成本。在楼宇自动系统中选择OPC,需要根据不同的子系统以及需要实现的功能来开发相应的OPC服务器,完成设备层的独立数据采集。

一个完整的OPC服务器包括标准接口和用于通讯的接口两部分。利用ASPNET2005对两个接口进行开发,也就实现了OPC服务器的开发。标准接口的开发因为数据库而变得简单,用于通讯的接口开发需要特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采集模式来编写特定的动态链接库。以此来构建的OPC服务器结构如图2。

图2 OPC服务器总体结构简图

通过该结构调用API函数,记录、注销服务器数据信息,并且按照特定的接口模块,读写交换数据,随即封装读写的信息来满足客户端的需求。该设计的关键是函数的调用来建立动态链接库,通过ASPNET2005的DLL调用来构建API函数原型。常用的通信协议一般为TCP/IP协议,通过通信接口来读写封装的信息可以实现计算机端和客户端的数据共同访问, *** 作者在进行数据管理控制的时候不需要到每一个硬件设备中进行采集,只需要查看子系统相应的OPC服务器就可以实现数据的自主收集。有了这些数据也就有了自控各子系统的基础资料,通过一定的分析和处理,就可以实现子系统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的统一呈现,极大方便了后续的自动化控制管理。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楼宇自动控制过程。

4 结论

智能建筑正在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实现楼宇设备系统的集中有序管理是实现社会节能理念和劳动力节约的关键环节。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设计一个可靠实时成本低的楼宇自动控制系统提供了可能。利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以太网技术可以实现系统设计,本着可靠灵活使用的目标,以以太网技术为基础,集成CAN和Lonworks总线技术,利用OPC技术创设服务器,可以快速且准确的实现诸如消防、照明、电梯、空调、温度、供电等系统的信息数据集成,同时也可以集散控制楼宇中的子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及时调整故障,减少人员管理成本,保证楼宇健康安全高效运行。在建筑面积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必定可以大大完善楼宇内部功能,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羊梅LonWorks技术在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2]林黄龙楼宇自动控制系统(BAS)中空调系统的监控软件设计与实现[D]华东交通大学,2009

[3]吉顺平网络控制系统的控制器与通信协议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4]张翰禹Lonworks在楼宇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04:48

[5]李丹现场总线控制网络的比较解析与发展[J]装备制造技术,2014,04:240-242

[6]智淑亚浅论LonWorks技术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3,01:34-37

[7]Terry SDavies,HNouri and Fred WBrittonTowards TheControl of Contact Bounce[J]IEEE TransOnComponent,Packag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part A,1996,19(3)

[8]Jan Siroky,Frauke Oldewurtel,Jiri Cigler et al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or an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heating system[J]Applied energy,2011,88(9):3079-3087

[9]Peter Fantke,Peter Wieland,Cedric Wannaz et alDynamics of pesticide uptake into plants: From system functioning to parsimonious modeling[J]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2013,40(Feb):316-32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楼宇自动化技术论文

ActiveX是Microsoft对于一系列策略性面向对象程序技术和工具的称呼,其中主要的技术是组件对象模型(COM)。在有目录和其它支持的网络中,COM变成了分布式COM(DCOM)。在创建包括ActiveX程序时,主要的工作就是组件,一个可以自足的在ActiveX网络(现在的网络主要包括Windows和Mac)中任意运行的程序。这个组件就是ActiveX近控件。ActiveX是Microsoft为抗衡Sun Microsystems的JAVA技术而提出的,此控件的功能和JAVA applet功能类似。
如果您使用的是Windows *** 作系统,您或许会注意到一些以OCX结尾的文件。OCX代表“对象链接与嵌入控件”(OLE),这个技术是Microsoft提出的程序技术,用于处理桌面文件的混合使用。现在COM的概念已经取代OLE的一部分,Microsoft也使用ActiveX控件代表组件对象。
组件的一大优点就是可以被大多数应用程序再使用(这些应用程序称为组件容器)。一个COM组件(ActiveX控件)可由不同语言的开发工具开发,包括C++和Visual Basic或PowerBuilder,甚至一些技术性语言如VBScript。
目前,ActiveX控件在Windows 95/NT和Macintosh中运行,Microsoft还准备支持UNIX的ActiveX控件。
ActiveX组件包括如下几类:
1自动化服务器:可以由其他应用程序编程驱动的组件。自动化服务器至少包括一
个,也许是多个供其他应用程序生成和连接的基于IDispatch的接口。自动化服务器
可以含有也可以没有用户界面(UI),这取决于服务器的特性和功能。
2自动化控制器:那些使用和 *** 纵自动化服务器的应用程序。
3控件:ActiveX控件等价于以前的OLE控件或OCX。一个典型的控件包括设计时和运
行时的用户界面,唯一的IDispatch接口定义控件的方法和属性,唯一的
IConnectionPoint接口用于控件可引发的事件。
4文档:ActiveX文档,即以前所说的DocObect,表示一种不仅仅是简单控件或自动
化服务器的对象。ActiveX文档在结构上是对OLE链接和模型的扩展,并对其所在的
容器具有更多控制权。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菜单的显示方式。一个典型的OLE文档的
菜单会与容器菜单合并成一个新的集合,而ActiveX文档将替换整个菜单系统,只表
现出文档的特性而不是文档与容器共同的特性。
5容器:ActiveX容器是一个可以作为自动化服务器、控件和文档宿主的应用程序

摘 要文章介绍了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及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趋势。关键词调度自动化;主站端;系统分析;发展趋势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整个电网的主要控制的核心部分,它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手段之一。而调度自动化的主站端系统也成为电力企业的“心脏”,它为当前电力企业注入了新的技术活力,一方面使得变电站实现了无人值班,改善了调度运行人员的工作条件;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高了调度运行人员对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分析能力和负荷预测的准确度,为未来的数字化电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主要功能
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主要功能是SCADA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功能及WEB 浏览功能。其中 SCADA 主站系统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控制功能、人机界面功能、事件及报警处理、系统安全及防误 *** 作等。
11 数据采集与处理
该系统能够采集分析、处理多种类型的数据,包括模拟量、状态量、脉冲量、保护信息、来自 RTU的复位信号、其他非遥控数据、SOE等。这些数据可能是来自于变电站、开关、环网柜等的实时数据,也可能是来自于其他系统的数据。
12 系统控制功能
该系统的控制功能强大,可以对所有可遥控设备进行远方 *** 作控制。主要包括分、合闸控制及控制闭锁、保护定值的调整与投退等。有批次及单点遥控、遥调功能, *** 作后将过程及 *** 作员姓名,时间记录存档并打印出来,同时具有 *** 作权限设置,防止非法 *** 作。
13 系统人机界面功能
该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非常人性化,易 *** 作、功能强大。主要有窗口显示、画面编辑、趋势曲线、画面拷贝等。在进行画面编辑时,可在线编辑、修改、拷贝、存储。所有图符都可与实时数据连接,实现图符的动态显示。能够导出趋势曲线包括有历史曲线、实时曲线及计划曲线。并且所有屏幕上显示的画面全部可以在打印机上打印出来。
14 事件及事故报警处理
事件及事故报警的内容包括:系统报警信息和电力系统报警信息。所有报警均登录于报警表中,可即时在报警行中显示,根据信息的不同可分为一般报警和事故报警。
15 系统安全及防误 *** 作
系统主备机都有启动、故障切换和监视其他计算机运行的功能。当主备计算机故障停运时,所有实时数据/历史数据能够自动拷贝到后备机,保证数据不丢失。主站系统的各个节点可设置不同的功能,对应于不同的 *** 作权限,实现权职分明。同时系统采用智能 *** 作票系统,具备模拟防误、调令票防误 *** 作功能。当系统内发生硬件损坏和软件故障时,均不得出现控制命令误出口。
16 强大的 WEB 浏览功能
系统采用三层结构的设计思想,支持多客户端,通过WEB服务器,公司的各级管理部门都可以查看本公司调度自动化的系统信息,及时了解运行状况,包括浏览实时数据、静态数据、图形、曲线、报表、报警事项等。
2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通道不可靠。有统计指出,通道故障约占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故障的50%~60%,其主要原因在于通道的抗干扰能力薄弱,误码率、失码率、故障率高,特别是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难以保证信息传输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当主通道故障,自动切换到备用通道时,下行通道不能自动切换。目前,各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基本都具备主、备二套独立通信手段,上行通道从厂站端发出信息,经过主备链路,传送到主站,主站通过程序自动接收其中一路信号(主优先)。下行通道:主站向厂站长发 3 000 Hz 的基带信号,当主站端发出信息,经过主备二路通道板同时向厂站端发出信息,由于厂站只有一个通道接收,信号产生了叠加,造成了误码。因此,我们只有在主站下行出口处人为将备用通道中断;当主通道故障时,必须人工切换成备用通道,这样就延误了调度员的遥控 *** 作时间,影响了遥控返校成功率。由于这种原因,在建设现代化电力企业标准中,要求建立双信道,互为备用,以保证实时信息的传输。
(2)系统的可用率。在《县级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中,规定系统的可用率应大于98%。假设在系统停运时间之内正好发生了电力系统故障,这意味着整个电网失去了监视及控制能力,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现在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可用率能达到 9998%,遥信动作正确率为 9999%,遥控动作正确率为 100%,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对主站而言,可高达 25 000 h。简单来说,就是系统全年停用时间只有18 h。同时,若从系统可靠性的角度来看,可用率的概念应包含系统故障后经过修复再投运的时间。因此,应力求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要具有良好的自检和自恢复功能,以缩短故障的恢复时间,提高系统的可用率。
(3)远动装置数据不稳定。在《县级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中,要求调度自动化系统遥测合格率不小于98%,但却没有对遥测值的误差范围给出具体规范。由于测量信号存在零漂值,一般情况下要求零漂值在±01(1 A 额定值时)或±02(5 A 额定值时)范围内。但是在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长期运行过程中,往往达不到上述要求,甚至在线路停电时,在系统的画面上会出现较大零漂值的现象。这种较大零漂值的出现给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人员造成了较大的困扰。
3 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网络化方向
在因特网技术发展的影响下,电网各层之间的信息交换可以通过广域网进行,加强各级调度部门的分工合作能力,协同调度,保证电网安全经济的运行。网络化有两个概念:(1)不同层次的调度中心主站间的连接;(2)主站与直属电厂和变电站群控中心间的远程通信。在交换信息的基础上,上一层的主站可以从全网的角度,将下层主站需要而又无法采集的信息送给下层主站,以帮助下层主站了解全系统以及相邻系统的情况,便于运行和事故处理。
32 信息化方向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不仅是电力系统的信息收集工具,而且是信息加工处理甚至是信息再创造的工具。电网实时运行的信息数据(如电流、电压、有功、无功、频率等)是调度管理、EMS/ DMS分析计算和能量交易的基础。因此,为了使信息数据更加安全可靠地在各部门之间达到有效利用和高度共享,县级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信息化进程必须加快。
33 一体化方向
县级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一体化就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子功能一体化,实现各子功能之间的功能互补。在传统概念上,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面向调度员的,SCADA/ EMS 的各种功能都是为调度员提供方便的,而近年来的发展则是以系统为基础,走出调度室,面向调度所的各业务部门,并面向全电力公司,由此形成一体化系统,也称作集成化支持系统。这样,系统采集的实时数据可为级电力公司各相关部门使用,其他业务部门的决策也为调度部门提供参考,各部门数据共享,提高县级电力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
4 结束语
一体化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由于其具有的各种优越性,目前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都得到了高度重视。尤其对于自动化维护力量相对薄弱的县局,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将会迅速提升其生产调度的自动化水平;对于日益城市化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由于其管理职能的逐步一体化,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也顺应了其管理需求,提高了整个地区的电力调度水平。

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云服务已经成为IT技术创新的核心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云服务带来的d性和分布式优势,赋能自动化运维。

关键词:DevOps,云原生

一,自动化部署

CI/CD持续化集成和自动化部署,以前经常使用Jenkins,配置Git代码提交时触发构建,然后通过脚本触发自动部署。

使用云服务后,以阿里云为例,利用丰富的DevOps运维工具,将代码托管、测试、部署等步骤更加高效的串联起来。

二,AutoScaling自动伸缩

集群化部署时,配置一定的触发条件,满足时将自动增加或者释放服务器资源。比如当CPU使用率达到85%或者内存占用率达到85%时,根据配置好的服务器和数量,自动触发。

三,云监控CloudMonitor

主流云服务商都将监控功能集成到了基础架构中,以阿里云为例,云监控提供了多种配置,多维度全方位监控。

比如配置CPU使用率到达85%时,自动触发动作,增加服务器实例,同时邮件通知运维人员。

四,Docker容器技术

Docker将应用以及依赖打包到一个可移植的镜像中,可以实现虚拟化,有助于快捷高效的交付应用。

搭建阿里云容器镜像服务+Git+Docker自动构建系统,结合资源编排服务,实现自动部署更新,不再需要单独部署维护Jenkins构建服务器。

五,云原生

云原生是指从开始设计应用时,就充分考虑并且利用云服务的特点,比如d性和分布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云原生=微服务+DevOps+持续交付+容器化。

在云原生应用系统里,运营、维护和监控,完全是自动化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2702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 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