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这事应该怎么看?居然比腾讯、阿里的纳税金额多出近5倍

华为这事应该怎么看?居然比腾讯、阿里的纳税金额多出近5倍,第1张

最近,网上关于“华为利润比腾讯少1000亿,纳税却是腾讯的近5倍”的言论闹得沸沸扬扬。这个言论来自于网上流传的一组数据:华为营收8941亿,利润646亿,缴税1010亿;腾讯营收4821亿,利润1598亿,缴税200亿;而阿里 营收5097亿,利润1493亿,缴税366亿。

单纯从数字上看的话,的确会容易有“为何华为利润比腾讯少,纳税额却高那么多?”的疑问,这也是不少网友疑惑的地方,甚至有人只看这个纳税额的数字来就来拉高华为踩低腾讯,不过一些理性的网友认为这两者本质上都不是一个行业的,根本没有可比性。

企业性质不同导致税收结构差异是很大的

虽然大家都知道企业都是要交税的,企业的税收大头主要是增值税和所得税,但是不同类型的公司,增值税和所得税差别还是挺大的。

众所周知,华为是实体制造业企业,主要是搞通讯设备销售和信息技术服务,腾讯阿里是互联网企业,主要是以信息技术服务为主。这种差别导致了税收结构的巨大差异,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是13%,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增值税税率是6%。

华为的税收重头是增值税,这个无论企业总体上是盈利或亏本都照收不误,这一点比所得税严得多了。几乎所有制造业企业,税收的重头都是增值税!

而腾讯阿里呢?它们是互联网企业,几乎没有增值税,重头的就是所得税。腾讯阿里的盈利都比华为高,所以它交的所得税也比华为多,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另外,除了企业差异,还有地域差异。有人说腾讯把企业注册地放到开曼群岛是为了避税,毕竟此地有“避税天堂”之称,其实不然,腾讯注册地在开曼群岛,是出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比如在开曼群岛注册可以更好地申请在香港上市,2004年腾讯就在香港成功上市了。而华为本身并不需要上市,因此可以不考虑去开曼群岛注册。

不能拿华为全部纳税跟腾讯、阿里一个税种比

上面也说过了,企业缴税的大头是增值税和所得税,根据2021年3月31日华为发布的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华为消费者业务营收4829亿元,运营商业务营收3026亿元。这两个主要销售通讯设备的板块,占了华为2020年总营收的大半部分,只有少部分是属于信息技术服务。

因此,这样算起来华为要缴纳的增值税总额,就会比所得税多很多,华为缴纳的1010亿中,其中77亿是所得税,其他主要是增值税。而腾讯的200亿和阿里的366亿都是纯所得税。

再进一步计算,华为的所得税约77亿,所得税税负率在09%,所得税税率大概控制在不到11%。

而腾讯所得税199亿,所得税税负率在4%多点,所得税税率控制在不到12%。

也就是说,腾讯的所得税税负率比华为还高4倍有余,这也很符合他们企业性质,毕竟腾讯是服务的,华为是制造型公司,所得税税率控制上两个公司都差不多。

腾讯总的纳税额暂时无法查到,因为阿里与腾讯纳税类似,也就是说他们的总统税率不会差太多,以阿里为参照物的话,比腾讯税负率略高,虽然没查到2020年阿里巴巴总体纳税,但是阿里巴巴公布了2018年纳税额总计是516亿。

而阿里巴巴2018年的总营收是250266亿,相当于总体税负率在20%多点。

如果企业不发生重大变革,那么总体税负率是很难发生变化的。2020年阿里巴巴总营收4361亿,以此推算2020年阿里巴巴总体纳税约为870亿左右,因腾讯2020年度总营收4821亿,以此推算腾讯总体纳税应该也在870亿左右。

从以往看阿里税负率很高,但很可能腾讯纳税更多,阿里2018年公布数据是因为阿里在互联网行业纳税第一,这两年没公布很可能被其他企业比下去了,在互联网行业能超过阿里的也就腾讯了。

可见,从纳税角度看,互联网企业整体税负率要比制造业高不少,华为纳税1000多亿,但是华为收入8000多亿,总体税负率在12%左右,如果阿里或腾讯达到华为的营收,纳税定会比华为更高。

其实以上说的也只是一部分原因,准确来说,税收之复杂超乎想象,尤其对于华为、腾讯、阿里这样量级的公司来说,单纯地进行某一项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从纳税这方面来说,并没有网上人们争议的那样谁对谁错,他们都是我国纳税大企业,都是为我国经济做出了杰出贡献的。

要根据您的业务需求来选择套餐,例如服务器配置要求,带宽要求,地域要求,存储要求,等等。根据您的需求,可以从“计算产品”,“网络产品”,“存储产品”等多个产品线中选择合适的产品套餐。可以根据华为云官网提供的定价页面,仔细比较每一个套餐的配置参数,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服务器套餐。

科技 先生频道∣公众号:zgkjsir

文/中国 科技 先生 胖猴

近日,美国疾控中心副主任舒查特博士对媒体直言, "由于新冠病毒传播速度太快、范围太广,目前美国疫情正呈失控状态"。

从发展态势来看,确实如此。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字显示,截止当地时间6月30日上午,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68万,死亡病例为1295万。 过去一个星期,全美每天新增的新冠病例数量同比猛增42%,达到约38200例。

形势如此严峻,经济重启因而变得艰难。美国媒体6月30日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再攀高峰, 包括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在内的至少16个州已经暂停重启经济的计划。

疫情的影响,已然涉及整个 社会 的方方面面,连美国三大存储巨头Dell EMC、NetApp和HPE也大受冲击。

近日,全球权威分析师机构Gartner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的外部存储市场份额报告,报告显示,Dell EMC、NetApp和HPE收入都出现大幅下滑,分别下滑11%,16%和19%。

美国存储巨头迎来至暗时刻,来自中国的 科技 公司华为,却展现出逆势进击的彪悍。

2020年第一季度,尽管同样受到疫情影响,华为依然实现了247%的高速增长,增长率排名第一。

具体到不同区域,在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中国区,华为仍然保持154%的收入增长,增长率中国区第一。海外市场方面,华为实现了385%的增长率,增长率排海外市场第一。

不难看出,华为干翻了一众海外巨头,成为全球存储市场唯一的一抹亮色。在华为这里,疫情也好,巨头林立也罢,都不是战斗停歇的理由,恰恰相反,困难越多,越要能转危为机。

要知道,此前,美国三大存储巨头"制霸"全球存储市场,风头最劲的当属Dell EMC。

在911事件中,Dell EMC帮助摩根斯坦利24小时恢复全部业务,从而名声大噪。随后,Dell EMC完成一系列收购,"迅速完成了从高端存储厂商到存储巨头的角色转换,开启了长达十五年的存储霸主生涯"。

权威分析机构IDC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Dell EMC依旧是最大的企业外部存储系统厂商,占全球收入的332%,NetApp则以110%的收入份额位列第二,其次是HPE/新华三,份额为99%。

面对美国巨头,华为无可倚靠,只能仰仗技术研发,不断深耕。你可能想象不到,征途之初,可以用"筚路蓝缕"来形容。

2002年,华为开始对存储业务进行投入,"团队加起来也就十来个人",但必须在一年之内把预研的产品研发出来。

怎么办?华为存储首先想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于是,华为存储与华中理工大学(后来改名为华中 科技 大学)谢长生教授团队展开合作,开始基于标准服务器+商用FC卡+开源RAID代码+Cache/SCSI组件打造预研的存储系统。

经过一年努力,存储原型机终于研发成功,通过了管理层验收。第二年,也就是2003年,华为存储正式启动研发。

到2005年,华为又完成对双控存储系统的研发工作,这意味着华为存储研发实现了阶段性胜利。

此后,技术研发的实力日积月累,越发雄厚。 目前,华为在全球布局了12个研发中心,有超过4000名工程师从事存储研发,存储专利超过800项,华为OceanStor存储Dorado系列全闪存更在日本年度最大规模ICT展会Interop Tokyo 2020上再次获得Best of Show Award金奖。

得益于研发投入,华为存储爆发出惊人能量,不仅受到海内外众多用户青睐,市场份额也节节攀升。2019年,华为存储在全球市场份额杀进前四,而在中国市场,华为存储已经连续19个季度排名第一。

对此,华为云与计算BG副总裁、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当仁不让地坦承: "华为公司成为全球第一的存储厂商指日可待。"

按照华为长期的技术研发,尤其是现在这样迅猛的增长速度,加上美国三大巨头发展变得疲软,华为存储将会趁胜追击,最终屹立于全球存储市场之巅。

这一天,正在加速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30日,华为心声社区曾公布华为CEO任正非在企业业务及云业务上的讲话纪要,当时任正非就指出,华为云要研究华为云由哪些要素构成,没有应用,华为云就可能死掉。

余承东兼任云与计算BG总裁

1月27日,华为内部发布了几项新的任命通知,其中包括:余承东任云与计算BG总裁,任Cloud BU总裁,同时他仍担任消费者BG CEO;原云与计算BG总裁侯金龙任数字能源董事长;原云BU总裁郑叶来另有任用,文件中表示对其十年对IT事业的贡献表示认可。

知情人士透露,这次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强化以手机为入口的“端”与云计算的协同,将核心能力进一步整合,提升内部运作效率,加强互联网业务布局,促进生态发展。

另据华为内部人士透露,华为云与计算BG的调整已经开始几个月了,管理岗的候选人也有多位,但是余承东的呼声最高。

据了解,华为云与计算BG(Cloud & AI BG)包括云、计算(服务器等)、存储与机器视觉等多条产品线,2020年1月14日升级为华为第四大BG,与运营商BG、企业BG、消费者BG并行,此次调整主要涉及BG和Cloud BU。

华为内部任前公示资料,余承东,1969年生,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1993年加入华为,历任3G产品总监、无线产品行销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欧洲片区总裁、战略与Marketing体系总裁、消费者业务CEO,目前还担任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常务董事、董事会成员。

华为手机业务遭受美国制裁的重创后,2020年11月底,华为将消费者BG与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进行整合,总负责人为余承东,他同时担任消费者业务CEO。

华为云将快速发力?

事实上,2021年辞旧迎新之际,华为心声社区一份公开的任正非讲话文件,已昭示任正非对华为云并不十分满意。

当时,华为的《心声社区》发布了任正非在企业业务及云业务汇报会上的发言全文。任正非发言对其定位、能力、战略做了最新的描述与规划,提出了个人在综合调研基础上的新见解,同时对云BG与EBG的关系发表个人看法。

任正非明确:华为的企业业务要聚焦战略重点,继续做减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华为云要全力以赴抓应用生态建设,像亚马逊一样建立大生态。没有应用,华为云就可能死掉。

提到混合云时,任正非还点评到:“我们公司的软件是不错,但要进入直接竞争领域,要超越对手,就需要不断地改革。十年来我们的混合云技术架构经过了几次反复,导致时间上的浪费。”

谈及友商,任正非表示,阿里云、腾讯云、AWS推出越来越多的软硬融合的设备,华为的优势在硬件,要加强软件、应用生态,不应放弃硬件给华为云带来的优势。他指出,华为云应该要研究华为云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些要素是由哪些核心颗粒的先进而构成竞争能力的,华为要打造领先的ICT基础设施,要在联接、计算与企业存储和华为云三方面都取得胜利。

根据IDC第三季度数据显示,华为服务器占全球市场份额为49%,位居第五位,收入为72亿元。2020年Q1华为公有云市场份额为86%,位居第三位,收入185亿元。存储业务位居全球市场第四位,市场份额为94%,收入为41亿元。

此次人事调整后,华为云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华为云的业务已经做起来,余承东的到来能够更好地进行端云协同,做大产业生态,“代表着公司很重视云”。

华为公司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我的观点如下:首先,华为现在是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市场遍及全世界,特别是在欧洲市场占有率特别高,2016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到5216亿元,在欧洲就达到了1565亿元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30%。在德国,意大利跟西班牙及东欧的好多国家市场份额超过当地的20%。可以看出华为手机在欧洲是比较受欢迎的,市场份额也在快速增长。在东南亚跟非洲市场也在快速增长。   

其次,华为一直都有一个强大的底牌,那就是庞大的中国市场。华为为国争光,国人也不负华为。进入6月后,购物狂欢节彻底证明了国人对于支持华为的决心。618已经结束,虽然首日华为战绩不佳,不过在随后的半个月内,华为手机遭遇疯抢。截止到6月18日结束,华为手机销量稳居前列,可以说跟苹果旗鼓相当,而在单品销量中,华为手机更是包揽前三名,前十中强势占据6位。而在618当日,华为商城销售额同比增长229%,订单量同比增长151%,可以说战果颇丰。

最后,任正非一直以来都是实话实说的企业家,不会也不愿意玩报喜不报忧这一套,他表示虽然华为此次损失惨重,但是也有后手。其实,断供芯片、安卓系统后,华为的举措就能看出,华为其实对于此次“封锁”早有准备,先是推出了“备胎计划”,随后拿出了“鸿蒙系统”,可以说你出招我接招,一步一步化解攻势。即便是全球两大代工厂停掉了华为生产线,华为也有自己的储备力量。富士康、伟创力先后停掉华为生产线后,华为很快就加大与比亚迪的合作,不仅如此华为还在近日宣布将自主加工,彻底将生产线也握在自己手中,可以说滴水不漏,毫无弱点示人。

华为服务器很不错的,特别是最近推出的基于E5系列CPU,比国外厂商的便宜,性价比高。性能、稳定性用起来都挺不错的,几乎没出现过问题。但是外观看起来没有ibm、hp的好看,毕竟价格差了一个档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2802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 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